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区六校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区六校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区六校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区六校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区六校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1.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A.2mm B.2cm C.6mm D.6cm2.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由熔化引起的是()A.冰雪消融 B.霜满枝头C.白雾弥漫 D.雪花纷飞3.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B.三塔倒影C.手影游戏D.海市蜃楼4.如图所示的图像表示的是某块凸透镜成像时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规律,当将蜡烛放在该凸透镜前15cm处,通过凸透镜,烛焰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5.黑龙江省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B.盛夏露珠凝结C.深秋树枝凝霜D.严冬雪花纷飞6.如图所示是人眼看到池底某点的光路,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7.“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8.如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在CD段是固态B.海波的熔点是48℃C.海波在BC段不吸收热量D.海波熔化经历了12min二、多选题9.己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2>v1)()A.钢轨的长为B.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C.钢轨的长为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只有气体能传播声音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工业上可以利用超声波检测金属的内部情况三、填空题1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声音的_________有关。12.针对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对准损伤处喷射液态态氯乙烷,使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血管收缩以防止淤血,神经传导速度变慢以减缓痛感。氯乙烷主要被采用______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喷出后迅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13.《流浪地球》是2019年大年初一开始公演的中国科幻大片,影片中有一段情节描述了将来某一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减少,在地球表面,北京气温达℃,这里人呼吸时呼出的“白气”已经不是水滴,而是一些小冰晶,这些冰晶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热.1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所做的两个实验,图甲所示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产生的;图乙所示实验说明声音可以____。15.电影银幕选用粗糙白色布料制成,是因为光在粗糙的幕布上发生了_____反射,使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电影画面,这种反射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6.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但能听到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翅膀振动______不同;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这说明声波具有______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______)18.如图所示,已知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19.(10分)下面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如图甲是小明将凸透镜放在阳光下,通过调节凸透镜与白纸间的距离,使阳光在白纸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2)小明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线处,将蜡烛和光屏移至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成像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为了使烛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向下移动________(选填“光屏”或“凸透镜”);(4)小明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移至______cm刻度线处,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5)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并保持近视眼镜的位置不变,小明更换另一个凸透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那么此凸透镜的焦距应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10cm。五、计算题20.(6分)“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2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要用几分钟?21.(6分)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是世界平均值的25%。随着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的快递增长,人们不仅直接消耗了大量水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还造成了水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水污染的存在和人们对洁净的生活饮用水的需求使各品牌瓶装水、桶装水应运而生。如图所示。(1)此品牌桶装水按商品说明能装水多少千克?(2)若用该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按商品说明装了酱油4.5kg,请问酱油的密度是多少?(ρ水=1.0×103kg/m3)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在2cm左右.由图知,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的直径差不多,所以在2cm左右.故ACD错误,B正确.2、A【详解】A.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B.霜j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而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白雾弥漫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雪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而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B【详解】A.透过树丛的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4、A【详解】由图像可知,当物距u=10cm时,像距v=10cm,此时u=v,说明u=v=2f=10cm,即f=5cm,当将蜡烛放在该凸透镜前15cm处,物距大于2f,因此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A。5、A【详解】A.初春,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A符合题意;B.盛夏,露珠凝结,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C.深秋,绿叶凝霜,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D.严冬,雪花纷飞,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6、D【详解】由题意可知,光线是从水中到空气中,图A和图C光线的传播方向画错了,故AC错误;光由池底某点发出,经水面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射入人眼;眼睛观察到的是该点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故B错误,D正确;故应选D.7、D【详解】在兔子睡觉之前,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少,所以兔子的平均速度大.在整个过程中,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用的时间相同,所以兔子和乌龟的平均速度相等.因此ABC说法正确;D的说法错误.故选D.【点睛】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8、B【详解】A.在AB段,海波处于固态;在BC段,海波处于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在CD段,海波处于液态;故A错误;B.分析图象可知:由于BC段平行于时间轴,因此,该段所示的温度48℃即为海波的熔点,故B正确;C.海波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中,此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D.海波从6min开始熔化,到12min熔化完毕,熔化过程经历了6min,故D错误;故选B。二、多选题9、AB【详解】AC.设钢轨的长度为L,由知道,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是:,时间间隔是:,故解得钢管的长度是:,故A正确,C错误;B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是:,故B正确,D错误。10、CD【分析】(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详解】A.声音的频率不在20∼20000Hz的范围内,或响度过小,人耳都听不到,故A错误;B.不是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固体和液体也能传播声音,故B错误;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D.工业上可以利用超声波检测金属的内部情况,是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应用,故D正确。故选CD。三、填空题11、340介质【详解】[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根据题意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明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关。12、压缩体积汽化吸收【详解】[1]气态的氯乙烷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之液化后储存在罐中的。[2][3]当喷出的液态氯乙烷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体,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血管收缩以防止淤血,神经传导速度变慢以减缓痛感。13、凝华放【详解】[1][2]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极低的冷空气直接变成了固态小冰晶,所以这是凝华现象,凝华过程要放热.14、振动在空气中传播【详解】[1]甲图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多次被弹起,说明了音叉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乙图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振动,把小球弹开,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15、漫遵循【详解】[1][2]幕布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幕布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幕布上发生了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这种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6、频率能量【详解】[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低于了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无法听到;但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故能听到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翅膀振动的频率不同引起的。[2]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结石,这说明声波具有能量。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详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用虚线连接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下图所示。18、【详解】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由此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19、10.0照相机凸透镜80右小于【详解】(1)[1]由图甲可知,白纸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是该凸透镜的焦点,焦距是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由题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2)[2]由图乙可知,物距为30cm,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即应用该成像原理。(3)[3]当蜡烛燃烧变短时,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可以向下移动凸透镜或向上移动光屏。(4)[4]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当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时物距为15cm,此时像距应该为30cm,因此应将光屏移至80cm刻度线处。(5)[5]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即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这时所成的像远离凸透镜,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6]若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还要使像成在光屏上,就需要更换一个会聚能力更强的凸透镜,凸透镜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因此更换一个焦距小于10cm的凸透镜。五、计算题20、54km/h;27min。【分析】交通标志牌“4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40km/h;“上桥18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上桥还有18km;已知行驶的时间,根据公式可求速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