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运用托物言志手法_第1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运用托物言志手法_第2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运用托物言志手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作文如何运用托物言志手法(附:技法指导及范文示例)“托物言志”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比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奔向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的豪情壮怀。如果我们将这种手法移植到写景叙事的文章中,以物写人,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我们的文章就会摇曳多姿,熠熠生辉。这里,我们以陆蠡的《囚绿记》为例,来谈谈如何运用这种手法。《囚绿记》是现代散文家陆蠡先生的代表作品,文章写于1938年秋,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全国人民需要紧密团结起来进行抗争。作者当时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看着“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自己暂住北平之时,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窗外的常春藤。“绿”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的象征,是真正自然的颜色。常春藤的绿枝条也象征着作者本身的品格。作者赞美常春藤绿枝条“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借以歌颂中华儿女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表达自己对民族光明前景的祝福和信念、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那么文章是如何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呢?一找准物与志的“依托点”依托点就是指所用之物与所抒发的情感、表达的志向之间有相同、相似之处,即“物”与“志”,“物”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时,自己的“志”要以物的特点为核心,物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在《囚绿记》中,作者通过描述在阴暗潮湿房间外生长的常春藤,赞美常春藤绿枝条“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借以歌颂中华儿女在国家危难之时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表达自己对民族光明前景的祝福和信念,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作者寄情于物,将纷繁复杂的人生感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予以体现,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即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二抓住事物的特征“状物”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物是基础,不能很好地描绘物,志就无从谈起,文章也就失去了站起来的基础,志向表达肯定就苍白无力。所以描绘物时,我们要把所描摹之物摹神传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囚绿记》中,作者抓住常春藤的具体特征,“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作者抓住常春藤的具体特征,运用一系列的动词、形容词对常春藤进行丰富而细腻的描写,并在这种描写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赞美了常春藤倔强和崇高的品格,阐述了生命的内涵就是坚强不屈,启示我们要对理想充满希望。三运用描写手法“言志”描写是托物言志的一种重要方法,这要求作者善于观察、精选角度、善用描写手法、语言传神。这里的描写手法主要有象征、联想、比喻、拟人、直抒胸臆等,它们是物与志联系的纽带。在《囚绿记》中,作者采用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渲染常春藤之美,赋予常春藤坚韧不拔的品格,从而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中华民族。在描绘事物时,作者倾注了深厚的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情,这样的物就有了情感,有了思想,有了灵性,也就完成了托物言志的运用。如“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范文示例:生命的支点车婧娴车窗外,寒风使劲地拍打着铁皮车厢,发出一声声怪叫,似乎想将这车逼停。川藏线,这条通向高原的生命线,我再熟悉不过,甚至连一路上有多少个隧洞,多少处桥梁,我都烂熟于心。为了拍摄一组生命主题的照片,为了抓到主编口中那“生命支点”的一幕,三年里,我几乎一直在这条生命线上来回奔波。坐在餐桌前,我翻看自己曾拍下的照片。哦,这一张是我在高原草甸上拍到的牦牛产崽的一幕。画面中的幼崽刚刚落地,身上的胎衣尚未褪去,母牦牛将幼崽紧紧贴在胸前,用长长的毛为它筑起了一道屏风。而小牦牛似乎也明白了母亲的用意,正努力倚靠着母亲的前腿试图站起来。就是这样一张充满了关爱和突显顽强生命力的照片,却被主编以平淡无奇、不合要求打了回来。“唉———”我叹了口气,继续翻了下去。嗯,还有这一张,一群马儿正欢快地在草场上吃草,不时将尾巴扬起,天地似乎连成一片。由于我特殊的选景角度,这张照片充满了生命的张扬和活力。唉,还是被主编以缺乏主题打了回来。“生命支点,我到哪儿去找呀?我默默看着车窗外正缓缓后退的景色,思索着……突然,我眼前闪入一个影子。在一片烂漫花丛中,一个黑色的影子正舞蹈着———那粗壮的身躯昂然直立,硕大的臂膀缓缓张开,似乎要将这草揽入怀中。这是人?不像,他没动呀。石头?又怎么会有这样的形态?树?为什么没有树叶和树冠?带着一丝好奇,我在前方站点下了车。站在那舞者面前,我发现:这、这竟是一棵枯树。枯树上面布满了墨绿色的青苔,那硕大的臂膀是它早已枯朽的枝干,此时正在狂风中摇晃着。在它的脚下散落着数截儿也许是被风吹落的枯枝,枯枝上面正冒着一个个新芽,在枯枝周围延伸出一片一望无际的开满鲜花的大草原。而枯树立在这里,似乎正诉说着生命的源头,多么坚强的舞者!正当我举起相机,一抹夕阳的余晖恰好穿过枯树,射入镜头。在那高原的映衬和绿草花丛的簇拥下,枯树那墨绿的身影越发高大。那一刻,我毫不迟疑地按下快门。生命的支点无声地印在胶卷上。我久久立在那里,直至夕阳的余晖落尽。宽广的草甸纵有万种缤纷,却不及一棵墨绿的枯树,那一瞬间,生命凝聚成永恒!名师点评这篇文章通篇采用象征的手法展开。文章的第一段采用白描的手法,渲染了高原寒冷的气候,为后文枯树的出场做了铺垫。文章的第三段叙述了曾经拍下的一张牦牛产崽的照片,这一情景象征着母亲的关爱和生命的坚强,其作用是继续为枯树的永恒做铺设。文章最后部分用了较大的篇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枯树的形状、特点,并引出其象征意义———坚强的舞者,生命的支点,从而表达一种对不屈生命的赞颂之情,使抽象的思想、情感形象化、具体化。最后点题升华,照应标题。专项演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早就将山水和人的禀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探讨。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