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2222页,共=sectionpages2222页2021-2022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速度为10.8km/h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为18cm
若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发现液态乙醚消失。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A.寒冬,雪人变小了 B.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
C.屋檐下形成的冰锥 D.冬天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的“白气”人们进入高铁时代,长约200m的复兴号列车,若以21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约5000m的隧道,对此分析符合实际的有(
)
①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
②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是运动的
③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约为77A.①③ B.②③ C.①④北方寒冬,为制作冰雕所需的冰块,找来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箱子,箱内空腔长1m、宽0.8m、高0.5m。在箱内加深度为h的水,一夜之后水完全结冰,且冰块恰好与空腔形状完全一致。已知ρ水=1×103A.0.36m B.0.4m C.0.45m用相同质量的铜、铁、铝制成体积相等的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铝=A.三个球中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铁球和铜球可能都是实心的
C.铜球有可能实心,也有可能是空心的 D.铝球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
C.物体在5−1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丙乙甲丁 D.丁甲乙丙许多诗句中涉及的关于声现象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未变
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一只小球S水平向左朝A点滚去,若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45°夹角,则平面镜中小球的像的运动方向是(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在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用放大镜看邮票
C.树荫下的光斑 D.水面上的角楼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9.0分)如图这支铅笔的长度为______cm。
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利用了水银的______性质制成。该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
如图所示,盛水的容器中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中装有适量的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酒精灯给容器加热,A中的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沸点;B中的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加热过程中,B杯中封闭气体的压强变大,B杯中水的沸点______。
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______(填“升华”、“熔化“或“凝华”)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成小水滴形成雨。我国大型客机C919,飞机上装有3D打印的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4:5,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4,则甲、乙两物体运动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某氧气瓶的容积是0.5m3,瓶内氧气密度是6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三分之一的氧气后,瓶中剩余氧气质量为______kg,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k如图所示,淮安马拉松比赛于2021年4月18日成功举办,展示了淮安文明向上、蓬勃进取的精神风貌。小明同学参加了全程12km的迷你马拉松比赛,用时90min,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悬挂在道路两旁的横幅相对于奔跑中的小明是龙舟比赛上发出的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产生的,鼓声通过______传到观众的耳中。潜水者看岸边的观光者,看到的是______(填“变矮”或“变高”)的______(填“实像”或“虛像”)。观光者发现B处有一块鹅卵石,若想从A处发射激光照到鹅卵石上,则激光应射向______(填“B点”、“B点上方”或“B点下方”)。
红玫瑰的花瓣呈红色,是因为红玫瑰花瓣______红光,若夜晚用蓝光照射红玫瑰我们看到它的花瓣是______色。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如图所示,画出代表新鞋的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且男孩眼睛B点看到新鞋A点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
画出图中光线经过玻璃砖的光路。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李华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结果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他应先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移动。
(2)他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9g,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发现酱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密度为______kg/m3。
此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要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李华又想到另一种方法测量酱油的密度,他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酱油,他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由A处静止下滑。
(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______;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cm,测得时间tAB=4s,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为vAB=______m/s;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0分)炎热的夏天,小明把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冷冻室降温,忘了及时拿出。拿出来时发现矿泉水全部结成冰,而且瓶子鼓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瓶子表面还出现了白色粉末。请解释瓶子鼓起和表面出现白色粉末的原因。周日,小明的爸爸开车去西湖,共用时2h,平均时速为80km/h。若汽车平均每百公里消耗汽油8L,汽油的密度为0.71×103kg/m有一辆汽车在进入隧道前鸣笛一声,汽车的运行速度是90km/h,司机鸣笛后5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农业上用盐水选种需用密度为ρ0=1.2×103kg/m3的盐水,现配制600cm3的盐水,称得其质量为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反射角等于______°,折射角等于______°,MM′的右边是______(选填“水”或“玻璃”)。
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A、人正常步行速度在1.1m/s=1.1×3.6km/h≈4km/h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一拃”的长度约15cm,全新2B铅笔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8cm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2.【答案】B
【解析】解: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乙醚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
A、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雪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
C、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3.【答案】D
【解析】解:①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与隧道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①错误;
②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与列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②正确;
③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通过路程:s=5000m+200m=5200m,v=216km/h=60m/s,
列车完全通过隧道时间:t=sv=5200m60m/s≈87ss4.【答案】C
【解析】解:
在箱内加深度为h的水,水的体积:
V水=1m×0.8m×h,
水结冰,冰的体积:
V冰=1m×0.8m×0.5m,
水结冰,状态变化、质量不变,可得:
m水=m冰,
由ρ=mV可得:
ρ水V水5.【答案】A
【解析】解:
由题知它们的质量相等,且ρ铝<ρ铁<ρ铜,
根据公式V=mρ可知,实心部分的体积V铝>V铁>V铜,6.【答案】C
【解析】解:
A、由图像可知,物体5s时通过的路程为2.5m,故A正确;
B、由图像可知,2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s=4m,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st=4m20s=0.2m/s,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物体在5~10s处于静止状态,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物体在0~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通过的路程为2.5m,则0~5s内的速度:v1=s1t1=2.5m5s=0.5m/s,
物体在7.【答案】C
【解析】解: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
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丙、乙、甲、丁,所以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对应的四个音阶是:1、2、3、4。
故选:C。
用嘴向瓶内吹气发声,靠的是瓶内空气柱的振动,根据频率和音调的关系,结合水位的不同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难点和易混点是弄清究竟是哪一部分在振动发声。可联系装水的烧杯进行实验探究,经过对比可增强记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8.【答案】A
【解析】解: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家乡的口音,其意思更接近于音色不变,故A正确;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不敢大声说话,是指响度大,故B错误;
C、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钟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本题考查了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以及对声音产生的认识,属声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9.【答案】D
【解析】解:球沿水平方向向由运动,像关于物相对于镜面对称,像的运动轨迹与物的运动轨迹也相对于镜面对称,由于物的运动方向与镜面成45°角,像的运动方向也应与镜面成45°角,则平面镜中小球的像的运动方向是竖直向下。
故选:D。
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思考可知,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像的运动路线与物的运动路线也应该对称,据此判断像的运动方向。
10.【答案】D
【解析】解:AC、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C不合题意;
B、用放大镜看邮票,利用的是透镜成像规律,它的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合题意;
D、水面上的角楼是角楼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1.【答案】8.50
【解析】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8.5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8.5012.【答案】热胀冷缩
37.6
【解析】解:(1)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由图知: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对应的读数为37.6℃。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6。
13.【答案】能
不能
升高
【解析】解:用酒精灯给容器加热过程中,A中的水能从水槽中的水吸收热量达到沸点后,因为杯中的水温与水槽中的水温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故不能沸腾;
B杯中的水因为汽化,液面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高于水槽中水的沸点,所以B杯中的水不能从水槽中的水吸收热量达到沸点。
故答案为:能;不能;升高。
(1)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14.【答案】升华
液化
熔化
【解析】解:人工降雨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在常温下就可以升华为气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而形成雨。
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凝固成型。
故答案为:升华;液化;熔化。
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相关知识,明确各个物态变化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5.【答案】25:16
【解析】解:∵v=st,
∴t=sv,
故甲、乙两物体运动所用时间之比为:
t甲t乙=s甲16.【答案】2
4
变大
【解析】解:
(1)由ρ=mV可得,原来氧气的质量:
m=ρV=6kg/m3×0.5m3=3kg;
用去三分之一后,剩余氧气的质量:
m′=(1−13)17.【答案】8
运动
【解析】解:
已知s=12km,t=90min=1.5h,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st=18.【答案】振动
空气
【解析】解:龙舟比赛上发出的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鼓声通过空气传到观众的耳中。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19.【答案】变高
虛像
B点
【解析】解:连接AB,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鹅卵石的虚像,鹅卵石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B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鹅卵石上了。如图所示:
同理,当水下的潜水员看岸上景物的时候看到的是变高了的虚像;
故答案为:变高;虛像;B点。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光路会发生改变,所以看到水中的鹅卵石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从鹅卵石上反射的光线会进入眼睛,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所以A处的手电发出的光会照射到B点的鹅卵石上。
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射现象的成像规律,需要同学们将折射规律记忆清楚。
20.【答案】反射
黑
【解析】解:红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红光,我们看到红玫瑰的花瓣呈红色,是因为红玫瑰花瓣反射红光;夜晚用蓝光照射红玫瑰,蓝关被吸收,我们看到它的花瓣是黑色。
故答案为:反射;黑。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体只反射和物体相同的色光。
本题考查本题考查了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是一道基础题,要牢记基础知识。
21.【答案】解:
在平面镜的另一侧作出新鞋的点A的对称点A′,即为A在平面镜中的像;
连接像点与眼睛B点与镜面相交于一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AO、OB,则AO是入射光线,O【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可作出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
(2)根据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作出男孩眼睛B点看到新鞋22.【答案】解:
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再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过玻璃砖下表面的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空气中的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玻璃砖上表面的入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
【解析】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玻璃中折射光线;再过玻璃砖下表面的入射点作出法线,再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进入空气的折射光线。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光路图的画法,解的关键是掌握光的折射规律。
23.【答案】左
1.05×103
偏大
装满水【解析】解:(1)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由图甲可知,烧杯与酱油的总质量:m总=50g+20g+10g+2g=82g,
量筒中酱油的质量:m=m总−m杯=82g−19g=63g;
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V=60mL=60cm3;
酱油的密度:
ρ=mV=63g60cm3=1.05g/cm3=1.0524.【答案】v=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河北省永年县一中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教育技术应用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研究
- 教育技术中的专利申请与风险规避
- 2025届江西省丰城二中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禺山高级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探索教育游戏化如何影响孩子的情绪认知能力
- 教育技术项目的投资规划与风险控制
-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中2025年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医疗培训中融入教育心理学的效果评估
- 技术如何塑造现代办公模式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课件)
- 职业技术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2025台州市椒江区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中学生零食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
- 国开本科《管理英语4》机考总题库及答案
- 软装行业竞品分析报告
- 公司收购公司协议书
- 基于移动端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 T∕CACM 024-2017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穴位埋线减肥
- GB 45189-2025氰化物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 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全册课前预习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