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生殖系统的药物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生殖系统的药物第一节影响子宫平滑肌功能药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药理作用: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产生节律性收缩或强直性收缩的药物。临床应用:催产和引产
产后子宫复原或产后止血常用药物:垂体后叶素类、前列腺素类、麦角生物碱类第一节影响子宫平滑肌功能药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缩宫素体内过程:
口服无效,须注射给药。可透过胎盘。大部分经肝及肾代谢失活,少部分以结合形式由尿排出,t1/2为5~12min。药理作用:
兴奋子宫平滑肌
促进排乳大剂量有轻度抗利尿作用;短暂而显著的血管平滑肌舒张临床应用:催产和引产
产后止血催乳不良反应:偶见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过敏反应。过量可致子宫强直性收缩,引起胎儿宫内窒息或子宫破裂。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垂体后叶素类药理作用:等量缩宫素和加压素,兴奋子宫平滑肌、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抗利尿及升高血糖。临床应用: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肺出血、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尿崩症。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前列腺素类常用药:PGE2、PGF2α及其衍生物等。药理作用:对各期妊娠子宫均有显著的兴奋作用,对分娩前的子宫更为敏感。增强宫体平滑肌收缩的同时,还能明显松弛宫颈平滑肌临床应用:适用于足月催产、引产和产后止血,也可用于早期或中期妊娠的药物性人工流产及抗早孕。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发热、炎症、青光眼患者禁用,支气管哮喘者慎用。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麦角生物碱类分类:胺生物碱类(麦角新碱、甲麦角新碱);肽生物碱类(麦角胺碱、麦角毒)药理作用:兴奋子宫、收缩血管临床应用:子宫出血、产后子宫复原、偏头疼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偶有过敏反应。麦角毒可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特别是肝脏疾病或外周血管疾病患者更为敏感。麦角生物碱禁用于孕妇。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引起子宫平滑肌松弛,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早产和痛经。分类: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钙通道阻滞药、硫酸镁、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药和缩宫素受体拮抗药等。常用药物:利托君: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β2受体使其明显松弛,有利于胎儿在子宫内发育至足月。主要用于预防早产。沙丁胺醇:用于防治早产,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β2受体激动剂,其作用缓和,副作用轻。硫酸镁:可明显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可以防治早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于β2受体激动药禁用的产妇可用本品治疗早产。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引起子宫平滑肌松弛,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早1.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分泌,属甾体化合物,临床用人工合成品和其衍生物。雌激素:卵巢卵泡膜细胞分泌孕激素:黄体、妊娠后胎盘分泌雄激素: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
第二节性激素类药1.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分泌,属甾体化合物,临床用第二节下丘脑腺垂体雌、孕激素长反馈短反馈超短反馈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
男性促进精子生成
女性卵巢发育
男性睾丸雄激素
性激素类药下丘脑腺垂体雌、孕激素长反馈短反馈超短反馈促性腺激素黄体雌激素类药一、雌激素类药和抗雌激素类药雌激素类药一、雌激素类药和抗雌激素类药生理、药理作用促进女性第二性征和性器官发育成熟:未成熟女性2.参与形成月经周期:成熟女性,保持第二性征,3.抗排卵作用①小剂量促性腺激素分泌,促使排卵②较大量通过负反馈抑制排卵较大量抗催乳素,抑制乳汁分泌③抗雄激素作用4.影响代谢:轻度水钠潴留,升高血压;促钙沉积(一)雌激素类药生理、药理作用(一)雌激素类药临床应用1.绝经期综合征:卵巢功能↓雌激素↓促性腺激素↑3.卵巢功能不全、闭经:补雌激素,替代疗法3.功能性子宫出血:促内膜增生,修复创面止血4.乳房胀痛和产后退乳:抗催乳素,减少乳汁分泌5.晚期乳腺癌:晚期癌,绝经>5年,绝经前禁用6.前列腺癌:抑制雄激素分泌兼抗雄激素作用7.避孕,骨质疏松,痤疮等不良反应:1.长期大剂量可致内膜过度增殖而出血
2.水钠潴留,引起水肿,加重心衰(一)雌激素类药临床应用(一)雌激素类药氯米芬1.与雌激素受体结合,竞争性拮抗雌激素2.促进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诱使排卵3.用于不孕症和闭经,乳房纤维囊性疾病和晚期乳腺癌等4.连续大量服用可引起卵巢肥大(二)抗雌激素类药氯米芬(二)抗雌激二、孕激素类药和抗孕激素类药孕激素类药二、孕激素类药和抗孕激素类药孕激素类药生理和药理作用1.生殖系统①促进子宫内膜增生,使内膜由增殖期转为分泌期,利于孕卵着床、发育。②抑制子宫收缩,降低对缩宫素敏感性,保胎③较大剂量抑制排卵,促子宫颈口闭合,避孕④与雌激素一起促进乳腺发育,为哺乳作准备。2.对抗醛固酮、利尿。3.轻度升温,在月经周期黄酮相基础体温高.
(一)孕激素类药生理和药理作用(一)孕激素类药临床应用1.功能性子宫出血:促内膜发育成熟完全脱落完全2.痛经:抑制排卵,减轻子宫过度收缩3.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异位的子宫内膜退化4.流产:降低子宫对缩宫素敏感性,有安胎作用①对先兆流产早期效果好,对习惯性流产效差
②炔诺酮使女胎男性化,禁用;③黄体酮偶使生殖器畸形。5.子宫内膜腺癌,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癌6.避孕,与雌激素合用
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子宫内膜萎缩等(一)孕激素类药临床应用(一)孕激素类药
米非司酮
药理作用:阻断孕酮受体,能拮抗黄体酮对子宫内膜的作用,导致内膜脱落和月经出现,发挥抗着床作用。还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并抑制排卵。另外,还具有抗皮质激素活性及较弱的雄激素活性。体内过程:口服有效,生物利用度高,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半衰期长。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抗早孕、房事后避孕和诱导分娩。不良反应:少,偶有腹痛、恶心、呕吐和皮疹等。(二)抗孕激素类药米睾酮甲睾酮药类素激雄三、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睾酮甲睾酮药类素激雄三、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生理和药理作用
1.生殖系统
①促男性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成熟②抑制雌激素分泌,抗雌激素作用
2.刺激骨髓造血:红细胞生成素↑;直接兴奋骨髓
3.同化作用:促蛋白质合成,抑制分解—促进肌肉生长,体重增加(一)雄激素类药生理和药理作用(一)雄激素类药临床应用
1.睾丸功能不全:用于类无睾症、男子性功能低下
2.功能性子宫出血:收缩子宫及血管;内膜萎缩
3.用于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抗雌激素、抗催乳素对乳腺的刺激。
4.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5.虚弱:消耗性疾病、骨质疏松、生长延缓等不良反应
1.女性患者男性化现象,多毛,痤疮等
2.干扰肝内毛细胆管排泄,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一)雄激素类药临床应用(一)雄激素类药药理作用:同化作用为主,男性化作用较弱。临床应用:蛋白质吸收不足、分解亢进或蛋白质损失过多禁忌症:孕妇、高血压及前列腺癌患者禁用。国际体育竞赛违禁药。(二)同化激素类药药理作用:同化作用为主,男性化作用较弱。(二)同化激素类药1.定义:能阻止受孕,中断妊娠的药物。2.分类:
①主要抑制排卵的避孕药
雌激素+孕激素最常用的女用避孕药
②抗着床避孕药③抗早孕药④男用避孕药第三节抗生育药1.定义:能阻止受孕,中断妊娠的药物。第三节抗生育药药理作用
1.抑制排卵,停药后可恢复雌激素负反馈抑制FSH分泌,抑制卵泡成熟;孕激素负反馈抑制LH分泌,抑制排卵。
2.抗着床:抑制子宫内膜增殖,使其萎缩
3.孕激素可使子宫颈口闭合,宫颈粘液粘稠度高不利于精子进入一、抑制排卵药药理作用一、抑制排卵药分类及用法
1.短效口服避孕药
炔雌醇+炔诺酮(或甲地孕酮、炔诺孕酮)月经第5天始连续22天不间断,成功率近100%
2.长效口服避孕药
炔雌醚+炔诺酮(氯地孕酮、甲氯地孕酮)周期第5天服1片,隔20天再服1片,以后1片/月成功率98.3%。
3.长效注射避孕药
雌激素+孕激素:开始2支/月,后1支/月。
4.埋植剂、多相片剂一、抑制排卵药分类及用法一、抑制排卵药不良反应
1.类早孕反应:头晕、恶心等,2-3月可缓解。
2.不规则子宫出血:可加服雌激素。
3.闭经:超过2个月停药。
4.乳汁减少
5.凝血亢进:诱发栓塞性脉管炎、脑、肺栓塞
6.轻度肝功能损害
7.其他:痤疮、皮肤色素沉着、高血压等
一、抑制排卵药不良反应一、抑制排卵药1.由甲地孕酮、炔诺孕酮等高效孕激素组成
2.可使子宫内膜发生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导致受精卵难以着床,最终实现避孕的目的
3.可临时服用,事后每晚1片,超过14天,接服短效口服避孕药。二、干扰孕卵着床药1.由甲地孕酮、炔诺孕酮等高效孕激素组成二、干扰孕卵着床药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1.阻断孕酮对子宫平滑肌的抑制作用,或增强前列腺素对子宫平滑肌的兴奋作用
2.妊娠期的前12周内,完全流产终止妊娠的药物
3.完全流产率高,对母体无明显不良反应四、男性避孕药
棉酚:减少精子生成,过量可绝育三、抗早孕药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三、抗早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生殖系统的药物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生殖系统的药物第一节影响子宫平滑肌功能药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药理作用: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产生节律性收缩或强直性收缩的药物。临床应用:催产和引产
产后子宫复原或产后止血常用药物:垂体后叶素类、前列腺素类、麦角生物碱类第一节影响子宫平滑肌功能药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缩宫素体内过程:
口服无效,须注射给药。可透过胎盘。大部分经肝及肾代谢失活,少部分以结合形式由尿排出,t1/2为5~12min。药理作用:
兴奋子宫平滑肌
促进排乳大剂量有轻度抗利尿作用;短暂而显著的血管平滑肌舒张临床应用:催产和引产
产后止血催乳不良反应:偶见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过敏反应。过量可致子宫强直性收缩,引起胎儿宫内窒息或子宫破裂。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垂体后叶素类药理作用:等量缩宫素和加压素,兴奋子宫平滑肌、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抗利尿及升高血糖。临床应用: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肺出血、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尿崩症。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前列腺素类常用药:PGE2、PGF2α及其衍生物等。药理作用:对各期妊娠子宫均有显著的兴奋作用,对分娩前的子宫更为敏感。增强宫体平滑肌收缩的同时,还能明显松弛宫颈平滑肌临床应用:适用于足月催产、引产和产后止血,也可用于早期或中期妊娠的药物性人工流产及抗早孕。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发热、炎症、青光眼患者禁用,支气管哮喘者慎用。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麦角生物碱类分类:胺生物碱类(麦角新碱、甲麦角新碱);肽生物碱类(麦角胺碱、麦角毒)药理作用:兴奋子宫、收缩血管临床应用:子宫出血、产后子宫复原、偏头疼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偶有过敏反应。麦角毒可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特别是肝脏疾病或外周血管疾病患者更为敏感。麦角生物碱禁用于孕妇。一、子宫平滑肌兴奋药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引起子宫平滑肌松弛,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早产和痛经。分类: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钙通道阻滞药、硫酸镁、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药和缩宫素受体拮抗药等。常用药物:利托君: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β2受体使其明显松弛,有利于胎儿在子宫内发育至足月。主要用于预防早产。沙丁胺醇:用于防治早产,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β2受体激动剂,其作用缓和,副作用轻。硫酸镁:可明显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可以防治早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于β2受体激动药禁用的产妇可用本品治疗早产。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引起子宫平滑肌松弛,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早1.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分泌,属甾体化合物,临床用人工合成品和其衍生物。雌激素:卵巢卵泡膜细胞分泌孕激素:黄体、妊娠后胎盘分泌雄激素: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
第二节性激素类药1.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分泌,属甾体化合物,临床用第二节下丘脑腺垂体雌、孕激素长反馈短反馈超短反馈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
男性促进精子生成
女性卵巢发育
男性睾丸雄激素
性激素类药下丘脑腺垂体雌、孕激素长反馈短反馈超短反馈促性腺激素黄体雌激素类药一、雌激素类药和抗雌激素类药雌激素类药一、雌激素类药和抗雌激素类药生理、药理作用促进女性第二性征和性器官发育成熟:未成熟女性2.参与形成月经周期:成熟女性,保持第二性征,3.抗排卵作用①小剂量促性腺激素分泌,促使排卵②较大量通过负反馈抑制排卵较大量抗催乳素,抑制乳汁分泌③抗雄激素作用4.影响代谢:轻度水钠潴留,升高血压;促钙沉积(一)雌激素类药生理、药理作用(一)雌激素类药临床应用1.绝经期综合征:卵巢功能↓雌激素↓促性腺激素↑3.卵巢功能不全、闭经:补雌激素,替代疗法3.功能性子宫出血:促内膜增生,修复创面止血4.乳房胀痛和产后退乳:抗催乳素,减少乳汁分泌5.晚期乳腺癌:晚期癌,绝经>5年,绝经前禁用6.前列腺癌:抑制雄激素分泌兼抗雄激素作用7.避孕,骨质疏松,痤疮等不良反应:1.长期大剂量可致内膜过度增殖而出血
2.水钠潴留,引起水肿,加重心衰(一)雌激素类药临床应用(一)雌激素类药氯米芬1.与雌激素受体结合,竞争性拮抗雌激素2.促进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诱使排卵3.用于不孕症和闭经,乳房纤维囊性疾病和晚期乳腺癌等4.连续大量服用可引起卵巢肥大(二)抗雌激素类药氯米芬(二)抗雌激二、孕激素类药和抗孕激素类药孕激素类药二、孕激素类药和抗孕激素类药孕激素类药生理和药理作用1.生殖系统①促进子宫内膜增生,使内膜由增殖期转为分泌期,利于孕卵着床、发育。②抑制子宫收缩,降低对缩宫素敏感性,保胎③较大剂量抑制排卵,促子宫颈口闭合,避孕④与雌激素一起促进乳腺发育,为哺乳作准备。2.对抗醛固酮、利尿。3.轻度升温,在月经周期黄酮相基础体温高.
(一)孕激素类药生理和药理作用(一)孕激素类药临床应用1.功能性子宫出血:促内膜发育成熟完全脱落完全2.痛经:抑制排卵,减轻子宫过度收缩3.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异位的子宫内膜退化4.流产:降低子宫对缩宫素敏感性,有安胎作用①对先兆流产早期效果好,对习惯性流产效差
②炔诺酮使女胎男性化,禁用;③黄体酮偶使生殖器畸形。5.子宫内膜腺癌,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癌6.避孕,与雌激素合用
不良反应:长期应用子宫内膜萎缩等(一)孕激素类药临床应用(一)孕激素类药
米非司酮
药理作用:阻断孕酮受体,能拮抗黄体酮对子宫内膜的作用,导致内膜脱落和月经出现,发挥抗着床作用。还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并抑制排卵。另外,还具有抗皮质激素活性及较弱的雄激素活性。体内过程:口服有效,生物利用度高,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半衰期长。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抗早孕、房事后避孕和诱导分娩。不良反应:少,偶有腹痛、恶心、呕吐和皮疹等。(二)抗孕激素类药米睾酮甲睾酮药类素激雄三、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睾酮甲睾酮药类素激雄三、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生理和药理作用
1.生殖系统
①促男性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成熟②抑制雌激素分泌,抗雌激素作用
2.刺激骨髓造血:红细胞生成素↑;直接兴奋骨髓
3.同化作用:促蛋白质合成,抑制分解—促进肌肉生长,体重增加(一)雄激素类药生理和药理作用(一)雄激素类药临床应用
1.睾丸功能不全:用于类无睾症、男子性功能低下
2.功能性子宫出血:收缩子宫及血管;内膜萎缩
3.用于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抗雌激素、抗催乳素对乳腺的刺激。
4.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5.虚弱:消耗性疾病、骨质疏松、生长延缓等不良反应
1.女性患者男性化现象,多毛,痤疮等
2.干扰肝内毛细胆管排泄,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一)雄激素类药临床应用(一)雄激素类药药理作用:同化作用为主,男性化作用较弱。临床应用:蛋白质吸收不足、分解亢进或蛋白质损失过多禁忌症:孕妇、高血压及前列腺癌患者禁用。国际体育竞赛违禁药。(二)同化激素类药药理作用:同化作用为主,男性化作用较弱。(二)同化激素类药1.定义:能阻止受孕,中断妊娠的药物。2.分类:
①主要抑制排卵的避孕药
雌激素+孕激素最常用的女用避孕药
②抗着床避孕药③抗早孕药④男用避孕药第三节抗生育药1.定义:能阻止受孕,中断妊娠的药物。第三节抗生育药药理作用
1.抑制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执法事中管理办法
- 押运弹药管理办法
- 捕猎工具管理办法
- 快递收取管理办法
- 村民管控管理办法
- 2025年中药学类之中药学(中级)题库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年精神病培训前试题及答案
- 高考前家长会教学课件
- 无人机物流配送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与挑战
- 2025年互联网广告精准投放算法在智能穿戴设备的应用效果评估报告
- 深圳学位房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光镊(机械生物学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对公客户经理核心技能提升培训
- 2025年上半年财务工作总结模版
- NB/T 11629-2024煤炭行业物资分类与编码规范
-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脓毒症的临床实践指南(2024年版)解读
- 2025-2030中国单一麦芽苏格兰威士忌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临床肥大性骨关节病影像表现
-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课件 第11、12章 社区;社会制度
- 安装立体货架合同协议
- 道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