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0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0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0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0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共20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汇报人:CHENYING0907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作者简介Thisisagoodspaceforashortsubtitle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知识链接Thisisagoodspaceforashortsubtitle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学习目标Thisisagoodspaceforashortsubtitle丁肇中()

朱熹()测量()彷徨()儒家()不知所措()埋没()格物致知()袖手旁观()字词正音zhàoxīxiùzhìmòpángrúliángcuò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探究、穷尽。致知:获得知识。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正心:端正心性。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整顿管理家政。词语解释Thisisagoodspaceforashortsubtitle1.自由地朗读课文,整理出文章脉络2.《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整体感知Thisisagoodspaceforashortsubtitle1.自由地朗读课文,整理出文章脉络提出问题:第一部分(1)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分析问题:第二部分(2~12)用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亲身经验,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解决问题:第三部分(13)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中国年轻一代提出希望。整体感知Thisisagoodspaceforashortsubtitle1.自由地朗读课文,整理出文章脉络分析问题:第二部分(2~12)用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亲身经验,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一层(2)从正面解释“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第二层(3~5)从反面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第三层(6~12)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整体感知Thisisagoodspaceforashortsubtitle2.《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整体感知Thisisagoodspaceforashortsubtitle1.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2.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4.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有哪两个方面?课文研读Thisisagoodspaceforashortsubtitle1.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课文研读Thisisagoodspaceforashortsubtitle2.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意义: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课文研读Thisisagoodspaceforashortsubtitle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研读Thisisagoodspaceforashortsubtitle4.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有哪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课文研读Thisisagoodspaceforashortsubtitle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课文研读Thisisagoodspaceforashortsubtitle1.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第一,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深入探究Thisisagoodspaceforashortsubtitle2.本文采用了哪些说理方法?(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为了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格物致知的观点,作者首先引用了《大学》里的话证明,由于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作者又举了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事例,生动有趣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为了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作者先讲道理,从正面分析什么是真正的实验精神,然后联系现实,指出大部分中国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再联系自己的经历举例说明传统教育的弊端,进一步论证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深入探究Thisisagoodspaceforashortsubtitle(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