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4-化学方程式-_第1页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4-化学方程式-_第2页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4-化学方程式-_第3页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4-化学方程式-_第4页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44-化学方程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提问定义书写原则书写步骤课堂练习课堂小结4.4化学方程式复习提问定义书写原则书写步骤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原则;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奇数配偶数法。(二)过程与方法:步步为营、各个击破、先易后难、把握关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人做事要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规律、掌握技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复习提问】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一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质量总和质量总和2、练一练: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氧化铜氧气五氧化二磷氧化镁高锰酸钾氯酸钾氯化钾三氧化二铝O2MgOCuOP2O5KClO3KClKMnO4Al2O3【复习提问】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化学方程式一、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例如:C+O2=CO2点燃化学方程式一、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例如:C+O2===CO2点燃相对分子质量:123244质量比12:32:44(1)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反应条件;(2)量的方面:表示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例如:C+O2===CO2点燃相对分子问题讨论铝片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判断正误(1)Al2+O3

Al2O3(2)Al+O2

Al2O3凭空臆造成反应物、生成物,与事实不符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不相等,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问题讨论铝片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判断正误(1)Al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不能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三、书写步骤写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平化学方程式,再将短线改为等号标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

三、书写步骤写配标写出反应物和生成配例题:写出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左(短线连接)右

反应物化学式生成物化学式P+O2P2O5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5225最小公倍数为1010÷10÷=5=2点燃点燃最小公倍数法原则:选择左右仅出现一次、原子个数较大且不相等的元素为突破口写标【①最小公倍数法】配例题:写出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左化学方程式所用符号符号+=Δ↑↓意义与、和跟反应生成加热该生成物是气体该生成物是沉淀1、反应条件只有一个写在等号的上方;若需2个或多个条件,则分开写在等号上下方。2、点燃≠加热(△);点燃≠燃烧(不能写燃烧);高温≠加热(△)“↑”气体符号“↓”沉淀符号生成物化学式右侧3、如何标注箭头?注意:化学方程式所用符号符号+=Δ↑↓意义与、和跟反应生成加热该生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2Al2O3铝+氧气氧化铝43223最小公倍数为66÷6÷=3=2请练习点燃点燃写配标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2Al2O3铝+氧气2332最小公倍数为66÷6÷=2=31、氯酸钾受热分解例题KClO3KCl+O22MnO2Δ↑如果反应物没有气体,而生成物有气体,则生成物用↑号标明,如果反应物中没有难容物质,而在生成物中有沉淀,则生成物用↓号标明写配标2332最小公倍数为66÷6÷=2=31、氯酸钾受热分解例题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标“”号,如: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标“”号,如:注意: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标“”号,注:其他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②观察法S+O2SO2点燃C+O2CO2点燃H2OH2+O2通电22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很有效,凑数进行配平。

注:其他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②观察法S+O2CO+O2CO2③奇数配偶法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前、后某元素出现次数最多,并且短线两边该原子总数为一边奇数、一边偶数。把奇数配成偶数。(优先考虑×2)再配平其它原子和氧原子,短线变等号。CO+O2CO22CO+O2CO222点燃点燃点燃练习:C2H2+O2CO2+H2O2542CO+O2CO2③奇数配偶法四、课堂练习①铝+氧气氧化铝②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③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氧气点燃点燃加热4Al+3O22Al2O3点燃CH4+2O2CO2+2H2O点燃2KMnO4K2MnO4+MnO2+O2△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课堂练习①铝+氧气氧化铝②甲烷+氧课堂练习2、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1)3Fe+2O2Fe3O4

(2)Mg+O2MgO2

(3)CH4+O2CO2+H2O加热点燃点燃课堂练习2、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是否正确。如有错误

课堂练习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Al+O2Al2O3

(2)CuO+CCu+CO2

(3)C2H2+O2H2O+CO2

(4)H2S+O2S+H2O点燃点燃点燃高温432222524222课堂练习点燃点燃点燃高温43五、课堂小结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归纳为:(以反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为例)加热写:左反右生一横线配:配平以后加一线标:箭号标气或沉淀KClO3KCl+O22KClO32KCl+3O22KClO32KCl+3O2MnO2△一、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五、课堂小结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归纳为:(以反应“氯酸钾《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

P53《课时达标》第6题,P54《能力展示》第7题课外作业:《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

P53《课时达标》第6题,编后语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抓住老师的思路。①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②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③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④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⑤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⑥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2022/12/23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21编后语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2022/12/23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22谢谢欣赏!2022/12/20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22谢谢欣赏!复习提问定义书写原则书写步骤课堂练习课堂小结4.4化学方程式复习提问定义书写原则书写步骤课堂练习课堂小结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原则;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奇数配偶数法。(二)过程与方法:步步为营、各个击破、先易后难、把握关键。(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人做事要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规律、掌握技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复习提问】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一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质量总和质量总和2、练一练: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氧化铜氧气五氧化二磷氧化镁高锰酸钾氯酸钾氯化钾三氧化二铝O2MgOCuOP2O5KClO3KClKMnO4Al2O3【复习提问】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化学方程式一、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例如:C+O2=CO2点燃化学方程式一、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例如:C+O2===CO2点燃相对分子质量:123244质量比12:32:44(1)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反应条件;(2)量的方面:表示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例如:C+O2===CO2点燃相对分子问题讨论铝片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判断正误(1)Al2+O3

Al2O3(2)Al+O2

Al2O3凭空臆造成反应物、生成物,与事实不符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不相等,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问题讨论铝片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判断正误(1)Al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不能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三、书写步骤写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平化学方程式,再将短线改为等号标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

三、书写步骤写配标写出反应物和生成配例题:写出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左(短线连接)右

反应物化学式生成物化学式P+O2P2O5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5225最小公倍数为1010÷10÷=5=2点燃点燃最小公倍数法原则:选择左右仅出现一次、原子个数较大且不相等的元素为突破口写标【①最小公倍数法】配例题:写出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左化学方程式所用符号符号+=Δ↑↓意义与、和跟反应生成加热该生成物是气体该生成物是沉淀1、反应条件只有一个写在等号的上方;若需2个或多个条件,则分开写在等号上下方。2、点燃≠加热(△);点燃≠燃烧(不能写燃烧);高温≠加热(△)“↑”气体符号“↓”沉淀符号生成物化学式右侧3、如何标注箭头?注意:化学方程式所用符号符号+=Δ↑↓意义与、和跟反应生成加热该生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2Al2O3铝+氧气氧化铝43223最小公倍数为66÷6÷=3=2请练习点燃点燃写配标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2Al2O3铝+氧气2332最小公倍数为66÷6÷=2=31、氯酸钾受热分解例题KClO3KCl+O22MnO2Δ↑如果反应物没有气体,而生成物有气体,则生成物用↑号标明,如果反应物中没有难容物质,而在生成物中有沉淀,则生成物用↓号标明写配标2332最小公倍数为66÷6÷=2=31、氯酸钾受热分解例题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标“”号,如: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标“”号,如:注意: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标“”号,注:其他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②观察法S+O2SO2点燃C+O2CO2点燃H2OH2+O2通电22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很有效,凑数进行配平。

注:其他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②观察法S+O2CO+O2CO2③奇数配偶法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前、后某元素出现次数最多,并且短线两边该原子总数为一边奇数、一边偶数。把奇数配成偶数。(优先考虑×2)再配平其它原子和氧原子,短线变等号。CO+O2CO22CO+O2CO222点燃点燃点燃练习:C2H2+O2CO2+H2O2542CO+O2CO2③奇数配偶法四、课堂练习①铝+氧气氧化铝②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③高锰酸钾(KMnO4)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氧气点燃点燃加热4Al+3O22Al2O3点燃CH4+2O2CO2+2H2O点燃2KMnO4K2MnO4+MnO2+O2△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课堂练习①铝+氧气氧化铝②甲烷+氧课堂练习2、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1)3Fe+2O2Fe3O4

(2)Mg+O2MgO2

(3)CH4+O2CO2+H2O加热点燃点燃课堂练习2、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是否正确。如有错误

课堂练习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Al+O2Al2O3

(2)CuO+CCu+CO2

(3)C2H2+O2H2O+CO2

(4)H2S+O2S+H2O点燃点燃点燃高温432222524222课堂练习点燃点燃点燃高温43五、课堂小结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归纳为:(以反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为例)加热写:左反右生一横线配:配平以后加一线标:箭号标气或沉淀KClO3KCl+O22KClO32KCl+3O22KClO32KCl+3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