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李时珍的故事1500字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a263d15b190d3dc6640c5abe2281bf/e4a263d15b190d3dc6640c5abe2281bf1.gif)
![最新李时珍的故事1500字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a263d15b190d3dc6640c5abe2281bf/e4a263d15b190d3dc6640c5abe2281bf2.gif)
![最新李时珍的故事1500字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a263d15b190d3dc6640c5abe2281bf/e4a263d15b190d3dc6640c5abe2281bf3.gif)
![最新李时珍的故事1500字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a263d15b190d3dc6640c5abe2281bf/e4a263d15b190d3dc6640c5abe2281bf4.gif)
![最新李时珍的故事1500字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a263d15b190d3dc6640c5abe2281bf/e4a263d15b190d3dc6640c5abe2281b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最新李时珍的故事1500字
李时珍故事。
幼儿教师教育网栏目精选:“李时珍故事”,欢迎阅读。
办公人士每天都可能涉及文章的撰写,学会借鉴和学习范文,是一种好的习惯,范文能够锻炼我们的阅读能力。多借鉴范文范文对我们是有一定帮助的!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最新李时珍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李时珍的故事【篇1】
故事:李时珍的故事:李时珍用药趣事
李时珍的故事:李时珍用药趣事
李时珍用药趣谈:
有一天,明朝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先后为两个病情相同的病人开方,待病人走后,他的学生不解地问老师:“刚才两个人都是发烧怕冷,为什么你对那个老人用药轻,而对那个小孩用药量反而重呢?”
李时珍笑了笑说:“那个老人已是风烛残年,他反复说自己病重难好,回去后必定会多喝药汁,药量轻些反倒合适,而那小孩年幼无知,刚才看他烦躁啼哭,等到大人喂药时想必哭哭闹闹、撒撒泼泼,能喂进多少呢?所以药量自然要大些。俗话说;‘十个病人十个样’,可不能一样对待啊!”
成人药量大、小儿药量小,这是常理,反其道而行之,是一件趣事,但经过李时珍解释却趣得合理,这对那些纸上谈兵,不懂权变的医生倒有些启迪作用。
最新李时珍的故事【篇2】
李时珍(中国古代名医):睡前故事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晚年号濒湖山人,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祖父为铃医,父李言闻(号月池)为当地名医。李时珍少年时期开始系统地阅读一些医籍,曾随父诊病抄方。但当时医生的社会地位低下,李言闻不愿李时珍以医为业,要他走科举道路,还特领他去拜访进士顾日岩为师。顾日岩家中藏有大量书籍文献,李时珍因此有机会阅读到许多文献和一些珍贵的书籍。
李时珍在14岁考中秀才。17岁、20岁和23岁时,三次赴武昌参加乡试,但均未考中。从此之后,他放弃考科举而决心随父亲学医。他刻苦钻研医理,用心汲取前人医疗经验,并且善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加上对病人的高度同情心,他行医不仅疗效好,而且医德高尚。短短几年之中便享有声誉。其间,他因诊断治愈了楚王府中小儿的虫癖怪病,医名更增,被楚王府聘为奉祠正,并掌管良医所事务。后又被荐举到北京太医院任院判。但是,他对此并不感兴趣,任职一年多便托病辞归。
李时珍在行医过程中,发现以往的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重复或遗漏,深感这将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于是决心重新编著一部新的本草专书。从34岁起,他开始着手进行这项工作。除认真总结吸收前人经验成就外,还向药农、野老、樵夫、猎人、渔民等劳动群众请教,并常亲到深山旷野考察和收集各种植物、动物、矿物标本。对某些药物亲自栽培、试服,以取得正确的认识。经过27年漫长艰辛的努力,参考了800余种文献书籍,以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基础,进行大量的整理、补充,并加进自己的发现与见解,经过三次大的修改,至万历六年(1578年)他60岁时,终于编著完成《本草纲目》这部药学巨著。
最新李时珍的故事【篇3】
李时珍的传说故事:民间故事
传说,李时珍刚开始行医时,出过一次很大的差错,还差点闹出人命来。
有一天,有一个病人,高烧不出汗,头痛得厉害,请李时珍去诊断。李时珍赶到他家,茶不喝,水不饮,就坐在病人床沿上切脉看病。他诊断病人患的是伤风病,首先应该发汗,于是他就叫病人在药抓回来之前先煎些生姜水喝,然后裹紧被子睡一觉,出出汗,病就会减轻。
李时珍开好处方准备走了,病人问他:“伤风病能不能吃鱼?”李时珍一抬头看见病人家里挂着一条乌鳢鱼,就笑着说:“用生姜煮乌鳢鱼吃无妨,只要发了汗就行。”
李时珍辞别了伤风病人就到别处去诊病,等他忙了半天回到家里,刚坐在板凳上,病人的儿子就喘着粗气赶来说,他老子吃了生姜煮的乌鳢鱼后,眼眶子变大,脸色变白,舌头打结,喘气不匀。
李时珍一听急了,心想:不好,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幸好这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老先生挖药回来,一听说这件事,抓起几样草药就和李时珍一起心急火燎地赶到了伤风病人家中。
李老先生也是个老中医,他让病人煎服了解毒的草药,等病情好转些再煎服治伤风病的草药,只三天工夫,病人就能起床干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李时珍问他父亲。父亲告诉他,生姜煮乌鳢鱼能使人中毒。这件事对李时珍震动很大,他一连几夜都没睡好觉,伤风病人中毒的情景总是在他的头脑里打转转。他暗下决心,为了替天下人治病,弄懂所有中草药的药性,他一边采药行医,一边四处求拜名师。工夫不负苦心人,他后来终于成了“医圣”,写出了《本草纲目》。
直到现在,还有些地方不用生姜煮乌鳢鱼吃。
最新李时珍的故事【篇4】
李时珍巧医顽疾:民间故事
李时珍是明朝著名的神医,经常免费给穷人看病赠药。老百姓都很尊敬他,许多病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找他看病。
一天,李时珍出诊回家,刚到家门口,就看见一个衣衫破烂的中年男子躺在地上,不住呻吟,旁边坐着个面容憔悴的妇女。
大嫂,你们怎么了?为什么在这里哭呢?有什么难处和我讲讲吧,说不定我能帮上你们的忙呢。李时珍轻轻扶起了妇女,和蔼地问道。
您是?妇女迟疑地问。
在下李时珍。
先生妇女抹着眼泪,他这怪病得了好久了,不知看了多少大夫,吃了多少药,总不见好。都说您是神医,不知道您有没有法子。
您放心,只要能帮上忙,我一定尽力而为。来来来,先来家里坐,等我仔细看看你丈夫的病症。李时珍搀起男人,想要领进家里。
俺们没钱,为了给丈夫看病,家里的钱都花光了,不瞒您说,俺们是一路乞讨过来的。妇女支吾着说。
诊金的问题你不必担心,先进来再说。李时珍眼睛里充满了关切。
妇女连连道谢:谢谢李大夫,谢谢李大夫!
夫妇二人跟随李时珍进了李家,李时珍立刻叫徒弟拿来饭菜给夫妇二人充饥。
李时珍上下打量了男子一番,将手搭在男子脉搏上,拈着胡须暗暗沉吟:从面相和脉象来看,不像病势沉重之人啊,病根究竟在哪里呢?他问道:大嫂,大哥的病什么时候患上的?有什么症状啊?
几年前,有一天,他从田里干活回来,在屋子里吃晚饭,房檐上一只小壁虎掉到汤碗里,他不小心喝了下去。后来听村里老人说壁虎有毒,他老觉得心口有块石头堵着,以后吃饭越来越少,慢慢连话也不能说了。女人一边说,一边心疼地望着男人。
哦,原来如此。李时珍点点头。随即他心头一亮,笑着对妇女说:大嫂,你先和大哥休息一下,我去去就来。
不一会儿,李时珍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汤,对妇女说:让大哥趁热把这碗药喝了吧。
妇女小心翼翼接过药碗,把药汤送到丈夫口边,让他一口气把药喝掉。
过了半个时辰,男人突然脸色一变,呕吐起来。妇女大惊失色,李时珍叫徒弟拿来一只铺着黄土的大瓦盆,放在男人脚下,把呕吐物都接在瓦盆里。
呕吐过后,男人长长舒了口气,神清气爽,病好像一下子好了一大半。李时珍取出一根长长的银针,在瓦盆里摸索,突然,他从里面挑出了一只小壁虎!
这就是当年你吞下去的那只壁虎,现在好了,取出来了,所有的病都好了!李时珍哈哈大笑。
好了?都好了?男人一下子站了起来,居然开口说话了。他又惊又喜,拉着妻子一起跪倒在地,流下了激动的热泪:您真是神医,神医啊!大恩大德,俺俩永世不忘!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李时珍搀起两人,将二人送出门外,目送二人远去。
李时珍刚想转身回家,一扭头,撞在徒弟身上:徒儿,你在这里发什么呆呢?
师傅,您是用什么药逼出那壁虎的呢?徒弟一脸茫然。
呵呵,徒儿,那个男人吃了壁虎之后根本没有得病。
没病?没病怎么会饭量减少,而且变成哑巴呢?徒弟接着问。
他是被吓病了,小壁虎成了他的心病。他一直感觉小壁虎在他肚子里,所以才整天担惊受怕,吃不下饭,慢慢地,连话也不会说了。李时珍道。
哦但是那只壁虎是您亲自从瓦盆里找出来的啊,难道我看错了?徒弟还是不明白。
那只壁虎啊,是为师事先把它埋到黄土里的!哈哈!李时珍爽朗地笑了。
师傅,您这不是骗人吗?徒弟望着李时珍,一脸严肃。
哈哈,你没有听过心病还要心药医吗?下等的大夫治病,上等的大夫治心啊!李时珍意味深长地说。
下等的大夫治病,上等的大夫治心师傅,我记住了。徒弟若有所思。
最新李时珍的故事【篇5】
医药学家李时珍究竟怎么死的:历史秘闻故事
医药学家李时珍究竟怎么死的
李时珍是历史上杰出的医学家,出生于医学世家,幸得其父指导,年过二十的李时珍方能在医学上进步那么大。李时珍对医学的兴趣从小便有,对父亲治病之术的耳濡目染加上自己的天赋和好学,李时珍的名气很快就上去了。
李时珍为了能够很好的编修《本草纲目》,不畏艰辛,长途跋涉,到达了许多个省会,走过上万里路途。李时珍为人谦逊,所到之处不论是何种职业之人均是他的老师或朋友,李时珍也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关于药物的知识。
李时珍采药图
而且一路进行考察一边为百姓治病的李时珍,深受百姓的尊敬,李时珍常运用自己在民间学到的方法去医治百姓,有一个婆婆有长达三十年便秘的恶习,医治了也不见好,因此李时珍用民间的偏方很快治好了她长达三十年的便秘。
李时珍就是这样进行数十年的考察学习,最终艰辛的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编修,但是他又面临另一个问题,李时珍的书中有对当时封建的长生之术有讽刺,对“水银”的正解得罪了当地很多达官显贵,因此当地的出版商都不敢去印发出版。
而李时珍为了书籍出版也费了很多心力,那是李时珍已经七十多岁还四处奔波,希望能让书籍尽早出版,但未得到解决。李时珍也因为奔波劳累而病倒,加上李时珍早年过于为了采集药材过于劳累,身体一直有落下病根,最后因病逝世。
李时珍救助了所有人但是却没有将自己治好,但是在李时珍生活的年代,能活到七十多岁算是高寿了。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简介
李时珍出生于公元1518年的蕲州,他的父亲和爷爷均是当地有名的医生。虽然如此李时珍却被其父要求读书考科举,而非和他们一样从医,因为当时医生这一职业是低贱的,李时珍的父亲希望他能为官光耀门楣。
但是李时珍却对从官和名利没有兴趣,还是偷偷的在学医,最后他的父亲知道了他的想法同意了他学医,还给了他很重要的指导。李时珍在这期间便潜心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听从其父的建议注重实践和知识相结合,便一边学习一边治病,积累了很丰富的临床经验。
李时珍采药图
后来李时珍因为医术高明被楚王聘请,李时珍当时已有重修本草书籍的想法,认为去楚王府任职对重修本草书籍有帮助便答应了。在楚王府的期间李时珍解决了很多疑难之症,还救了楚王儿子一命,得到楚王的尊敬。
后来恰逢朝廷选拔各地的名医,李时珍便被推荐进宫为太医,在太医院李时珍阅读了大量珍藏的古医书籍,见到了罕见的药材,大长见识,为他日后编修书籍很有帮助。在宫中的李时珍便向皇帝呈上奏折表明重修本草书籍的想法,但是不被皇帝采纳,加上对名利本无兴趣,李时珍便辞官归乡。
回去的李时珍潜心研究本草,志在重修书籍,于是他花了三十年的时间,足迹遍江南,行万里路,不畏艰辛完成《本草纲目》这一著作,还有《频湖脉学》等其他医学书籍,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公元1593年,李时珍病逝,享年七十六。
医药学家李时珍的采药图
李时珍从小对医学有兴趣,后来在他父亲李言闻的帮助下更好的掌握了医学,因此阅读了更多关于医学的书籍,李时珍也因此发现原来明朝之前关于本草的记载是这样的不完整,除去有缺失的内容还有不正确的记载,李时珍便因此下定决心要重修本草。而重修本草书籍必须对这些本草有新的认识,那么只局限于书籍阅读是没有多大成效的,关于记载也变得很是局限,于是李时珍便开始了他四处游历考察的生活,为此年岁已高的李时珍还不畏路途艰险带着学生翻山越岭。
李时珍采药图
李时珍在本草的重修中,不仅修改了过去的错误还新加很多未记载的但是自己实践过的知识。李时珍听说北方的一种叫做曼陀罗花的植物,吃了不仅会使人不停的舞动,甚至严重的会有麻醉的效用,于是李时珍便背起行囊前去北方勘察。
他到了北方,看到了曼陀罗花,记载下了此植物的外观和生活习性,还掌握了它的性能,甚至为了更直观的记载此植物的药性,亲自尝试来做实验,并且通过曼陀罗花的毒性试验,找到了解此毒的药方。
李时珍便是通过这样的方法,脚踏实地的通过勘察,采集,亲尝的手段来记载药物的功效和外观,以便后人能更好的通过此书学习医术和药草,以此造福百姓。
李时珍一生的重要成就
李时珍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翻山越岭,不畏艰辛,访遍许多地方的人,不论是农民、工人、还是马夫均是李时珍的老师,正因为他扎实的医学基础,谦逊的品质还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完成这一巨作,堪称东方瑰宝。
李时珍有编修《本草纲目》这本书的念头,是从他学医有一定基础的时候开始的,那时候的李时珍在他父亲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有关医学的书籍,不仅如此还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认为只有医治更多的人,才能知道更多的疾病,才能造福更多人。
李时珍塑像
在阅读各种本草书籍的过程中,李时珍注意到很多关于本草的介绍只有注明药草的名字,但是没有记载药草的外观和性能,李时珍认为这样并不能帮助更多医学者和患者。加上当时药材混乱,书籍又记载不清,导致一位药铺店员抓错药给病患,致使病患死亡。
李时珍便开始有了编修一本完整的本草书籍的念头,为了可以造福更多人也能帮助更多医生学习以便更有效的治愈病患。于是三十来岁的李时珍便开始背起背篓,穿着草鞋,带上纸笔和弟子开始他长途跋涉的实地考察生活。
李时珍在路途中经常翻山越岭,进入深山雨林,不仅路途艰辛还常露宿野外,但是李时珍一直没有放弃,认为现在的辛苦换成为百姓造福是非常值得的。因此他不仅修改了之前错误的本草记载,还加入很多新发现新元素,为世界的医学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关于人物李时珍的小故事
李时珍作为历史上杰出的名医,将其一生贡献于医学事业中,不断的以自己的医学之技救助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且李时珍为了编修《本草纲目》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去各地勘察,询问,因此关于李时珍医术高明的故事流传很广。其中有一次李时珍在路过送葬的队伍的时候,发现棺材里一直流鲜血,这引起了他的怀疑,于是李时珍耗尽口舌说服棺材主任开棺验尸,李时珍利用按摩和针灸的方法,使棺中妇人重新活了过来,随后此妇人还诞下一名婴儿。
李时珍采药图
原来是因为这位妇人因难产而陷入假死状态,幸得李时珍相救,其母子才相安无事,于是李时珍将死人救活的事迹为人传颂。李时珍的名气愈发的高涨,便有很多人求见,其中一个药店掌柜的儿子本在大吃大喝,听闻名医李时珍的到来便挤到人群前,问李时珍能否看出自己有什么疾病,李时珍便看了他一眼便叫他赶紧回家,他的寿命不过只剩三个时辰了。
原来是因为这位男子吃的太饱还猛烈一跳,导致自己肠子断了,内部受损,果然不到三个时辰,他便逝世,世人便更惊奇李时珍的医术高明了。李时珍在游历的路途,只要听从他人有关药草的用途,都会虚心求教,生怕错过任何能使用的药草。
于是在一次回家的路上,李时珍在驿站遇到休息的马夫在煮着野草喝,李时珍便上前问及原因,他们告诉李时珍他们常年在外奔波,筋骨劳损很经常,便会将这野草连根熬了喝汤能活血舒筋。李时珍得知这叫旋花,一一记下马夫的经验,还有此草的功效。
著名人物李时珍所处的朝代
李时珍是到如今都影响远大的医学家,他是明朝时期的人,在公元1518年李时珍出生在医学世家,从小对医学耳濡目染,其父亲也是一个当地名声颇佳的医生,还著有《四诊发明》等医学书籍,甚有医学才能。李时珍虽然从小便喜爱医术,广读医书,但是当时明朝的皇帝朱厚熜是一个非常昏庸的帝王,痴迷于炼丹药,成仙长生不老,于是医生的地位很是低下,加上封建时代的恶势力的压榨,李时珍的父亲并不想让李时珍走上他的道路成为医生。
李时珍画像
于是李时珍被要求读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李时珍父亲希望李时珍能考上科举得到一官半职也算是使祖上光耀了,但是李时珍中了秀才之后一直未中举人。有一年,李时珍家乡疫情严重,当地官府的官医不给穷苦百姓看病,但是李时珍的父亲秉持医者父母心一直给穷苦人家看病,这些李时珍均看在眼里,心中想要做医生救助受难的百姓的愿望加深。
但是真正使李时珍下定决心的是他二十岁那年患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肺结核,幸亏有其父亲细心照料最终才好起来,因此本就没有爱慕权势的李时珍便放弃了仕途选择行医的道路,解决他人的痛苦才是他的追求。
因此李时珍为了读书曾经十年没有出过家门,为了研究透彻医学,夜夜苦读,逐渐形成刻苦认真严谨的性格,为后来所作出的成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最新李时珍的故事【篇6】
故事:李时珍妙对当红娘
我以前只知道李时珍是中草药类的专家,据史书上记载,他还有一段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成就别人的美事,自己当了红娘。
李时珍自幼聪颖善对,还没上学就跟着父亲认熟了好多字。他刚入学时,私塾先生望着被树木环抱的远山,出了上联:远声隔林静。李时珍当时虽然只有八岁,但见朝霞分外明媚,过往旅客早已登程,便脱口对道:明霞对客飞。先生大为吃惊,决心加倍关照。
有位药铺主人,膝下有一个女儿,聪慧而美丽。他为了给女儿选一个才华出众的夫君,决定用药名作上联征婚:玉叶金花一条根。许多求婚者望联兴叹。其中有一位姓马的青年为人忠厚,只是略欠文采,他不得不求李时珍帮忙。李时珍助人为乐,脱口对道:冬虫夏草九重皮。铺主见马公子比较英俊,又交给他一句上联,限一天对上。这上联是: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马公子只得二请李时珍对出下联: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铺主看后非常高兴,随即再出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限半天对出。马公子无奈三求李时珍。李时珍为了成全这桩婚事,稍假思索,用天仙子相思配红娘作下联。铺主十分满意,当即答应订婚。
李时珍就这样成人之美,当了一次红娘。药铺主人的女儿结婚后,与丈夫互敬互爱,举案齐眉,其乐融融,幸福无比。
最新李时珍的故事【篇7】
李时珍在以一根银针救活母子两人后,许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位神医。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正在柜台上大吃大喝,听说了之后,也想去看看热闹。他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挤到李时珍面前,问道:“先生,你看我有什么病吗?”李时珍见此人气色不好,赶忙给他诊脉,过后,十分惋惜地说道:“小兄弟,可惜呀,年纪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吧,免得家里人到处找。”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方才气咻咻地走了。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原来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由此,人们更是惊叹李时珍的神奇医术了。
有一天,有一个病人,高烧不出汗,头痛得厉害,请李时珍去诊断。李时珍赶到他家,茶不喝,水不饮,就坐在病人床沿上切脉看病。他诊断病人患的是伤风病,首先应该发汗,于是他就叫病人在药抓回来之前先煎些生姜水喝,然后裹紧被子睡一觉,出出汗,病就会减轻。
李时珍开好处方准备走了,病人问他:“伤风病能不能吃鱼?”李时珍一抬头看见病人家里挂着一条乌鳢鱼,就笑着说:“用生姜煮乌鳢鱼吃无妨,只要发了汗就行。”
李时珍辞别了伤风病人就到别处去诊病,等他忙了半天回到家里,刚坐在板凳上,病人的儿子就喘着粗气赶来说,他老子吃了生姜煮的乌鳢鱼后,眼眶子变大,脸色变白,舌头打结,喘气不匀。
李时珍一听急了,心想:不好,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幸好这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老先生挖药回来,一听说这件事,抓起几样草药就和李时珍一起心急火燎地赶到了伤风病人家中。
李老先生也是个老中医,他让病人煎服了解毒的草药,等病情好转些再煎服治伤风病的草药,只三天工夫,病人就能起床干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李时珍问他父亲。父亲告诉他,生姜煮乌鳢鱼能使人中毒。这件事对李时珍震动很大,他一连几夜都没睡好觉,伤风病人中毒的情景总是在他的头脑里打转转。他暗下决心,为了替天下人治病,弄懂所有中草药的药性,他一边采药行医,一边四处求拜名师。工夫不负苦心人,他后来终于成了“医圣”,写出了《本草纲目》。
直到现在,还有些地方不用生姜煮乌鳢鱼吃。
最新李时珍的故事【篇8】
李时珍的传说故事
1、一天,李时珍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赶忙拦住人群,说:快停下来,棺材里的人还有救啊!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彼此都不敢相信。人已死矣,再开棺惊动故人,不是太不吉利了吗?可万一李时珍当然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于是便反复劝说,终于使主人答应开棺一试。李时珍先是进行了一番按摩,然后又在其心窝处扎了一针,不一会儿,就见棺内的妇人轻轻哼了一声,竟然醒了,于是,人群欢动。不久之后,这名妇女又顺利产下一个儿子,于是人们都传言李时珍一根银针,救活了两条人命,有起死回生的妙法。这就是李时珍开棺救母子的故事。
2、还有传言李时珍活人断其死的故事。传说李时珍在以一根针救活母子两人后,许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位神医。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正在柜台上大吃大喝,听说了之后,也想去看看热闹。他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挤到李时珍面前,问道:先生,你看我有什么病吗?李时珍见此人气色不好,赶忙给他诊脉,过后,十分惋惜地说道:小兄弟,可惜呀,年纪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吧,免得家里人到处找。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方才气咻咻地走了。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由此,人们更是惊叹李时珍的神奇医术了。
3、有人说,北方有一种药物,名叫曼陀罗花,吃了以后会使人手舞足蹈,严重的还会麻醉。李时珍为了寻找曼陀罗花,离开了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绿色环保报社美缝施工及维护一体化服务合同
- 软件安全开发标准作业指导书
- IT服务管理规范作业指导书
- 光伏发电组件销售合同
- 楼盘销售代理合同大曰金地产
- 补充协议能签几次
- 金融行业合规经营操作手册
- 桶装水和学校签的合同
- 木材加工厂出租合同
- 劳务派遣合同书样本
-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
- C139客户开发管理模型
- GB/T 5019.5-2023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第5部分:电热设备用硬质云母板
- 《工伤保险专题》课件
- 2024年农发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京东运营课件
- 安宁疗护中的人文护理课件
- 头痛的护理小课件
- 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会议
- 热工基础(第二版)-张学学(8)第七章
- 南京师范大学-高等数学-期末试卷20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