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5月24日,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我市两个家庭入选。B.《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D.“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2.根据课文内容依次选填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树梢上()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②幽暗的峡谷里整整齐齐、()地耸立着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③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④万物好似压缩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摆在那里等待你的挑选。货筐是那样小,世上的(),只有五样可以塞入。A.隐隐约约密密麻麻蓊蓊郁郁林林总总B.蓊蓊郁郁林林总总密密麻麻隐隐约约C.隐隐约约蓊蓊郁郁密密麻麻林林总总D.密密麻麻隐隐约约林林总总蓊蓊郁郁3.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蛰伏(zhé)顷刻(qīng)黝黑(yǒu)翘首以待(qiáo)B.狡黠(xiá)祈求(qí)炽热(chì)三年五载(zǎi)C.偌大(ruò)恣睢(suī)贮藏(chǔ)相形见绌(chù)D.风靡(mí)虬枝(qiú)瞥见(piē)乳臭未干(xiù)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家杨绛先生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B.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超技艺的支撑。C.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D.汉十高铁全线贯通后,武汉至襄阳的运营时间大概差不多要缩短1个小时。5.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组是()A.阴蔽臆断栩栩如生心惊胆颤B.驿站研丽心灰意冷揠苗助长C.愚蠢陨落言简意赅养精蓄锐D.吆喝庸绿泱泱不乐义愤填膺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新京报记者走访北京中小学发现,动感活泼的音乐和流行的动作更能激发同学的锻炼热情,尤其是那些跳惯了传统广播体操的高年级学生。为此,北京一些学校通过自编操提升学生兴趣,武术、跳绳等动作和流行音乐也融入了课间操中。有家长认为,自编操让学生从“应付了事”到全情投入,是一种创新。也有人质疑,这些多样化的课间操是否编排科学,能否达到锻炼效果。初中生(200名)课间活动调查统计表活动类型人数所占百分比和同学、老师探讨2010%和同学聊天12513%做作业3412%体育活动2110%1.你从上面材料的“新闻”和“链接”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请简要概括。2.对于“自编操”有不同的声音,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表述理由。7.填空①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忘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④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充满活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旅夜书怀》中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凄怆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请你写出含有“天”字的连续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名著阅读。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阿龙纳斯接受尼摩船长的建议,步行到海底采珠场。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在尼摩船长被鲨鱼的巨大躯体所压倒,危在旦夕时,尼德·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船长救起那个穷苦的采珠人,又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由此,阿龙纳斯感到在尼摩身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他无比勇敢,二是他对人类的牺牲精神。看来,这个古怪的人还没有完全斩断他爱人类的感情。以上这段话出自作品,作者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根据选文可以看出,“船长”具有性格特征。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这两个人让林冲带上刀到白虎节堂,两人借故离开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二、阅读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阅读画线诗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所呈现的画面。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作者希望归雁能把自己的思乡之情传递到洛阳。寄托某物来传递情感,这样的诗句并不少见。请你再写出一联古诗句,并说说作者寄所托之物传达了内心怎样的情感。10.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范文正浙西救灾沈括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①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②,发粟及募民存饷③,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④奏劾杭州不恤荒政⑤,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陈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⑥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①殍殣(piǎojǐn);饿死的人。②领浙西:兼任杭州太守,管理渐西一带。③募民存饷:聚集百姓,慰问馈赠物品。④监司:宋代各路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长平仓等,总称为“监司”。⑤荒政:古代在遇到荒年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⑥司农:即司农寺,主管粮食等事项的官府。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为术甚备(__________)(2)谕之曰(__________)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太守日出宴于湖上,居民空巷出游。3.根据短文内容,简要概括范仲淹救灾所采取的措施。11.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米立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儿个就搬过去。”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不舍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眼。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儿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他那不再强壮的背影却透着缕缕孤寂与落寞。想起年幼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于是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然后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要。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到放学,我都格外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掉落的泪。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激动得紧握我的双手,久久不愿松开。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思无终。1.根据文章的情节,以“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主要情节父亲的反应(1)神情黯淡去养老院前,“我”和父亲吃早餐(2)“我”送父亲前往养老院(3)(4)激动开心2.文章第(13)段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4.第(4)段画线句子中,作者改换称谓,称父亲为“这个男人”,请结合文章说说“这个男人”有什么含义?12.现代文阅读擦鞋的女人①老街的街口总站着一个擦鞋的女人,在她的身旁,有两把半新不旧的藤椅,抹得干净泛光,一尘不染。②小城的早晨,是勤劳而又新鲜的,擦鞋的女人也是这样。她一脸微笑地立在晨曦里,大方地和来来往往的行人打招呼。她不像其他擦鞋的人不厌其烦地问擦鞋吗?她问:去上班?去买菜?去送小孩?……很得体,很亲切。③我早上上班,她见着我,笑着问:上班去?有时,她还提醒我:抓紧点,要迟到了。我一看时间果然很紧,便加快了步伐。走了几步,回头看时,她也看着我,一脸的友好,满是真诚的笑意。④后来,每回经过她的摊前,我就放慢脚步。她看到我,就笑,然后定定地看着我脚上的鞋。我会意,坐在她的椅子上。她笑着说,早啊!我说,你比我还早呢!她就笑着说,老辈人说的——人勤春来早!⑤然后,她埋下头来认真擦鞋,再无言语。她先用鞋刷轻轻地刷去尘土,不急于上鞋油,而是用小喷壶对准皮鞋面喷潮,再用另一鞋刷蘸点鞋油,在潮的地方打着圈把鞋油涂均匀,然后从鞋尖部位开始擦,一点一点地往后。擦完一只再擦另外一只。两只鞋擦完后,她又重新擦一遍,和上次打圈擦不一样,这次是直线来回擦。最后换软棉布擦,棉布缠在右手上,四指并拢用力向外撑,飞速地来回……⑥她擦的鞋一尘不染,油光锃亮。尤其,她把鞋带也都解下来,揉在手心,用洗衣液浸了,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她手执鞋带一端,抻开,在空中甩得啪啪作响。只几下,鞋带就甩干了,洁净似新。⑦接下来,她帮我系鞋带,执带似丝,穿孔如飞,左手内扣,右手外扣,绕一圈,左手抓右绳,右手抓左绳,绞花一般。最后,用力一扯,成了:好一个大方美观的蝴蝶结!⑧看,很好,美丽在我的鞋上,幸福在她的脸上。⑨这时,她抬起头来,再用手抹抹我的鞋面,无一丝灰尘,又轻轻地向鞋面上吹一下,再抹一下,舒口气,她轻轻地抚一下自己额头上的秀发,站了起来。晨曦中的她,朴素得体,健壮生动,让人感觉到一份真实的美丽。⑩后来,听她聊起她的家乡、孩子和她的工作。她说在这儿擦鞋已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来,擦鞋挣钱、养家糊口,供儿子上完了大学,直到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儿子现在在广州创业办了个小厂,红火着呢……⑾我说,擦了这么多年鞋,你现在也该回去享享清福了。她说,儿子好几次都要她去带孙子,说一家人在一起比啥都好。我说,那当然,去吧。她却没有接话,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是劳碌命,动惯了,一时半会儿还真是歇不下来……”⑿她没有说下去,我也没有再劝下去。她低下头,一丝不苟,双手在我的鞋面上飞舞着。⒀我每回见她捧着鞋的样子,就像捧着一个宝贝似的,全神贯注。有一天,我听得真切,她竟自言自语地说:“鞋啊,不是你穿着它走,是它带着你往前走呢!”⒁一个夏天,在老街的街口,我没见着她。我四下里张望,还是不见她的影子。那个早晨,无风,闷热,让人有些焦躁不安。接下来几天,仍然不见她出现,没有她的老街街口,仿佛少了一道风景。⒂后来,我听说这个擦鞋的女人终是经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到儿子工作的城市带宝贝孙子去了。起先两三年,她整日忙忙碌碌,在儿子宽敞明亮的家里带小孩、做家务。每到节假日,一家人逛商场、游公园、下馆子,她却免不了眼睛滴溜溜地盯着过往行人的脚上看。后来孙子进了幼儿园,她闲着无事,竟背着椅子,操着家什上了街,在一条大街的街口摆起了擦鞋的摊子。不巧却被城管逮个正着,让儿子去领人。堂堂公司总经理的儿子颇感蒙羞,破天荒在老娘面前发了大火。⒃再后来,她又回到了老街,还是风霜雨雪里立在老街的街口,一脸笑,勤快,整洁,生动,阳光。⒄远远地见着我,她似见了亲人一般,说,好久好久了,人也蔫了,手也生了……她注视着我脚上的鞋,我有些尴尬,不好意思地也瞧了瞧自己邋遢的鞋,说,早该擦擦了!⒅她把我的鞋捧在手上,又一丝不苟地擦起鞋来。擦好了,抬起了头,兴奋地对我说:“鞋不擦不亮,人不勤不精神!”⒆我频频点头称是。望着晨曦中的小县城,有几分美好、清丽和诗意……放眼打量,自己好久没有注视这近处的风景了。1.本文写了“擦鞋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这时,她抬起头来,再用手抹抹我的鞋面,无一丝灰尘,又轻轻地向鞋面上吹一下,再抹一下,舒口气,她轻轻地抚一下自己额头上的秀发,站了起来。3.擦鞋女人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你对⑲自然段画线句子的理解。望着晨曦中的小县城,有几分美好、清丽和诗意……放眼打量,自己好久没有注视这近处的风景了。13.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谈谈读书时的思考①为什么读书?通常会有四种情况:一是为休闲而读书。随便翻翻,看看小说、散文或非专业的书。二是为兴趣而读书。对某个领域有兴趣、为了解某个方面的情况而读书。三是为学习而读书。要完成学习任务、为了考试或者要求写体会文章而读书。四是为研究而读书。也就是为研究问题、做学问而读书。我所说的读书思考,主要是讲为学习、为研究而读书时的思考。②为学习、为研究,肯定要读书。尤其是为了研究还必须读很多书。张培刚先生在哈佛大学写博士论文,9个月时间翻阅了200多部专著,涉及180位学者,最终论文得了威尔士奖。③为学习或研究需要很认真读书,为了说明或检验读书认真,有的还要求整段整篇地背下来,有的还写读书笔记或体会。我认为,为学习或为研究而读书,判断其认真程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记忆,读过之后,记得书的主要内容,甚至能背出其中的段落和句子;第二个层次是理解,能够理解书中所传达的思想;第三个层次是思考。④为学习研究而读书,往往有通读和精读两种方式,有时也会有选择地读或有重点地细读。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引发思考,都可以因为思考而读懂。⑤读书需要平面思考。要把书、作者以及所处的时代结合起来思考。如何理解书的旨趣,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有时直截了当、有时却环顾左右而言他,甚至似是而非?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观察,必须历史地看,必须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中看;需要结合作者的人生、风格、追求看。只有这样,才能把书的中心思想理解准、理解深、理解透、理解到位。⑥读书需要总结思考。一本书总是有一定篇幅的,无论是通读还是精读,必须抓住重点,总结概括出书的主题、中心思想、所运用的主要方法、最能引人注意的创新点或亮点。虽然作者、出版单位在推介时会讲该书的看点,包括写作意图,也会有专门的书评,甚至包括其他人的读书笔记和体会文章,但这些只能帮助我们理解,不能代替我们思考。⑦读书需要关联思考。要把所读之书与同类书籍、文章联系起来读,与相关领域的学术体系、学科前沿联系起来思考,搞清楚该书的学术地位、学术价值、原创水平和实际贡献,建立起“由点到面,以面看点”的分析框架。⑧读书需要启发思考。无论是为学习还是为研究而读书,目的总是要提高自己的。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启发性思考,要一边读一边想。通过读书我们想到了了什么、悟到了什么。通过读书我们是否受到激励、触动与启发,这是对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书读得怎么样的最好回答。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作者从哪些方面论述读书时的思考?3.下列关于读书的四种情况的分析,所举道理论据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休闲而读书,人们可以没有任何功利心,仅为享受美好的读书时光,如陶渊明的“乐琴书以消忧”。B.为兴趣而读书,如外出旅游最好先读些书了解当地情况,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如此考虑。C.为学习而读书,必须读大量的书,杜甫有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就是多读书的重要性。D.为研究而读书,不能光读而不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中的道理是相同的。三、语言表述14.白居易15岁那年,带着他写的诗歌来到都城长安,拜访著名诗人顾况。顾况看到白居易诗稿的第一页上写着“白居易”三个字,笑着说:“居易,居易,可是长安的米很贵,要居住下去可不容易啊!”顾况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四、写作15.写作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真实人名及校名。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C【答案解析】
C项是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应该改为逗号。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全句末尾才用问号。故选C。2、A【答案解析】
测试卷分析:①依据叙写的对象“远山”应该选用“隐隐约约”。②依据句意和描写的对象“森林”,应该选用“密密麻麻”;③依据叙写的对象“树”,用“蓊蓊郁郁”来写其特点更为恰当;④“林林总总”是繁多的样子。依据“只有五样可以塞入”可知,运用“林林总总”更符合语境。据此,最恰当的四个词语依次是:隐隐约约-密密麻麻-蓊蓊郁郁-林林总总。故答案为A。3、B【答案解析】
A.顷(qǐng)刻;C.贮(zhù)藏;D.风靡(mǐ)。故选B。4、B【答案解析】
A.搭配不当,应改为“晚年的杨绛先生”;C.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在“有关部门”后加“是否”;D.“大概”与“差不多”意义重复。故选B。5、C【答案解析】
测试卷分析:A.阴蔽-荫蔽;B.研丽-妍丽;C.正确;D.庸绿-庸碌、泱泱不乐-怏怏不乐。据此,答案为C。6、1.①北京多所中小学将武术和跳绳融入课间操②课间活动时间用于体育活动的人数少。2.示例:同意这种观点。因为自编体操不仅锻炼了大脑思维,也达到了锻炼的效果。【答案解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然后分别从“新闻”和“链接”中筛选有效信息即可。结合“新闻”中的结论“为此,北京一些学校通过自编操提升学生兴趣,武术、跳绳等动作和流行音乐也融入了课间操中。”概括得出:北京多所中小学将武术和跳绳和流行音乐融入课间操;结合“链接”中的百分比分析,注意材料的中心内容是“体育锻炼”,然后概括得出:课间操体育锻炼的学生比重较小。2.要求学生首先要明确观点,结合“有家长认为,自编操让学生从‘应付了事’到全情投入,是一种创新。也有人质疑,这些多样化的课间操是否编排科学,能否达到锻炼效果。”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如:不同意,这种自编体操,没有通过实证,编排不仅不科学,而且也难以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7、①闲敲棋子落灯花②鸢飞戾天者③野芳发而幽香④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⑤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答案解析】
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鸢、戾、撼、阔,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8、(1)《海底两万里》凡尔纳沉着、善良、机智(2)要点:①高俅诬陷林冲擅入白虎节堂;②欲带刀行刺;③将其捉拿。【答案解析】
(1)由文段中的“尼摩船长”可知出自《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尼摩船长不仅提出了建议,还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看出船长沉着、善良、机智。(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水浒传》误入白虎堂这一情节的掌握程度。误入白虎堂情节梗概:林冲陪林娘子去还愿,看到鲁智深英雄了得,就聊了起来。不料高衙内看林娘子美貌,欲行无礼,林冲急忙赶去。终因他为顶头上司之义子放了高衙内,高衙内因想林娘子得病,陆谦献毒计,让高俅派人买宝刀给林冲,然后诈说高俅要看刀,令林冲带刀进高府。陆谦将林冲领入白虎节堂即高俅处理军务之地,诬陷他带刀进节堂有行刺之心,将林冲发配。【答案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二、阅读9、1.潮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顺风行船,一页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2.示例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希望明月来传递对友人王昌龄的忧虑、诚挚的关怀、深切的思念以及内心感慨等复杂情感。示例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借月传递情感,表达对亲人美好的祝愿。示例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借花落与燕归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答案解析】1.测试卷分析:此类测试卷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诗句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使之能呈现出“画面”效果,让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不能只对诗句进行简单翻译。本题作答要抓住“潮”“岸”“风”“帆”几个意象,结合诗句的“平”“阔”“正”“悬”几个形容词,展开合理的想象,勾画出一幅“船行阔江”的景象。2.测试卷分析: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作者希望归雁能把自己的思乡之情传递到洛阳。这是采用借物抒情的写法。这在古代诗歌中是常见的,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诗人借月来传递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再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是作者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之情。答案是多元的。10、1.(1)完备(2)告诉2.太守(范仲淹)每天外出在湖上宴饮,百姓也全都从家出来争相出游。3.①发放粮食赈济灾民;②大量雇佣农民工,为地方兴利;③鼓励游玩,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意思正确即可)【答案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释义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为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注意“备”这里是“完备”;“谕”这里是告诉。2.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这里应注意“日(每天)”、“宴(宴饮)”等关键词的理解。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解答。本题可由“发粟及募民存饷”“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理解概括作答。他分发粮食,聚集百姓慰问;鼓励百姓出游,大兴土木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他以工代赈,让百姓不流离失所,并且自食其力,从而使社会安定。这些事例充分表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可见他把天下黎明百姓放在心间。【答案点睛】译文: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范仲淹)每天外出在湖上宴饮,百姓也全都从家出来争相出游。又召集各寺院主持僧人,告诉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宴饮游玩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打开司农寺发放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此机会为民间兴利,这是先生的功绩啊!11、1.(1)“我”提出将父亲送进养老院(2)强装快乐(3)孤寂落寞(4)“我”改变主意,不再让父亲去养老院2.内容上:(1)文章第(13)段插叙了父亲送“我”上幼儿园时的情景,丰富了文章的内容;(2)表现父亲多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浓浓的爱。结构上:(1)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位下问“我”改变主意,不再送父亲去养老院做铺垫。3.(1)“喃喃自语”表示小声地自言自语,这个细节,形象地表现出父亲得知自己要被送进养老院时,伤心难过的心情,同时,也表明父亲因为不想给孩子添麻烦而无奈接受去养老院的事实。(2)这里指“我”因哭泣、休息不好而眼睛浮肿,形象地写出“我”因生活所迫,不得已选择把父亲送进养老院,而内心又十分不忍的矛盾、痛苦的心理。4.(1)男人在人们习惯印象中是勇敢、有担当的人。(2)以“这个男人”称呼父亲,更能表现出“我”对父亲的感激、敬爱之情与尽孝之道:因为能给“我”生命、给“我”家的男人就是“我”的大恩人,“我”理应感恩,涌泉相报。(3)作为父亲的“这个男人”,“我”更应“有始无终”地感恩于他,赡养好他,不能让他受半点委屈。【答案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和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测试卷要本着忠于原文,立足原文的原则,从文中寻找答案。当“我”犹豫再三终于将自己的打算说出口时,父亲原本灿烂的笑容消失了,随之变得黯淡下来;经过一个不眠之夜,清晨父亲买来了“我”最爱吃的早点,“我”心情复杂,父亲却强颜欢笑;再送父亲去养老院时“我”看到了“不再强壮的背影却透着缕缕孤寂与落寞”;最后“我”改变了主意,决定带父亲回家,父亲变得激动兴奋。据此作答即可。2.此题考查的是文章中的段落的作用。第(13)段写了在去养老院的途中我的回忆,属于插叙,不仅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心和疼爱,也丰富了文章内容,同时这段回忆也是促使“我”改变主意的关键,所以在结构上,它有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据此理解作答。3.此题考查的是词语赏析。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词语的意思+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刻画)的内容。(1)“喃喃自语”意思是小声地自言自语。这属于细节描写,写出了父亲的伤心难过,但面对这样的事实,又不得不这样做,所以表现了父亲的无奈。(2)“肿胀”的意思是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这里暗示了“我”整晚未眠的信息,写出了“我”内心的矛盾,同时也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而感到痛苦。据此理解作答。4.此题其实是在考查结尾的妙处。人称的变换源于感情抒发的需要,此处将“父亲”变为“这个男人”,表现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赞美,所以“我”决定用自己的一切去回报他,用这种感恩的心去呵护他,因为他给了自己生命。据此理解作答。12、1.①擦鞋女人面带微笑站在街口问候他人;②擦鞋女人一丝不苟地给我擦鞋;③擦鞋女人在儿子的劝说下到儿子工作的城市生活;④擦鞋女人重回老街擦鞋。2.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抬起”“抹”“吹”“舒口气”“抚一下”“站了起来”等词语通过对她擦鞋动作的细致刻画以及擦完鞋后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她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完成后满足幸福的情态。3.勤劳能干,真诚亲切,乐观善良,热爱生活,敬畏工作,富有人生智慧。4.“近处的风景”既是指周围的美好景象,更是指眼前的擦鞋女人以及像擦鞋女人一样勤劳善良、乐于奉献的普通人;写出了擦鞋女人带给自己的美好心情,表达了作者对擦鞋女人这些普通人的敬佩、喜爱和赞美之情。【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概括内容的关键是要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题目要求是概括出发生在“擦鞋的女人”身上的几件事情,那么我们可以将文章分层,再对每一层的意思进行概括。第一层:1-3段,主要内容是擦鞋女人每天早晨都会面带微笑站在街口问候他人;第二层:4-13段,主要内容是擦鞋女人认真地给“我”擦鞋,“我”劝说她不要再擦鞋,去她儿子那享福;第三层:14-15,主要内容是擦鞋女人在儿子的劝说下去了儿子家,但是因为上街擦鞋,惹得儿子发火;第四层:16-19,主要内容是擦鞋女人不习惯清闲的生活,重回老街擦鞋。然后,再将这些内容整理成答案:①擦鞋女人面带微笑站在街口问候他人;②擦鞋女人一丝不苟地给我擦鞋;③擦鞋女人在儿子的劝说下到儿子工作的城市生活;④擦鞋女人重回老街擦鞋。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手法、用词角度、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这几方面去解答。在“这时,她抬起头来,再用手抹抹我的鞋面,无一丝灰尘,又轻轻地向鞋面上吹一下,再抹一下,舒口气,她轻轻地抚一下自己额头上的秀发,站了起来。”这句话中,用了大量的动词,比如“抬”、“抹”、“吹”等,所以可以从动作描写这一角度做答。突出她的认真及满足。注意在做答的时候,应该遵循“手法+事物(人物)特点+情感”这一格式。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言行举止、身份地位来分析,有时也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的评论加以评价。从文中“她不像其他擦鞋的人不厌其烦地问擦鞋吗?她问:去上班?去买菜?去送小孩?……很得体,很亲切。”可以看出擦鞋女人真诚亲切、乐观善良;从文中“她笑着说,早啊!我说,你比我还早呢!她就笑着说,老辈人说的——人勤春来早!”可以看出她勤劳能干;从文中“她竟自言自语地说:“鞋啊,不是你穿着它走,是它带着你往前走呢!”可以看出她富有人生智慧;从文中“然后,她埋下头来认真擦鞋,再无言语”、“她擦的鞋一尘不染,油光锃亮”可以看出她敬畏工作。4.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理解句子一般都是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去做答,当然有些句子需要通过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去理解,关键词一般都具有隐喻义和引申义。在“望着晨曦中的小县城,有几分美好、清丽和诗意……放眼打量,自己好久没有注视这近处的风景了。”这句话中,我们需要理解的是“近处的风景”。“近处的风景”从表面上看,是指周围的美景;深层来说,作者以景喻人,更是指眼前的擦鞋女人以及像擦鞋女人一样勤劳善良、乐于奉献的普通人。13、1.为学习为研究,读书时一定要思考。2.读书需要平面思考、总结思考、关联思考、启发思考四方面。3.B【答案解析】1.测试卷分析: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有的文章题目就是论点;有的则含在第一段中或最后一段中;少量的在文中;还有的论点则需要结合论题、论据等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时,要在理解文章的论证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题目(或论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行分析和提炼。本题依据题目“谈谈读书时的思考”这一话题和结尾段“无论是为学习还是为研究而读书,目的总是要提高自己的。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启发性思考,要一边读一边想”可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为:为学习为研究,读书时一定要思考。2.测试卷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读书时一定要思考”依据从“读书需要平面思考”“书需要总结思考”“读书需要关联思考”“读书需要启发思考”四个方面来阐述。即文章5~8段每段的分论点。据此理解作答。3.测试卷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5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 专题十九青春时光(教学设计)2024年上学期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
- 22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Unit 1 A new start Developing ideas(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绿色餐饮与可持续发展趋势
- 2025年度油品市场居间服务佣金合同
- 城市休闲公园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 2025年度空地租赁与物流仓储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领域货款结算及价格调整合同
- 北师大版八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小儿急性喉炎护理查房
- 护理专业应聘个人简历
- 公务员2019年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地市级)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题300道及答案
- 全过程跟踪审计及预算绩效管理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苏泊尔公司存货管理的优化建议分析》13000字论文】
- 2024年车载SoC发展趋势及TOP10分析报告-2024-09-零部件
- 伽马数据: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趋势及潜力分析报告
-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公文写作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数据治理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