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资信-地方政府与城投企业债务风险研究报告-吉林篇-18正式版_第1页
联合资信-地方政府与城投企业债务风险研究报告-吉林篇-18正式版_第2页
联合资信-地方政府与城投企业债务风险研究报告-吉林篇-18正式版_第3页
联合资信-地方政府与城投企业债务风险研究报告-吉林篇-18正式版_第4页
联合资信-地方政府与城投企业债务风险研究报告-吉林篇-18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方政府与城投企业债务风险研究报告--吉林篇联合资信 公用评级一部王默璇 张永嘉 谢哲 邹洁报告概要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2021年,吉林省经济增速未及全国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在全国各省中仍靠后。吉林省财政收入对上级补助收入依赖明显,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相对较小;政府负债率及债务率均处于偏高水平。吉林省经济发展不均衡,省会长春市经济体量远超其他区域,极化效应十分明显。2021年,长春市经济规模以绝对优势位列吉林省首位,吉林市次之,但相较长春市仍有较大差距,其余各州市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吉林省各州市财政实力分化明显,其中长春市综合财力相对其他州市较强。2021年,吉林省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涨跌互现,但同比整体向好,除延边州和白城市外其他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均有所增长;全省各州市财政自给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从企业层面看,吉林省存续发债城投企业较少,数量及高级别城投多集中于长春市和吉林市;受此影响,城投存量债务主要集中于长春市和吉林市,各州市发债城投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均较弱。截至2021年底,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地方政府债务”支持保障能力相对较弱的城市为吉林市、延边州和通化市,需关注面临集中偿付压力且融资能力受限区域内城投企业的信用风险。-0-一、吉林省经济及财政实力1.吉林省区域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2019-2021年,吉林省经济保持增长,2021年,吉林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速未及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及中国面向东北亚的重要门户,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具有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优越区位条件。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南临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与黑龙江省相连,东与俄罗斯联邦接壤,东南部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隔江相望。吉林省地处由中国东北地区、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构成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在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优越区位条件。吉林省下辖长春市(副省级城市)、吉林市、白山市、通化市、辽源市、四平市、松原市和白城市8个地级市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1个自治州。截至2021年底,吉林省总人口为2375.3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05.1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36%。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吉林省地处世界闻名的黑土带,耕地面积703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7%,耕地总量位居全国第5位。黑土面积约110万公顷,黑土耕地约83.2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5.6%。吉林省矿产资源丰富、加工制造业发达,汽车、石化和农产品加工为其三大支柱产业,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光电子(航天)信息、新材料和旅游等为优势产业。吉林省目前经济规模排名相对靠后。自2016年以来,吉林省经济增长缓慢,增速承压下行,除2020年外持续跑输全国增速。2021年,由于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各地经济复苏,在省政府对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推动下,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3235.5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回升至6.6%,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为5.55万元,在全国处于下游水平。从三次产业发展情况看,2021年,吉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553.84亿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4768.28亿元,同比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6913.40亿元,同比增长7.8%。2021年,吉林省三产结构从2019年的11.0:35.2:53.8变为11.7:36.0:52.3,吉林省GDP构成由第三产业小幅倾斜至第一和第二产业,但整体构成仍以第三产业为主。从经济增长动能看,投资和消费是吉林省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两者合计对经济贡献超过100.00%;由于地缘政治和产业链不完整等因素,吉林省与欧盟、俄罗斯贸易频繁,进口大于出口。2021年,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7%,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持续增长,消费市场逐步进入购销两旺的态势。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政府消费,政府消费动能不足。2021年吉林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503.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7.3%,贸易额创七年新高,但主要由进口端拉动。2021年,吉林省机电产品进口910.8亿元,同比增长12.2%,占同期吉林省进口商品总值(下同)的79.2%。其中,汽车零配件343.3亿元,同比增长7.7%;汽车(包括底盘)220.0亿元,同比增长48%。随着经济平稳发展,吉林省信用供给规模上升,金融业对吉林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平稳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2021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038.43亿元,2021年底境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596.33亿元,较上年底增长8.6%,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461.82亿元,增长8.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609.83亿元,增长8.2%,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594.72亿元,-1-增长8.2%。2022年初以来,受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本土突发疫情等因素影响,吉林省经济运行在4月份探底后,5、6月份快速恢复。根据吉林省统计局披露的数据,2022年1-6月,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5697.15亿元,同比下降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62亿元,同比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2004.16亿元,同比下降11.3%;第三产业增加值3329.37亿元,同比下降3.8%。2022年上半年,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4.3%,降幅比1-5月份和1-4月份分别收6.1个和22.2个百分点。从主要领域看,2022年上半年,吉林省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7.9%,降幅比1-5月份收窄0.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7.2%,降幅比1-5月份收窄8.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9.5%,降幅比1-5月份收窄4.2个百分点。1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吉林省主要经济数据项目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GDP(亿元)11726.8212311.3213235.525697.15GDP同比增速(%)3.002.406.60-6.00人均GDP(万元)4.365.115.55--三次产业结构11.0:35.2:53.812.6:35.1:52.311.7:36.0:52.36.4:35.2:58.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16.308.3011.00-14.30(%)城镇化率(%)58.2762.6463.36--注:GDP增速为按可比价计算;2019年GDP及增速数据为吉林省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修订数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表22021年全国各省市主要经济数据对比GDPGDP增速人均GDP项目金额排名增速(%)排名金额(元)排名(亿元)广东省124369.6717.95149.837江苏省116364.228.6513.73山东省83095.938.388.1711浙江省73515.7648.48711.36河南省58887.4156.29275.9422四川省53850.7968.2116.4318湖北省50012.94712.8518.649福建省48810.3687.951411.694湖南省46063.0997.67166.9414上海市43214.85108.11217.362安徽省42959.18118.26107.0313河北省40391.27126.5255.4227北京市40269.55138.5618.41陕西省29800.98146.45267.5412江西省29619.67158.7646.5615重庆市27894.02168.388.698辽宁省27584.07175.76306.516云南省27146.76187.25185.7723广西壮族自治区24740.86197.5174.9229-2-山西省22590.16209.1336.4817内蒙古自治区20514.2216.26288.5410贵州省19586.42228.06135.08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983.65236.96196.1721天津市15695.05246.562411.375黑龙江省14879.19256.06294.7330吉林省13235.52266.6235.5526甘肃省10243.3276.94204.131海南省6475.22811.226.3719宁夏回族自治区4522.31296.66226.2520青海省3346.63305.69315.6425西藏自治区2080.17316.69215.6824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2003年以来,国家多次出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规划,致力于推动其依靠内生发展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2016年,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从维护国家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寒地冰雪、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深化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多项国家级规划落地吉林表明国家对吉林省重视程度较高,吉林省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重点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城镇化地区县城建设。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的批复,批复明确,原则同意《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吉林省等人民政府要提高对东北全面振兴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深化改革开放,强化政策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实施一批对东北全面振兴具有全局性影响的重点项目和重大改革举措,着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2.吉林省财政实力及债务情况2019-2021年,吉林省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上级补助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相对较小。同期,吉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国排名相对靠后,财政自给率较低。2021年,吉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所回升,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有所减缓。从政府债务看,吉林省政府负债率及政府债务率均处于偏高水平。2019-2021年,吉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波动增长,分别同比下降10.00个百分点、下降2.90个百分点和增长5.40个百分点。其中,2020年,在减税降费政策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吉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续下降;2021年,吉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所回升。同期,吉林省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1.44%、71.15%和70.75%,税收占比相对稳定。财政支出方面,2019-2021年,吉林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波动下降,年均复合下降3.05%。2021年,吉林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96.8亿元,其中投入民生领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保持在70%左右。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84.2亿元,教育支出487.0亿元,卫生健康支出279.7亿元。2019-2021年,吉林省财政收支缺口有所波动,财政自给率波动提高。同期,吉林省政府性基金收入波动增长,年均复合-3-增长18.77%。政府性基金收入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程度较高,吉林省各类用地价格基本平稳,随着房地产市场走势及政策调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吉林省政府性基金收入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3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吉林省主要财政数据项目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1116.951085.001143.97379.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10.00-2.905.40-42.80税收收入(亿元)797.98771.95809.40254.30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1.4471.1570.7567.0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3933.424127.173696.801721.89财政自给率(%)28.3926.2930.9522.03政府性基金收入(亿元)665.251021.17938.40118.10上级补助收入(亿元)2305.52650.662505.20--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亿元)4344.835221.436259.36--负债率(%)37.0542.4147.29--债务率(%)106.29109.77136.44--注:1.财政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0.00%地方政府债务=政府一般债务+政府专项债务债务率=地方政府债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上级补助收入)*100.00%负债率=地方政府债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00.00%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图1 吉林省各类用地均价情况(元/平方米)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19Q3 19Q4 20Q1 20Q2 20Q3 20Q4 21Q1 21Q2 21Q3 21Q4 22Q1 22Q2商服住宅工业综合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吉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9个市(州)中,仅长春市常住人口有所增加,其他地区常住人口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且近四成人口居住在不足200万人的中小城市中。透过长期人口规律来看,当下住宅新增需求面临下行趋势,人口流出导致住房刚需萎缩,房地产投资及新开工同比亦大幅下降。2022年1-8月,吉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28.1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37.3%。其中税收收入352.2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0.9%,主要系土地房产交易下降导致土地增值税(下降9.8亿元、44.7%)和契税(下降71.7亿元、89.6%)下降所致;非税收入175.9亿元,同比下降28.8%,主要系农地开垦费下降所致。一般公共财政支出2437.8亿元,同比增-4-3.5%。同期,吉林省政府性基金收入161.4亿元,同比下降76.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9.1亿元,同比减少497亿元,下降79.4%。2019-2021年末,吉林省政府债务余额持续增长,分别为4344.83亿元、5221.43亿元和6259.36亿元。其中2021年吉林省政府债务余额较上年增长19.88%。2021年政府债务中一般债务为3453.8亿元,较上年增长8.38%,专项债务余额为2805.5亿元,较上年增长37.84%,其中新发行专项债906.6亿元(主要用于供水及污水工程建设、学校医院建设、棚户区改造及产业园建设等),偿还专项债166.3亿元;按级次分,省级政府债务余额887.9亿元,占全省政府债务余额14.2%;市(州)级政府债务余额2887.5亿元,占46.1%;县(市)级政府债务余额2484亿元,占39.7%。2019-2021年末,吉林省政府负债率分别为37.05%、42.41%和47.29%,逐年提高;同期,吉林省债务率分别为106.29%、109.77%和136.44%。吉林省政府负债率和债务率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处于偏高水平。表4 2021年全国各省市主要财政及债务数据对比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财政自给率政府债务余额负债率债务率亿元排名%排名亿元排名%排名%排名广东省14103.43177.39320417.41116.42282.165江苏省10015.16268.67518963.76316.30173.583浙江省8262.57375.02417426.77423.70781.974上海市7771.8492.1817356.82217.02358.642山东省7284.45562.19819992.73224.0611107.9714北京市5932.3682.3328770.681721.78689.617四川省4773.27742.561815237.5528.301399.339河南省4347.4844.51712395.26821.05595.398河北省4167.58947.11113226.37732.7518120.9719安徽省3498.191046.081411576.291126.9512108.9115福建省3383.381165.01710091.471420.674121.0820湖北省3283.31241.382011932.22923.869107.5013湖南省3250.691339.052113605.43629.5415122.0522山西省2834.61456.1795412.992623.961088.936江西省2812.31541.49199013.341530.4316103.6110陕西省2775.271645.73158687.61829.1514107.4512辽宁省2764.71747.041210252.531337.1720147.6427内蒙古自治区2349.951844.85168896.751643.3724152.9429重庆市2285.451947.271086101930.8717126.6623云南省2278.242034.342310951.691240.3421151.3228天津市2141.042167.9267882.042150.2229206.0031贵州省1969.512235.232211872.291060.6130157.2230广西壮族自治区1800.122330.98258560.712034.6019121.91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618.62430.1276627.12341.4622114.0116黑龙江省1300.52525.48286534.542443.9225120.7418吉林省1143.972630.95266259.362547.2927136.4425甘肃省1001.862724.84294895.62747.7928106.6911-5-海南省921.22846.73133007.92846.4526128.5024宁夏回族自治区460.012932.22241922.263042.5121118.5017青海省328.763017.73302787.192983.2831137.1126西藏自治区2133110.6431495.683123.83820.481全国中位数2775.27--44.85--8896.75--30.43--114.01--全国均值3582.99--46.88--9795.56--34.18--113.40--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图2 2019-2021年全国各省市政府负债率变化情况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2019年负债率(%)2020年负债率(%)2021年负债率(%)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图3 2019-2021年全国各省市地方政府债务率变化情况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002019年债务率(%)2020年债务率(%)2021年债务率(%)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二、吉林省各州市经济及财政实力1.吉林省各州市经济实力-6-吉林省经济发展不均衡,省会长春市经济体量远超其他区域,极化效应十分明显。2021年,从已披露的经济数据看,长春市经济规模以绝对优势位列吉林省首位,吉林市次之,但相较长春市仍有较大差距,其余各州市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吉林省下辖长春市、吉林市、白山市、通化市、辽源市、四平市、松原市、白城市8个地级市及延边州。从地区生产总值规模来看,吉林省各州市经济实力差异较大。省会长春市经济总量处于领先地位,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例在50%以上,极化效应十分明显;吉林市经济规模次之,但较长春市有较大差距;其余各州市经济总量均相对较小,2021年均低于千亿元,其中辽源市经济总量排名末位,为463.49亿元。吉林省各地级市龙头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弱,城市间一体化程度较低,人口和资源要素流动亟需加强,产业协调互补性仍需提高,城市群辐射带动效应尚需进一步增强。图4 2021年吉林省各州市GDP及增速情况GDP增速(%)

98.5四平市8白城市7.5辽源市 松原市通化市吉林市6.5延边州白山市6长春市5.55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GDP(亿元)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产业发展方面,吉林省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构建汽车产业“一核心、三支撑、两聚焦”的区域差异化布局。以长春市为核心,打造世界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和售后市场服务基地以及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为支撑,构建区域特色产业集群。表5近年来吉林省各州市主导产业情况州市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信息科技旅游长春市√√√√√√√吉林市√√√√√√√松原市√√延边州√√√√√通化市√√√四平市√√√√白城市√√白山市√√√√辽源市√√√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图5 近年来吉林省主导产业PPI情况-7-150100500-50-100

-19-19-19-19-19-19-20-20-20-20-20-20-21-21-21-21-21-21-22-22-22-22JanMarMayJulSepNovJanMarMayJulSepNovJanMarMayJulSepNovJanMarMayJulPPI: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当月同比 PPI: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当月同比PPI: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当月同比 PPI: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当月同比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州以二、三产业结构为主,产业结构抵抗周期性波动能力较强。松原市、四平市、白城市整体工业实力较弱、产业竞争力不强或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城市,培育工业基础及产业升级压力较大,面临持续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压力。62021年吉林省各州市三次产业结构情况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50.950.652.554.45947.1555.160.959.82020.3717.841.736.537.129.226.729.332.487.412.927.58.511.827.112.410.9长春市吉林市松原市延边州通化市四平市白城市白山市辽源市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2.吉林省各州市财政实力及债务情况吉林省各州市财政实力分化明显。与经济实力相匹配,长春市综合财力相对其他州市较强。2021年,除延边州和白城市外,其他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2020年均呈增长趋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较2020年普遍减少;全省各州市财政自给率处于较低水平。吉林省各州市政府债务余额中,长春市债务余额最大。截至2021年底,吉林省各州市政府债务率相差较小,均在140%以下。(1)财政收入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影响,吉林省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涨跌互现、分化较大。2021年除延边州和白城市外,其他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较2020年均有所增加。长春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最大,远超其他区域,2021年为617.09亿元;吉林市以接近百亿的规模位居全省第二,其余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对较小,落入全国靠后区间,面临持续增收压力。其中,辽源市规模最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未超过20.00亿元。-8-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看,受疫情反复、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吉林省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差异较大。2021年,除延边州和白城市外,其他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2020年增速均为正。其中,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白山市和辽源市同比增速均在5%以上,四平市增长最快,超过15%;松原市、延边州、通化市和白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位列全省后四位。图7 2019-2021年吉林省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长率情况(单位:亿元)700.0020.00600.0015.00500.0010.00400.005.00300.000.00200.00-5.00100.00-10.000.00-15.00长春市吉林市松原市延边州通化市四平市白城市白山市辽源市2019年2020年2021年2020年增长率(%)2021年增长率(%)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政府性基金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吉林省各州市实现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差别较大。2021年,长春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为719.76亿元,规模位居全省首位,占吉林省政府性基金收入比重76.70%,同比下降4.8%。从已获取数据看,除长春市外,其余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较2020年多数普遍减少,且规模普遍较小,其中白城市和松原市分别为2.64亿元和14.00亿元。财政自给率财政自给率方面,全省各州市财政自给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2021年,吉林省各州市财政自给程度较弱但多数区域呈增长趋势,其中长春市超过60%,较2020年提升23.23个百分点,相对较高;其余各州市财政自给率均在30%以下。图8 2019-2021年吉林省各州市财政自给率情况-9-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长春市 吉林市 松原市 延边州 通化市 四平市 白城市 白山市 辽源市2019年(%)2020年(%)2021年(%)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2)债务情况从政府债务规模看,截至2021年底,吉林省各州市中,长春市政府债务余额最大,为1955.80亿元,同比增长27.07%,其次是延边州和吉林市,分别同比增长39.32%和20.75%,规模均在450亿元以上;白山市、松原市、四平市、白城市、辽源市和四平市政府债务规模均处于100亿元至200亿元之间。图9 2019-2021年吉林省各州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单位:亿元)2500.002000.001500.001000.00500.000.00长春市 吉林市 松原市 延边州 通化市 四平市 白城市 白山市 辽源市2019年2020年2021年注:2019-2021年,辽源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市本级数据。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债务指标方面,截至2021年底,吉林省各州市政府负债率除通化市和白城市外,均呈现逐年上升状态,延边州负债率最高,接近70%,其他州市负债率为30%左右及以下。同期末,吉林省各州市政府债务率相差较小,均在140%以下。根据现有可得数据计算,截至2021年底,通化市政府债务率较上年底有所下降,其他州市较上年底均有所上升。-10-图10 2019-2021年底吉林省各州市政府负债率情况注:政府负债率=地方政府债务/GDP*100%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图11 2019-2021年底吉林省各州市政府债务率情况140120100806040200长春市松原市延边州通化市四平市白城市白山市辽源市2019年(%)2020年(%)2021年(%)注:1.政府债务率=地方政府债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一般预算中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100%;其中2021年由于部分州市未披露上级补助收入数据,故此处部分州市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之间差额计算。由于部分州市2019-2021年全市口径财政收入及债务余额未获取,故本图基于可获取全市口径财政收入和债务余额的州市完成。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三、吉林省城投企业偿债能力-11-1.吉林省城投企业概况吉林省存续发债城投企业较少,多集中在长春市和吉林市,发债企业主体信用级别分布较为均匀。截至2022年9月底,吉林省有存续债券的城投企业共16家。样本中市级城投企业11家,国家级园区企业4家,普通园区企业1家。从各州市发债城投企业数量看,样本中长春市发债城投企业7家,吉林市有5家,四平市、通化市、松原市和延边州各有1家。总体看,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较少,多集中在长春市和吉林市。图12 吉林省城投企业行政级别分布情况 图13 吉林省城投企业主体级别分布情况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注:已剔除个别无存续主体级别的城投企业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从发债企业主体信用级别分布看,吉林省有存续债券的16家样本城投企业中,有存续主体信用级别的城投企业共14家。其中,AAA级城投企业共5家,包括长春市4家,吉林市1家;AA+级城投企业共4家,其中长春市3家,吉林市1家;AA级城投企业共5家,占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有存续主体级别)总数的35.71%。高信用级别城投企业集中在区域发展较好的长春市以及吉林市。从级别迁徙来看,2022年1-9月,样本中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主体信用级别无上调或下调变动。2.吉林省城投企业债务压力及偿债能力分析1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存量债务主要集中于长春市和吉林市,吉林省各州市发债城投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较弱。2019-2021年,吉林省所有发债城投企业合计净融资额持续为正。从存续债券期限结构来看,除长春市发债城投企业未来集中兑付压力较大外,其余压力均较小。2019-2021年末,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余额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底,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余额合计3426.49亿元。其中,2019-2021年末长春市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规模最大且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底为2442.78亿元,占2021年底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余额的71.29%。吉林市全部债务余额位列第二,截至2021年底为815.05亿元,占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余额的23.79%。截至2021年底,上述两个市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合计占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余额的95.08%。由于部分城投企业财务数据未获取,故本报告对吉林省城投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基于可获取完整财务数据的城投企业完成,共15家(剔除母子公司抵消合并后为11家)。-12-图14 2019-2021年末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余额规模情况(单位:亿元)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从发债城投企业债务负担来看,2019-2021年末,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提高,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持续增加。同期,从各州市级来看,2019-2021年末,通化市和松原市城投企业资产负债率波动增长,长春市和延边州资产负债率持续增长,其他地区城投企业资产负债率相对稳定;通化市和松原市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波动增长,延边州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快速增长,吉林市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有所下降,其他地区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呈相对稳定趋势。截至2021年底,长春市、延边州和吉林市发债城投企业资产负债率均在50%以上;长春市、延边州和吉林市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均在40%以上。图15 2019-2021年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债务负担情况省本级及各州市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之和-13-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从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存续债券期限结构看,仍基本延续上一年度到期债券期限结构分布情况,整体在3年以内到期的债券规模较大。其中,长春市发债城投企业未来集中兑付压力较大,松原市和吉林市发债城投企业到期债券规模相对较小,通化市和延边州发债城投企业到期债券规模很小。图16 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债券期限结构(单位:亿元)注:到期债券规模包含回售行权部分;债券期限结构采用截至2022年9月末存量债券的余额计算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从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情况来看,2019-2021年末,发债城投企业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覆盖倍数均在1.00倍以下,覆盖倍数较低。具体看,2021年,长春市、延边州、通化市、松原市和吉林市发债城投企业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覆盖倍数分别为0.70倍、0.60倍、0.04倍、0.03倍和0.09倍,其中通化市、松原市和吉林市发债城投企业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覆盖能力相对偏弱。图17 2019-2021年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货币资金/短期债务情况-14-注:通化市发债城投企业2019年无短期债务,故货币资金/短期债务无法计算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从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对外融资情况来看,考虑到政府注资、往来拆借等行为可能对城投企业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及流出产生扰动影响,本报告用“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来表示城投企业从金融机构及债券市场进行融资形成的现金流入,用“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来表示城投企业偿还刚性债务形成的现金流出,更为直观地反映城投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以及金融机构及债券市场对城投企业的认可度。从融资现金流入方面来看,2019-2021年,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年均复合增长12.81%。具体来看,长春市发债城投企业“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持续增长,占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总额的81.41%;其他地市的发债城投企业均有所下降。从偿债现金流出方面来看,2019-2021年,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10.90%。具体来看,长春市发债城投企业“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持续增长,2021年支付的现金规模占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总额的75.89%;吉林市发债城投企业“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持续下降,规模仅次于长春市;通化市和延边州“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持续增长但规模相对较小;松原市发债城投企业“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波动下降。从净融资额方面来看,2019-2021年,长春市和通化市发债城投企业净融资额持续为正、波动增长;同期,延边州和通化市发债城投企业净融资额波动增长;2021年松原市和吉林市发债城投企业净融资额为负。2021年吉林省所有样本发债城投企业净融资额合计数为正,总计达326.12亿元,融资能力较上年保持相对稳定。总体来看,长春市发债城投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以及金融机构及债券市场对城投企业的认可度在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中相对较高且逐年提高,吉林市发债城投企业融资能力仅次于长春市发债城投企业,但融资规模逐年收缩,其他各州市的发债城投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以及金融机构及债券市场的认可度在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中相对较低,且2021年融资规模均有所下降。表6 2019-2021年吉林省发债城投企业净融资额情况(单位:亿元)2019年2020年2021年区域取得借款收取得借款收偿还债取得借款收到偿还债务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到的现金+的现金+发行净融资净融资额务支付净融资额支付的现发行债券收付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债券收到的现额的现金金到的现金到的现金金长春市724.23605.96118.271036.82695.95340.871254.31921.81332.50延边州12.3115.85-3.5430.5417.4713.0629.0424.284.76通化市3.920.233.6915.680.8114.8715.046.518.53松原市53.5930.6022.9947.1725.0822.0828.5228.67-0.14吉林市416.54334.8781.67312.32310.471.85213.80233.33-19.52总计1210.59987.52223.071442.531049.78392.751540.711214.59326.12注:1.净融资额=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2.尾差系四舍五入所致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3.吉林省各区财政收入对发债城投企业债务的支持保障能力-15-吉林省各州市债务规模差异较大,长春市和吉林市城投企业有息债务规模整体高于其他各州市。吉林市、延边州和通化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地方政府债务”覆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