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一、给标出的字注音:宫阙()
琼楼()
绮户()婵娟()不胜寒()丙辰()
quèqióngqǐchánjuānshēngbǐngchén二、解释下列词语:把:朱阁:不胜寒:绮户:无眠:何似:婵娟:持。
朱红的楼阁。禁不住。雕花的窗户。难以成眠的人,这里指作者。哪里象是。月宫里的嫦娥,这里指明月。预习检测一、给标出的字注音:宫阙()琼楼()2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quèqǐShèng(旧读shēng)chánmiánzhuǎn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3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2、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3、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4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5词兴起于五代,兴盛于宋,是一种和乐可歌的文体,词来源于民间,原是配乐的歌词。后乐谱失传,学者依椐前人的词制成图谱,词人按图谱填词。因为它和诗不一样(每句话字数不等),又称“长短句”,“诗余”。填词依据的乐谱叫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
词的段落叫做阕,也叫做片。词兴起于五代,兴盛于宋,是一种和乐可歌的文体,词来源于民间,6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7走进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对后代很有影响。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走进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8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很大。
作者简介:
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9朗读训练
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
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方法,为下阕划分节奏,并找出韵脚,然后试着小声地读一读。朗读训练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10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11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序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12写作背景
苏轼是在密州任太守时写下这首词的。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和唯一的亲人苏辙(即子由)已有七年没有团聚。苏轼兄弟年龄相差两岁,当年两人一起离家赴京应考,同登进士第,感情很深。苏辙当时被贬谪到在济南,相隔千里。值此中秋之夜,诗人把酒问月,浮想联翩,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感慨万千,于是在酒酣兴浓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中秋词。写作背景苏轼是在密州任太守时写下这首词的。当时他在政治1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把酒:端起酒杯。宫阙:宫殿。归去:回到天上。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不胜:经不住。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何似:哪比得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端起酒杯。14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色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不应:不该。何事:为什么。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千里:相隔千里的人。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15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1、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词的大意2、思考以下问题:(1)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两者怎样联系在一起的?(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怀?“此事古难全”反映了作者怎样的胸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1、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词的大意16二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上阕:下阕:望月(写景)
怀人(抒情)
思考讨论二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借景抒情,上17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以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恨亲人难聚、恨命途多舛,然而苏轼毕竟是苏轼,以其高度的智慧吟唱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诗句,旷达、乐观地对待不幸,发出了“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以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18本词主题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本词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19(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欣赏品味(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和“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正因为蕴涵了人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20三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实景:虚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朱阁、绮户宫阙(琼楼玉宇)四哪些地方运用了想象?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三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21归纳小结:上阕:望月(写景)下阕:
怀人(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主题: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归纳小结: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借景抒情,22品析语言
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
品析语言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23例:我喜欢“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它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例:我喜欢“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它写出了作者在月下24小结: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阕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阕对月怀人,阐发月有
,人有
的人生哲理。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表现出作者
。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豁达胸襟小结:《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阕把酒颂月,25用于人物失意时、分别时自我安慰
用于人物失意时、分别时自我安慰26
3、今天是农历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湛蓝的天空中“皎皎空中孤月轮”。白天发生的事仍然历历在目,一个人躺在床上,只要闭上眼睛,眼前就会展现她那苍老蹒跚的身影,月光从东窗移向了前窗,复而又移向西窗,此时此刻,我才感受到了苏轼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那份辗转反侧……3、今天是农历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2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内心有矛盾、有斗争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内心有矛盾、有斗争28你能举出哪些有关“月”的诗词?李白《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思乡孤寂怀人孤寂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安适你能举出哪些有关“月”的诗词?李白《床前明月光29【甲】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1、从体裁上说,【甲】属于
;【乙】属于
。从表达的感情上说,两首名作都表达了
。2、【甲】诗以“
”和“
”着眼,情深意永,细腻入微,其中的颈联所以“灭烛”,是为了
;所以“披衣”,是为了
。【乙】词中写的琼楼玉宇,乘风奔月,月宫高寒,紧扣了小序中的“
”和“
”。3、两首名作中都体现了夜不能寐的句子分别是
和
。【甲】望月怀远[唐]张九龄30答案1、律诗
词
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2、
望
怀
追随月光
同月华多停留些时刻
欢
醉
3、情人怨遥夜
照无眠
答案1、律诗
词
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3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2一、给标出的字注音:宫阙()
琼楼()
绮户()婵娟()不胜寒()丙辰()
quèqióngqǐchánjuānshēngbǐngchén二、解释下列词语:把:朱阁:不胜寒:绮户:无眠:何似:婵娟:持。
朱红的楼阁。禁不住。雕花的窗户。难以成眠的人,这里指作者。哪里象是。月宫里的嫦娥,这里指明月。预习检测一、给标出的字注音:宫阙()琼楼()33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quèqǐShèng(旧读shēng)chánmiánzhuǎn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34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2、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3、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35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36词兴起于五代,兴盛于宋,是一种和乐可歌的文体,词来源于民间,原是配乐的歌词。后乐谱失传,学者依椐前人的词制成图谱,词人按图谱填词。因为它和诗不一样(每句话字数不等),又称“长短句”,“诗余”。填词依据的乐谱叫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
词的段落叫做阕,也叫做片。词兴起于五代,兴盛于宋,是一种和乐可歌的文体,词来源于民间,37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38走进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对后代很有影响。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走进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39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很大。
作者简介:
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40朗读训练
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
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方法,为下阕划分节奏,并找出韵脚,然后试着小声地读一读。朗读训练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41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42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序交代写词的时间及缘由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43写作背景
苏轼是在密州任太守时写下这首词的。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和唯一的亲人苏辙(即子由)已有七年没有团聚。苏轼兄弟年龄相差两岁,当年两人一起离家赴京应考,同登进士第,感情很深。苏辙当时被贬谪到在济南,相隔千里。值此中秋之夜,诗人把酒问月,浮想联翩,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感慨万千,于是在酒酣兴浓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中秋词。写作背景苏轼是在密州任太守时写下这首词的。当时他在政治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把酒:端起酒杯。宫阙:宫殿。归去:回到天上。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不胜:经不住。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何似:哪比得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端起酒杯。45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色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不应:不该。何事:为什么。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千里:相隔千里的人。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46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1、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词的大意2、思考以下问题:(1)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两者怎样联系在一起的?(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怀?“此事古难全”反映了作者怎样的胸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1、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词的大意47二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上阕:下阕:望月(写景)
怀人(抒情)
思考讨论二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借景抒情,上48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以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恨亲人难聚、恨命途多舛,然而苏轼毕竟是苏轼,以其高度的智慧吟唱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诗句,旷达、乐观地对待不幸,发出了“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以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49本词主题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本词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50(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欣赏品味(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和“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正因为蕴涵了人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51三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实景:虚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朱阁、绮户宫阙(琼楼玉宇)四哪些地方运用了想象?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三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52归纳小结:上阕:望月(写景)下阕:
怀人(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主题: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思念。归纳小结: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借景抒情,53品析语言
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
品析语言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54例:我喜欢“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它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例:我喜欢“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它写出了作者在月下55小结: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阕把酒颂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的思想过程;下阕对月怀人,阐发月有
,人有
的人生哲理。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表现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xx公司新春文艺联欢晚会
- 电力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教学质量检测数学含答案
- 2025项目经理聘用合同样本
- 2025合同法竞业禁止条款范文
- 电影院疫情防控物资储备与管理预案
- 物流业智能调度与路径规划系统优化方案
- 农业产业化资金筹措与管理手册
- 化妆品行业产品配方设计与开发流程规范
- 移动应用开发与运营指南
- 妊娠剧吐诊断以及临床处理专家共识
- [PPT]桥梁工程桩基施工超全解析(41页 配图丰富)_ppt
- 第6章工厂布局设计课件
- 叉车定期检验研究分析报告
- 雷达生命探测仪培训-PPT课件
- 光缆和管道的施工规范标准
- (高清版)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技术规程JGJ_T 317-2014
- 陕西沉积钒矿勘查规范(1)
- 医院安全生产大检查自查记录文本表
- 卡通风区三好学生竞选演讲ppt模板
- CNG卸气站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