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种中国凹顶藻属(Laurencia)海藻的化学成份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凹顶藻属(Laurencia)海藻系红藻门,红藻纲,仙菜目,松节藻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低潮线附近及深海区,全球约135种,其中我国海域已查明的有31种。凹顶藻属海藻富含结构新颖并具显著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次级代谢产物按结构类型可分为C15乙酸原类、倍半菇、二菇、三菇、生物碱及番体等六种类型,其中倍平菇和C15乙酸原类最为常见,该两类分子以卤代著称,并具有显著的抗菌、杀虫和细胞毒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在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过程中,我们对采集于中国浙江省南麂岛海域的冈村凹顶藻(L.okamurai)和复生凹顶藻(L.composite)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两种新鲜凹顶藻属海藻样品分别用酒精提取,所得浸膏经乙醚萃取后用硅胶柱层析、凝胶SephadexLH-20柱层析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痔多种层析方法共分离得到80单体化合物(6个化合物在2种凹顶藻中均分离得到),包括:68个倍半萜、5个二萜、1个三萜、5个脂肪酸类和1个甾体类。化合物的结构及相对构型是在光谱学分析[核磁共振谱(NMR)、质谱(MS)、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和旋光]、化学沟通及与报道的已知化合物数据比较的基础上确定的;其中1个得到了单晶X-衍射实验的证实;化合物的绝对构型是通过单晶x-衍射、化学转化及相应的生源途径确定的。在这些化合物中,共发现了31个新结构化合物和1个新天然产物。从冈村凹顶藻(L.okamurai)中共分离得到44个化合物,其中新结构化合物10个。这些新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7个倍半萜[4个月桂烷型3a-hydroperoxy-3-epiaplysin(1-11)、30-hydroperoxyaplysin(1-13)、laurepoxyene(1-22)8,14-dibromoaplysin(1-23)、1个没药烷型(5S)-5-acetoxy-0-bisabolene(1-26)、1个laurokamurane型laurokamureneD(1-24)以及1个seco-laurokamurane型seco-laurokamurone(1-25)、1个倍半萜二聚体isolaurebiphenyl(1-32)以及2个脂肪酸类(1-39、1-40)。有意思的是,我们从中发现了1个新骨架类型倍半萜seco-laurokamurone(1-25),该倍半萜骨架我们命名为seco-laurokamurane型。在生源关系上,我们推测seco-laurokamurane型倍半萜骨架来源于laurokamurane型倍半萜骨架的氧化开环。倍半萜laurokamureneD(1-24)的结构极不稳定,在NM就测试过程中发生了降解,部分转化成了化合物seco-laurokamurone(1-25),而令人感兴趣的是,这一转化证实了我们的推断。另外,laurokamureneD(1-24)是从自然界发现的第四个laurokamurane型倍半萜。从复生凹顶藻(L.composite)中共发现了42个化合物,其中21个新化合物和1个新天然产物均为倍半萜类。这些新倍半萜骨架类型包括:19个恰米烷型(2-3,2-5-2-7,2-9,2-11,2-14,2-18,2-21,2-24,2-26-2-33),2个没药烷型(2-34、2-35)和1个金合欢烷型(2-38)。本次研究首次从天然界发现了4个C-10位羰基取代的恰米烷型倍半萜:laurencompositonesA-C(2-26-2-28)和laurencompositoneE(2-33)以及2个C-9位氯原子取代的恰米烷型倍半萜hemicompositolA(2-3)和dichloridepacifiene(2-4)。有意思的是,我们还从该藻中首次发现了3个C-10位具有半缩酮结构的恰米烷型倍半萜hemicompositolsA-C(2-3、2-7、2-9),其中倍半萜hemicompositolA(2-3)的结构得到了X-单晶衍射实验的证实;由于以往文献报道的同类恰米烷型倍半萜C-10位均为溴杂缩酮结构,因此该发现对今后该类倍半萜的结构鉴定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此外,我们还从该藻中发现了1个金合欢烷型倍半萜2-38,这是首次从海藻中发现该类型倍半萜。既往文献表明,凹顶藻属海藻中所发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真菌、抗病毒及抗细菌活性。因此,我们对从冈村凹顶藻(L.okamurai)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抗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孢菌)、抗真菌(新隐球菌,红色毛癣菌,烟曲霉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和抗月中瘤(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白血病细胞HL60)的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1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MIC802.30仙g/mL),而化合物1-1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了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MIC8010.50仙g/mL);化合物1-2、1-9、1-17、1-22、1-27和1-32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10、1-17、1-18、1-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门安装合同范例
- 二建水利合同范本
- 2025年临沧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
- 互惠合同范本
- 农药仓储配送合同范本
- 兼职中介合同范本
- 传媒公司投资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 襄阳
- saas服务合同范本
- 加工维修承揽合同范本
-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
- 2025年广东省深圳法院招聘书记员招聘14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年春西师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 课题申报书:“四新”视域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
- 施工爆破作业审批制度范文(2篇)
- 企业员工退休管理规章制度(3篇)
- 中国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解读
- 小学生情绪调适课件
- 2025年华润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建筑行业材料供应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