教育实验研究课件_第1页
教育实验研究课件_第2页
教育实验研究课件_第3页
教育实验研究课件_第4页
教育实验研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教育实验研究第五章

教育实验研究1问题?

2、与教育实验相比,教育观察和教育调查比较偏重于对教育的哪些方面的研究,有什么局限性?为什么要用实验法来研究教育?

1、教育能够实验吗?教育学能够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实验科学吗?教育研究方法问题?2、与教育实验相比,教育观察和教育调查比较偏重于对2一.教育实验的历史发展在科学史上,文艺复兴时期是实验科学发展的萌芽阶段。

教育研究引进实验并发展成为科学的教育实验,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提出了教育的一系列原理,康德进一步将教育推向理性的高度,成为一种理论的学问,推上了大学的学术殿堂,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

教育研究方法一.教育实验的历史发展教育研究方法3赫尔巴特则在此基础上实践哲学和心理学基础上,建立了《普通教育学》,提出了教育的目的论、教育性教学,五段教学法等。但这种哲学的“形而上”的教育学,一直受动批判和挑战,并沿着两条不同的线路发展,由此形成教育实验的两种不同范型。教育研究方法赫尔巴特则在此基础上实践哲学和心理学基础上,建立了《普41.由引进自然科学而建立的教育实验范型。

物理学

生物学

实验生理学

实验心理学

实验教育学

冯特(1831—1920)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到了20世纪初,科学主义进一步昌荣,成为一种巨大的潮流。实验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影响了教育的研究方法,产生了“实验教育学”。即德国心理学家梅伊曼(1862—1915)和拉伊(1862——1927)创立,梅伊曼于1901年首倡“实验教育学”。教育研究方法1.由引进自然科学而建立的教育实验范型。冯特(1831—195一、实验教育学的性质与意义(一)实验教育发展引论(二)研究的方法及实验教育的性质(三)从实验教育学即普通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教育的性质与问题二、普通教育学领域中的研究

(一)个别教育(二)自然教育(三)社会教育三、教学领域中的研究(一)有机性的课程(二)统一的学校系统:男女同学(三)教学方法四、回顾与前瞻(附注)

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6

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进一步运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量”成为教育学的命题和陈述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定量,就没有教育科学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显然,这些努力有利于克服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在定量的基础上提高了教育研究的实证水平和客观性。教育研究方法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进一步运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教育——72.由教育活动本身分化而形成的教育实验范型。

19世纪以来,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批教育家受到自然科学实验的影响,纷纷开展自己的教育实验研究,以此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杜威(1870—1952)1896——1903年在芝加哥大学创立了实验学校(芝加哥大学初等学校),即“杜威学校”,并在此领导和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实验。这是“美国整个教育史上最重要的大胆的实验。”教育研究方法2.由教育活动本身分化而形成的教育实验范型。教育研究方法8

杜威的实验学校,是对传统的主知主义教育的彻底批判和挑战,他的教育实验思想和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立足于教育的现实场景,虽然没有象在实验室实验那样对无关变量做严格的控制,但重视对自变量的操作,有目的的变革现实,力图探讨教育发展的内在因果关系。教育研究方法杜威的实验学校,是对传统的主知主义教育的彻底批判和挑战9在杜威教育思想影响下,中国也兴起教育实验的热潮。如陶行知1927年创立晓庄师范进行乡村师范教育实验;晏阳初1929年在河北定县进行7年的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于1931年在山东邹平进行乡村教育改革实验。此后,美国的斯金纳50年代进行程序教学实验,赞可夫1957年进行“教学与发展”实验。而后来的实验既有定量的分析和科学的实验控制,又具有教育实验的特点。教育研究方法在杜威教育思想影响下,中国也兴起教育实验的热潮。如陶行10这两种教育实验范型的区别和联系何在?区别在于,前者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强调数学工具的运用和严格的实验控制,追求实证和客观性;后者从教育活动的真实情境下进行,强调研究的目的性,从教育活动的整体出发进行定性的研究和说明。各有利弊。联系在于,都是有意识地变革教育现实,探索教育活动的内在的因果关系。而且,从整个发展历程看,教育实验经历了从模仿自然科学的实验进而寻求适合教育本身特点的实验方法,从重视定性到关注定量,再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反映了人们探索教育活动的步伐越来越走上了科学化和个性化。教育研究方法这两种教育实验范型的区别和联系何在?区别在于,前者运用自然科11二.教育实验的概念和特点所谓教育实验,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以验证教育理论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和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它既有别于其他的教育研究方法,也不同于纯粹的自然科学实验;既是一种科学的实验,又符合教育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教育研究方法二.教育实验的概念和特点所谓教育实验,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12(一)教育实验的共性教育实验首先是一种科学实验。1.要有明确的研究假设

这种假设即:若X则B。两者之间一种是共变关系(同时和伴随,X出现时则影响Y的强度和水平,如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之间);或是一种时序关系,即X作为原因发生在前,Y作为一种后产生的结果。教育研究方法(一)教育实验的共性教育实验首先是一种科学实验。教育研究方法132.主动变革研究对象输入和操作自变量(实验变量),使实验对象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如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的机会和次数,便要主动采取措施如改变教学方法或教学组织形式等。

3.控制无关变量

作为实验研究,要证实和凸显X与Y的相关性,就必须保持实验的其他因素恒定不变,保持平衡和均等,否则,结果就无法说明问题。教育研究方法2.主动变革研究对象教育研究方法14(二)教育实验的特性

教育实验又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它从自然科学经由心理学而引入教育领域,由于教育现象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而是教育实验有着与纯粹的自然科学实验不同的特点:教育研究方法(二)教育实验的特性教育实验又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151、实验对象的特殊性——不是自然物质现象,而是人,具有发展性、社会性、整体和复杂性。

2、实验手段的特殊性——自然科学实验是远离生产线,在实验室里进行严格条件控制下进行,强调仪器手段的先进作用,教育实验则是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下进行的,不可能有纯粹的实验室,脱离学生和教育实践。3、研究方法的特殊性——自然科学实验注重量化、客观,求其确定性;教育实验则不可能脱离人的价值判断和主观性,难以求得纯粹的量化和精确性,往往有其不确定性。教育研究方法1、实验对象的特殊性——不是自然物质现象,而是人,具有发展性16三.教育实验的基本构成和类型(一)教育实验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实验的三个基本要素,即:1.实验变量——自变量(输入变量、刺激变量)即作为一种假定的原因和因素,由实验者主动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输入并操纵。:2.结果变量——因变量(输入变量、反应变量):在自变量作用下出现的结果。3、无关变量——干扰变量,即一切可能对因变量的产生和变化有影响的条件和因素。教育研究方法三.教育实验的基本构成和类型(一)教育实验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17(二)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据实验目的分,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据变量控制的严密程度分真实验准实验前实验据被试分配方法分等组实验单组实验轮组实验教育研究方法(二)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据实验目的分,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据18(三)教育实验的功能和局限教育实验是主动对教育的探求和变革,能够超越经验和人的主观局限,探索和发现教育的内部规律,其作用在于:1.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2.对引进的教育理论和模式进行必要的检验、变通、改造和发展。卢中衡“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引进“程序教学法”,创造了“启、读、练、知、结”的数学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3.探索和发现新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方法。4.为新的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教育研究方法(三)教育实验的功能和局限教育实验是主动对教育的探求和变革,19其局限性在于:1.只适合自变量较少且非常明确的教育活动,而难以探求多种因素共同、综合作用和影响下的变化不居的教育活动。如青少年犯罪等。2.由高度控制带来的环境“失真”,与现实教育生活产生距离,因而可重复性较差。3.教育实验容易产生一定的期待效应和霍桑效应。

教育研究方法其局限性在于:教育研究方法20(四)我国教育实验情况介绍主要有教育体制改革实验,如“五四学制”,“农科教三教统筹”;课程改革实验;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实验;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实验。(参见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研究方法(四)我国教育实验情况介绍主要有教育体制改革实验,如“五四学21第二节

教育实验研究的过程

教育实验一般要经历:

准备(选定课题、提出假设、确定变量、实验设计)实施(变量控制、操作、测量)总结(整理分析、撰些实验报告)三个阶段。教育研究方法第二节

教育实验研究的过程教育研究方法22一.选定实验课题并形成研究假设实验研究的课题选定与陈述一是了解当前教育实践和理论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从中选定课题;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定。表述:用陈述句,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提供足够的焦点和方向。教育研究方法一.选定实验课题并形成研究假设实验研究的课题选定与陈述教育研23原问题:学习成绩与教学技术。课题陈述:关于3种教学技术对高中低年级学生学科成绩影响的研究。问题的形式:3种不同教学技术是否对高中低年级学生的学科成绩产生不同的影响?教育研究方法原问题:学习成绩与教学技术。教育研究方法24研究假设是要在实验之前将两组变量之间所期望的因果关系,用陈述句表述。包括:选择性假设:

在小学随着严厉惩罚方法的增加,学生的成绩将下降(或上升)。

零假设,即视两者之间无关系、无差异,实验结果对此进行一种检验。如:在小学,严厉惩罚的增加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相关性。教育研究方法研究假设是要在实验之前将两组变量之间所期望的因果关系,用陈述25辨别下列一组假设:采用归纳提问教学的成绩超过采用非归纳提问教学的成绩。采用归纳提问教学的成绩低于或等于非归纳提问教学的成绩。教育研究方法辨别下列一组假设:教育研究方法26二.变量的确定所谓变量,是研究对象的个体之间在性质和数量上可以变化、测量条件、现象和特征。

1.自变量及其操纵

2.因变量及其观测

3.无关变量的控制4.变量的操作性定义教育研究方法二.变量的确定所谓变量,是研究对象的个体之间在性质和数量上可271.自变量及其操纵自变量有叫实验变量,它是实验前假定存在的因果联系中的原因变量,也就是研究者施加于被试的可以操纵的教育影响。如:赫洛克实验研究,要验证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态度回影响学生作业成绩这一假设,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态度就是这个实验的自变量。如果我们要验证某种新教法能否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学方法就是自变量。教育研究方法1.自变量及其操纵自变量有叫实验变量,它是实验前假定存在的因28操纵自变量的三种方法:1、从无到有。如:对照组不作评价,实验组作评价。2、变化形式。如:表扬、批评、受忽视。3、把自变量具体化为几个可以操作的教育方案,并加以实施。如:赫洛克实验中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态度分为“不作任何评价”、“表扬”、“批评”、“被忽视”四种不同形式,并且设计了不同的教育方案。教育研究方法操纵自变量的三种方法:教育研究方法292.因变量及其观测

因变量是由自变量变化而引起的与被试行为反应相关联的变量,如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兴趣等。

教育研究方法2.因变量及其观测因变量是由自变量变化而引起的与30科学地观测因变量是教育实验成功的又一关键。(1)观测哪些因变量例如:就教学效果而言,它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等等。究竟从哪些方面来观测教育效果,在实验前必须明确。(2)如何对因变量进行测定若是口头测定,则要拟订问题和记录方式;若是笔试,则要出好测试题等。总之要准确把握被试受到自变量作用以后的变化过程的事实。教育研究方法科学地观测因变量是教育实验成功的又一关键。教育研究方法313.无关变量的控制控制变量,即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的非研究的因素,它与研究的目的无关、与自变量无关,却与因变量有关。因此要对此进行控制以“纯化”实验过程。控制的方法有:1)消除法;2)恒定法,3)平衡法;4)统计处理;5)抵消法。教育研究方法3.无关变量的控制控制变量,即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32(1)消除法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最简单的方法。例如,已知教室环境会影响教学效果,就要选择安静的教室进行实验,防止环境因素干扰。又如,为了消除“霍桑效应”,可采用“双盲法”或“均衡被试法”。事实上,在教育实验中,教师的水平、态度,学生的智力、学习基础等无关变量是很难消除的。因此,在采用消除法的同时,还应当采用其他方法加以控制。(2)恒定法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相对不变。例如被试年龄、性别、身高、性格、能力、知识经验、动机、情绪、研究场所的一些条件与特征等。(3)平衡法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平衡法主要采用设置对比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方法来实现。教育研究方法(1)消除法教育研究方法334.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我们对于一些概念往往下的是一种描述性定义或解释性定义,但从操作层面上难以把握。

发散思维:砖的用途测试获得的分数。高中学生:现在普通高中注册的还未毕业的学生。

教育研究方法4.变量的操作性定义我们对于一些概念往往34问题的陈述:在A校中,研究两种阅读方案(方案1和方案2)对3年级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假设:对不同阅读成绩的学生,用方案1教学阅读成绩的平均增加分数与用方案2教学的平均增加分数之间没有差异。操作性定义:研究中包括的对象——A学校中所有的3年级学生。方案1:从Y出版商那里买来的一套材料和活动建议。方案2:从Z出版商那里买来的一套材料和活动建议。教育研究方法问题的陈述:在A校中,研究两种阅读方案(方案1和方案2)对335自变量:

阅读材料:1和2因变量:阅读成绩的分数增加,例如:进行两次标准阅读测验,一次在学习材料前,一次在学习材料后,前后两次的分数差就是所增加的分数。

控制变量:原有的阅读成绩,性别。教育研究方法自变量:教育研究方法36三、变量的测量(一)前测前测的作用在于:1.使研究者了解实验对象实验前某些特质的水平状况。2.为被试的选择提供依据。3.为分组提供依据。可以与后测进行比较,以检验实验假设。教育研究方法三、变量的测量(一)前测教育研究方法37(二)后测后测的作用在于:使研究者了解实验处理之后被试在所进行研究的特质上达到的水平,并与前测相比,以得出实验假设是否成立。

教育研究方法(二)后测教育研究方法38四、实验的总结与评价

包括:对实验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通过检验实验误差,来检验实验的效度;撰写实验报告。教育研究方法四、实验的总结与评价教育研究方法39实验效度,就是所期望的研究结论是有效的,能够被证明的。包括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指实验的自变量能被精确估计的程度。即对实验结果有干扰的因素排除得越充分,则该研究的内在效度越高。教育研究方法实验效度,就是所期望的研究结论是有效的,能够被证明的。包括内40以下因素易影响实验的内在效度: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的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特定事件经历;学生成熟和自然发展的影响;前测;被试的中途退出等。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境条件以外的程度。如一些在城市进行的教学改革实验,难以适合农村学校。提高实验效度的主要方法是改善实验设计、随机匹配、统计处理。教育研究方法以下因素易影响实验的内在效度: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的并对实验结41第三节教育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一.教育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一)教育实验设计作用教育实验设计是根据实验课题的研究目的,为科学地验证研究假设而对实验的条件、实验的形式和操作程序等所作的事先安排和计划,并形成和制定完整周密的实验计划的过程。

教育研究方法第三节教育实验的设计与评价一.教育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42教育实验的作用在于:1.使实验工作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避免盲目和随意性。2.提高实验的控制程度和科学性,避免实验过程中的无关变量的干扰和影响。3.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实验的工作效率和成功率。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的作用在于:教育研究方法43教育实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陈述研究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2确定实验处理,即实验中要操纵的实验变量的变化,一个实验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不同处理以便于对照。3确立被试群体、样本、实验单位、抽样方法及样本的大小。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实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陈述研究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教育444选择因变量及适当的测量手段。考虑到:所确定的反应变量能否提供研究问题有关的信息;决定怎样进行测定(测量手段、指标和单位、必要的技术手段);考虑测量的数值的可能准确度。5判定该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选择控制的方法,设计控制的过程和控制的程度。6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模式,并伴随这个设计的统计假设。教育研究方法4选择因变量及适当的测量手段。考虑到:所确定的反应变量能否提45二.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教育实验设计的一般符号:X:表示一种实验处理,即实验变量。O:表示对因变量的观察和测定,包括前测和后测E:代表实验组。C:代表控制组(对照组),即不引入自变量的一组。R:代表随机选择或随机分配的被试。——:上下为等组。……:上下不等组。教育研究方法二.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教育研究方法46案例:赫洛克(Hurolok,E.B.)设计的实验:目的:探索不同诱因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因果联系。被试:106名小学生,按成绩分成4个大体相当的小组。任务:练习难度相同的加法习题,每天15分钟,连续进行5天。二,三,四组在同一地方进行加法练习。第一组:单独进行加法练习,不与其他组接触。(对照组)第二组:表扬组,主试给予学生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实验组)第三组:训斥组,主试对学生的表现严加训斥(实验组)第四组:忽视组,主试完全不注意该组学生,只是让他们在旁边静听,其他两个组受表扬或训斥(实验组)教育研究方法案例:赫洛克(Hurolok,E.B.)设计的实验:目的:探47然后测定这四个组每次练习的平均成绩,把这些成绩汇总整理,制成曲线图如下结果表明:(1)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动机,对学习起促进作用;(2)适当的表扬效果明显优于批评;(3)批评的效果比不做任何评价为好教育研究方法然后测定这四个组每次练习的平均成绩,把这些成绩汇总整理,制成48赫洛克观察了被试的变化,分析了实验结果,找到了表扬与训斥等不同诱因影响学生成绩的因果联系——教师的评价态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确有因果联系,而表扬比批评训斥对提高学习成绩更有效。根据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教育实验研究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观察其变化、发展过程,以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赫洛克观察了被试的变化,分析了实验结果,找到了表扬与训斥等不49(一)前实验设计即一种自然描述,不是严格意义的实验,但却是在真实实验设计的组成部分。它对无关变量不加控制,但可以操纵自变量。包括:1.单组后测设计:即EXO。即实验对象不随机分组,也无控制组对照,无无关变量控制措施,无前测。没有多少科学发现的功能和意义,但有一定的探索性。2.单组前后测设计:即EO1XO2。即只有一个被试组,且未随机选择,无控制无关变量的措施,但可以通过前后测进行统计分析,以检验实验的效果差异。

教育研究方法(一)前实验设计即一种自然描述,不是严格意义的实验,但却是在50模拟训练::一记忆实验的分组设计(单组后测设计)一个班学生,分成二组,第一组用想象背诵法,第二组用复述(机械记忆)法记忆1篇课文,每组背诵5次,再进行检测,考察哪种方法更有效。一位语文教师深感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于是设计了“情景作文”方法在班上试行,经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作文质量有较普遍的提高。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训练::一记忆实验的分组设计(单组后测设计)教育研究方51模拟训练:范文在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作用(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某学校4个班149名学生,给学生提供范文模仿,让学生独立阅读,分析、理解范文,然后进行仿写。因变量:学生作文成绩;实验设计:单组前后测O1XO2,O1为学生在无范文条件下作文成绩,O2为学生学习范文后的仿写作文成绩。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训练:范文在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作用(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52优点:有前测可以提供实验处理前被试的有关信息;前后测可以提供每一个被试实验前后行为变化的直接数据,以检验实验的效果;被试即是实验组又是控制组(前后测)。

局限性:没有控制组作比较,不能控制历史、自身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前测可能影响后测而产生实验误差。

教育研究方法优点:有前测可以提供实验处理前被试的有关信息;前后测可以提供533.固定组比较设计:即

该设计两组皆无前测,未进行随机选择和编班而是原有的教学班,优点在于运用了控制组,局限在于没有随机分配被试,来自被试自身的无关变量无法控制,同时没有前测作比较,难以判定实验结果。

EXO1……CO2教育研究方法3.固定组比较设计:即EXO1教育研54模拟训练:学习方法指导的固定组比较实验某校2个班,在第一班由教师每周上1节学习方法的指导课,第二班不开展任何学习方法指导活动,一学期结束时,比较两个班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训练:学习方法指导的固定组比较实验教育研究方法55(二)准实验设计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下不能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尽可能)、不能采用随机化方法分派被试的条件下进行的教育实验。一般在原有的自然班进行,有一定的外在效度。1.不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即:EO1XO2……CO3O4教育研究方法(二)准实验设计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下不能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尽56模拟训练:记数教学的结构—定向教育实验某小学一年级两个班各41人,实验班按照实验教材和教学指导书进行万以内计数教学,对比班按照全国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指导书进行万以内计数教学;因变量:分段数学成绩;条件控制:同一教师教学,作业练习时间统一,统一测试入学前数学能力和智力情况。统计分析:实验班和对比班因变量增值比较,即O2-O4和(O2-O1)-(O4-O3),对两组增值分数平均差进行t检验以考核其差异的显著性。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训练:记数教学的结构—定向教育实验教育研究方法57该设计的特点:有两组,控制组是在一定条件和程度上得到控制和匹配,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尽可能分配平衡;有了前后测。2、单组时间序列设计,即EO1O2O3O4XO5O6O7O8

教育研究方法该设计的特点:有两组,控制组是在一定条件和程度上得到控制和匹58

即对一组被试作一系列周期性测量,并在测量的时间序列中引进实验变量,再将实验变量处理后的一系列测量结果与插入实验变量前的测量结果相对比,以推测实验前后被试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优点是适合纵向深入研究;每一位被试成绩都是反复测得的,避免了偶然性;系列观测能反映一种发展态势和变化趋势。教育研究方法即对一组被试作一系列周期性测量,并在测量的时间序列中引59模拟训练:榜样和强化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某校一个班40人,在实验前,老师连续4次(1周1次)测量学生的诚信观念,然后施加实验影响,即老师在1周内每天给学生介绍一个讲诚信的故事,当学生作出正确道德判断时,立即给予表扬(强化),1周过后连续4次(1周1次)复测学生的诚信观念。统计分析:比较前4次和后4次测试的结果是否连续,如果有跳跃上升,则说明实验处理有效。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训练:榜样和强化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教育研究方法603、平衡设计:X1OX2OX3OX3OX1OX2OX2OX3OX1O即固定组循环设计,有不同组和不同的实验处理,每组按照不同顺序循环接受实验处理,比较各种实验处理的平均成绩。每组既是实验组,又是对照组。教育研究方法3、平衡设计:教育研究方法61模拟训练:自学、讲授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比较某数学老师试图比较学生学习新课时使用三种方法的效果,于是在所教的同级三个班进行比较实验,第一个月,一班采用自学法、二班采用讲授法,三班采用讨论法,第二、第三个月各班转换教学方法,在每个月结束时测试学习成绩。统计分析:比较各班使用不同方法的学业成绩,即计算3个班用同一方法所得成绩的平均分,进行差异检验。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训练:自学、讲授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比较教育研究方法62(三)真实验设计按照随机化原则,选择和分配被试,对自变量进行系统的控制操纵,对无关变量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1.随机分配等组前后测设计。即

EO1XO2R————————CO3O4教育研究方法(三)真实验设计按照随机化原则,选择和分配被试,对自变量进行63这一设计是真实验的基本模型,等组可进行横向对比,前后测可进行纵向对比,并由此而对各种无关变量进行了有效控制;局限性在于前测和实验处理影响了实验的外在效度。如何等组(等质),可有若干方法:(1)随机分配;(2)测量选择;(3)匹配法。教育研究方法这一设计是真实验的基本模型,等组可进行横向对比,前后测可进行64模拟训练:解题思维策略训练提高解题能力的实验假设:系统进行解题思维策略训练可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实验处理:实验组用自编教材,讲解6种应用题解题方法(简化法、图解法、结构训练法、联想法、假设法、对应法),每周3次,每次1节课,共7周20节课。控制组不讲,只做同样的练习。因变量:学生解应用题能力(操作定义:等值数学难题测验)条件控制:随机取样;同一教师教学;前后测相同(等值难题,测验时间与要求前后一致);练习内容相同。统计分析:对(O2-O1)-(O4-O3)进行显著性检验,即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成绩平均分数参数进行t检验(前测随机等组处理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训练:解题思维策略训练提高解题能力的实验教育研究方法652、随机分配等组后测设计。即

EXO1R——————CO2教育研究方法2、随机分配等组后测设计。即E66

这种设计重点在随机分组,等组对比,不进行前测,优点在于:随机分组,越来越对一系列无关变量的控制,不进行前测避免了前后交叉的干扰。但对被试缺失的问题难以控制。

教育研究方法这种设计重点在随机分组,等组对比,不进行前测,优点在于:随67模拟训练:电视教学对初一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某校初一2个班,按照入学成绩分成两个等组,随机指派一个为实验班,在实验班英语教学中使用电视教学,而对照班按常规进行教学。其他条件均相同。一学期后,进行后测,比较电视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效果。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训练:电视教学对初一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教育研究方法683.所罗门设计。即:

EO1XO

2

————————

CO3O4R————————EXO5

————————CO6教育研究方法3.所罗门设计。即:教育研究方法69模拟训练:参考真实验设计举例1的例子给例1(解题思维策略训练提高解题能力的实验)另加上两个班,不进行前测,其中一个班与例1实验班进行同样的实验处理,另一个班按照常规教学,对每班均进行后测。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训练:参考真实验设计举例1的例子教育研究方法70理论与实践相互依赖、锁定、孕育、碰撞、建构、生成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充满问题、挑战,困惑、发现,突破、兴奋,苦恼、焦虑,体悟、满足的探究过程。本章实践作业和思考:教师情绪对教学危机决策质量的影响.从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的分类,我们作为未来的老师能够获得什么启示?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互依赖、锁定、孕育、碰撞、建构、生成的动态过程,71第五章

教育实验研究第五章

教育实验研究72问题?

2、与教育实验相比,教育观察和教育调查比较偏重于对教育的哪些方面的研究,有什么局限性?为什么要用实验法来研究教育?

1、教育能够实验吗?教育学能够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实验科学吗?教育研究方法问题?2、与教育实验相比,教育观察和教育调查比较偏重于对73一.教育实验的历史发展在科学史上,文艺复兴时期是实验科学发展的萌芽阶段。

教育研究引进实验并发展成为科学的教育实验,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提出了教育的一系列原理,康德进一步将教育推向理性的高度,成为一种理论的学问,推上了大学的学术殿堂,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

教育研究方法一.教育实验的历史发展教育研究方法74赫尔巴特则在此基础上实践哲学和心理学基础上,建立了《普通教育学》,提出了教育的目的论、教育性教学,五段教学法等。但这种哲学的“形而上”的教育学,一直受动批判和挑战,并沿着两条不同的线路发展,由此形成教育实验的两种不同范型。教育研究方法赫尔巴特则在此基础上实践哲学和心理学基础上,建立了《普751.由引进自然科学而建立的教育实验范型。

物理学

生物学

实验生理学

实验心理学

实验教育学

冯特(1831—1920)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到了20世纪初,科学主义进一步昌荣,成为一种巨大的潮流。实验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影响了教育的研究方法,产生了“实验教育学”。即德国心理学家梅伊曼(1862—1915)和拉伊(1862——1927)创立,梅伊曼于1901年首倡“实验教育学”。教育研究方法1.由引进自然科学而建立的教育实验范型。冯特(1831—1976一、实验教育学的性质与意义(一)实验教育发展引论(二)研究的方法及实验教育的性质(三)从实验教育学即普通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教育的性质与问题二、普通教育学领域中的研究

(一)个别教育(二)自然教育(三)社会教育三、教学领域中的研究(一)有机性的课程(二)统一的学校系统:男女同学(三)教学方法四、回顾与前瞻(附注)

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77

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进一步运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量”成为教育学的命题和陈述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定量,就没有教育科学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显然,这些努力有利于克服教育研究中的主观性,在定量的基础上提高了教育研究的实证水平和客观性。教育研究方法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进一步运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教育——782.由教育活动本身分化而形成的教育实验范型。

19世纪以来,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批教育家受到自然科学实验的影响,纷纷开展自己的教育实验研究,以此提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杜威(1870—1952)1896——1903年在芝加哥大学创立了实验学校(芝加哥大学初等学校),即“杜威学校”,并在此领导和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实验。这是“美国整个教育史上最重要的大胆的实验。”教育研究方法2.由教育活动本身分化而形成的教育实验范型。教育研究方法79

杜威的实验学校,是对传统的主知主义教育的彻底批判和挑战,他的教育实验思想和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立足于教育的现实场景,虽然没有象在实验室实验那样对无关变量做严格的控制,但重视对自变量的操作,有目的的变革现实,力图探讨教育发展的内在因果关系。教育研究方法杜威的实验学校,是对传统的主知主义教育的彻底批判和挑战80在杜威教育思想影响下,中国也兴起教育实验的热潮。如陶行知1927年创立晓庄师范进行乡村师范教育实验;晏阳初1929年在河北定县进行7年的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于1931年在山东邹平进行乡村教育改革实验。此后,美国的斯金纳50年代进行程序教学实验,赞可夫1957年进行“教学与发展”实验。而后来的实验既有定量的分析和科学的实验控制,又具有教育实验的特点。教育研究方法在杜威教育思想影响下,中国也兴起教育实验的热潮。如陶行81这两种教育实验范型的区别和联系何在?区别在于,前者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强调数学工具的运用和严格的实验控制,追求实证和客观性;后者从教育活动的真实情境下进行,强调研究的目的性,从教育活动的整体出发进行定性的研究和说明。各有利弊。联系在于,都是有意识地变革教育现实,探索教育活动的内在的因果关系。而且,从整个发展历程看,教育实验经历了从模仿自然科学的实验进而寻求适合教育本身特点的实验方法,从重视定性到关注定量,再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反映了人们探索教育活动的步伐越来越走上了科学化和个性化。教育研究方法这两种教育实验范型的区别和联系何在?区别在于,前者运用自然科82二.教育实验的概念和特点所谓教育实验,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以验证教育理论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和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它既有别于其他的教育研究方法,也不同于纯粹的自然科学实验;既是一种科学的实验,又符合教育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教育研究方法二.教育实验的概念和特点所谓教育实验,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83(一)教育实验的共性教育实验首先是一种科学实验。1.要有明确的研究假设

这种假设即:若X则B。两者之间一种是共变关系(同时和伴随,X出现时则影响Y的强度和水平,如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之间);或是一种时序关系,即X作为原因发生在前,Y作为一种后产生的结果。教育研究方法(一)教育实验的共性教育实验首先是一种科学实验。教育研究方法842.主动变革研究对象输入和操作自变量(实验变量),使实验对象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如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的机会和次数,便要主动采取措施如改变教学方法或教学组织形式等。

3.控制无关变量

作为实验研究,要证实和凸显X与Y的相关性,就必须保持实验的其他因素恒定不变,保持平衡和均等,否则,结果就无法说明问题。教育研究方法2.主动变革研究对象教育研究方法85(二)教育实验的特性

教育实验又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它从自然科学经由心理学而引入教育领域,由于教育现象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而是教育实验有着与纯粹的自然科学实验不同的特点:教育研究方法(二)教育实验的特性教育实验又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861、实验对象的特殊性——不是自然物质现象,而是人,具有发展性、社会性、整体和复杂性。

2、实验手段的特殊性——自然科学实验是远离生产线,在实验室里进行严格条件控制下进行,强调仪器手段的先进作用,教育实验则是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下进行的,不可能有纯粹的实验室,脱离学生和教育实践。3、研究方法的特殊性——自然科学实验注重量化、客观,求其确定性;教育实验则不可能脱离人的价值判断和主观性,难以求得纯粹的量化和精确性,往往有其不确定性。教育研究方法1、实验对象的特殊性——不是自然物质现象,而是人,具有发展性87三.教育实验的基本构成和类型(一)教育实验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实验的三个基本要素,即:1.实验变量——自变量(输入变量、刺激变量)即作为一种假定的原因和因素,由实验者主动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输入并操纵。:2.结果变量——因变量(输入变量、反应变量):在自变量作用下出现的结果。3、无关变量——干扰变量,即一切可能对因变量的产生和变化有影响的条件和因素。教育研究方法三.教育实验的基本构成和类型(一)教育实验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88(二)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据实验目的分,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据变量控制的严密程度分真实验准实验前实验据被试分配方法分等组实验单组实验轮组实验教育研究方法(二)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据实验目的分,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据89(三)教育实验的功能和局限教育实验是主动对教育的探求和变革,能够超越经验和人的主观局限,探索和发现教育的内部规律,其作用在于:1.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2.对引进的教育理论和模式进行必要的检验、变通、改造和发展。卢中衡“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引进“程序教学法”,创造了“启、读、练、知、结”的数学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3.探索和发现新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方法。4.为新的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寻求操作程序。教育研究方法(三)教育实验的功能和局限教育实验是主动对教育的探求和变革,90其局限性在于:1.只适合自变量较少且非常明确的教育活动,而难以探求多种因素共同、综合作用和影响下的变化不居的教育活动。如青少年犯罪等。2.由高度控制带来的环境“失真”,与现实教育生活产生距离,因而可重复性较差。3.教育实验容易产生一定的期待效应和霍桑效应。

教育研究方法其局限性在于:教育研究方法91(四)我国教育实验情况介绍主要有教育体制改革实验,如“五四学制”,“农科教三教统筹”;课程改革实验;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实验;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实验。(参见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研究方法(四)我国教育实验情况介绍主要有教育体制改革实验,如“五四学92第二节

教育实验研究的过程

教育实验一般要经历:

准备(选定课题、提出假设、确定变量、实验设计)实施(变量控制、操作、测量)总结(整理分析、撰些实验报告)三个阶段。教育研究方法第二节

教育实验研究的过程教育研究方法93一.选定实验课题并形成研究假设实验研究的课题选定与陈述一是了解当前教育实践和理论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从中选定课题;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定。表述:用陈述句,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提供足够的焦点和方向。教育研究方法一.选定实验课题并形成研究假设实验研究的课题选定与陈述教育研94原问题:学习成绩与教学技术。课题陈述:关于3种教学技术对高中低年级学生学科成绩影响的研究。问题的形式:3种不同教学技术是否对高中低年级学生的学科成绩产生不同的影响?教育研究方法原问题:学习成绩与教学技术。教育研究方法95研究假设是要在实验之前将两组变量之间所期望的因果关系,用陈述句表述。包括:选择性假设:

在小学随着严厉惩罚方法的增加,学生的成绩将下降(或上升)。

零假设,即视两者之间无关系、无差异,实验结果对此进行一种检验。如:在小学,严厉惩罚的增加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相关性。教育研究方法研究假设是要在实验之前将两组变量之间所期望的因果关系,用陈述96辨别下列一组假设:采用归纳提问教学的成绩超过采用非归纳提问教学的成绩。采用归纳提问教学的成绩低于或等于非归纳提问教学的成绩。教育研究方法辨别下列一组假设:教育研究方法97二.变量的确定所谓变量,是研究对象的个体之间在性质和数量上可以变化、测量条件、现象和特征。

1.自变量及其操纵

2.因变量及其观测

3.无关变量的控制4.变量的操作性定义教育研究方法二.变量的确定所谓变量,是研究对象的个体之间在性质和数量上可981.自变量及其操纵自变量有叫实验变量,它是实验前假定存在的因果联系中的原因变量,也就是研究者施加于被试的可以操纵的教育影响。如:赫洛克实验研究,要验证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态度回影响学生作业成绩这一假设,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态度就是这个实验的自变量。如果我们要验证某种新教法能否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学方法就是自变量。教育研究方法1.自变量及其操纵自变量有叫实验变量,它是实验前假定存在的因99操纵自变量的三种方法:1、从无到有。如:对照组不作评价,实验组作评价。2、变化形式。如:表扬、批评、受忽视。3、把自变量具体化为几个可以操作的教育方案,并加以实施。如:赫洛克实验中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态度分为“不作任何评价”、“表扬”、“批评”、“被忽视”四种不同形式,并且设计了不同的教育方案。教育研究方法操纵自变量的三种方法:教育研究方法1002.因变量及其观测

因变量是由自变量变化而引起的与被试行为反应相关联的变量,如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兴趣等。

教育研究方法2.因变量及其观测因变量是由自变量变化而引起的与101科学地观测因变量是教育实验成功的又一关键。(1)观测哪些因变量例如:就教学效果而言,它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等等。究竟从哪些方面来观测教育效果,在实验前必须明确。(2)如何对因变量进行测定若是口头测定,则要拟订问题和记录方式;若是笔试,则要出好测试题等。总之要准确把握被试受到自变量作用以后的变化过程的事实。教育研究方法科学地观测因变量是教育实验成功的又一关键。教育研究方法1023.无关变量的控制控制变量,即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的非研究的因素,它与研究的目的无关、与自变量无关,却与因变量有关。因此要对此进行控制以“纯化”实验过程。控制的方法有:1)消除法;2)恒定法,3)平衡法;4)统计处理;5)抵消法。教育研究方法3.无关变量的控制控制变量,即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103(1)消除法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最简单的方法。例如,已知教室环境会影响教学效果,就要选择安静的教室进行实验,防止环境因素干扰。又如,为了消除“霍桑效应”,可采用“双盲法”或“均衡被试法”。事实上,在教育实验中,教师的水平、态度,学生的智力、学习基础等无关变量是很难消除的。因此,在采用消除法的同时,还应当采用其他方法加以控制。(2)恒定法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相对不变。例如被试年龄、性别、身高、性格、能力、知识经验、动机、情绪、研究场所的一些条件与特征等。(3)平衡法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平衡法主要采用设置对比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方法来实现。教育研究方法(1)消除法教育研究方法1044.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我们对于一些概念往往下的是一种描述性定义或解释性定义,但从操作层面上难以把握。

发散思维:砖的用途测试获得的分数。高中学生:现在普通高中注册的还未毕业的学生。

教育研究方法4.变量的操作性定义我们对于一些概念往往105问题的陈述:在A校中,研究两种阅读方案(方案1和方案2)对3年级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假设:对不同阅读成绩的学生,用方案1教学阅读成绩的平均增加分数与用方案2教学的平均增加分数之间没有差异。操作性定义:研究中包括的对象——A学校中所有的3年级学生。方案1:从Y出版商那里买来的一套材料和活动建议。方案2:从Z出版商那里买来的一套材料和活动建议。教育研究方法问题的陈述:在A校中,研究两种阅读方案(方案1和方案2)对3106自变量:

阅读材料:1和2因变量:阅读成绩的分数增加,例如:进行两次标准阅读测验,一次在学习材料前,一次在学习材料后,前后两次的分数差就是所增加的分数。

控制变量:原有的阅读成绩,性别。教育研究方法自变量:教育研究方法107三、变量的测量(一)前测前测的作用在于:1.使研究者了解实验对象实验前某些特质的水平状况。2.为被试的选择提供依据。3.为分组提供依据。可以与后测进行比较,以检验实验假设。教育研究方法三、变量的测量(一)前测教育研究方法108(二)后测后测的作用在于:使研究者了解实验处理之后被试在所进行研究的特质上达到的水平,并与前测相比,以得出实验假设是否成立。

教育研究方法(二)后测教育研究方法109四、实验的总结与评价

包括:对实验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通过检验实验误差,来检验实验的效度;撰写实验报告。教育研究方法四、实验的总结与评价教育研究方法110实验效度,就是所期望的研究结论是有效的,能够被证明的。包括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指实验的自变量能被精确估计的程度。即对实验结果有干扰的因素排除得越充分,则该研究的内在效度越高。教育研究方法实验效度,就是所期望的研究结论是有效的,能够被证明的。包括内111以下因素易影响实验的内在效度: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的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特定事件经历;学生成熟和自然发展的影响;前测;被试的中途退出等。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境条件以外的程度。如一些在城市进行的教学改革实验,难以适合农村学校。提高实验效度的主要方法是改善实验设计、随机匹配、统计处理。教育研究方法以下因素易影响实验的内在效度: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的并对实验结112第三节教育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一.教育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一)教育实验设计作用教育实验设计是根据实验课题的研究目的,为科学地验证研究假设而对实验的条件、实验的形式和操作程序等所作的事先安排和计划,并形成和制定完整周密的实验计划的过程。

教育研究方法第三节教育实验的设计与评价一.教育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113教育实验的作用在于:1.使实验工作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避免盲目和随意性。2.提高实验的控制程度和科学性,避免实验过程中的无关变量的干扰和影响。3.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实验的工作效率和成功率。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的作用在于:教育研究方法114教育实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陈述研究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2确定实验处理,即实验中要操纵的实验变量的变化,一个实验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不同处理以便于对照。3确立被试群体、样本、实验单位、抽样方法及样本的大小。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实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陈述研究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教育1154选择因变量及适当的测量手段。考虑到:所确定的反应变量能否提供研究问题有关的信息;决定怎样进行测定(测量手段、指标和单位、必要的技术手段);考虑测量的数值的可能准确度。5判定该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选择控制的方法,设计控制的过程和控制的程度。6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模式,并伴随这个设计的统计假设。教育研究方法4选择因变量及适当的测量手段。考虑到:所确定的反应变量能否提116二.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教育实验设计的一般符号:X:表示一种实验处理,即实验变量。O:表示对因变量的观察和测定,包括前测和后测E:代表实验组。C:代表控制组(对照组),即不引入自变量的一组。R:代表随机选择或随机分配的被试。——:上下为等组。……:上下不等组。教育研究方法二.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教育研究方法117案例:赫洛克(Hurolok,E.B.)设计的实验:目的:探索不同诱因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因果联系。被试:106名小学生,按成绩分成4个大体相当的小组。任务:练习难度相同的加法习题,每天15分钟,连续进行5天。二,三,四组在同一地方进行加法练习。第一组:单独进行加法练习,不与其他组接触。(对照组)第二组:表扬组,主试给予学生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实验组)第三组:训斥组,主试对学生的表现严加训斥(实验组)第四组:忽视组,主试完全不注意该组学生,只是让他们在旁边静听,其他两个组受表扬或训斥(实验组)教育研究方法案例:赫洛克(Hurolok,E.B.)设计的实验:目的:探118然后测定这四个组每次练习的平均成绩,把这些成绩汇总整理,制成曲线图如下结果表明:(1)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动机,对学习起促进作用;(2)适当的表扬效果明显优于批评;(3)批评的效果比不做任何评价为好教育研究方法然后测定这四个组每次练习的平均成绩,把这些成绩汇总整理,制成119赫洛克观察了被试的变化,分析了实验结果,找到了表扬与训斥等不同诱因影响学生成绩的因果联系——教师的评价态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确有因果联系,而表扬比批评训斥对提高学习成绩更有效。根据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教育实验研究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观察其变化、发展过程,以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赫洛克观察了被试的变化,分析了实验结果,找到了表扬与训斥等不120(一)前实验设计即一种自然描述,不是严格意义的实验,但却是在真实实验设计的组成部分。它对无关变量不加控制,但可以操纵自变量。包括:1.单组后测设计:即EXO。即实验对象不随机分组,也无控制组对照,无无关变量控制措施,无前测。没有多少科学发现的功能和意义,但有一定的探索性。2.单组前后测设计:即EO1XO2。即只有一个被试组,且未随机选择,无控制无关变量的措施,但可以通过前后测进行统计分析,以检验实验的效果差异。

教育研究方法(一)前实验设计即一种自然描述,不是严格意义的实验,但却是在121模拟训练::一记忆实验的分组设计(单组后测设计)一个班学生,分成二组,第一组用想象背诵法,第二组用复述(机械记忆)法记忆1篇课文,每组背诵5次,再进行检测,考察哪种方法更有效。一位语文教师深感小学生作文言之无物,于是设计了“情景作文”方法在班上试行,经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作文质量有较普遍的提高。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训练::一记忆实验的分组设计(单组后测设计)教育研究方122模拟训练:范文在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作用(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某学校4个班149名学生,给学生提供范文模仿,让学生独立阅读,分析、理解范文,然后进行仿写。因变量:学生作文成绩;实验设计:单组前后测O1XO2,O1为学生在无范文条件下作文成绩,O2为学生学习范文后的仿写作文成绩。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训练:范文在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作用(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123优点:有前测可以提供实验处理前被试的有关信息;前后测可以提供每一个被试实验前后行为变化的直接数据,以检验实验的效果;被试即是实验组又是控制组(前后测)。

局限性:没有控制组作比较,不能控制历史、自身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前测可能影响后测而产生实验误差。

教育研究方法优点:有前测可以提供实验处理前被试的有关信息;前后测可以提供1243.固定组比较设计:即

该设计两组皆无前测,未进行随机选择和编班而是原有的教学班,优点在于运用了控制组,局限在于没有随机分配被试,来自被试自身的无关变量无法控制,同时没有前测作比较,难以判定实验结果。

EXO1……CO2教育研究方法3.固定组比较设计:即EXO1教育研125模拟训练:学习方法指导的固定组比较实验某校2个班,在第一班由教师每周上1节学习方法的指导课,第二班不开展任何学习方法指导活动,一学期结束时,比较两个班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教育研究方法模拟训练:学习方法指导的固定组比较实验教育研究方法126(二)准实验设计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下不能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尽可能)、不能采用随机化方法分派被试的条件下进行的教育实验。一般在原有的自然班进行,有一定的外在效度。1.不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即:EO1XO2……CO3O4教育研究方法(二)准实验设计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下不能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尽127模拟训练:记数教学的结构—定向教育实验某小学一年级两个班各41人,实验班按照实验教材和教学指导书进行万以内计数教学,对比班按照全国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指导书进行万以内计数教学;因变量:分段数学成绩;条件控制:同一教师教学,作业练习时间统一,统一测试入学前数学能力和智力情况。统计分析:实验班和对比班因变量增值比较,即O2-O4和(O2-O1)-(O4-O3),对两组增值分数平均差进行t检验以考核其差异的显著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