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新高考)专题四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新高考)专题四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新高考)专题四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新高考)专题四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新高考)专题四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方议定海关税则,将货物税率用两国协定的方式确定下来,清政府从此承担了相应的条约义务,并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的权力,而谈判代表却认为谈判取得了重大胜利。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A.谈判代表好大喜功 B.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C.国人缺乏主权意识 D.中国的关税主权开始丧失2.19世纪中期,清政府曾有三次临时性遣使,即1866年斌椿随赫德前往欧洲的观光性访问,1868—1870年蒲安臣使团的“世界性出使”,1870—1871年崇厚因“天津教案”而进行的法国之行。这些举措()A.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B.是主动融入世界的尝试C.增强了对外交往的信心 D.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3.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败,瓜分狂潮,八国联军入侵等民族创伤成为中华民族走出被动状态,初步实现群体导火线。而中华民族具有群体觉醒意识的标志性是两大群体,即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几乎同时登上历史舞台,并相继创立和认同“中华民族”这个标志性概念。上述材料说明()A.中国社会各阶层都认识到民族独立的重要性B.新社会力量崛起是民族意识觉醒的主要原因C.中国已经具备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基础D.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最终趋向相同政体4.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立宪派的各种活动,他们的这些行为()1911年6月川汉铁路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会议当场就决定成立保路同志会,推立宪党人蒲殿俊、罗纶为正副议长”1911年10月12日湖北谘议局局长、立宪党人汤化龙向革命党人建议,“此时武昌发难,各省均不晓得,须先通知各省,请一致响应,以助成伟举。”1912年初江苏立宪党领袖张謇:“甲日满退,乙日拥公,东南诸方,一致通过”,“愿公奋其英略,旦夕之间,勘定大局”。A.体现了资产阶级走向联合 B.影响了清末民初政局的变动C.说明立宪派趁势投机革命 D.表明民主革命成为时代潮流5.1912年3月,统一党成立,其宗旨为“统一全国建设,强固中央政府,促进完美共和政治”,同年5月共和党成立,其党义是保持全国统一,采取国家主义;以国家权力扶持国民进步;应世界大势,以平和实行立国。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国家面临分裂的重大危机 B.社会精英对民族国家构建的向往C.民主共和观念成为人们共识 D.各党派之间的政治理念分歧缩小6.五四运动后,全国成立了多个马克思主义社团,如新民学会“以俄国事情急待研究”,遂发起成立俄罗斯研究会,希望……通过考察、研究,借鉴俄国革命经验来改造中国社会,开辟一个“黄金时代”。这反映了当时()A.俄国革命形势十分危急 B.探索救国道路出现新突破C.学习俄国革命已成共识 D.共产党早期组织已广泛建立7.中共二大制定了正式的党章,明确规定:无论何时何地,每个党员的言论必须是党的言论,每个党员的活动必须是党的活动。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属性 B.强调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C.规范党内民主的组织形式 D.明确了党的民主革命目标8.1928年7月,周恩来曾指出:“我们还有一个根本的固定的军事工作方针,就是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周恩来得出的这一认识()A.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反思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C.吸取了中共“左”倾错误的教训 D.促使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9.1935年底,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正式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这一变化根源于()A.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B.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C.党的指导思想的转变 D.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10.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据新三民主义制定建国主张。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冲突的”,“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据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这反映出()A.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没有区别C.中国共产党扩大了其政治影响 D.国共两党准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11.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A.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 B.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C.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 D.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时搜集到以下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清帝退位诏书》(1912.2.12)材料二辛亥革命看起来并不像我们认为革命应该是的样子。真正的原因在于,从许多方面来说,它都未带来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未来。新生的“中华民国”并不是共和主义的,尽管帝制政治架构崩溃了,但许多前清官僚仍稳居原位,文化、社会与经济也貌似毫无改变。当然,它们在发生变化,但却不是作为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美】沙培德《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材料三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辛亥革命,则是比较更完全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比较三组史料,分别说明其各自的史料价值。(2)根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关于“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没有一战,何来五四?”要认识五四的起源,必须追溯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对中国人的中国观和世界观造成巨大冲击。自此以后,民族主义因此成为中国的主旋律,加入国际社会变为平等一员,成为许多中国人的共同追求。但是巴黎和谈的失败,使得这种希望完全破灭,于是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材料二又有学者从新史料中发现更为重要的动因,是1918年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政府之间的秘密协定,日本给中国军阀政府2000万日元的贷款,以获取在山东修建两条铁路、在各要塞驻军,以及训练指挥中国路警的权利。在北京的指示下,中国驻日公使章宗祥“欣然同意”这些条款。日本带着这些秘密条约来到凡尔赛,自信能在山东问题上获胜。留日学生“从日本人学到的近代知识和从他们得到的轻蔑对待,混合了他们自己对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政策的愤恨,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意识”。因此,在当时的爱国运动中,他们很自然的走在前列。留日学生爱国斗争对国内的影响,也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运用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五四运动原因”的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充分运用材料及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丧失单独改变税率的权力,清政府谈判代表却认为是重大胜利,说明清政府官员对丧失关税自主权的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国家主权认识不清,缺乏近代外交意识,故B项正确。谈判代表好大喜功只是材料的表面信息,不是本质,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出部分清政府官员缺乏主权意识,“国人缺乏主权意识”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属于表象,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2.答案:C解析:1866年,英国人赫德回国休假,向清政府建议派遣官员到英国考察,1868—1870年清政府聘请前驻华公使蒲安臣率团进行“世界性出使”,1870—1871年,因“天津教案”,清政府派崇厚出使法国谢罪,这些举措使清政府逐渐接触并了解西方社会,为打破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走向近代外交创造了条件,增强了对外交往的信心,故选C项。3.答案:B4.答案:B5.答案:B解析:统一党的宗旨是“统一全国建设,强固中央政府,促进完美共和政治”,共和党的党义是“保持全国统一,采取国家主义;以国家权力扶持国民进步;应世界大势,以平和实行立国”可知统一党和共和党都强调“国家统一”“国家权力”以及“国家主义”,据此可以判断出当时中国的社会精英对构建民族国家的向往,故选B项。6.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后,由于中国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彻底失望,更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逐渐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探索救国道路由走“欧美人的路”到走“俄国人的路”,故选B项;材料强调借鉴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来改造中国社会,而不是说俄国革命形势十分危急,排除A项;“已成共识”说法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马克思主义社团,不是共产党早期组织广泛建立,排除D项。7.答案:B8.答案:A解析:材料中共“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右倾错误导致大革命失败,这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反思,故A项正确;中共“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导致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故B项错误;材料中共吸取了中共右倾错误的教训,故项错误;年南昌起义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35年底”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时代背景可知,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故选D项;这一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表述有误;党的工作重心仍然在农村,B项表述有误;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是马列主义,C项表述有误。10.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毛泽东主张“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是一种策略调整,有利于团结不同阶层、阶级的人民群众共同抗日,从而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故C项正确。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故A项错误。“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没有区别”的表述错误,故B项错误。国共两党准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结论,材料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1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可知重庆谈判让广大民众了解到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使得国民党发动内战缺少了正当的理由,也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故答案为D项。A、C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表述错误,重庆谈判并未增强中共的实力。12.答案:(1)材料一直接反映了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政体变化进程中的地位;材料二说明了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深远发展中的地位;材料三强调了辛亥革命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它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它开启了完整意义上的民主革命的进程;它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3.答案:材料一认为,五四运动直接与一战相关,没有巴黎和会的刺激就未必有五四运动的发生。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全面。五四运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产生合力的结果。国际因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必然激发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反帝情绪的高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道路。国内因素:北洋军阀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主权,阶级矛盾尖锐。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提供了阶级条件。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