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_第1页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_第2页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_第3页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_第4页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并序》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了解相关的常识和语言知识。教学重、难点:鉴赏音乐描写,实现与诗中人物的情感沟通教学设想:教学的方法应来源于对诗歌本质的理解。从创作的角度说,诗歌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对读者来说,感受到的却是人类的爱与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的感情。因此我在教学中着重抓住诗歌中的感情,按照先“知人”而后“察情”的线索,先让学生了解人物经历,进入某种情境,再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完成读者和诗中人物感情的“对接”后,注重启发学生抒发个人感受。诵读是学习诗歌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但课堂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到位。我采用重点进行突破,指导学生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为了能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能更集中地进行“诗中之情”的研读,我将对内容的梳理布置为课前预习作业,堂上检查。将文学常识、语言分析等放在第二个课时。课前预习题:.读“序”,然后请概括:诗人因何事有感而写《琵琶行》?.读第四段,请用几个四字成语分别概括诗人“从前”和“现在”的生活状况,注意两个阶段在同一方面的相对比较。.读第一段,了解诗人此时的心情。若琵琶女弹奏的是江南小调,对诗人能否有同样的吸引力?为何?.读第三段,请用几个四字成语分别概括琵琶女“从前”和“现在”的生活状况,注意两个阶段在同一方面的相对比较。.读第二段,请展开合理的想象,揣摩一下琵琶女为何会独自一人在舟中弹奏?当她听到有人询问并邀她出来演奏时,为何会“欲语迟”?为何会“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她内心在想些什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宣宗李忱)这是为一位诗人写的悼词,请问这位诗人是谁?他的名作有哪些?流传范围如何?二、点明学习目标一一体味诗中之情.全班朗读“序”.概括:诗人因何事有感而写《琵琶行》?琵琶女因情而弹曲,诗人听曲而动情,又因情而写诗。一切皆因“情”而起。三、知人(该环节的前两个内容共四个点,分别交给四个小组讨论完成,同步进行。)要“察情”,得先“知人”。情不是无源之水,它来自对人生的体会。只有了解了诗中人物的经历之后,我们对他们的“情”的认识才能更深刻。(一)了解诗人.根据第四段,概括诗人的经历。以前:高居朝堂兼济天下诗酒流连,丝竹不绝。现在:谪居僻壤独善其身有酒无乐,不闻丝竹。“序”中点明内心的: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根据第一段,了解此时的心情若琵琶女弹奏的是江南小调,对诗人能否有同样的吸引力?为何?(二)了解琵琶女.根据第三段,概括琵琶女的经历以前:色艺双绝众星捧月现在:年老色衰独守空闺.琵琶女为何会独自一人在舟中弹奏?当她听到有人询问并邀她出来演奏时,为何会“欲语迟”?为何会“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她内心在想些什么?(三)两人此刻境遇的共同点同是天涯沦落人。四、体验曲中之情(第二段)(一)整体感知播放孙道临配乐朗诵的《琵琶行》片断(描写琵琶曲的部分)(二)把握节奏变化,梳理情感脉络请大家根据乐曲的起伏变化,对它进行相应的划分。调弦校音一一珠落玉盘一一幽咽冷涩一一凝绝暂歇一一银瓶乍破一一曲终裂帛琵琶女是带着满腔幽怨在弹奏的,诗人是带着失意的耳朵来听的,这音乐的曲折回环,其实也是琵琶女和诗人内心感情的跌宕起伏。(三)体验曲中之情请大家根据人物的经历,乐曲的变化和自己的理解,揣测一下乐曲背后琵琶女复杂的感情变化。可任选一句自己有感触的来分析。(四)根据刚才的感情分析,重新朗诵。注意情感酝酿,体现其变化、起伏。(先单个学生读,老师指导,再全班集体朗诵。)五、情的升华一一高超的结尾艺术。1.全班朗诵最后一段。2.如果从讲的角度来说,诗的结尾似乎太仓促,是否应该修改或在添加一些什么?若不,请说明原因。六、深化感受,全班再次朗诵全文。第二课时1)介绍关于诗人白居易的生平。2)简介“新乐府运动”。3)介绍关于“行”的文体常识。4)学生提问,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解决字词的问题。5)分析诗中的修辞等语言现象。6)简单拓展一首白居易的其它作品。《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诗歌第二段。2、欣赏诗中运用描写音乐的语言。3、品味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主旨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诗歌第二段。2、品味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教学重难点)二、教学过程:1、音乐导入,激发兴趣:(课前播放一段古典音乐)音乐是人类最富于灵性的创造,它通过七个音符对称与非对称的排列,奏出或悲愤激越或轻柔缠绵的乐曲,以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因此音乐与同为抒写人生体验的诗歌并被称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刚刚老师给大家听的这首曲子大家觉得怎么样?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曲中的音乐技法或者自己的感受吗?可能这对大家来说并非易事,因为音乐不像高耸入云的山峰,也不像奔腾不息的河流,苍翠蓊郁的森林那样形象可感,它有声无形,飘渺难以捕捉。中国自古就有诗乐结合的传统,但是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却是不多,堪称精品的更是少之又少,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是描写音乐的极品,他究竟是怎样写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导入新课。播放琵琶曲《汉宫秋月》,要求学生用心倾听,感受曲中的感情。然后,利用知音传说,引入新课一一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2、猜读标题,明确重点:学生通过标题来猜想本诗重点是写什么?表达什么?进而明确诗歌写了哪几个方面。3、自读,养成读书方法:学生自读课文,强调圈点勾画批注的读书方法,梳理疑难字词,理解诗歌大意,最后交流重点字词。4、听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听录音,思考两个问题:(1)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2)概括每段内容,并且找出序文和全诗的对应部分。5、抽读课文,赏析音乐描写:(1)抽学生朗读第二段,插入朗读指导和评价(学生互评与师评相结合)。(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描写音乐的.句子进行赏析。这一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要注意及时引导学生探讨下面几个问题:①琵琶女演奏之前,作者先描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有什么作用?明确: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以来可以说明琵琶女的技艺高超,二来来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中的境界。②理清琵琶女演奏乐曲的发展变化过程和高潮所在。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如急雨”“如私语”)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以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著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的轻快流畅;接着如同“冰泉冷涩弦凝绝”,乐曲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幽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第三乐段一开始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发展的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高潮时“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又紧张的场面。第四乐段是乐曲的终止或尾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声终止时的特点。急速的收尾,让人一时还不能走出乐曲,仍然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③本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结有什么作用?(3)归纳总结作者描写音乐的方法。6、齐读第二段,力争背诵。再次突出方法指导:大弦以下四句要快读,情调轻快;间关两句速度放慢,但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稍微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的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析琵琶女形象,体会作者情感。二、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2、朗读全诗,入情入境:抽六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回顾诗歌内容,进入情境。3、小组合作,问题研讨:①用自己的话概括琵琶女这个艺术形象,思考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明确: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揭示了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并提出了强烈控诉。②从全文看,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句子能够反映?这种心情又是如何引发的呢?明确:作者的心情:孤寂伤感,凄凉落寞。“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等可以看出。这种心情表面上源自秋夜潺阳江头的萧瑟景象,饯别宴上的气氛,以及琵琶声的凄苦和琵琶女的遭遇,但实质上还是源自诗人自己因坎坷遭遇,宦海沉浮而带来的心灵触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