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读懂中国经济逆风破浪的关键密码_第1页
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读懂中国经济逆风破浪的关键密码_第2页
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读懂中国经济逆风破浪的关键密码_第3页
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读懂中国经济逆风破浪的关键密码_第4页
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读懂中国经济逆风破浪的关键密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读懂中国经济逆风破浪的关键密码目录:1.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2.【2021,中国经济印象】新,双向循环拓新发展格局3.求是网评论员:为何中国经济有强大韧性?4.读懂中国经济逆风破浪的关键密码5.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2022年中国经济需稳中求进正文: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本报记者2021年12月10日05:21|来源:\t"/n1/2021/1210/_blank"人民网-人民日报心脏支架降价了,看病更省心!养老金又涨了,养老更安心!老旧小区改造了,居住更舒心!一个个民生故事,透着欣喜与温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兜住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书写了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民受益,全面推开,民生保障水平提升“要树立战略眼光,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高品质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的关键词。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稳,民心就稳,社会就稳。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财政强力支持,有效增进了民生福祉,民生保障水平日益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3061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427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8659亿元。——饭碗端得稳,民生之本根基牢。今年,甘肃省临洮县洮阳镇王家嘴村村民邓小兰,在当地一家校服工厂找到了工作。既有计件工资,又有奖励补助,邓小兰不再为孩子读研究生的学费发愁了。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调整优化,就业质量显著提升。今年1—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18303万人,同比增长2%,规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水平。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8月下降0.2个百分点,重点群体就业得到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经济持续恢复、就业稳中向好,为居民收入恢复性增长打下坚实基础。——保障水平升,政策给力实惠增。不久前,山东省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供给,预计2021年度筹建3.66万套(间),2022年度筹建4万套(间)。“这么多房源,估计我很快能排到,以后不用再搬来搬去的,就能在这里扎根了。”从山东费县到济南工作的赵林强充满期待。安居才能乐业。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新发展阶段住房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全国40个城市计划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3.6万套,1至10月已开工77万套,占全年计划的82.2%。——社会关爱多,扶弱济困兜底线。寒潮来袭,针对务工不着、寻亲不遇、居无定所的生活困难人员,福建省南安市救助管理站提供临时避寒点,还为受助人员准备御寒“温暖包”和“防疫包”,热腾腾的水饺和暖暖的姜汤也端上桌。凡困必帮,有难必救。今年,社会救济和临时救助力度持续加大,救助供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投入增加,进一步推动低收入群体生活改善。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两年平均名义增长8.4%,超过2019年同期增速。其中,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人均政策性生活补贴收入同比名义增长9.8%、20.1%。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民生改革举措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今年1月,72岁的高大爷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接受了心脏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成为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采的首批受益者之一。今年以来,集采中选单个支架的价格由原来的1.3万元降到700元左右,大批冠心病患者得到实惠。2021年,各地各部门紧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敢啃制约改善民生保障的硬骨头,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顺应了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改革打通堵点,不断疏解群众烦心事。“在线提交完材料,电子执照很快就能办下来,不用跑腿了!”前不久,天津市民洪仁章在网上给自己正在装修的家居店申请了个体营业执照。随着“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上线运行,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业务省心省力。亿万市场主体是稳就业的“顶梁柱”。今年以来,各地不断推进证照电子化、网上快捷办理等“放管服”改革,市场主体准入、注销、办事都更加便捷。截至11月初,全国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5亿户,承载了7亿多人就业的基本盘,仅个体工商户就带动了近3亿人就业。——改革瞄准难点,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教育是民生之基,关系千家万户利益。今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将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三孩政策实施,配套措施落地。各地各部门切实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解除群众后顾之忧。2021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70亿元下达各地,支持新增示范性婴幼儿托位6万个;国家医保局将参保女职工生育三孩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多地探索设立育儿假或延长产假……——改革直击痛点,持续缓解群众揪心事。“县医院的治疗方法和用药与大医院差不多。”今年7月,患有血小板增多和贫血症的老蔡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总医院住院治疗,身体逐渐康复。他说:“医保报销70%多,看病基本没压力。”今年6月,国办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完善制度,注重公平,民生保障质量更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四川省成都市的刘婆婆因病失能,常年躺在床上,需要有人照顾。参加长期护理保险后,她每月可享受1000元左右的基础照护待遇,专业护理人员定期上门。今年8月,国家医保局办公室会同民政部办公厅出台《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统一了享受长护险待遇的门槛,制度进一步规范。截至目前,全国49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覆盖1.4亿人。——民生制度更加公平。全民有基本医保。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参保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超过70%。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功能互补衔接,有力确保“看病有制度保障”。老人能领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07亿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0%。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建成,转移接续更加方便快捷。老年人有高龄补贴、服务补贴,初步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困难人群有特殊保障。农村贫困人口有兜底保障制度、常态化救助帮扶措施,覆盖城乡、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了各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孤儿、残疾人、农村留守人员等特殊群体有相应保障制度。——民生服务更加暖心。异地报销不用跑腿。城乡居民在全国各地5.29万家跨省就医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可以直接结算。今年以来,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近400万人次,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超过800万人次。老人生活更加便利。很多医院开设了老人挂号专用绿色通道,医保报销有老人专用窗口;很多地方给老人开设助老用餐服务、“长者食堂”等;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传统模式与智能服务并存,一些老人不会用手机扫码,可以用线下方式代替。特殊人群有专门服务。受灾情疫情影响困难群众有基本生活保障,全国各级民政部门累计支出慰问资金11.7亿元,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个案问题6.3万个。——民生保障更可持续。守护好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看护好每一笔“救助款”“慈善款”。今年5月1日起,《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老百姓的“保命钱”有了法治保障。今年1至10月份,全国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63.6万家,追回医保基金107亿元。同时,我国慈善法规制度日渐完善,慈善救助活力进一步显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一个个民生亮点,一项项民生制度,构成一幅高品质生活的美好画卷。新的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国民生保障网将织得越来越密实,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将会更加精彩!(记者白剑峰、孙秀艳、李红梅、申少铁、杨彦帆)《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0日01版)【2021,中国经济印象】新,双向循环拓新发展格局2021年12月10日07:10:44来源:中国经济网开局之年,我国经济“稳”字当头,迈出了“十四五”时期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今年以来,我国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迈出新气象、取得新成效,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坚定从容。扩大开放再添新平台继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之后,首届消费品博览会今年5月在海南自贸港亮相。93场新品首发首秀活动、超过550个新品全球首发或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消博会为全球精品好货牵手中国市场搭建起桥梁。作为全新的国际公共产品,首届消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更是中国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徐德顺表示,中国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扩大开放有效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新平台带来了新便利,更带来了新机会。开局之年,我国外贸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均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进入快车道,天津、上海、海南、重庆等新增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获批。11月25日,历时一年建设的大兴国际机场综保区通过相关部门的联合预验收,封关运营进入倒计时。“大兴机场综保区地跨京冀两地,是国内首个跨省建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北京海关企业管理处处长贾东说,这里将在全国率先打造“一个系统、一次理货、一次查验、一次提离”的区港一体化通关模式,努力建设全国首创的综保区跨界共商、共建、共享新模式标杆。从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如期生效,到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越来越短”,再到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新载体层出不穷,我国开放型经济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提质升级。创新链助力高质量增长得益于自主研发的国际首条IGCC认证单层氧化石墨烯生产线,杭州高烯科技公司把石墨烯从试验品转化为高性能纺织原料,公司也一举捧回了“年度最佳石墨烯产品创新奖”“石墨烯行业专精特新培育企业”等多个奖项。对于石墨烯的未来,高烯科技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教授高超充满信心: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战略前沿材料,必将给工业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新百业根基。今年以来,越来越多像高烯科技这样的专精特新企业脱颖而出,它们规模不大但身怀绝技,大多是行业“单项冠军”或“行家里手”,为经济高质量增长注入了新动能。它们长期深耕在细分市场,创新实力强,发展活力足,对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难题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创新是它们的基因,也是最鲜明的特色。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创新”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来,党中央着力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让创新成果更快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从“天问一号”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中国人的印迹,到“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从“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突破万米深潜,到全球首个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示范堆成功研制,随着创新的种子在神州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未来将有更多的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新消费扩容提质有后劲日前,广州海关发布消息:截至12月5日,广州白云机场口岸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倍,成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业务迈进千亿元大关的空港口岸。在消费资源全球化配置的今天,“买全球、卖全球”渐成新趋势。作为消费新模式之一,跨境电商不仅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点,也为消费扩容提质夯实了基础。今年以来,新型消费业态和模式加速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今年前10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49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消费扩容提质的商机,吸引着更多市场力量加入。近日,国美新零售推出升级版的“真快乐”APP,以迎接全场景新零售时代的到来。国美零售控股公司副总裁王巍认为,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为特征的新消费,正不断衍生出新的消费场景,未来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将形成更强劲的“共振”。围绕培育壮大新消费,有关部委密集谋划部署,新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愈发清晰。据悉,除网上零售、医疗健康等领域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消费中心建设等也已紧锣密鼓展开。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首批5个城市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新型消费领域已初步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区域行业市场联通互促、传统产业和新兴技术联接互动、不同业态融合渗透、上下游全链条一体推进的发展格局,迎来了加快发展和提质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国家发改委就业司副司长常铁威表示,将推动新型消费更好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消费中心建设、供应链示范创建等重大平台和重点领域,不断挖掘消费潜力,释放消费活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顾阳)求是网评论员:为何中国经济有强大韧性?发布时间:12-0917:21国际在线官方帐号近年来,在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顶住巨大压力,实现持续增长,表现出强大韧性。2019年,面对美国政府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1%,人均GDP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国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大关,比上年增长2.3%,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今年,面对疫情汛情等多重考验,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8%,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发展韧性继续显现。中国经济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韧性?中国经济的韧性,来自于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就能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就能凝聚共识、调动各方、形成合力,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辟了中国发展新境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加强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作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重大决策,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中国经济的韧性,来自于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强劲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改革正确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激发人民首创精神,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实走深。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改革的红利不断释放,市场活力进一步得到激发。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中国经济的韧性,来自于我国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14亿多人口的巨大市场和4亿多中等收入人群;内需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100%;我国产业门类齐全,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拥有1.7亿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技能训练的人才资源,传统“人口红利”正转向“人才红利”……这些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使得我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而且拥有成为全球最大国内市场的潜力,能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有力支撑。中国拥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人民有着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正对经济发展产生持续推动力……这些优势,都使得我国经济拥有强大韧性和无穷潜力。读懂中国经济逆风破浪的关键密码2021-12-1005:52

\o"北京日报"\t"/2021/1210/_blank"北京日报如何处理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共同考题。风景独好的发展态势充分说明,精准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中国之道”是正确的。疫情防控不是不能算账,而是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这也正是大党大国的战略眼光与执政智慧。稳中向好的宏观数据,不只是对一年来经济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于中国治理的肯定。临近岁末,国内外相关机构纷纷盘点本年度经济运行——中国社科院报告称,中国全年经济增速预计达8%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位于前列;国际金融论坛全球年会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约5.9%,中国仍将以26.3%的占比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2021年对全球来说都并不轻松。新冠疫情起伏延宕,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供给存在较大缺口,通胀压力持续上升。可以说,大多数国家依然在疫情和衰退的泥沼中挣扎,甚至不乏一些发达国家一度遭遇商超货架空空、日用品短缺的危机。相较而言,“中国经济基本上回到了疫情前的轨道。”经济增长领先全球,生产端供应稳定,需求端快速回暖,并持续展现出合作开放的积极姿态,成为全球投资的热土,为世界注入殊为难得的确定性。有外媒感叹,当变异病毒奥密克戎引发全球震荡,“在中国,一切照旧。”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中国为什么这么“稳”?中国经济何以逆风破浪?很多细节能够说明问题:比如中国进博会开幕,许多外商在没有直达航班、面临超长隔离期的困难下,几经辗转坚持参加:“各项防控措施周密严格让人深感安全”“不愿错过中国机会”。诚如斯言,安全与稳定的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疫情之下,倘若一国管控政策时紧时松、来回变动,民众生命难有保障,生产节奏屡遭打断,又谈何发展?深谙“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的道理,中国始终坚持积极抗疫,在与病毒的较量中,打磨出一套科学精准的动态清零方案,确保国内疫情始终可防可控。也正是这份稳定环境与确定预期,助力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平稳有力,并释放出强大磁力,即便是再挑剔的外资也不远万里“用脚投票”。疫情发生以来,如何处理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共同考题。对于与众不同的中国方案,一些西方国家聒噪不休,质疑成本太大。可事实胜于雄辩,风景独好的发展态势充分说明,精准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中国之道”是正确的。且不说在一个“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国度,生命从来不会用金钱衡量,即便是从经济角度看,我们也用可控成本取得了显著成效,全体国民对祖国的信任、世界资本对中国的信心,更是某些国家难以企及的“长期收益”。说到底,疫情防控不是不能算账,而是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这也正是大党大国的战略眼光与执政智慧。稳中向好的宏观数据,不只是对一年来经济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于中国治理的肯定。风物长宜放眼量。观察一国经济运行,既要看一年的整体表现,也要看长期的发展逻辑。以此观之,中国经济成绩的取得更为难得:尽管遭遇严峻考验,但中国并没有为了一时的数字而搞“大水漫灌”,反而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瞄定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发展,自立自强催生新动能;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产业链韧性和优势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重塑合作竞争优势……非常之年的中国经济,看似超出预期,却在情理之中。跳出增速看支撑,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不难洞察中国经济逆风破浪的关键密码,也会更加坚信“中国之道”蕴藏的澎湃能量。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但“我们的世界正在经历各种振动”。看国际,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起伏反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看国内,部分地区受到疫情等多重冲击,经济转型调整压力有所显现,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在高基数上保持平稳运行还要继续闯关夺隘。越是面临风险挑战,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总体来看,时与势依然在我,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长期以来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丰富人力资源、完整产业体系、强大科技实力,以及拥有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这都是我们抵御风险、推动发展的重要依托。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经风历雨中发展起来、在应对挑战中成长起来的。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关键是要走好自己的路,特别是继续用好“中国之治”的辩证法。全力抓好常态化防控这一谋发展的大前提,立足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奋进的中国号巨轮必将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责任编辑:詹雨泉作者:胡宇齐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2022年中国经济需稳中求进作者:王东发布时间:2021-12-0921:35:00来源:中国西藏网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2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在新的发展格局下,2021年中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据12月6日发布的《经济蓝皮书》预测,2021年我国GDP实际增速预计达到8%左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仍将高于世界其他绝大部分主要经济体。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2022年《经济蓝皮书》主编谢伏瞻表示,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表现出较好的复苏态势,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为实现“十四五”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稳定复苏、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奋力拼搏,实现了“十四五”良好的开局。目前,在全球疫情和经济走势愈加复杂的背景下,中国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取得新成效。其中,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三季度同比增长4.9%……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挑战下,中国经济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步履坚稳。在宏观调控方面,全球主要经济体大多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