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讲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1.中央官制:出现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2.门阀政治的形成(1)原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2)特点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3)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官。3.九品中正制(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3)选官依据:门第出身。(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农业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2.手工业(1)冶金业: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2)制瓷业: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3.商业总体上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北魏以后,北方有所恢复,南方相对活跃。4.江南经济的开发(1)原因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②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③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④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2)表现: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了很多农田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两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3)影响:使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微点提醒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经济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这说明政治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只能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摧毁经济发展的成果。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和科技文化1.魏晋思想的觉醒(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佛教、道教相继兴盛并迅速传播,儒学因此受到冲击。(2)玄学兴起。道家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和名家逻辑,以“清谈”为主要讨论问题方式。2.科技: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3.书法(1)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2)魏晋时期: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4.绘画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代表人物是顾恺之,绘画理念是“以形写神”。微点提醒文字不等同于书法汉字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故其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而书法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说,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形式。四、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2)北魏面临危机:经济落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3)掌握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动北魏改革。2.措施(1)经济: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2)政治:设立三长制,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迁都洛阳。(3)风俗: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3.评价(1)性质: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封建化的改革。(2)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弥补欠缺知识拓展深化认知新教材新增知识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的融合(1)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2)佛教在中国盛行,并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3)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魏晋玄学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新史学最新视野魏晋时期儒学危机出现的原因史学新论:·东汉末年至两晋,儒学信仰日渐失效,据《汉书》载:“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同时,五经博士解释经文,谶纬附会,各家弟子只能严守家法。而且,身处乱世,人的生命有如草芥,所谓“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随着东汉王朝的分崩离析,一些儒者开始逾越儒家礼度和经学家法,杂采老、庄之说,魏晋玄学兴起。其仍奉孔子为圣人,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并开始为儒学体系探求本体论基础,即“名教出于自然”。经过玄学挣扎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洗礼,国人在两晋时期突然拥有了少见的思辨能力和兴趣,这为中国文化与佛教思想的对话奠定了基础。——胡绍军《魏晋玄学研究三十年》命题思考: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侵蚀了儒学信仰的政治、物质基础。佛道思想对知识阶层和普通民众具有较大的吸引力。由此来理解认识儒学出现危机的原因。隋唐时期时空坐标政治一、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创新(一)隋唐的三省六部制1.内容(1)三省:指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2)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影响(1)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2)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3.局限流程式分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君主专权问题及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知识延伸唐朝时期中央行政制度的变迁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议政场所叫政事堂。唐太宗时期:常以品职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唐玄宗后: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使职差遣体制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二)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削弱1.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教材拓展唐代的藩镇割据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其军事、财政及监察辖内州县的权力,这造成一些军镇(藩镇)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史称“藩镇割据”。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藩镇割据导致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缩小;藩镇之内,赋役繁重,更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三)选官制度——科举制度1.形成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完善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3.作用(1)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2)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3)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4)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易误提醒科举制下世家子弟仍具有入仕优势科举制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举荐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的势力。科举制虽向社会各阶层开放,但由于当时门阀世族仍具有较大影响力,因此世家子弟仍具有入仕优势。经济一、隋唐时期经济的发展(一)发达的农业1.生产工具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当时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标志着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2.灌溉工具唐朝时创制筒车。3.土地制度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税和力役。4.重心南移唐朝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持续发展,逐渐超过北方。(二)手工业的进步1.制瓷业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朝越窑的秘色瓷极为名贵。2.纺织业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唐末以后,伴随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微点提醒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中国古代农业自成体系;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存在着密切关系:(1)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2)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手工业是农业的重要补充而处于从属地位。(三)商业的发展1.发展表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市场广泛,唐朝开始征收茶税;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发展,唐朝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2.市的发展(1)发展:唐代“草市”作用显著,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2)特点: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和闭市。3.商业都会唐代除长安、洛阳外,还有扬州、成都等。4.对外贸易唐朝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繁荣,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门管理。(四)经济政策1.西汉至唐,商人应入市籍,一人市籍则不得为官。2.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松动。朝廷鼓励海外贸易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微点提醒唐代商业发展的启示(1)社会安定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政局、和平的环境,发展经济只是空谈。(2)广开国门,加强国际贸易与国际交流。缺乏国际贸易与交流,经济的发展就会停滞与落后。(3)重视农业生产与交通道路建设。(4)完善市场制度。文化一、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一)思想1.魏晋南北朝到唐朝初期佛教、道教广为传播,冲击着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唐代中后期韩愈等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反对佛教和道教,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微点提醒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1)佛、道盛行,冲击儒学,儒学的统治地位一定程度上动摇。(2)儒学与佛、道共同发展,且通过吸收佛、道思想入儒来实现重生。(3)儒学的发展靠的是传统力量而缺少成熟的文化政策做保证,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对儒学冲击较大,隋唐统一,复兴儒学迫在眉睫。(二)科学技术1.造纸术外传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使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往欧洲。2.雕版印刷术发明唐代《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3.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4.药学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写《千金方》。(三)文学艺术1.文学: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1)李白(盛唐):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被人称为“诗仙”,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2)杜甫(唐帝国由盛转衰):凝重与沉郁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人道主义色彩;作品有“诗史”之誉,人有“诗圣”之名。2.书法唐代,书法艺术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3.绘画唐代,绘画艺术进入繁盛时期,山水画发展;唐代诗人王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电商平台软件开发与托管合同3篇
- 《层房屋墙体计算》课件
- 居民小区业主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高等数学A习题课》课件
- 医院派出人员进修合同书
- 装修增项补充合同协议
- 基于二零二四年度的智能工厂设计与建设合同2篇
- 马铃薯淀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合同2024
- 2024年度福州二手住宅买卖合同范本2篇
- 2024年度二手塔吊买卖合同履行监管合同3篇
-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7版课后习题答案
- 居住空间设计(七)室内色彩设计课件
-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验收表(临时消防设施)(含续表)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冲压机构及送料机构设计说明书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五章 第二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 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上)全册教案
- 金融工程学题库及答案
- 清华大学博士培养方案
- 肠道健康科普讲稿课件(PPT 13页)
- 柴油发电机负荷计算书
- YC∕T 227-2007 光滑工件退刀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