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阅读答案(精选12篇)_第1页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精选12篇)_第2页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精选12篇)_第3页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精选12篇)_第4页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精选12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页共17页刻舟求剑阅读答案〔精选12篇〕篇1:刻舟求剑阅读答案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17.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止: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19.这个故事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中阶段所学的文言故事“___________”也说明了类似的道理。(2分)【答案】17.(1)从(1分)(2)停顿(1分)18.像这个样子去寻剑,(1分)不也是很糊涂吗(1分)19.做事不要拘泥固化,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敏变通。(1分,意近即可。)河中石兽(1分)【解析】17.试题分析^p:先要大致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文言文中大多一字一义解释时可以单字扩大为双字来解释,如此题中“止”为“停顿”。篇2:《刻舟求剑》阅读答案此:这里,原文指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求剑假设此翻译为:在这里找剑.动宾前置,应是,假设此求剑惑又表如今“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说明道理:不要用静止的目光看事物.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开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合适于这种变化的需要.不亦惑乎,指代,“遽契其舟,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种方法惑表如今“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此”代表这样,文中指楚人在船上刻一条痕迹,到岸后按这条痕迹下水寻找剑.了.”惑”表如今他没有考虑到事物的变化,不适于这种变化的需要.篇3:《刻舟求剑》阅读答案阅读《刻舟求剑》,完成1—4题。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1、《刻舟求剑》这那么寓言出自《_______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_______。2、解释以下词语。①涉②是〔〕③遽〔〕④求〔〕3、翻译句子。①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那么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吕氏春秋吕不韦2、①渡江②这儿③急忙④寻求3、①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②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4、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开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合适于这种变化的需要。篇4:刻舟求剑阅读及答案刻舟求剑阅读及答案从前,有个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挂在身上的宝剑从剑鞘滑出,掉进水里去了。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眨眼之间,宝剑在滔滔的江水中漂浮了。同船的人都觉得很可惜。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同船的人不理解,问他:“你在船上刻个记号有什么用啊?”那个人得意地说:“我的宝剑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到了码头,我就能把宝剑找回来。”不久,船靠岸了。那个人顺着刻得记号下水去捞宝剑。可捞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宝剑的'影子。他望着自己刻得记号,自言自语地说:“奇怪,我的宝剑明明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呢?”好词:滔滔自言自语得意佳句: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眨眼之间,宝剑在滔滔的江水中漂浮了。1.宝剑掉进河里,那个人当时怎么做的?()A.在船舷上刻上记号。B.立即跳下河去捞。C.不管不顾。2.那个人的宝剑是在什地方掉进河里的?()A.江边B.江心C.剑鞘3.“剑鞘”的“鞘”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A.QB.BC.q4.短文有〔〕个自然段?A.3B.4C.5答案:1.A

2.B

3.A

4.B篇5:《刻舟求剑》阅读答案《刻舟求剑》阅读答案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1、解释加括号的字。〔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2〕〔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那么寓言叫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代词,代指楚人;〔2〕代词,代指这里。2、船在前进,而剑却在原地,在船做记号的地方找剑,不是很奇怪吗?3、刻舟求剑要学会变通,不该墨守成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目光对待事物。篇6:刻舟求剑阅读答案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注释:1.涉--本指徒步过河,此指渡过。2.自--从。3.遽--急忙,立即,匆忙。4.契--用刀雕刻。5.是--指示代词,这儿。6.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7.坠--掉下。8.假设--像。9.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10.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11.求--寻找。12.之--代词,代“剑”。13.其剑自舟坠于水,其:他的。14.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词)那。15.从其所契者,其:他。16.是吾剑之所从坠,之:助词,不译。17.止:动词,停顿。18.行:前进。19.亦:也。1、《刻舟求剑》这那么寓言出自《_______________》,编者是_______________。2、解释以下词语。①涉()②是()③遽()④求()3、翻译句子。①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那么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吕氏春秋吕不韦2、①渡江②这儿③急忙④寻求3、①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②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4、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开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合适于这种变化的'需要。【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顿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篇7:《刻舟求剑》阅读答案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选自《吕氏春秋》〕问题:1.解释以下句中划线局部的内容。〔1〕遽契其舟〔〕〔2〕求剑假设此〔〕〔3〕不亦惑乎〔〕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设求剑者来到了你的身边,你会对他说什么呢?根据寓言的寓意用四字短语完成下面填空。我会对他说:“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你不应该墨守成规、____________________,而应该随机应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立即、匆忙〔2〕像这样〔3〕迷惑、糊涂。2.〔1〕这是我剑掉下水的地方;〔2〕船停了,从刚刚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3.前一横线可填:固执己见、不知变通、因循守旧……后一横线:见机行事、随机应变……〔符合要求,意对即可〕篇8:《刻舟求剑》阅读答案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小题1】划分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一处〕〔1分〕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字。〔3分〕涉〔〕契〔〕惑〔〕【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的含义。〔2分〕是吾剑之所从坠【小题4】为何“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这对你有何启示?〔4分〕参考答案【小题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小题1】渡过;雕刻;迷惑,糊涂。【小题1】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小题1】因为他〔楚人〕不知道舟在动而剑却是静止的这一动一静的道理,所以让人迷惑。启示:事物都是开展变化的,应尊重实际,学会用开展的目光来对待问题。篇9:《刻舟求剑》阅读答案《刻舟求剑》〔10分〕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小题1:、《刻舟求剑》选自《》,作者,战国末秦国人。〔2分〕小题2:、与“而剑不行”的“而”用法一样的是〔〕〔2分〕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B、至之市,而忘操之C、拔山倒树而来小题3:、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这句话的意思是〔4分〕小题4:、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______〔2分〕参考答案:小题1:《吕氏春秋》、吕不韦小题1:C小题1: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小题1:不要用静止的目光看问题,而要用开展的目光看问题小题1:考察文学常识。《吕氏春秋》、吕不韦小题2:错,应选B“而剑不行”中的“而”:转折连词,却。A连词,表顺承。B转折连词,却。C连词,表示修饰,不译.小题3:找议论的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小题4:道理也就是寓意。不要用静止的目光看问题,而要用开展的目光看问题。篇10:《刻舟求剑》阅读答案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①楚人有涉江者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③不亦惑乎〔〕〔2〕翻译句子。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那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过江②雕刻③疑惑〔2〕船停下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用这样的方法来找剑,岂不是很糊涂吗?〔3〕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开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合适于这种变化的需要。篇11:《刻舟求剑》阅读答案刻舟求剑〔14分〕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小题1】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选项是〔〕〔2分〕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C.何不/试之以足D.私拟作/群鹤舞空【小题2】以下划线的字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A.楚人有涉江者/郑人有欲买履者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昂首观之C.又留蚊于素帐中/于土墙凹凸处D.遽契其舟/常蹲其身-【小题3】解释划线的词语〔2分〕〔1〕楚人有涉江者〔〕〔2〕遽契其舟〔〕【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是吾剑之所从坠〔2〕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小题5】寓言故事一般表达了作者对某种人和事的认识,这那么寓言故事对你有何启示?〔3分〕答案【小题1】B【小题1】D【小题1】〔1〕渡〔2〕立即,匆忙【小题1】〔1〕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2〕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小题1】做任何事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敏采取对策,不能因循守旧、不知变通。解析【小题1】B应是“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小题1】D中应是“那只/自己”。【小题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察。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详细、准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小题1】这是考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好、语句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