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凡训蒙,须讲究。祥训诂,名句读”—《三字经》古书的标点“凡训蒙,须讲究。祥训诂,名句读”—《三字经》古书的标点1一、古代的标点汉代以前,古人就创造了两个最基本的标点,即“、”和“√”。《说文》“、,有所绝止,、而识之也。”“√”,《说文》:“钩识也。”段玉裁注:“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褚先生补《滑稽传》,东方朔上书,凡用三千奏牍。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二月乃尽。此非甲乙字,乃正√字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这两种符号及其变体即古人谓之句读。一、古代的标点2现在能够见到的较早的标点使用,是战国早期的文献,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竹简,有的就用“—”这一符号表示两句话之间的停顿。秦汉时期也有不少使用标点的情况。《流沙坠简》中《屯戍丛残》有一简:“隧长常贤√充世√绾等”。现在能够见到的较早的标点使用,是战国早期的文献,如湖北随县曾3句读之称,始见于何休《公羊传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读”又作“投”“逗”。马融《长笛赋》“观法于节奏,察度于句投。”投、逗古字通。最早“句读”二字意义没有不同,分开讲可以称为“句”,也可以称为“读”,后人做区分,句意完整的句子称为“句”,语意不完整的停顿称为“读”。句,标形如“○”,相当于今用之句号,有大中小之分;读,标形如“、”,相当于今用之逗号。句读之称,始见于何休《公羊传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4二、分析句读的意义古人句读使用并不普遍。《后汉书·班昭传》“《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唐人李匡文“学识如何观点书”。《禮記·學記》:“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趋向也。”《日知录》“句读之不通,而欲从事于九丘之书,真可谓千载笑端矣。”能否正确分析句读,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理解文义。二、分析句读的意义古人句读使用并不普遍。《后汉书·班昭传》“5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恶心,人多不说喜也。虽然,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独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审而是,固足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6《史记·黥布列传》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史记·黥布列传》7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簡編本對賈誼《過秦論》“銷鋒鍉,鑄以為金人十二”誤讀為“銷鋒鍉鑄,以為金人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典文學叢書·文選》本把這兩句點成一句:“銷鋒鍉鑄以為金人十二。”同樣也有失讀之嫌。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簡編本對賈誼《過秦論》“銷鋒鍉,鑄8“彗星複見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以十六日下屬為句,誤以古人都是用數目字加日來記日期的,這個習慣是在漢以後才形成的,古人多以干支記日,除非是很特別的日子,才用數目字加時間名詞來記,例如記孟嘗君田文的出生月和日就以“五月五日”來記,這是因為古人以為在这一天出生的小孩有妨害父母的不祥之兆。故用某月某日來記出生的日期。“彗星複見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以十六日下屬為句,誤以古9如何标点古文句讀古書是閱讀文言的基本功,能點讀古書需要具備各個方面的專門知識,首先是古代漢語文字、辭彙、語法和音韻等方面的語言知識,其次是人文知識。如何标点古文句讀古書是閱讀文言的基本功,能點讀古書需要具備各10一、掌握坚实的古汉语知识,熟悉古代汉语的词法、句法、文法。1、以特定语词为参考。常见的句末虚词。如:也、矣、焉、哉、耳、乎、兮、邪、耶等;常见的句首语词,如:盖、夫、且夫、今夫、夫唯等,日者、昔者、向者、俄而等,岂、然、故等,可以帮助断句;独立的感叹词,如嗟乎、呜呼等,也可以帮助断句。如: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一、掌握坚实的古汉语知识,熟悉古代汉语的词法、句法、文法。112、以特定的句式为参考。古代汉语中,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等的结构都比较稳定,各自都使用相应的关联词或语气词,如:“……者……也”,“无乃……乎”,“不亦……乎”,“如……何”等,可以帮助断句。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2、以特定的句式为参考。古代汉语中,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123、以特定文例为参考。古人写作往往有自己特定的行文规则和语言风格,比如整齐的句式,丰富的修辞(特别是对偶、排比、反复、互文等),掌握这些行文规则和语言风格,可以帮助断句。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砾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以特定文例为参考。古人写作往往有自己特定的行文规则和语言13二、熟悉古代文化知识,了解古籍目录知识、古书的体例。1、熟悉古代文化知识。《旧闻证误》:“寇公在长安走马,承受奏其僭侈,真宗以问王魏公旦。”走马承受,宋代官名,诸路各一员,隶经略安抚总管司,无事岁一入奏,有边警则不时驰驿上闻。二、熟悉古代文化知识,了解古籍目录知识、古书的体例。1、熟悉142、了解古籍目录知识,古书的体例。“目”是篇目和书名,“录”指“叙录”,是对篇目或书名的说明和编次。目录是将文献的内容提要、作者生平、成书年代、著述源流及价值等介绍给读者的古代典籍分类方法。如清代《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经史子集。古书的体例请参照:古书的注解一节2、了解古籍目录知识,古书的体例。15昔周人有仕數不遇年老白首泣涕於途者人或問之何為泣乎對曰吾仕數不遇自傷年老失時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對曰吾年少之時學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後主又用武吾更為武武節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嘗一遇昔周人有仕數不遇年老白首泣涕於16《论衡逢遇》:昔周人有仕數不遇,年老白首,泣涕於塗者,人或問之:“何為泣乎?”對曰:“吾仕數不遇,自傷年老失時,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對曰:“吾年少之時,學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後主又用武,吾更為武。武節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嘗一遇。”《论衡逢遇》:17古書的翻譯嚴复《天演論·譯例言》:“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信、達而外,求其爾雅。”古書的翻譯嚴复《天演論·譯例言》:“譯事三難:信、達、雅。18(一)準確地理解原文,並用規範的現代漢語譯出來。例如:射其右,斃於車中。(《左傳成二年》)譯文:又射他車右的人,那人死在車中。按:譯文將“斃”譯為“死”誤。“斃”在古代有“倒下去”的義項。“斃”的本字本作從犬敝聲的獘,《說文·犬部》訓為“頓踣也”。“頓踣”就是“一下子就倒下去”的意思。斃是獘的異體字。古文翻譯要特別注重古今詞義、句式上的差別。(一)準確地理解原文,並用規範的現代漢語譯出來。例如:19(二)盡可能採用直譯切忌增字為訓。譯文要做到不增不減,增字為訓,不但有失原書本義,而且有害譯文的意思表達。例如: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高呼萬歲。(《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陸賈每次向高帝上奏一篇,高帝從來都沒有不稱好的。傳給左右的大臣看,他們都歡呼萬歲。譯文加進了“向高帝”、“從來都”、“傳給左右的大臣看”等詞語,反而顯得拖泥帶水。“陸賈每次上奏一篇(奏摺),高帝沒有不稱好的。群臣歡呼萬歲。”(二)盡可能採用直譯20(三)實在無法對譯的要靈活地使用意譯。也涉及到古今漢語異同的問題。古今漢語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明顯差別。1.古今漢語有詞語使用的不同。有的古詞語已經死亡,在現代漢語中找不到對應的詞語去譯,例如:《史記·項羽本紀》:“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跽,沒有對應的現代詞語,古人席地而坐,雙膝著地,臀部放在腳後跟上,這裏的“跽”是“直起上身”的意思,因此,跽這個詞可以譯作“直起腰來”。(三)實在無法對譯的要靈活地使用意譯。也涉及到古今漢語異同的212.古今詞語的搭配也有所不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芳草鮮美”。諸葛亮《出師表》:“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開張”是擴大的意思,但現代一般不說擴大聽聞,這時可靈活譯為:“廣泛地聽取群臣的意見。”2.古今詞語的搭配也有所不同。223.古今句子結構也有所不同。古代有一種動賓結構後接補語的句式,例如:韓愈的《張中丞傳後敘》:“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講之精”的結構是動詞+賓語+補語,但現代漢語用把字句代替了。故譯文應改成把字句:“他們把這件事考慮得很周到了。”3.古今句子結構也有所不同。234.古今表達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古漢語有一種並提的表達方法,例如:諸葛亮《出師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郭攸之、費禕是承侍中而言,董允是承侍郎而言。這種表達法在現代漢語中已不用了,翻譯時原來的結構就要作相應的調整,此句可譯為:“侍中郭攸之、費禕、侍郎董允,都是忠誠厚道之人。”4.古今表達的方法也有所不同。24(四)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努力按“雅”的要求去翻譯古文。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高耸的岐山自然天成,创业的大王苦心经营。荒山变成了良田沃野,文王继承来欣欣向荣。他率领民众云集岐山,阔步行进在康庄大道,为子孙创造锦绣前程。(四)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努力按“雅”的要求去翻譯古文。高耸25“凡训蒙,须讲究。祥训诂,名句读”—《三字经》古书的标点“凡训蒙,须讲究。祥训诂,名句读”—《三字经》古书的标点26一、古代的标点汉代以前,古人就创造了两个最基本的标点,即“、”和“√”。《说文》“、,有所绝止,、而识之也。”“√”,《说文》:“钩识也。”段玉裁注:“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褚先生补《滑稽传》,东方朔上书,凡用三千奏牍。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二月乃尽。此非甲乙字,乃正√字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这两种符号及其变体即古人谓之句读。一、古代的标点27现在能够见到的较早的标点使用,是战国早期的文献,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竹简,有的就用“—”这一符号表示两句话之间的停顿。秦汉时期也有不少使用标点的情况。《流沙坠简》中《屯戍丛残》有一简:“隧长常贤√充世√绾等”。现在能够见到的较早的标点使用,是战国早期的文献,如湖北随县曾28句读之称,始见于何休《公羊传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读”又作“投”“逗”。马融《长笛赋》“观法于节奏,察度于句投。”投、逗古字通。最早“句读”二字意义没有不同,分开讲可以称为“句”,也可以称为“读”,后人做区分,句意完整的句子称为“句”,语意不完整的停顿称为“读”。句,标形如“○”,相当于今用之句号,有大中小之分;读,标形如“、”,相当于今用之逗号。句读之称,始见于何休《公羊传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29二、分析句读的意义古人句读使用并不普遍。《后汉书·班昭传》“《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唐人李匡文“学识如何观点书”。《禮記·學記》:“一年,视离经辨志。”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趋向也。”《日知录》“句读之不通,而欲从事于九丘之书,真可谓千载笑端矣。”能否正确分析句读,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理解文义。二、分析句读的意义古人句读使用并不普遍。《后汉书·班昭传》“30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恶心,人多不说喜也。虽然,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独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审而是,固足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31《史记·黥布列传》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史记·黥布列传》32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簡編本對賈誼《過秦論》“銷鋒鍉,鑄以為金人十二”誤讀為“銷鋒鍉鑄,以為金人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典文學叢書·文選》本把這兩句點成一句:“銷鋒鍉鑄以為金人十二。”同樣也有失讀之嫌。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簡編本對賈誼《過秦論》“銷鋒鍉,鑄33“彗星複見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以十六日下屬為句,誤以古人都是用數目字加日來記日期的,這個習慣是在漢以後才形成的,古人多以干支記日,除非是很特別的日子,才用數目字加時間名詞來記,例如記孟嘗君田文的出生月和日就以“五月五日”來記,這是因為古人以為在这一天出生的小孩有妨害父母的不祥之兆。故用某月某日來記出生的日期。“彗星複見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以十六日下屬為句,誤以古34如何标点古文句讀古書是閱讀文言的基本功,能點讀古書需要具備各個方面的專門知識,首先是古代漢語文字、辭彙、語法和音韻等方面的語言知識,其次是人文知識。如何标点古文句讀古書是閱讀文言的基本功,能點讀古書需要具備各35一、掌握坚实的古汉语知识,熟悉古代汉语的词法、句法、文法。1、以特定语词为参考。常见的句末虚词。如:也、矣、焉、哉、耳、乎、兮、邪、耶等;常见的句首语词,如:盖、夫、且夫、今夫、夫唯等,日者、昔者、向者、俄而等,岂、然、故等,可以帮助断句;独立的感叹词,如嗟乎、呜呼等,也可以帮助断句。如: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一、掌握坚实的古汉语知识,熟悉古代汉语的词法、句法、文法。362、以特定的句式为参考。古代汉语中,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等的结构都比较稳定,各自都使用相应的关联词或语气词,如:“……者……也”,“无乃……乎”,“不亦……乎”,“如……何”等,可以帮助断句。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2、以特定的句式为参考。古代汉语中,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373、以特定文例为参考。古人写作往往有自己特定的行文规则和语言风格,比如整齐的句式,丰富的修辞(特别是对偶、排比、反复、互文等),掌握这些行文规则和语言风格,可以帮助断句。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砾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以特定文例为参考。古人写作往往有自己特定的行文规则和语言38二、熟悉古代文化知识,了解古籍目录知识、古书的体例。1、熟悉古代文化知识。《旧闻证误》:“寇公在长安走马,承受奏其僭侈,真宗以问王魏公旦。”走马承受,宋代官名,诸路各一员,隶经略安抚总管司,无事岁一入奏,有边警则不时驰驿上闻。二、熟悉古代文化知识,了解古籍目录知识、古书的体例。1、熟悉392、了解古籍目录知识,古书的体例。“目”是篇目和书名,“录”指“叙录”,是对篇目或书名的说明和编次。目录是将文献的内容提要、作者生平、成书年代、著述源流及价值等介绍给读者的古代典籍分类方法。如清代《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经史子集。古书的体例请参照:古书的注解一节2、了解古籍目录知识,古书的体例。40昔周人有仕數不遇年老白首泣涕於途者人或問之何為泣乎對曰吾仕數不遇自傷年老失時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對曰吾年少之時學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後主又用武吾更為武武節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嘗一遇昔周人有仕數不遇年老白首泣涕於41《论衡逢遇》:昔周人有仕數不遇,年老白首,泣涕於塗者,人或問之:“何為泣乎?”對曰:“吾仕數不遇,自傷年老失時,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對曰:“吾年少之時,學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後主又用武,吾更為武。武節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嘗一遇。”《论衡逢遇》:42古書的翻譯嚴复《天演論·譯例言》:“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信、達而外,求其爾雅。”古書的翻譯嚴复《天演論·譯例言》:“譯事三難:信、達、雅。43(一)準確地理解原文,並用規範的現代漢語譯出來。例如:射其右,斃於車中。(《左傳成二年》)譯文:又射他車右的人,那人死在車中。按:譯文將“斃”譯為“死”誤。“斃”在古代有“倒下去”的義項。“斃”的本字本作從犬敝聲的獘,《說文·犬部》訓為“頓踣也”。“頓踣”就是“一下子就倒下去”的意思。斃是獘的異體字。古文翻譯要特別注重古今詞義、句式上的差別。(一)準確地理解原文,並用規範的現代漢語譯出來。例如:44(二)盡可能採用直譯切忌增字為訓。譯文要做到不增不減,增字為訓,不但有失原書本義,而且有害譯文的意思表達。例如: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高呼萬歲。(《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陸賈每次向高帝上奏一篇,高帝從來都沒有不稱好的。傳給左右的大臣看,他們都歡呼萬歲。譯文加進了“向高帝”、“從來都”、“傳給左右的大臣看”等詞語,反而顯得拖泥帶水。“陸賈每次上奏一篇(奏摺),高帝沒有不稱好的。群臣歡呼萬歲。”(二)盡可能採用直譯45(三)實在無法對譯的要靈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粉体无筛分离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盐城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店面装修转让合同样书
- 2024年航天器压力控制系统项目发展计划
-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认识图形 测试卷(夺分金卷)
-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测试卷各版本
- 2024年法医DNA检测试剂合作协议书
- 年产10万套塑料型材项目环评报告表
- 锦纶切片生产改扩建项目环评报告表
- 盐城师范学院《食品加工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课件(22张)
- 各种样式聘书模板范本
- H3C ONEStor存储技术白皮书
- 《红星照耀中国》导读激趣课教学设计王浩
- 关爱随班就读残疾儿童活动记录表
- 关联词专题复习课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验交流课件
-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案
- 苏科版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02各种各样的职业》课件
- 一百天学开中药方知识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