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主讲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主讲人: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三章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第四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第五章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第六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第八章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内容目录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内容目录
据报道,1973年越战期间,为了躲避战火,家住越南中部的一名中年男子带着不到1岁的儿子逃进了深山老林,从此过起了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直到最近,当地官员组成一支搜查队,经过5个小时的搜索终于找到了父子二人,随后将他们送出丛林。这对与世隔绝了40年的父子已经很难与人沟通。其中年迈的父亲还能讲一些当地少数民族语言,而人到中年的儿子甚至只能崩出几个单词。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恢复后,父亲己经慢慢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而孩子则没有那么幸运,与世隔绝的环境使他难以发展出正常人的心理活动。那么,人的心理活动受哪些因素影响?许多心理学家提出自己的见解,本单元内容就来学习这些不同的理论。【单元导读】据报道,1973年越战期间,为了躲避战火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一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一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第一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一节
□在一项3岁和4岁幼儿参与的研究中,对他们中不能完成推理任务的幼儿都采取了提示、指导的方法。结果发现,提示和指导对3岁幼儿无效;对4岁的幼儿,提示的作用非常明显。【情境导入】
□一个孩子要数数,任务是数到10,最初教师抓住幼儿的手指,和幼儿一起大声地数,并扳着幼儿的手指,这时教师承担了几乎所有的数数责任。以后,教师逐渐减少对幼儿的帮助,在幼儿数数时,教师不再与他一起数,而是帮助他一起扳手指,这就如一所建筑的搭建,当墙壁能够独立站立时,就逐渐地把支架撤掉一样。最后,教师让儿童自己独立行为。点评: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成熟、环境与教育等。因而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不能片面的只考虑一个方面。本节就来学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在一项3岁和4岁幼儿参与的研究中,对他们中不能完成【认知理解】一、遗传和生理成熟
1.遗传素质是幼儿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一)遗传的作用
学前儿童正是继承了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和机能等方面的生理解剖特征,才具有了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例如有人把黑猩猩与孩子一块儿抚养训练,最终黑猩猩还是不可能具有人的心理发展水平。由此可见没有正常人的遗传素质就不可能有人正常人的心理,遗传是幼儿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认知理解】一、遗传和生理成熟1.遗传素质是幼儿心理发展必要2、遗传差异为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最初的可能性【认知理解】
英国心理学家西里儿·伯特的研究表明:在一起长大的无血缘关系的幼儿智力相关最小,而有血缘关系的幼儿之间的智力相关依家族谱系的亲近程度而逐渐增高,同卵双生子的智商有很高的相关。2、遗传差异为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最初的可能性【认知理解】(二)生理成熟【认知理解】
生理成熟指身体在结构和机能上的生长发育,也称生理发展。幼儿出生时,身体各部分及其器官都没有发育好,还要经过一个长时期的生长发育过程,才能达到结构上的完善和机能上的成熟。生理成熟依赖种系遗传的成长程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二)生理成熟【认知理解】生理成熟指身体在结构
1、儿童长生发育的方向顺序服从首尾规律和近远规律:即头部发育最早,其次是躯干,再次是上肢,最后是下肢;新生儿从出生到成人,头部增长1倍,躯干增长2倍,上肢增长3倍,下肢增长4倍【认知理解】2、生理的不同方面,其成熟早晚也是不同的,另外,同一方面在不同时期生理发展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如出生后的第一年和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1、儿童长生发育的方向顺序服从首尾规律和近远规律【认知理解】生理成熟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起什么作用呢?
生理成熟是每个时期心理发展的基础。若在某种生理结构达到一定成熟时,能适时地给予恰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地出现或发展。如果生理上尚未成熟,也就是没有足够的准备,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说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就说明了这一点。【认知理解】生理成熟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起什么作用呢?【认知理解】二、环境和教育(一)环境和教育使遗传因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狼孩”、“豹孩”等的例子表明他们之所以不能形成并发展人的心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从小就脱离了人的社会环境。(二)环境和教育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三)环境和教育是制约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认知理解】二、环境和教育(一)环境和教育使遗传因素所提供的三、实践活动
(一)在儿童活动中,游戏活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认知理解】(二)儿童在早期的学习和劳动活动中,积累知识经验,形成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习惯。首先,游戏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其次,游戏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再次,游戏对儿童情绪情感的影响。三、实践活动(一)在儿童活动中,游戏活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思考练习】1.写一份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回忆下自己的成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一般人都认为,幼儿园有助于幼儿发展健康的个性,但在哪些情况下,幼儿园对个性的发展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什么?请举例说明。3.谈谈你对“教育应从零岁开始”的看法和理解。
【思考练习】1.写一份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回忆下自己的成长受哪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第二节
一个4、5岁的孩子,经常坐爸爸的车外出,每逢堵车或有人超车时,爸爸总是口出不逊,张嘴就骂,不是骂警察就是骂别的司机。一天,妈妈放学接他,正见他站在幼儿园门口对另一个小朋友口吐狂言:“小子!你给我等着,明天老子就收拾你,小兔崽子,敢惹你大爷我!”妈妈吃惊小小的孩子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为什么案例中的孩子会出现这样的言行?【情境导入】
点评:幼儿心理发展可以有很多途径,其中很重要的是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模仿可以是延迟性的;另外还可以通过对某一行为结果的强化来习得等。本节内容来学习幼儿心理发展的几种观点。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学习我们来了解幼儿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从而更好的应用于幼儿教育当中。一个4、5岁的孩子,经常坐爸爸的车外出,每逢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学说精神分析学说认知发展学说【认知理解】社会学习论成熟势力说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学说精神分析学说认知发展学【认知理解】一、成熟势力说
儿童发展水平总趋势是从低端向高端推进的,一种水平与另一种水平之间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当一种水平出现后,要等上一段时间才会出现下一次新的成熟水平。在达到另一种发展水平之前,儿童是在做好准备的。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在没有准备好之前,成人应该耐心等待儿童的成熟水平的到来。格塞尔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设计并进行了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一)主要观点:代表人表:格塞尔【认知理解】一、成熟势力说儿童发展水平总趋势是从低【认知理解】(二)儿童发展的特点1.发展的方向性由上而下由中心向边缘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2.发展的起伏性【认知理解】(二)儿童发展的特点【认知理解】(三)对教育的启示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2.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3.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4.不要老是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一起充分体验每一阶段的乐趣。【认知理解】(三)对教育的启示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认知理解】二、行为主义学说(一)主要观点:1、该学说强调儿童的行为是由环境中的刺激引起的,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该学说又称环境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等的观点也归入该理论。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认知理解】二、行为主义学说(一)主要观点:1、该学说强调儿Diagram2、强化
正强化是指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而增加未来行为发生生的概率,比如给予幼儿认可、关爱、表扬、赞赏等都是正强化的过程。负强化是指由于避免了一个厌恶刺激而增加未来行为发生的概率。比如遇到屋里人声噪杂,暂时离开屋就避开了这种噪杂,以后这样的行为会增加。【认知理解】Diagram2、强化正强化是指由于一种刺激的【认知理解】(二)对教育的启示1.行为塑造
如教孩子系鞋带时,当他们能打第一个结时就给予强化,然后再强化他们的绕圈反应等,对每次的进步都予以强化,直到完成整个任务。2.代币制
代币是指用于强化儿童某种行为的各种象征性强化物,如小粘贴、小红花或计划表的分数等。这种象征强化物必须积累到一定的数目,才能兑换个体钟爱的奖励物,如得到5朵小红花兑换一次去游乐场游玩的机会。【认知理解】(二)对教育的启示如教孩子系鞋带时,【知识链接】普雷马克原理的运用
普雷马克原理是指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如果有一件愉快的事等着孩子去做,他们会很会完成另一件不喜欢做的工作。简单的说,用孩子喜欢干的事情作为一种强化手段,刺激孩子做出他们本身不喜欢但却是父母希望他们做出的行为。例如“你做完家务后,才可以出去玩”。由于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所以又被称为祖母原则,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后你就可以吃甜点。”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先让孩子做一些不太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知识链接】普雷马克原理的运用普【认知理解】三、精神分析学说(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1、人格结构理论本我——人的意识的最底层,处于“潜意识”状态。自我——处于本我和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对本我加以控制与压抑超我——人意识的最高层,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认知理解】三、精神分析学说(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1、2、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认知理解】口唇期(0-1岁):从吮吸母乳和奶瓶获得满足。肛门期(1-3岁):儿童从大小便排泄中获得快感性器期(3-6岁):儿童开始对自己的性器官产生兴趣潜伏期(6-11岁):本能欲望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如学校、朋友、体育运动、游戏和智力活动等。生殖期(两性期,12岁以后):随着生殖系统逐渐成熟,性荷尔蒙分泌的增多,性本能复苏。2、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认知理解】口唇期(0-1岁):从吮吸母(二)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认知理解】心理发展八阶段(依据:人一生中出现的心理社会问题)
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发展“希望”的品质
1.5-3岁:自主对羞愧,发展“意志”的品质
3-5岁:主动对内疚,发展“目的”的品质
6-12岁:勤奋对自卑,发展“能力”的品质
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发展“忠诚”的品质(二)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认知理解】心理发展八阶段(依【认知理解】(三)对教育的启示
2.成功是成功之母。帮助孩子成功,通过事实让孩子相信他们比自己想象的更能干、更优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以培养孩子知难而进、勇于拼搏的心态为主。
1.培养规则意识和自主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予孩子一定自主,允许独立干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获得自主感;引导而不是代替孩子解决问题,鼓励孩子动脑筋、想办法、不放弃,培养意志力。同时按社会要求,适当限制行为,养成守规则的好习惯。
3.鼓励主动参加各种活动。不禁止、否定、嘲笑,耐心解答提出的“为什么”。满足创造性、好奇心,不比较,因为比较就有了差距。父母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无形中造就了孩子的自卑。【认知理解】(三)对教育的启示2.成功是成功之母。四、认知发展学说(一)主要观点:【认知理解】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或行为是儿童在环境影响下不断同化、顺应从而达到到平衡的过程。其中,同化是把外界刺激纳入原有的知识经验结构;顺应是当原有的知识经验结构不能吸收、消化外界刺激时,改变原有的知识经验结构的过程;平衡即是通过自我调节作用,使同化和顺应之间相互协调、达到相互平衡的过程。平衡化的结果就形成了主体对环境的适应。代表人物:皮亚杰四、认知发展学说(一)主要观点:【认知理解】皮亚(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认知理解】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认知理解】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1、感知运动期(0-2岁)【认知理解】
儿童依靠感觉体验(如看、听)与肌肉(肢体)来构建对世界的理解。因而使用“感知运动”这一术语。这一时期未获得客体永久性。未获得客体永久性获得了客体永久性1、感知运动期(0-2岁)【认知理解】儿童依靠感觉体验(2、前运算阶段(2-7岁)【认知理解】
儿童开始用表象和词来描述外部世界,能用表象进行思维活动。这阶段儿童还没有“守恒”的概念,“自我中心”现象比较突出,不能从多方面条件考虑问题。
所谓自我中心性,是指儿童还不能将自我与外界很好的区分开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这种自我中心性不仅表现在儿童的心理过程如感知、记忆、思维和情感等方面,而且表现在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方面。2、前运算阶段(2-7岁)【认知理解】儿童开始用表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认知理解】
该阶段儿童能在具体事物或者具体形象的帮助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逻辑思维。在该阶段里,儿童智力发展上最大的收获是达到了思维上的守恒性。皮亚杰设计了不同的守恒任务,如数量守恒、液体守恒、体积守恒和形状守恒等。
每种守恒任务都包含着同样的的三个步骤。如以数量守恒为例:给儿童呈现两排数量一样多的扣子,它们的排列方式也完全一样;改变第二排扣子的排列方式,但所含的扣子数量未变;问儿童,现在这两排扣子是否具有相同的数量。BA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B行多(不守恒)”“一样多(守恒)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认知理解】该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认知理解】
该阶段儿童不但能以具体的词语,而且能以抽象的词语进行思维,开始根据各种假设对命题进行逻辑运算。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总体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皮亚杰认为,这四个阶段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他们之间的顺序不会颠倒,也不能省略。每个儿童的发展都必须经历这四个阶段,教育可以影响发展的速度,但绝不能超越某一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认知理解】该(三)对教育的启示【认知理解】1.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进行教育。
4.重视儿童的活动。3.教师的教学,一方面提供与儿童已有经验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提供与已有经验相矛盾的内容。
2.教学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三)对教育的启示【认知理解】1.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进行五、社会学习论【认知理解】(一)基本理论要点1.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所谓观察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2.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替代强化,即学习者不一定自己亲自产生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到他人的成功或受到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老师表扬了一个小朋友的分享行为,这对其他幼儿来说就是一种替代性强化;强化还可以是自我强化,即学习者以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来强化自己的行为。五、社会学习论【认知理解】(一)基本理论要点1.观察学习(二)对教育的启示【认知理解】1.家长的示范作用。2.教师的示范作用。3.伙伴群体的示范作用。4.大众传播媒介的示范作用。
家庭中的耳濡目染是儿童观察学习的主要场所,父母的行为也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来源,家长对问题的看法、思想作风、兴趣爱好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自己的孩子。家庭中父母的无意行为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教师是他们最直接模仿的榜样。教师的个人爱好、举止神态、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和品格等,都将对儿童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国古代圣人孟子从小就随母亲“择邻而处”“三迁其居”为的是有一个良好的伙伴群体。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网络(二)对教育的启示【认知理解】1.家长的示范作用。2.教师的六、学前儿童学习的方式及特点【认知理解】(一)0—3岁儿童学习的方式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当一种刺激反复出现时,刺激产生的反应会逐渐减弱,这就叫习惯化。之后,如果感知到一个新刺激,它不同于已习惯化的刺激时,就会做出新的强烈反应,这就是去习惯化。2.经典条件作用经典条件作用是0—3岁儿童最早的学习方式。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展十分迅速。出生后不久,通过乐音和喂奶的先后出现、多次重复后,0—3岁儿童在听到乐音时吮吸加速,乐音成了条件性刺激。六、学前儿童学习的方式及特点【认知理解】(一)0—3岁4.模仿【认知理解】模仿是0—3岁儿童学习的一种特殊方式。0—3岁儿童会在看到和听到外界信息后,会在脑中不断积累,注意、记忆也随之发展。他们又通过自身的动作活动,反映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这就是模仿。5.其他方式(1)学习图式(2)因果关系(3)使用工具(4)理解空间3.操作条件作用
操作条件作用是0-3岁儿童在教育者的影响下形成的条件反射学习方式。操作性条件作用以奖励某种行为作为重点。当儿童刚会喊“妈妈”的时候,妈妈会很开心地对儿童微笑,儿童受到强化,于是会不断多次地喊出“妈妈”。【认知理解】模仿是0—3岁儿童学习的一种特殊方式。0—3岁儿【认知理解】(二)0—3岁儿童学习的特点1、亲情是0—3岁儿童学习的催化剂2、短暂的注意力与浓厚的兴趣相结合3、习惯比知识更可贵4、智能与身心同步发展5、生活即教育,教育离不开多种感官的运用【认知理解】(二)0—3岁儿童学习的特点1、亲情是0—(三)3—6岁儿童学习的特点【认知理解】1.观察模仿学习模仿是学前儿童向社会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学前儿童的独立性差,爱模仿他人。2.操作学习操作活动是学前儿童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在操作、摆弄物体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操作与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成为他们探索自身与物体、物体与物体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3.语言理解的学习学前儿童对语言意义的掌握是和认识周围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对语言的理解学习主要体现在对词的把握和认识上,如一词多义现象,在理解词的多义性时应注意与环境相结合。(三)3—6岁儿童学习的特点【认知理解】模仿是学前儿童4.综合性的学习方式【认知理解】学前儿童的学习方式,往往是综合性的,语言、观察和操作学习的结合,因此在组织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方式,能让儿童的多个方面得到发展。5.交往中的学习学前儿童之间的相互学习、模仿、交流和观点冲突,激发和扩展了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帮助他们形成了“学习共同体”,促进彼此之间的经验分享、合作和交流。6.游戏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进行学习和发展社会性、情绪及认知能力的重要方式。游戏让儿童有机会了解世界,在群体中互动,表达和控制情绪,发展想象能力。【认知理解】学前儿童的学习方式,往往是综合性的,语言、观察和【认知理解】(四)3—6岁儿童学习的主要特点1、3—6岁学前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容易被扼杀2、3—6岁学前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一般从兴趣出发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依赖性大7、个别差异显著【认知理解】(四)3—6岁儿童学习的主要特点1、3—【思考练习】1、写一篇学前教育实习案例或听说的教育案例,并根据所学的影响因素分析案例的成功或不足。2、中央台热播的一则公益广告,讲的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在给自己的儿子讲完故事后,去给孩子的奶奶端洗脚水洗脚……当妈妈给孩子的奶奶洗完脚回到自己的房间时,发现儿子不见了,回头一看,只见儿子正吃力地端着满满一盆水,蹒跚地走过来童声童气地说:“妈妈洗脚。”妈妈欣慰地笑了。随后电视画面跳出一行字:“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请用本单元所学内容分析这则广告,并写出你的感受。3、“把学前儿童看作是成年人的缩影”,持这种观念对待学前儿童,你认为会有什么不良后果?请用本节所学的相关理论来回答。【思考练习】1、写一篇学前教育实习案例或听说的教【情感体验】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每位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认知水平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具有模仿性。教师的榜样作用就是一面旗帜,学前儿童如影随形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前儿童毫不迟疑地沿着标记前行。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位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前儿童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儿童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对学前儿童来说,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重要的了。教育如同一缕阳光,学前儿童沐浴着这缕阳光,灵魂得到了唤醒。教师在这种唤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为人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教师怎样做,他们就会怎样学。教师是儿童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情感体验】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拓展训练】1访问几位有经验的幼儿园教师,请他们讲述几个成功的教育案例,然后用本单元所学的理论进行合理的解释。2在教育实习和平时与学前儿童的接触过程中,将正强化、负强化和消退运用到教学过程中。3试分析在你的成长经历中,哪些因素对自己的影响最大。【拓展训练】1访问几位有经验的幼儿园教师,请他们讲述几个成1920年,在印度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一事。至20世纪50年代末,科学上已知有30个小孩是在野地里长大的,其中20个为猛兽所抚育:5个是熊、1个是豹、14个是狼哺育的。
据《泰晤士报》2007年1月19日报道,一个肮脏不堪、赤身裸体的女子偷吃丛林中伐木工人的大米时被捉住,人们都叫她“狼孩”。一名男子见到她后竟然立即认出“狼孩”是他18年前丢的那个女儿,他早就放弃了寻找的念头,没想到在父女会以这种形式重逢。这名女子是2007年1月13日在柬埔寨一偏远地区发现的,头发很长而且粘结在一块;她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咕哝声和尖叫声;脸上挂着被捕获后的惊恐表情。她拒绝穿衣服,也不会用筷子吃东西,害怕任何靠近她的人。她不愿洗漱,还想尽办法,试图逃回丛林。因为她不会用语言说话,所以她不可能告诉人们她是谁或者她如何生活。幻灯片12【知识链接】1920年,在印度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学前儿童发展心理主讲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主讲人: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三章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第四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第五章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第六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第八章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内容目录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内容目录
据报道,1973年越战期间,为了躲避战火,家住越南中部的一名中年男子带着不到1岁的儿子逃进了深山老林,从此过起了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直到最近,当地官员组成一支搜查队,经过5个小时的搜索终于找到了父子二人,随后将他们送出丛林。这对与世隔绝了40年的父子已经很难与人沟通。其中年迈的父亲还能讲一些当地少数民族语言,而人到中年的儿子甚至只能崩出几个单词。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恢复后,父亲己经慢慢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而孩子则没有那么幸运,与世隔绝的环境使他难以发展出正常人的心理活动。那么,人的心理活动受哪些因素影响?许多心理学家提出自己的见解,本单元内容就来学习这些不同的理论。【单元导读】据报道,1973年越战期间,为了躲避战火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一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一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第一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一节
□在一项3岁和4岁幼儿参与的研究中,对他们中不能完成推理任务的幼儿都采取了提示、指导的方法。结果发现,提示和指导对3岁幼儿无效;对4岁的幼儿,提示的作用非常明显。【情境导入】
□一个孩子要数数,任务是数到10,最初教师抓住幼儿的手指,和幼儿一起大声地数,并扳着幼儿的手指,这时教师承担了几乎所有的数数责任。以后,教师逐渐减少对幼儿的帮助,在幼儿数数时,教师不再与他一起数,而是帮助他一起扳手指,这就如一所建筑的搭建,当墙壁能够独立站立时,就逐渐地把支架撤掉一样。最后,教师让儿童自己独立行为。点评: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成熟、环境与教育等。因而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不能片面的只考虑一个方面。本节就来学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在一项3岁和4岁幼儿参与的研究中,对他们中不能完成【认知理解】一、遗传和生理成熟
1.遗传素质是幼儿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一)遗传的作用
学前儿童正是继承了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和机能等方面的生理解剖特征,才具有了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例如有人把黑猩猩与孩子一块儿抚养训练,最终黑猩猩还是不可能具有人的心理发展水平。由此可见没有正常人的遗传素质就不可能有人正常人的心理,遗传是幼儿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认知理解】一、遗传和生理成熟1.遗传素质是幼儿心理发展必要2、遗传差异为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最初的可能性【认知理解】
英国心理学家西里儿·伯特的研究表明:在一起长大的无血缘关系的幼儿智力相关最小,而有血缘关系的幼儿之间的智力相关依家族谱系的亲近程度而逐渐增高,同卵双生子的智商有很高的相关。2、遗传差异为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最初的可能性【认知理解】(二)生理成熟【认知理解】
生理成熟指身体在结构和机能上的生长发育,也称生理发展。幼儿出生时,身体各部分及其器官都没有发育好,还要经过一个长时期的生长发育过程,才能达到结构上的完善和机能上的成熟。生理成熟依赖种系遗传的成长程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二)生理成熟【认知理解】生理成熟指身体在结构
1、儿童长生发育的方向顺序服从首尾规律和近远规律:即头部发育最早,其次是躯干,再次是上肢,最后是下肢;新生儿从出生到成人,头部增长1倍,躯干增长2倍,上肢增长3倍,下肢增长4倍【认知理解】2、生理的不同方面,其成熟早晚也是不同的,另外,同一方面在不同时期生理发展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如出生后的第一年和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1、儿童长生发育的方向顺序服从首尾规律和近远规律【认知理解】生理成熟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起什么作用呢?
生理成熟是每个时期心理发展的基础。若在某种生理结构达到一定成熟时,能适时地给予恰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地出现或发展。如果生理上尚未成熟,也就是没有足够的准备,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说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就说明了这一点。【认知理解】生理成熟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起什么作用呢?【认知理解】二、环境和教育(一)环境和教育使遗传因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狼孩”、“豹孩”等的例子表明他们之所以不能形成并发展人的心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从小就脱离了人的社会环境。(二)环境和教育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三)环境和教育是制约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认知理解】二、环境和教育(一)环境和教育使遗传因素所提供的三、实践活动
(一)在儿童活动中,游戏活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认知理解】(二)儿童在早期的学习和劳动活动中,积累知识经验,形成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习惯。首先,游戏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其次,游戏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再次,游戏对儿童情绪情感的影响。三、实践活动(一)在儿童活动中,游戏活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思考练习】1.写一份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回忆下自己的成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一般人都认为,幼儿园有助于幼儿发展健康的个性,但在哪些情况下,幼儿园对个性的发展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为什么?请举例说明。3.谈谈你对“教育应从零岁开始”的看法和理解。
【思考练习】1.写一份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回忆下自己的成长受哪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第二节
一个4、5岁的孩子,经常坐爸爸的车外出,每逢堵车或有人超车时,爸爸总是口出不逊,张嘴就骂,不是骂警察就是骂别的司机。一天,妈妈放学接他,正见他站在幼儿园门口对另一个小朋友口吐狂言:“小子!你给我等着,明天老子就收拾你,小兔崽子,敢惹你大爷我!”妈妈吃惊小小的孩子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为什么案例中的孩子会出现这样的言行?【情境导入】
点评:幼儿心理发展可以有很多途径,其中很重要的是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模仿可以是延迟性的;另外还可以通过对某一行为结果的强化来习得等。本节内容来学习幼儿心理发展的几种观点。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学习我们来了解幼儿心理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从而更好的应用于幼儿教育当中。一个4、5岁的孩子,经常坐爸爸的车外出,每逢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学说精神分析学说认知发展学说【认知理解】社会学习论成熟势力说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学说精神分析学说认知发展学【认知理解】一、成熟势力说
儿童发展水平总趋势是从低端向高端推进的,一种水平与另一种水平之间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当一种水平出现后,要等上一段时间才会出现下一次新的成熟水平。在达到另一种发展水平之前,儿童是在做好准备的。只要准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在没有准备好之前,成人应该耐心等待儿童的成熟水平的到来。格塞尔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设计并进行了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一)主要观点:代表人表:格塞尔【认知理解】一、成熟势力说儿童发展水平总趋势是从低【认知理解】(二)儿童发展的特点1.发展的方向性由上而下由中心向边缘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2.发展的起伏性【认知理解】(二)儿童发展的特点【认知理解】(三)对教育的启示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2.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3.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4.不要老是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一起充分体验每一阶段的乐趣。【认知理解】(三)对教育的启示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认知理解】二、行为主义学说(一)主要观点:1、该学说强调儿童的行为是由环境中的刺激引起的,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该学说又称环境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等的观点也归入该理论。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认知理解】二、行为主义学说(一)主要观点:1、该学说强调儿Diagram2、强化
正强化是指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而增加未来行为发生生的概率,比如给予幼儿认可、关爱、表扬、赞赏等都是正强化的过程。负强化是指由于避免了一个厌恶刺激而增加未来行为发生的概率。比如遇到屋里人声噪杂,暂时离开屋就避开了这种噪杂,以后这样的行为会增加。【认知理解】Diagram2、强化正强化是指由于一种刺激的【认知理解】(二)对教育的启示1.行为塑造
如教孩子系鞋带时,当他们能打第一个结时就给予强化,然后再强化他们的绕圈反应等,对每次的进步都予以强化,直到完成整个任务。2.代币制
代币是指用于强化儿童某种行为的各种象征性强化物,如小粘贴、小红花或计划表的分数等。这种象征强化物必须积累到一定的数目,才能兑换个体钟爱的奖励物,如得到5朵小红花兑换一次去游乐场游玩的机会。【认知理解】(二)对教育的启示如教孩子系鞋带时,【知识链接】普雷马克原理的运用
普雷马克原理是指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如果有一件愉快的事等着孩子去做,他们会很会完成另一件不喜欢做的工作。简单的说,用孩子喜欢干的事情作为一种强化手段,刺激孩子做出他们本身不喜欢但却是父母希望他们做出的行为。例如“你做完家务后,才可以出去玩”。由于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所以又被称为祖母原则,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后你就可以吃甜点。”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先让孩子做一些不太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知识链接】普雷马克原理的运用普【认知理解】三、精神分析学说(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1、人格结构理论本我——人的意识的最底层,处于“潜意识”状态。自我——处于本我和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对本我加以控制与压抑超我——人意识的最高层,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认知理解】三、精神分析学说(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1、2、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认知理解】口唇期(0-1岁):从吮吸母乳和奶瓶获得满足。肛门期(1-3岁):儿童从大小便排泄中获得快感性器期(3-6岁):儿童开始对自己的性器官产生兴趣潜伏期(6-11岁):本能欲望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如学校、朋友、体育运动、游戏和智力活动等。生殖期(两性期,12岁以后):随着生殖系统逐渐成熟,性荷尔蒙分泌的增多,性本能复苏。2、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认知理解】口唇期(0-1岁):从吮吸母(二)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认知理解】心理发展八阶段(依据:人一生中出现的心理社会问题)
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发展“希望”的品质
1.5-3岁:自主对羞愧,发展“意志”的品质
3-5岁:主动对内疚,发展“目的”的品质
6-12岁:勤奋对自卑,发展“能力”的品质
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发展“忠诚”的品质(二)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认知理解】心理发展八阶段(依【认知理解】(三)对教育的启示
2.成功是成功之母。帮助孩子成功,通过事实让孩子相信他们比自己想象的更能干、更优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以培养孩子知难而进、勇于拼搏的心态为主。
1.培养规则意识和自主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予孩子一定自主,允许独立干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获得自主感;引导而不是代替孩子解决问题,鼓励孩子动脑筋、想办法、不放弃,培养意志力。同时按社会要求,适当限制行为,养成守规则的好习惯。
3.鼓励主动参加各种活动。不禁止、否定、嘲笑,耐心解答提出的“为什么”。满足创造性、好奇心,不比较,因为比较就有了差距。父母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无形中造就了孩子的自卑。【认知理解】(三)对教育的启示2.成功是成功之母。四、认知发展学说(一)主要观点:【认知理解】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或行为是儿童在环境影响下不断同化、顺应从而达到到平衡的过程。其中,同化是把外界刺激纳入原有的知识经验结构;顺应是当原有的知识经验结构不能吸收、消化外界刺激时,改变原有的知识经验结构的过程;平衡即是通过自我调节作用,使同化和顺应之间相互协调、达到相互平衡的过程。平衡化的结果就形成了主体对环境的适应。代表人物:皮亚杰四、认知发展学说(一)主要观点:【认知理解】皮亚(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认知理解】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认知理解】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1、感知运动期(0-2岁)【认知理解】
儿童依靠感觉体验(如看、听)与肌肉(肢体)来构建对世界的理解。因而使用“感知运动”这一术语。这一时期未获得客体永久性。未获得客体永久性获得了客体永久性1、感知运动期(0-2岁)【认知理解】儿童依靠感觉体验(2、前运算阶段(2-7岁)【认知理解】
儿童开始用表象和词来描述外部世界,能用表象进行思维活动。这阶段儿童还没有“守恒”的概念,“自我中心”现象比较突出,不能从多方面条件考虑问题。
所谓自我中心性,是指儿童还不能将自我与外界很好的区分开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这种自我中心性不仅表现在儿童的心理过程如感知、记忆、思维和情感等方面,而且表现在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方面。2、前运算阶段(2-7岁)【认知理解】儿童开始用表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认知理解】
该阶段儿童能在具体事物或者具体形象的帮助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逻辑思维。在该阶段里,儿童智力发展上最大的收获是达到了思维上的守恒性。皮亚杰设计了不同的守恒任务,如数量守恒、液体守恒、体积守恒和形状守恒等。
每种守恒任务都包含着同样的的三个步骤。如以数量守恒为例:给儿童呈现两排数量一样多的扣子,它们的排列方式也完全一样;改变第二排扣子的排列方式,但所含的扣子数量未变;问儿童,现在这两排扣子是否具有相同的数量。BA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B行多(不守恒)”“一样多(守恒)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认知理解】该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认知理解】
该阶段儿童不但能以具体的词语,而且能以抽象的词语进行思维,开始根据各种假设对命题进行逻辑运算。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总体思维特点是: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皮亚杰认为,这四个阶段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他们之间的顺序不会颠倒,也不能省略。每个儿童的发展都必须经历这四个阶段,教育可以影响发展的速度,但绝不能超越某一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认知理解】该(三)对教育的启示【认知理解】1.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进行教育。
4.重视儿童的活动。3.教师的教学,一方面提供与儿童已有经验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提供与已有经验相矛盾的内容。
2.教学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三)对教育的启示【认知理解】1.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进行五、社会学习论【认知理解】(一)基本理论要点1.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所谓观察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2.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替代强化,即学习者不一定自己亲自产生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到他人的成功或受到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老师表扬了一个小朋友的分享行为,这对其他幼儿来说就是一种替代性强化;强化还可以是自我强化,即学习者以自我评价的个人标准来强化自己的行为。五、社会学习论【认知理解】(一)基本理论要点1.观察学习(二)对教育的启示【认知理解】1.家长的示范作用。2.教师的示范作用。3.伙伴群体的示范作用。4.大众传播媒介的示范作用。
家庭中的耳濡目染是儿童观察学习的主要场所,父母的行为也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来源,家长对问题的看法、思想作风、兴趣爱好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自己的孩子。家庭中父母的无意行为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教师是他们最直接模仿的榜样。教师的个人爱好、举止神态、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和品格等,都将对儿童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国古代圣人孟子从小就随母亲“择邻而处”“三迁其居”为的是有一个良好的伙伴群体。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网络(二)对教育的启示【认知理解】1.家长的示范作用。2.教师的六、学前儿童学习的方式及特点【认知理解】(一)0—3岁儿童学习的方式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当一种刺激反复出现时,刺激产生的反应会逐渐减弱,这就叫习惯化。之后,如果感知到一个新刺激,它不同于已习惯化的刺激时,就会做出新的强烈反应,这就是去习惯化。2.经典条件作用经典条件作用是0—3岁儿童最早的学习方式。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展十分迅速。出生后不久,通过乐音和喂奶的先后出现、多次重复后,0—3岁儿童在听到乐音时吮吸加速,乐音成了条件性刺激。六、学前儿童学习的方式及特点【认知理解】(一)0—3岁4.模仿【认知理解】模仿是0—3岁儿童学习的一种特殊方式。0—3岁儿童会在看到和听到外界信息后,会在脑中不断积累,注意、记忆也随之发展。他们又通过自身的动作活动,反映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这就是模仿。5.其他方式(1)学习图式(2)因果关系(3)使用工具(4)理解空间3.操作条件作用
操作条件作用是0-3岁儿童在教育者的影响下形成的条件反射学习方式。操作性条件作用以奖励某种行为作为重点。当儿童刚会喊“妈妈”的时候,妈妈会很开心地对儿童微笑,儿童受到强化,于是会不断多次地喊出“妈妈”。【认知理解】模仿是0—3岁儿童学习的一种特殊方式。0—3岁儿【认知理解】(二)0—3岁儿童学习的特点1、亲情是0—3岁儿童学习的催化剂2、短暂的注意力与浓厚的兴趣相结合3、习惯比知识更可贵4、智能与身心同步发展5、生活即教育,教育离不开多种感官的运用【认知理解】(二)0—3岁儿童学习的特点1、亲情是0—(三)3—6岁儿童学习的特点【认知理解】1.观察模仿学习模仿是学前儿童向社会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学前儿童的独立性差,爱模仿他人。2.操作学习操作活动是学前儿童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在操作、摆弄物体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操作与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成为他们探索自身与物体、物体与物体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3.语言理解的学习学前儿童对语言意义的掌握是和认识周围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对语言的理解学习主要体现在对词的把握和认识上,如一词多义现象,在理解词的多义性时应注意与环境相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全款购入进口跑车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与个人投资回报对赌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员工试用期工作内容调整及考核标准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商平台商家会员返利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基金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公司股东内部关于企业并购整合的专项协议3篇
- 2025年度绿色能源项目分摊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投资入股合同3篇
- 2025通信销售合同
- 2025年农村土地永久转让与农村电商合作框架合同3篇
- 小学数学综合素质评价专项方案
- 模型预测控制现状与挑战
- MOOC创新创业与管理基础(东南大学)
- 人员保有培训课件
- 中职课程思政说课比赛 课件
- 台大欧丽娟《红楼梦》公开课全部笔记
- 公司报价管理办法
- 农贸市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19-2020完整实施方案模板
-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各课及单元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
- T梁湿接缝及横隔梁施工方案
- 挂篮检查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