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第一中学2023年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96f26085aec01afdff7e4a56807d3d/c696f26085aec01afdff7e4a56807d3d1.gif)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第一中学2023年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96f26085aec01afdff7e4a56807d3d/c696f26085aec01afdff7e4a56807d3d2.gif)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第一中学2023年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696f26085aec01afdff7e4a56807d3d/c696f26085aec01afdff7e4a56807d3d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某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为人体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B.若图1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C.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过程,图2所示行为发生在b点之后2.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技术培育试管牛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移植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无性繁殖潜力B.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避免代孕牛对植入胚胎的排斥反应C.通过注射促性腺激素等方法对良种母牛作超排卵处理D.通过假阴道法、电刺激法等方法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3.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的2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此动物体细胞的两倍B.甲图所示细胞若发生片段2与3的交换,则此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C.乙图中A与a是一对等位基因,该细胞内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乙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且遗传信息完全相同4.同等小的适宜刺激刺激神经元时,胞外Ca2+浓度越高,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越多,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电流越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纤维素组成的神经元细胞骨架与囊泡运动有关B.乙酰胆碱与树突或胞体上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C.任意大小的刺激刺激神经元均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D.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内侧阳离子浓度比外侧低5.科学家在某二倍体的鱼中发现了“孤雄生殖”现象。关干这种鱼类的“孤雄生殖”,科学家提出了下图中A、B、C三种可能的发生途径,甲、乙、丙分别代表这三种途径所得到的“孤雄生殖”后代的体细胞。下列相关三种可能途径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甲、乙、丙中均只含有父方的遗传物质B.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精子”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形成的C.丙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可能完全相同D.甲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曾发生有丝分裂异常6.下图SARS-CoV-2病毒感染能引起人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该病毒由RNA、蛋白质外壳和囊膜组成,囊膜主要来自寄主细胞膜,也含有一些病毒自身的糖蛋白。下列有关SARS-CoV-2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囊膜表面的糖蛋白与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有关B.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C.可以用咽拭子和PCR方法来检测疑似患者是否携带病毒D.现在发现该病毒仅通过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染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是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前后体内由下丘脑参与的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1)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内的血糖来源于_____________,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体内激素a分泌会增多,该激素是由_________细胞分泌的;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与激素a互为拮抗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图中下丘脑调节激素a分泌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2)由于比赛过程中大量出汗使运动员尿量减少,这是下丘脑通过激素b调节的结果,则激素b是_______,尿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赛结束后进入吹着冷气的休息室,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分泌激素d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器官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的平衡,该激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_____________调节。(4)机体内激素需要不断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8.(10分)生物群落是个动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回答下列问题。(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_______→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最后阶段,乔木会逐渐取代灌木而成为优势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2)生态学中的“干扰理论”认为人类活动经常干扰群落的演替,原因是_________。(3)顶极群落是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如果P为群落中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为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顶极群落中P/R值大约为_________。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_________稳定性逐渐提高。9.(10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市售的一种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使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能更好地清除衣物上的血渍和奶渍,其原理是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和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使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加酶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2)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___________(指标)来表示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为缩短酶催化反应的时间,你认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3)由图可知,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都为0,但当恢复到最适温度时,只有0℃下的酶能恢复催化活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4)工业生产中,若要将酶固定化,一般_____(填适宜或不适宜)采用包埋法,其原因是_____;与使用游离酶相比,使用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_________。10.(10分)2018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体细胞克隆猴的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1)据图可知,克隆猴培育过程用到了____和________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原因是体细胞____程度高,很难表现出全能性。(2)上述实验核移植的受体一般选用A猴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________,原因是细胞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且含有促进___表达的物质。(3)图中Y表示____过程。若将代孕母猴换成代孕母羊,则不能顺利生出克隆猴,原因是___,导致胚胎死亡。(4)克隆猴的成功为阿尔茨海默症、白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等疾病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与以往用普通猴子做实验相比,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两大优势是:①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通过基因工程研制的某新型基因治疗药物,其本质是利用腺病毒和人P53基因(抑癌基因)拼装得到的重组病毒。人的P53蛋白可对癌变前的DNA损伤进行修复,使其恢复正常,或诱导其进入休眠状态或细胞凋亡,阻止细胞癌变。该药物的载体采用第一代人5型腺病毒,其致病力很弱,其基因不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无遗传毒性;载体经基因工程改造后,只对细胞实施一次感染,不能复制,不会污染。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药物的生产中,为了获得更高的安全性能,在载体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中,科学家选择性地放弃了一般载体都应该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在“能自我复制”“有多个限制性酶切位点”“在宿主细胞中能稳定保存”中选答)。检测P53基因基因是否插入到染色体上,可从分子水平上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2)如果要获取人类基因组中抑癌基因P53,可以采取的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和人工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的大量扩增则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中需使用一种特殊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要获得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则胚胎干细胞可来源于______________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原始性腺,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技术得到重组细胞后再进行相应处理获得。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如牛黄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这为揭示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答案解析】
1、有丝分裂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4)核膜和核仁:前期消失,末期重建;(5)中心体:间期复制后加倍,前期分离,末期细胞质分裂后恢复体细胞水平。2、减数分裂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1)染色体变化:染色体数是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2N→N),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变化N→2N→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4N→2N),减数第二次分裂再减半(2N→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4N→2N),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消失(2N→0),存在时数目同DNA。【题目详解】A、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单体数目没有出现过减半的情况,A错误;B、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B错误;C、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为1或2,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l,C正确;D、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于图1中的a点时,D错误。故选C。2、C【答案解析】
胚胎移植时,通常需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使之超数排卵,受体需同期发情处理。体外受精主要操作步骤有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采集方法有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法等,获能方法有培养法和化学法,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细胞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题目详解】A.胚胎移植中的胚胎是通过人工体外授精获得的,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B.受体对移植的胚胎几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无需使用免疫抑制剂,B错误;C.用促性腺激素对良种奶牛进行注射处理,可促使其超数排卵,C正确;D.收集精子的方法有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法,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方法包括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D错误。3、B【答案解析】
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1和3、2和4),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题目详解】A、甲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与此动物体细胞相同,A错误;B、甲图中2和3是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B正确;C、乙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错误;D、由乙图所示细胞标出的基因可知,两个子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不同,D错误。故选B。4、B【答案解析】
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组成,A错误;B、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一种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而突触后膜是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构成,B正确;C、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才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C错误;D、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此时内侧阳离子浓度比外侧高,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错误。故选B。5、D【答案解析】
受精作用是指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通常要融合在一起,才能发育成新个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在受精作用进行时,通常是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题目详解】A、甲、乙、丙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均来自母方,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均来自父方,A错误;B、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精子”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形成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B错误;C、若C途径的精子来自同一次级精母细胞,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的话,丙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相同,C错误;D、无核的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中只含1个染色体组,经过有丝分裂得到甲,甲含两个染色体组,因此甲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曾发生有丝分裂异常,D正确。故选D。6、D【答案解析】
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题目详解】A、囊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与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有关,A正确;
B、病毒不含核糖体,其蛋白质外壳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B正确;
C、可以用咽拭子和PCR方法来检测疑似患者,以检测是否携带该病毒,C正确;
D、目前普遍认为新冠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呼吸道飞沫或直接亲密接触进行传播,D错误。
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胰岛A胰岛素神经调节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肝脏骨骼肌分级调节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答案解析】
1、(1)胰岛素的作用:①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②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③促进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④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⑤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⑥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①促进肝糖原分解;②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失水过多时,图中的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的重吸收。3、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动态平衡散热;(3)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题目详解】(1)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a会增多,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因此,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内的血糖来源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与激素a互为拮抗作用的激素是胰岛素。图中下丘脑调节激素a分泌的方式为神经调节。(2)比赛过程中大量出汗使运动员尿量减少,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b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3)寒冷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甲状腺分泌激素d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肝脏和骨骼肌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的平衡,该激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4)机体内激素需要不断产生的原因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识记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过程。8、苔藓阶段→草本阶段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1抵抗力【答案解析】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题目详解】(1)裸岩上的演替过程大致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植物之间主要是竞争阳光,乔木会逐渐取代灌木而成为优势种,其主要原因是乔木比灌木具有更的得阳光的能力。(2)“干扰理论”认为人类活动经常干扰群落的演替,原因是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3)顶极群落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増加,营养结枃越来越复杂,因此到顶极群落时P/R值约等于1。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蛋白质块存在时间的长短适当增加酶的浓度(或使用量或将蛋自块切成小块)0℃时,酶结构未被破坏,当恢复到最适温度时酶能恢复催化活力;75℃时,酶结构被破坏,当恢复到最适温度时酶不能恢复催化活力不适宜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物中漏出酶不易失活,可以重复利用;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容易与产物分离等【答案解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酶永久性的失活。1.固定化酶表现的优点为:可以较长时间内多次使用,酶的稳定性高;反应后,酶与底物和产物易于分开,易于纯化,产品质量高;反应条件易于控制;酶的利用率高;比水溶性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题目详解】(1)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能更好地清除衣物上的血渍和奶渍,原因是血渍和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在碱性蛋白酶的催化下能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知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加酶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2)根据题意可知,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可通过直接测定蛋白质块存在时间的长短(蛋白块消失的快慢)来表示,若要缩短酶催化反应的时间,则应设法提高酶促反应速率,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pH、酶浓度等,但题目中显示反应已经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了,则可行的做法是适当增加酶的浓度(或使用量)。(3)由图可知,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都为0,但当恢复到最适温度时,只有0℃下的酶能恢复催化活力,原因是0℃时,酶结构未被破坏,当恢复到最适温度时酶能恢复催化活力、而在75℃时,酶结构已经被破坏而且不可恢复,所以即使恢复到最适温度,也酶不能恢复其催化活力(4)工业生产中,若要将酶固定化,一般不适宜采用包埋法,其原因是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物中漏出;与使用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有以下优点,不易失活,可以重复利用;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容易与产物分离等。【答案点睛】熟知酶的本质和化学特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知固定化酶技术的使用方法及其优点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分化(次级)卵母细胞细胞核全能性胚胎移植代孕母羊会对移入其子宫内的猴的克隆胚胎产生免疫排斥体细胞克隆猴遗传背景相同,避免个体间差异对实验的干扰,大大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体细胞克隆猴制备时间缩短,基因编辑等可在体外培养的细胞进行。【答案解析】
1、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36.5℃±0.5℃;适宜的pH:7.2~7.4。(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2、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题目详解】(1)据图可知,克隆猴培育过程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原因是体细胞分化程度高,全能性较低。(2)上述实验核移植的受体一般选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设备维修承包合同范本
- 汽车临时停放管理协议书范本
- 社保签订劳动合同范本
- 售后回租合同范本
- 医疗机构合作协议书范本
- 矿坑生态修复施工方案
- 北京16年高考数学试卷
-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整式的加法和减法》听评课记录5
-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4.4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听评课记录2
- 第8章 动车组空调装置检修动车组维护与检修
- 英语词汇量测试附答案
- 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训练26914
- 初中数学北师大九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圆《圆》教学设计
- 企业应急管理及能力提升培训课件精选
-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检查知情同意书
- 最新婚姻家庭心理讲座主题讲座课件
- 无损检测超声波探伤检测方案
- 浙江省温州市地图矢量PPT模板(图文)
- DB32∕T 2948-2016 水利工程卷扬式启闭机检修技术规程
- 工程款支付报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