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30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30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30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30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30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顾颉刚怀疑与学问哲学家的对话罗素:“你的学生中谁最优秀?”穆尔:“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穆尔:“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人在听我的课时总露出迷茫的神色,而且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维特根斯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猜:维特根斯坦说了什么哲学家的对话维特根斯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不主动思考问题。他缺乏怀疑精神。……怀疑与学问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知识备查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代表作:《秦汉的方士和儒生》(原名《汉代学术史略》)、《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等。知识备查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中华书局2011年版)。1922年,顾颉刚先生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这段时间他与胡适和钱玄同通过信件讨论群经辨伪问题,开始复兴历史上的疑辨运动,并把儒家的辨伪变成历史家的辨伪。在1923年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学说,引起了一场古史大论战。1926年,顾颉刚把论战双方的文章收集起来,编成《古史辨》第一册,于是,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怀疑与学问》即为此段时间所作。知识备查颐载妄滞折俗墨譬疑塾辩颉虚妄攻萤程张虚流守怀扣论不自破腐草为yízàiwàngzhìzhésúmòpìyíshúbiànjiégōngyíng停如师顾刚xūwàng知识备查()折跟头()打折()折本折shézhēzhézàicáizāi载重()裁剪()栽树()()析biàn()子辨辩辫()论整体感知01docerID:327037375提炼观点我们不论对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思索辨别。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docerID:327037375提炼观点由以上关键句,可提炼出中心论点:做学问必须要有怀疑精神。docerID:327037375找出分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又提出了哪些分论点?分论点间是何关系?怀疑是从消极方面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分论点一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分论点二做学问必须要有怀疑精神。递进关系docerID:327037375梳理文章结构第1部分(1-2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第2部分(3-5段)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第3部分(6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精读课文02阅读第一部分(1-2),说说文章开头引用两则名言有何作用。“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作用:提出了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引用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论据,这就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阅读第二部分(3—5),思考:1.第3、4段列举了哪三个事例?有什么作用?三皇五帝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所著?著者何以知道?腐草为萤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依据?国难传言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实际的情形须靠自己亲身视察作用:使作者的观点(学则须疑)更具体、更真实、更有说服力。阅读第二部分(3—5),思考:2.说说第三段的内容有什么内在关系,这段有何作用。“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做学问也是这样……”因果阅读第二部分(3—5),思考:2.说说第三段的内容有什么内在关系,这段有何作用。内容上:❶指出了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❷举例论证了“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一观点”❸指出证据有时不能见到,只能靠别人的传说。结构上:铺垫、引出下文。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下文紧接着就谈论如何对待这“传说”。阅读第二部分(3—5),思考:3.第四段可分为哪几层?分别讲了什么?事前的思索和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举二例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阅读第二部分(3—5),思考:4.第四、五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两段有何不同?第四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四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第五段说读书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第五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互相补充,构思全面。阅读第二部分(3—5),思考:5.第五段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正反对比论证;使观点更深刻、更全面、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引用名言,使观点更有说服力。阅读第三部分(6),思考:1.课文第6段的第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起的作用是什么?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就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获得新发明,怀疑精神也是基本条件。结构上:承上启下。前一分句承上,是上文论述的总结,后一分句启下,提出后文要论述的论点。内容上:“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归结上一部分所论述的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提出本段的论点。阅读第三部分(6),思考:2.第6段中采用了什么事实论据,有何作用?通过列举戴震幼时读书的事例论证了“许多大学问家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这一观点从而使作者的观点更具体、更真实、更有说服力。阅读第三部分(6),思考:3.以下选句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一切学问家,不但对於流俗传说,就是对於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一切”从范围上进行限制,意思是“所有”;“常常”是频率副词,意思是“经常”这两个词语用在句中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善于怀疑、辩论、评判、修成过去学者的学说。通过这句话,作者概括了“怀疑”的精神,提出了这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延伸拓展03docerID:327037375延伸拓展你是否赞成文章的论点?如果赞成,请再举出相关的名言警句和事例:“多想出智慧。“——毛泽东“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鲁迅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牛顿看见苹果落地,产生疑问,发现万有引力。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提出了日心说。……课文小结04梳理文章结构怀疑与学问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