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技术_第1页
穴位埋线技术_第2页
穴位埋线技术_第3页
穴位埋线技术_第4页
穴位埋线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穴位埋线技术中国针灸学会穴位埋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河南省针灸学会穴位埋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美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刺络和拔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第一节埋线概述一、针刺与埋线针刺是一种绿色疗法针刺所面临的困惑埋线的概念埋线被称为长效针灸二、埋线对机体刺激的能量形式毫针针刺的机械刺激大分子材质的线体在体内分解和被吸收的过程中局部产生良性炎症反应,使小血管扩张,组织液循环加速,组织营养增加,新陈代谢加快,将“病理产物”运走,加速机体修复;蛋白质材质的线体,如同异种组织,使淋巴细胞致敏,机体产生抗体,在巨噬细胞等的协同作用下,反过来破坏、分解、液化蛋白质线体,使之最后被吞噬吸收,同时产生多种淋巴因子,调节了机体免疫识别及免疫损伤反应,从而达到治疗免疫异常类疾病的效果。三、埋线的刺激量刺激量取决于刺激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乘积埋线比针刺对机体的刺激强度大埋线比针刺对机体刺激时间长埋线对机体刺激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对相关脏腑、器官和组织功能调整有较强的“功率”和作用时间。四、埋线在不同组织中的作用在深筋膜在肌肉在脂肪组织在皮肤下方其他特定组织第二节埋入材料一、羊肠线1、原材料:羊肠黏膜,主要成分是大分子蛋白质,分铬制和平制2、优点:材料易得,价格低廉,具有免疫原性,吸收较慢,刺激时长3、缺点:过敏、结节,埋线后感觉较强,需要忌口4、临床应用:慢性病;免疫异常患者二、胶原蛋白线1、原材料:动物皮肤、软骨、韧带和脱钙骨骼经浸煮水解后制成2、优点:抗原性较低,体内分解快,可促进细胞生长3、缺点:同羊肠线4、临床应用:针刀配合埋线三、聚酯纤维(PGA/PGLA)线1、原材料:玉米、甜菜、乳酸。降解产物从肺和肾脏排出,或最终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人体可全部吸收排出体外。2、优点:天然产物,无排异。保存方便。3、缺点:刺激时间短(7-14天),线体较软容易夹线。4、临床应用:易过敏人群四、聚二氧杂环已酮(PDO/PPDO)线1、原材料:一种无色的结晶状聚合物,通过硬模熔融挤压呈单丝状。代谢产物经三羧酸循环从呼吸、尿、粪便排出。2、优点:组织反应小,无排异。刺激时间长。单丝不易污染。降解产物具有一定杀菌作用3、缺点:调节人体免疫较弱,成本较高。4、临床应用:美容祛皱,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第三节埋线方法一、切开包埋法方法:用手术刀切开皮肤及皮下脂肪,止血钳深入切口分离筋膜及肌肉,将包埋材料送入深部,用丝线缝合皮肤,一周后拆线。特点:1、可以包埋体积较大的材料。2、操作繁琐,损伤较大3、恢复较慢,影响生活4、容易感染5、术后有疤。二、缝合针法方法:用医用缝合针,将线体穿入针鼻,在穴位两侧,一侧进入,一侧出来,贴皮肤剪断线体,提拉皮肤,将线头没入皮肤。特点:1、操作方便,创伤较小。2、埋藏较浅3、一穴2个针眼三、缝包针法方法:针尖后方有一凹进缺口,挂着线体,一手持针,一手向针尾方向拉紧线体,对准穴位刺入一定深度,拔出针,线体留在体内,贴皮肤剪断线体,提拉皮肤,将线头没入皮肤。特点:1、操作方便,刺激量大

2、针身较粗,损伤较大3、埋入双线。四、腰穿针法方法:将腰穿针针芯磨平就可改为埋线针。将线体从针管尖穿入,后接针芯,刺入穴位后推动针芯,使针芯顶着线后,回退针管,针芯针管吻合后,一起拔出,线体即平直地埋入穴位。特点:操作方便,创伤很小,长短深浅可控,

疼痛较轻,不需麻醉刺激量较小五、针刺埋线法方法:将腰穿针去掉针芯,线体从针管尖穿入,余下1.5cm露在针尖外并顺着针身折返。刺入穴位,针尖到达一定部位后,捻动针管约540°(一圈半),将针拔出,线体即可留在穴位内。特点:针尖部位的线在局部固定较好,

其他部位的线非常平直留在体内,

常用于埋线美容。第四节分层透刺埋线技术

一、方法将腰穿针针芯磨平改为埋线针,针身长8.5cm,埋线最深达8.5cm,线体最长达8cm。针尖进入皮肤后,调整针尖方向向特定方向透刺,并使用特定手法,将线体埋入多层或特定组织。二、透刺埋线针法关键技术要点①进出皮肤时速度要快,这样可以减轻针刺的疼痛。②透刺到目的深度后,押手扶针管,刺手推针芯,顶到线体后,回退针管,针管针芯吻合后,一起拔出,可将线平直的埋入穴位,避免将线推弯或在体内团曲。③线埋入皮下脂肪:针尖突破皮肤后沿着脂肪斜着进针,针尖感到有阻力时停止下扎,不要突破,退针埋入。④线一部分在脂肪一部分在肌肉内:针尖穿过皮下脂肪后,遇到阻力,突破,再进针少许,退针埋入。⑤线基本在深筋膜:针尖突破皮肤后沿着脂肪斜着进针,针尖感到有阻力时,突破少许,然后抬针尖再刺入比线体稍短的深度,退针埋入。⑥线贯穿包裹肌肉的双层筋膜:突破第一层深筋膜后,缓慢进针,针尖第二次感到阻力后再突破后,退针埋入。⑦线埋在真皮下方:进针后,押手感知针尖位置,引导针尖沿皮肤下方推进到合适位置,退针埋入。⑧线埋入特定组织:了解特定组织的大小,采用较短的线,方向角度一定要准确,保证线被包裹在特定组织中。⑨积累经验,注意持针之手的手下感,进皮后,针尖在脂肪中行进阻力小,接触筋膜时感到有阻力,刺过筋膜有落空感,根据手下感确定所埋线体的位置。⑩为防止埋线后由于活动导致线体从针眼窜出,埋入的线体末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