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学习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 _央视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大国崛起》第六集之《帝国春秋》,讲述了德国的分 -裂与统一,衰落与崛起,非常耐人寻味。下面是橙子给大家整理的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 1看完纪录片德国崛起,颇有感触 !有以下四点:科教兴邦。纪录片中有这样两句句话:“德国能够打败法国这件事早在德国小学课本上就已经决定了、小学自然课本上画有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十九世纪的德国还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但是教育依然受得十分的重视,在德国受教育作为一项义务被写入法律。这必将会使全民素质提高。德国洪堡大学里同时存在着几种相背离的理论,这所大学出过 2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这所大学是在德国经济相当不景气的情况下,由德皇掏自己腰包建立的,可见整个民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我们说战争是残酷的,德国发起了一战、二战,我们自然不会认同他的做法,但是换个方式想一想他那里来的这么大的实力呢;二战过后短短几十年,如今的德国又让人们望尘莫及。我认为教育在这其中是占很大分量的。经济的力量。十九世纪的德国政治上分崩离析,小小的一片土地上竟出现了几十个邦国。这严重影响了国家民族的崛起与发展。经济学家李斯特游说各邦国国王。最终,实现了各邦国的经济联盟,并最终推动了政治的统一。现在的欧盟已初步实现了经济联盟,以史为鉴,最终目的是否正是政治的统一呢?再看宝岛台湾,何时能够回归母亲的怀抱呢?民族魂。日本错了,既不认也不改,鄙视 ;美国错了,不认但改了,有脑袋;德国错了,认错并诚心悔过,有风度。勃朗特在受欺凌的犹太人墓碑前深深一跪,触动了所有人的心。(勃朗特是个出色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是伟大的。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不一定会有多么高的收入,有的甚至一贫如洗,但是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一定是相当丰厚的。片中出现的经济学家李斯特,他的儿子因患病没钱得到良好的救治而死去,他本人最终自杀身亡。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状况下,他几乎穷其后半生致力于游说推行货币统一、经济统一。睿智的头脑使他预见到了社会科学的奥秘,伟大的心灵支持他勇敢的前行。我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经济学家。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 2刚刚看了央视的《大国崛起》第六集之《帝国春秋》,讲述了德国的分 -裂与统一,衰落与崛起,非常耐人寻味。一个曾经多次遭受分 -裂的国家,一个曾经给全世界带来最大的灾难的国家,一个摆脱了全部历史的不幸重新进入欧洲,融入世界,并成为第三大经济强国的国家,很让人敬佩和尊敬。我这里想说的是其实很多问题是没有“对”与“错”之分的。从德国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来看,它无疑就是想称霸世界,主宰所有民族,但是我们看到在当时民 -主及人权思想还远没普及的时代,这样的想法难道不是所有强大的国家或集权体所共有的吗 ?大到发现新大陆的西班牙、葡萄牙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小到我国历史上的元朝、清朝的统一,都是一个集权体强大之后对周边范围内的征服和侵略,而被称为一个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的二十一世纪的“世界警 -察”美国,因为碍于“人权”、“民-主”等问题,于是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表面君子背后小人的通过发动战争、干涉内政、布置军力等手段妄图实现称霸世界的目的吗 ?因此,我们对于这些问题的评价只是由于它们产生的历史作用不一样才对它们褒贬不一,而这些所谓的“历史作用”却也是不同民族和人民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当然,这里要澄清的是我只是对这种自己强大之后的妄图主宰世界,或者希望能够实现对近邻的主权统治的愿望的一种理解,并不表示支持,更不是对其残忍的屠戮、虐-杀、侮辱人类的行为表示丝毫的理解或赞同。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们经常会从历史学家嘴里听到说,认为那些统一民族或者国家的国王、君主或政权,对于历史的前进起着巨大的作用,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和进步,那么我就想知道了,如果哪个民族或国家统一了整个世界,是不是它就能够促进世界的融合和进步呢这一点其实真的非常有趣,我们来继续看德国。在1820xx年德意志被拿破仑征服之后,一直是处于分 -裂状态,又 300多个小的邦国构成,彼此相互独立,最多时有6000多种货币,并且彼此之间征收高额关税,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于是当1871年“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国之后,促使德国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到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俾斯麦的功绩也广为后世所称颂。之后的德国国王威廉二世希望能继续完成“统一大业”,于是开始发展世界大战,妄图将全世界统一,然而德国不但战败,而且他也广为后世所唾骂。都是“统一”,而结果及后人的评价却是大相径庭,确实比较有趣。也许有人会说这其实是民族性和地源性造成的,本来的德意志就是一个国家,它本来就有权统一,而称霸世界就是侵略别的国家。但我想说其实本来世界就是相对的,“大”与“斜,“高”与“矮”,“美”与“丑”就都是相对的概念,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也都是各自混战割据的情况,后来也都被秦朝统一,实行君主专制,为什么就不可能将其复制到“世界地图”上呢?可以设想有这样一天,外星人来侵略地球,整个地球面临被征服的危机,于是地球上的各个某个国家发动革命,统一了全世界,开始与外星球对抗。也许真的到了那一天,这个统一全世界、称霸地球的国家也一定会同样被全人类的后世所歌颂。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 3我对历史很感兴趣 ,因为历史使人明智.【大国崛起】也不是第一次看了,在高中的时候就看过 ,是学校在晚饭后安排大家看的.第二次是大一上专业课 ,老师又放了一次 .所以,在国际经济地理这门课上看大国崛起已经是第三次了.每次看我都有很多不同的收获 ,但有个共同的感悟是以下几点: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崛起是离不开其自然环境的,如地理交通位置发达,自然资源丰富,等等.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崛起是离不开软实力的,如文化和教育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 ,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 ,是人才的较量 .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崛起是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 ,是带动民族整体发展的精神动力.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崛起是应该要顺应时代发展的,符合客观实际的.也许还有很多点,但我得到的主要感悟就是这四点了.一言以蔽之,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崛起是要物质和意识统一的.而德国就做到了以上几点.从自然环境上看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它周围有9个邻国: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为邻,南边是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共和国和波兰接壤.从1990年10月3日德国国家重新统一以来.这个中心地理位置尤为突出.作为欧洲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一员,德国构成了通向中欧就及东欧各国的桥梁德国人口总数约8180万人.除俄罗斯之外 ,它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从德国的文化和教育上看 :德国的哲学在近代享有崇高的地位 ,最著名的有莱布尼兹 ,康德,黑格尔,尼采和马克思 ,当然费希特 ,费尔巴哈,谢林也很有声望.古典主义的巴赫 ,浪漫主义的贝多芬 ,还有莫扎特,海顿.海德堡大学是德语世界第三古老的大学(前两个是查理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建于1386;柏林大学由于在 19世纪早期将科学技术作为大学的重要课程并且和经济生产相联系,促进了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改革了欧洲大学的种种弊端 ,而被称为现代大学之父 .从德国的民族精神看 :一是讲理性,守纪律,办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二是文化素质普遍较高 ,说话有修养 ,知识面广,不怕辩论.三是崇尚自强不息 ,精益求精,永不满足."自暴自弃"与人们印象中的德国人似乎并无关联 ,但德意志民族确实自古就有一种悲观的天性,德国人认为,总是看黑暗面表示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批判式的思考 ,是一种智慧的谨慎 ,因为德国人有着一颗渴望安全感的心和一个善于逻辑分析的头脑.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战败了.德意志民族靠着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创造了经济奇迹 ,并很快重新成为政治和经济强国.在美国有很多德国移民 ,美国人对他们的素质评价很高,德国人在美国作奸犯科的事几乎没听说过 .在顺应时代发展上 :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和法国都要落后,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300多个封建邦国各据一方.这些邦国,尤其是普鲁士、奥地利等大的邦国,为了强化统治和扩大军事实力,企图通过教育造就忠顺的臣民和得心应手的兵士,所以急于把国民学校管理权从教会转到国家手中并大力提倡强迫义务教育.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武力统一了德国是德国的发展成为了TOC\o"1-5"\h\z可能,也为其创造了好的环境 .我之所以选择德国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他虽然是法西斯和两次世界大战的代表 ,为世界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但是和日本相比他要高尚的过 ,要勇敢的多.因此我更讨厌日本了.大家都不会忘记 ,在1970年的那个萧瑟冬日,在波兰一个古老的城区 ,在那个朴素而庄重的石碑前,反纳粹的斗士、时任联邦德国、66岁的勃兰特凝重地跪下了.这个举动感动了波兰,也感动了世界 .希望我的祖国,也能够大力发展好教育,注重人才培养 ,不断培育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早日从一个经济大国成为一个经济强国.无论怎样,我以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大国崛起德国观后感 4在小学教育课上看到了大国崛起的德国历史。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勃兰登堡门,德国的国门,它见证了德国跌宕起伏的坎坷命运。守护着这扇国家命运之门的女神,德国人称她为和平女神。但是,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这块被称为欧洲走廊的土地,一直就是整个欧洲的战场。德意志人经常成为环伺在周围的欧洲列强的雇佣军,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相残杀。人们想起了德意志诗人席勒的一声感叹:“德意志 ?它在哪里 ?我找不到那块地方。席勒的朋友歌德则干脆地说道,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德国的历史几经波折,它的崛起姗姗来迟,可结果刚一亮相就令全世界大吃一惊。因为它在人口总量、国民生产总值、钢铁产量、煤产量以及铁路线里程等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法国,在欧洲仅次于称霸了一个世纪之久的英国。德意志从濒临亡国的绝境发展成一个令人瞩目的强国,采取了种种的措施,这些措施当中,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它高度地重视对国民素质的培养,并以此作为它国家振兴的基础。战胜法国并俘虏法国皇帝的元帅毛奇就曾经说过:“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而最叫我感慨的是,1820xx年,德国的孩子们已经可以在教室里面学习自然知识。他们知道了五大洲的人和事情,他们知道世界的格局。才特尔镇位于德国最北部,临近丹麦。180年前,这里是普鲁士王国最偏远最落后的乡村。今天的才特尔小学依然是小镇孩子们读书的地方,同时,它也是全德国最完整地保留了普鲁士时期原貌的小学博物馆。当时的孩子们已经了解到,距离他们上万公里之遥的中国长城是什么样子。孩子们也可以了解到在五大洲居住的不同人种和不同的生活环境 ;在小学实验室里,他们可以接触到最新的自然科学知识。这张课程表记录了当时给小学生们开设的课程:世界地理、自然、算术以及德语、书法、宗教和体操。学生们上学几乎是免费的,主要是以实物的形式来支付,不上学却要受到处罚,学校里还保存着当年的罚款登记簿。更令人惊讶的是,1850年,德国就建立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的义务,而国家则必须为它的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免费教育从 19世纪中期就已开始,德意志统一前夕,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 97.5%。年轻一代从一开始就要学会不仅仅只为自己活着,而是为整个民族。早在拿破仑的军队入侵的时候,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就指出了德意志的出路。他说:“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的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过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普鲁士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当普鲁士还在向拿破仑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时,柏林洪堡大学诞生了。国王拿出了最后一点家底,并把豪华的王子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与此同时,他还接受了大学提出的一个要求,那就是: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同时拥有国家的保障和充分的自由,成就了德意志的科学家。我现在理解了为什么德国有世界上最多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在柏林洪堡大学主楼的长廊里,挂着许多黑白照片,他们都是在各个领域里取得了重要成就的本校教授,其中的29位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诺贝尔奖得主。这些德国大学的科学家,都把自己视作“德意志科学家”。这一概念的意义,正如著名作曲家瓦格纳所说:科学家出于自我意志,献身于科学研究工作,参与这一工作,把自己所有的个人利益都置之度外。这一献身精神是德国崛起为世界大国的非常关键的一个原因。一个国家的崛起总能成就一位伟人,或者说一位伟人有可能成就一个国家的崛起,这个人在德国就是俾斯麦,被人们称为“铁血宰相”的他,利用铁血战争的思想使普鲁士迅速壮大,然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快统一了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饲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在 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他遵循欧洲大国的均衡原则,为德国带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造就了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并注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1950— 1970年,联邦德国在校大学生由100339人增加到411951人,平均每万居民的大学生数从 21人增加到67.9人。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外,联邦德国也很重视职工的业余教育,规定不再升入大专院校的中学毕业生,在三年内享有法定休闲日去接受正规课程教育。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在德国,教育、哲学和科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欧洲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出现在德国,成为许多其他欧洲国家的榜样,由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高等学校是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力量,也在应用研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德国的现代化过程中,教育、科学、大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电气时代的一批重要发明在德国诞生。从1851年到1920xx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在1871年统一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德国经济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德国的煤炭和钢铁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化工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到1920xx年,德国的工业总量超越了所有欧洲国家。在科学和教育的基石之上,俾斯麦找到了后发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发展模式:把国家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由国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导经济运行的方向,用国家的力量建立起全世界最早的社会福利制度。这些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英国开创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由此给一些后发国家在发展道路上,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由德国发起的两次世界大战,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最黑暗、最惨痛的一页,无数生命和家园在战火的劫难中消亡,这是全世界都不会遗忘也不能遗忘的历史。而如何对待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是这个曾经失去理性的民族必须面对的一次考验。二战中被杀害的600万犹太民族的冤魂在等待,受到伤害的欧洲和世界在等待。1970年的一个萧瑟冬日,刚刚上任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来到了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二战中,波兰有 250万犹太人在集中营里饱经痛苦、绝望的折磨,最终无助地死去。在冰凉的风中,勃兰特一步步走到死难者的墓碑前,在全世界的注视下,这位二战中反纳粹的英勇斗士,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不已的动作:他跪倒在地。一位记者写道:“不必这样做的他,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跪的人跪下了。”德国人诚恳地接受了自己历史上沉重的一面。他们讨论但是没有激烈争论,没有否定自己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推卸自己应该对犹太人大屠杀所负的责任,没有否认自己经受了20xx年的纳粹独裁统治。诚恳地回忆自己的错误,帮助德国人大大地减轻了民族复兴的困难。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意志。二战后,联邦德国开始陆续向遭受德国法西斯迫害的受害者及其遗属支付巨额赔款,教育部门则将法西斯暴行列为历史教科书的中心内容,强调“关键的任务是教育下一代”,要“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的职责视为己任”。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德国回到了欧洲的怀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1990年10月3日,勃兰登堡门上的和平女神又一次见证了国家命运,分裂了41年的德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