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选择)_第1页
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选择)_第2页
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选择)_第3页
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选择)_第4页
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高三1模分类汇编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选择)一、能的转化2016虹口一模)9.下图分别表示红磷、白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量红磷A能量红磷P⑸+1-O2(g)白磷比红磷稳定白磷燃烧产物比红磷燃烧产物稳定lmol白磷转变为红磷放出2244.7kJ的热量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4P(s)白磷比红磷稳定白磷燃烧产物比红磷燃烧产物稳定lmol白磷转变为红磷放出2244.7kJ的热量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4P(s)+5O2(g)fP4O10(s)+2954kJ(2016静安一模)11.根据右表的键能(kJ/mol)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H2(g)-2H(g)-436kJH(g)+F(g)fHF(g)+565kJHF的热稳定性大于H2SD.H2S的沸点比H2Se的沸点高(2016长宁一模)1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fSO2(g)+297.23kJ,1molSO2(g)的能量总和大于1moS(s)和1molO2(g)的能量总和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增加单位质量的硫燃烧放出的热量共价键键能H-H436H-F565H-S339H-Se314列说法正确的是S(g)+O2(g)-SO2(g)+Q1kJ;Q]的值大于297.23足量的硫粉与标况下1升氧气反应生成1升二氧化硫气体时放出297.23kJ热量(2016普陀一模)21、对于图像①—④的辨析正确的是自覆(KJ)3+D②自覆(KJ)3+D②a电极輛液b电楹②A.B.C.DA.B.C.D.图①表示反应A(g)+B(g)Y(g)+D(g)是吸热反应,吸收能量(E2-E1)kJ图②为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正、负极通入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图③是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用重结晶法从a、b混合物中提纯a图④可表示压强对反应2A(g)+B(g)=3C(g)+D(s)的影响,且乙的压强大(2016崇明一模)14、SF6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制备原理如下:6S(s)+3F2(g)—SF6(g)+Q,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反应热效应Q的值为(单位:kJ)A.1780BA.1780B.1220C.—1220D.—1780(2016松江一模)18.右图是CO2生产甲醇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6松江一模)18.右图是CO2生产甲醇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E2_E1是该反应的热效应E3_E1是该反应的热效应该反应放热,在常温常压下就能进行实现变废为宝,且有效控制温室效应(2016闸北一模)12.下列关于右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的说法错误的是Q3>0Q1=Q2+Q3按Cl、Br、I的顺序,Q2依次增大D.Q1越大,HX越稳定(2016黄浦一模)14.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AE减小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2016浦东一模)10.已知2H2(g)+2016浦东一模)10.已知2H2(g)+O2(g)f2H2O(g)+483.6kJ。列说法正确的是B.lmol水蒸气完全分解成氢气与氧气,需吸收241.8kJ热量2mol氢气与lmol氧气的总能量小于2mol水蒸气的总能量2mol氢氢键和lmol氧氧键拆开所消耗的能量大于4mol氢氧键成键所放出的能量2016青浦一模)13.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fCO2(g)+3H2(g)-49.0kJ;②CH3OH(g)+1/2O2(g)fCO2(g)+2H2(g)+192.9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molCH3OH完全燃烧放热192.9kJ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fCO2(g)+2H2(g)+Q的Qv192.9kJ能量CH3OH(g)+H2O(g)49.0kJCC)2(g)+3H2(g)__反应过程能量CH3OH(g)+H2O(g)49.0kJCC)2(g)+3H2(g)__反应过程A.吸收236kJ B.放出236kJC.放出116kJ D.吸收116kJ键能(kJ/mol)360436176431Mg(s)+X2(g)(2016A.吸收236kJ B.放出236kJC.放出116kJ D.吸收116kJ键能(kJ/mol)360436176431Mg(s)+X2(g)(2016金山一模)15、右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一800一1200反应进程-lo-400-364Mg【2(s)由MgCl2制取Mg是放热过程热稳定性:MgI2>MgBr2>MgCl2>MgF2常温下氧化性:F2<Cl2<Br2<I2由图可知此温度下MgBr2(s)与Cl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gBr2(s)+Cl2(g)fMgCl2(s)+Br2(g)+117kJ(2016黄浦一模)17.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S—F键所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A.B.C.D.一5?4MgBr?(s)一64£MgC/)-.1124MgF2(s)则S(s)+3F2(g)fSF6(g),产生1molSF6(g)时反应的热效应为吸收1780kJB.释放1220kJ C.释放450kJD.吸收430kJ(2016徐汇一模)4.已知:C(金刚石,固)一C(石墨,固)+1.9kJ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等质量的石墨比金刚石能量高发生了物理变化 D.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016虹口一模)16.反应3A(g)=2B(g)+C(g)+Q(Q>0)的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在t]、t3、t4、t5时刻都只有一种因素发生改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反应速率命I 反应速率命I 1\耳^3右4^5右&&tt6〜t7阶段,C的百分含量最大 B.t2〜t3阶段,A的转化率最小6 7 2 3t3时,改变因素一定是使用了催化剂 D.t5时,改变因素一定是升高了温度2016普陀一模)7、勒沙特列原理是自然界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下列事实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NO2气体受压缩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对2HI(g)—H2(g)+I2(g)平衡体系加压,颜色迅速变深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高压工艺提高氨的产率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常加入少量铁屑防止氧化2016崇明一模)4、下列工业生产的主要化学反应不涉及应用勒夏特列原理进行控制的是合成氨 B.制硫酸 C.制盐酸 D.制纯碱(2016松江一模)11.对于1mol/L盐酸与铁片的反应,下列措施不能使产生H2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A.加入一小块铜片B.改用等体积98%的硫酸C.C.用等量铁粉代替铁片D.改用等体积3mol/L盐酸(2016松江一模)12.如图是N2(2016松江一模)12.如图是N2(g)+3H2(g)2NH3(g)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t1时,正方向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t2时,反应体系中NH3的浓度达到最大值c.t2-t3时间段,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t2-t3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相等且不再发生变化(2016闸北一模)20.已知2NO2l二N2O4+Q(Q>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下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列说法正确的是A.c点的操作是拉伸注射器b点与a点相比,c(NO2)增大,c(N2O4)减小若反应在一绝热容器中进行,则a、b两点的平衡常数K>Kbabd点:u(正)>u(逆)(2016黄浦一模)20.FeCl3(aq)与KSCN(aq)混合时存在下列平衡:Fe3+(aq)+SCN-(aq) Fe(SCN)2+(aq)o已知平衡时,c[Fe(SCN》+]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eCl3(aq)与KSCN(aq)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为匚、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冬、K2,则K]VK2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ut>u逆正逆A点与B点相比,A点的c(Fe3+)大(2016黄浦一模)21、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I和II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I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0 t t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0 t t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t2Z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I)VV(II),则容器II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t0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若达平衡后,对容器II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2016闵行一模)8.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确的是

(2016闵行一模)20.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h-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反应方程式中的x=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3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前30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2016浦东一模)15.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Q(Q>0),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常数增大减小压强,逆反应速率减小,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充入氧气,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016浦东一模)19.某温度下,硫酸钡与水组成的混合物中,存在下列过程:BaSO4(s)d二Ba2++SO42—,向其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aSO4的电离程度减小 B.BaSO4溶解的量减小C.c(Ba2+)与c(SO42—)的乘积增大 D.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2016青浦一模)17.如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Q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试根据如图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A.A.t1时只减小了压强c.tl时只减小了NH3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1时减小N2浓度,同时增加了NH3的浓度(2016徐汇一模)1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氢气与碘(气态)合成HI的反应,下列说法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变化 B.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C.巩H2)=2u(HI) D.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2016徐汇一模)18.工业上用CO和H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反应混合物均呈气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CH3OH反应进行至3分钟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至10分钟,(CO)=0.075mol/Umin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2016金山一模)19、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CO(g)+H2O(g)—CO2(g)+H2(g)为吸热反应B•在T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v正〉v逆2 正逆C.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大D•若耳、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冬、K2,则K]>K2三、元素周期律(2016虹口一模)3.实验室常用CS2溶解硫磺(S8)或白磷(P4),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CS2是非极性分子 B.CS2的沸点高于CO2C.CS2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D.CS2能证明非金属性S>C(2016虹口一模)7.X、Y、Z是相邻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8,其中Y、Z同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C.离子还原性:Y>ZD.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VX(2016静安一模)4.稀有气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8列,则最外电子排布为4s24pi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A.第3列 B.第12列 C.第13列D.第14列(2016静安一模)15.以下验证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所用物品不合理的是比较钾、钠:Na、K、H2O比较镁、铝:MgCl2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比较硫、氯:Na2S溶液、NaC1溶液、pH试纸比较溴、碘:溴水、KI淀粉试纸(2016长宁一模)10.下列各物质或微粒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碳碳键键长:乙烯〉苯 B.密度:一氯乙烷〉一氯丁烷C.热稳定性:NaHCO3>Na2CO3>H2CO3 D.沸点:H2O>H2S>H2Se(2016长宁一模)18.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RrZ°非金属性:ZvTvX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vTvQ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R>Q(2016普陀一模)16、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原子核外有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乙、丙和丁的原子核外均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甲、乙、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元素丙的单质可用于冶炼金属 B.丙与丁形成的化合物能升华甲与乙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酸性 D.简单离子半径:丁>乙>丙(2016崇明一模)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Z原子序数相差8,Y元素的焰色为黄色,Z元素的最高价为+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半径:r(X2-)>r(Y+) B.沸点:HZ>HX22C.稳定性:HZ>HW D.熔点:YX>YZ222(2016松江一模)3.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3>H2CO3 B.熔沸点:HF>HClC.碱性:NaOH>Al(OH)3 D.热稳定性:Na2CO3>CaCO3(2016松江一模)16.不能判断甲比乙非金属性强的事实是

常温下甲能与氢气直接化合,乙不能甲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强甲得到电子能力比乙强甲、乙形成的化合物中,甲显负价,乙显正价(2016闸北一模)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2016嘉定一模)14、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由这四种元素不能组成有机化合物ZW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弱Z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较Y剧烈X、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2016嘉定一模)11.右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R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说法正确的是RXYZ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Y>X>R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是:Z>Y>X>RX、Y、Z中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R的气态氢化物与它的含氧酸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2016浦东一模)7.下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R的最高化合价相同B•电解熔融的X与Z构成的化合物可以得到单质ZX、Y形成的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一定是2:1Y、Z、R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之间可以发生反应(2016青浦一模)2.81号元素所在周期和族是A.第六周期WA族 B.第六周期IIIB族C.第七周期0族 D.第六周期IIIA族(2016青浦一模)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A.溶解度(25°C):小苏打<苏打B.沸点:H2Se>H2S>H2OC.密度:溴乙烷>水 D.碳碳键键长:乙烯<苯20.两种元素X、Y,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分别为a、b,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m、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若8>m>3,则X必定为主族元素若Y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YHn,且b<4,则该氢化物为极性分子若avbvm=n=4,贝V晶体类型相同时,其单质熔点:Y>X若a=b=3,8>m>n>b,则元素非金属性:X>Y(2016徐汇一模)6.不能用于比较Na与Al金属性相对强弱的事实是A.Na和A1C13溶液反应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单质与H2O反应的难易程度 D.同浓度NaCl和A1C13溶液的pH(2016徐汇一模)8.已知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设X的原子序数为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Y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是金属元素Y的原子序数为a-7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X(2016杨浦一模)3.关于砹(85At)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85A.稳定性:HAt>HCl B.氧化性:At2>I2C.At2为分子晶体 D.NaAt的水溶液呈碱性(2016杨浦一模)7.下列各组数据比较,前者比后者小的是A•氯水与氨水中微粒种类 B.乙烷与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C.氯化铯与氯化钠的熔点 D.Al2O3与A1C13的熔点(2016杨浦一模)19.短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只有一种金属元素。其中X与W处于同一主族,Z元素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中最大(稀有气体除外)。Z与W、W与Q的原子序数之差均为3,五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Z、W、Q三种元素的单质属于三种不同的晶体类型Q氢化物的熔点高于Z氢化物的熔点一定条件下,Q单质可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顺序:Q>Y>W>X四、电解质溶液(一) 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2016虹口一模)6.在空气中久置会变色的强电解质是A.氯水 B.氢硫酸 C.烧碱 D.绿矶(2016长宁一模)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Na2O B.SO3 C.NaCl溶液 D.Cu(2016闸北一模)4.能导电的电解质是A.氯化钠溶液B.金属铜C.熔融硝酸钾 D.酒精(2016青浦一模)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将BaSO4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氨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固态的离子化合物不能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能导电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二) 电离平衡、水解平衡(2016虹口一模)5.欲使Ca(OH)2悬浊液变澄清,可以选择加入的试剂是CaCl2浓溶液 B.NaOH浓溶液C.NH4C1浓溶液 D.MgCl2浓溶液(2016长宁一模)16.室温下,对于0.10mo1・L-i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与A1C13溶液反应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A13++3OH—=A1(OH)3J用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1L0.1mo1・L-i的氨水中有6.02x1022个NH4+(2016崇明一模)10、相同温度下,在水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若用KW表示水的离子积,W表示水的电离度,能使a/Kw的值增大的是A.NH4NO3 B.NaHSO4 C.NaOH D.KC1(2016静安一模)14.关于35°C的0.1mo1/LNaOH溶液,以下表述错误的是Kw>1x10-14 B.水电离的c(H+)>1x10-13mol/LC.pH>13 D.c(OH-)=c(H+)+c(Na+)

(2016闵行一模)21.某温度下,体积和pH都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三点溶液的离子浓度之和a>b>cb点溶液中c(H+)+c(NH3・H2O)=c(OH-)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和等体积b、c处溶液反应,恰好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b=Vbc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2016徐汇一模)13.常温下0.1mol/L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加入等体积0.1mol/L烧碱溶液 D.加入等体积0.1mol/L盐酸(2016普陀一模)15、强电解质甲、乙、丙、丁分别溶于水,电离出NH4+、Ba2+、Mg2+、H+、OH-、Cl->HCO3-、SO42-(每种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离子各不相同)。已知:①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②0.1molL1乙溶液中c(H+)>0.1molL1;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四种物质中一定有共价化合物 B.四种物质中一定有Ba(OH)2C•丙溶液加热蒸干可得原无水溶质 D.丁溶液中含有HCO3-(2016闸北一模)11.可以描述两种一元酸:甲(K=1.8x10-5)和乙(K.=1.4x10-3)在水中ii的电离度与浓度关系的曲线是(2016(2016闸北一模)15.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amol/L的一元酸HA与Wbmol/L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b混合溶液的pH=7混合溶液中,c(H+)=讨瓦mol/L混合溶液中,c(H+)+c(B-)=c(OH-)+c(A-)(2016闸北一模)19.25°C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为1x10-12mol/L,关于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HCO3-一定不能大量存在 B.pH一定是12加入铝片一定能产生氢气 D.—定不是NH4C1溶液(2016闵行一模)9.某温度下,浓度为amol/L的一元酸HA与bmol/L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a=b B.HA与BOH的电离常数相等C.混合溶液中,c(H+)=£KWmol/L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2016青浦一模)8.在相同温度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4种稀溶液:①Na2SO4②H2SO3③NaHSO3④Na2S,所含带电微粒的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①二④皿二② B.①二④〉③〉②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2016青浦一模)12.已知25°C时某溶液中含有大量Na+、H+、Fe3+、HCO3->OH-、「中的几种,并且水电离出的c(H+)=1xl0-13mol/L•当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l2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溶液的pH=1或pH=13 B•溶液中一定没有Fe3+,Na+C•溶液中阴离子有I-,不能确定HCO3-D•当Cl2过量,所得溶液只含有两种盐2016青浦一模)21.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弱酸HCOOHHCNHCO.23电离平衡常数(25°C)K=1.77x10-4iK=4.9x10-10iK=4.3x10-711K=5.6x10-ii12下列选项错误的是CN-+HO+COfHCN+HCO-2 32HCOOH+CO2-f2HCOO-+HO+COf2 2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大于后者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2016杨浦一模)11.向0.1mol/LCH3COOH溶液中加入C^COONa晶体或加水稀释时,都会引起A.溶液的pH增大 B.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小 D.溶液的c(OH-)减小(2016虹口一模)4.下列物质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等于2:1的是A.Na2CO3溶液 B.H2S气体 C.NaHSO4固体 D.Na2O2固体(2016徐汇一模)9.常温下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溶液中c(CO32-)、c(HCO3-)均降低,而pH增大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 B.通入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钙溶液 D.盐酸(2016杨浦一模)16.80OC,0.1mol/LNaHB溶液中c(H+)>c(OH-),可能正确的关系是A.c(Na+)+c(H+)=c(HB-)+2c(B2-) B.溶液的pH=1C.c(H+)・c(OH-)=10-14 D.c(Na+)=c(H2B)+c(HB-)(2016普陀一模)1、能在稳定人体血液的pH中起作用的离子是A.Na+ B.Cl- C.HCO3- D.Fe2+2016普陀一模)9、其它条件不变时仅升高温度,一定增大的是A.强碱在水中的溶解度 B.吸热反应的热效应C.化学平衡常数K D.盐类水解程度(2016普陀一模)19、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与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结果如下:实验编号c(HA)/mol・L-1c(NaOH)/mol-L-1反应后溶液pH甲0.10.19乙c10.27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甲:反应后溶液中c(Na+)>c(A-)>c(OH-)>c(H+)乙:反应后溶液中c(Na+)=c(HA)+c(A-)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x10-9moLL-1乙中q—定大于0.2mol・L-1(2016黄浦一模)16.25°C时,浓度均为0.1mol/L的溶液,其pH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序号①②③④溶液NaClCHCOONH,3 4NaFNaHCO3pH7.07.08.18.4A.酸性强弱:H2CO3>HFC.离子的总浓度:①〉③B.①和②中溶质均未水解D.④中:c(HCO3-)+2c(CO32-)+c(H2CO3)=0.1mol/L三)离子浓度(2016虹口一模)15.25C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的醋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VmL,则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V=0时:[H+]>[Q-]=[CH3COOH]V=10mL时:[OH-]+[CH3COO-]=[H+]V=20mL时:[Na+]=[CH3COO-]+[C卜]D.加入NaOH溶液至pH=7时,V>20mL2016长宁一模)19.下列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O.lmol/L的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13mol/LpH=2与pH=1的CH3COOH溶液中c(H+)之比为1:10仅含有Na+、H+、OH-、CH3COO-四种离子的某溶液显酸性,则可能存在下列关系:c(Na+)>c(CH3COO-)>c(H+)>c(OH-)1.0mol・LT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2016松江一模)19.常温下,用0.05mol・L-1KOH溶液滴定10.00mL0.05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点②溶液中:c(K+)+c(H+)=c(HC2O4-)+c(C2O42-)+c(OH-)点③溶液中:c(K+)=c(HC2O4-)+c(C2O42-)+c(H2C2O4)点④溶液中:c(K+)+c(H2C2O4)+c(HC2O4-)+c(C2O42-)=0.05moLL-1点⑤溶液中:c(K+)>c(HC2O4-)>c(C2O42-)>c(OH-)>c(H+)(2016浦东一模)21.室温下向10mL0.1mol/L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c(Na+)>c(A—)>c(H+)>c(HA) B.a、c两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b点溶液中:c(Na+)=c(A—)+c(HA) D.c点溶液中:c(A—)>c(HA)(2016徐汇一模)20.常温下已知两种一元弱酸HX和HY,如果向NaX溶液中通CO2气体,只能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CO2则生成HY和Na2CO3。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三种酸的电离常数:Kfi(H2CO3)>K.(HX)>K.(HY)>K,2(H2CO3)NaX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后的离子浓度:c(HCO3-)>c(CO32-)>c(X-)同浓度溶液的碱性:NaX>Na2CO3>NaY>NaHCO3结合H+的能力:Y->CO32->X->HCO3-(2016金山一模)21、25°C时,用2amol・L-iNaOH溶液滴定1.0L2amol・L-1氢氟酸溶液,得到混合液中HF、F-的物质的量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HpH=3时,溶液中:c(Na+)Vc(F-)c(F-)>c(HF)时,溶液一定呈碱性pH=3.45时,NaOH溶液恰好与HF完全反应pH=4时,溶液中:c(HF)+c(Na+)+c(H+)—c(OH-)V2amol・L-1(2016黄浦一模)18.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式正确的是25°C时,0.1mol^L-1pH=4.5的NaHC2O4溶液:c(HC2O4-)>c(C2O42-)>c(H2C2O4)向0.2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moLL^NaOH溶液:c(H+)+c(Na+)=c(OH-)+c(CO32-)+c(HCO3-)常温下,NH4C1和NHb-HzO的混合溶液其pH=7,c(C1-)=0.lmol/L:c(Cl-)>c(NH4+)>c(OH-)=c(H+)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Na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c(CH3COOH)=2[c(H+)-c(OH-)](四)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2016虹口一模)1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通入足量SO2气体后,最终溶液仍然保持澄清的离子组是A.Ba2+、Na+、Cl—、NO3— B.Fe3+、Ba2+、Cl—、I—C.Na+、NH+、SO2—、OH— D.K+、Ca2+、HCO—、Cl—4 3(2016黄浦一模)15.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通入足量CO2后的溶液中:Na+、A102-、CH3COO-、CO32-无色溶液中:Mg2+、MnO4-、SO42-、K+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IO)SO42-、I-c(H+)/c(OH-)=10i2的溶液中:NH4+、A13+、NO3-、Cl-(2016嘉定一模)7、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lxlO-^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K+、ClO-、 NO-、 S2- ②K+、 Fe2+、 I-、 SO2- ③Na+、 Cl-、NO-、SO2-TOC\o"1-5"\h\z3 4 3 4④Na+、Ca2+、Q-、HCO3-⑤K+、Ba2+、Cl->NO3-A、①③ B、③⑤ C、③④ D、②⑤(2016浦东一模)17.常温下、某无色溶液大量存在下列H+、Na+、Fe3+、Ba2+、OH—、NO3—、SO42-、CO32—离子中的三种,且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不变红色,该溶液中一定不含A.NO— B.SO2— C.Na+ D.H+34(2016杨浦一模)20.对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该溶液中,H+、NH4+、SO42-、B「可以大量共存该溶液中,K+、OH-、S2-、NO3-不能大量共存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fC卜+2Fe3++H2O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x1023个(2016虹口一模)20.已知25°C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HFHC1OH2SCHOH65K.=3.53x10-4iK=2.95x10-8iK]=9.1x10-8K=1.1x10-122K=1.28x10-10i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lO-+H2S-HCIO+HS- B.H2S+2C6H5O--2C6H5OH+S2-C.HF+CHO-fCHOH+F- D.HF(少量)+S2-fF-+HS-65 65(2016虹口一模)2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且各种离子浓度相等。加入铝片,产生H2。现往原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是H++NH++2OH-fNH+2HO4 3 2Ba2++2OH-+SO/-+2H+fBaSO」+2HQ4 4 2

2Ba2++6OH-+2SO42-+2Fe3+—2BaSO4J+2Fe(OH)3JBa2++20H-+S0/-+NH”++H+—NH+BaS0」+2HQ4 4 3 4 2(2016静安一模)21.NaHS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A.S2-+Cu2+—CuSJ B.2HS-+Cu2+—CuSJ+2H++S2-C.HS-+Cu2+—CuSJ+H+ D.2HS-+Cu2+—CuSJ+H2Sf(2016长宁一模)21.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可能与事实相符的是A.OH—+2CO2—+3H+—2HCO―+HOB.2OH—+CO2—+3H+—HCO―+2HO3 3 2 3 3 2C.2OH—+CO2—+4H+—COT+3HO D.OH—+CO2—+3H+—COT+2HO3 2 2 3 2 2(2016闸北一模)1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过量,都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组数是①亚硫酸钠溶液与稀盐酸②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④氯化铝与氨水⑤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①亚硫酸钠溶液与稀盐酸②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④氯化铝与氨水⑤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⑥碳酸氢钙溶液与澄清石灰水⑦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⑥碳酸氢钙溶液与澄清石灰水⑦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A.A.2组 B.3组C.4组 D.5组(2016黄浦一模)8.下列与莫尔盐[(NH4)2Fe(SO4)2・6H2O]溶液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滴加足量的溴水:2Fe2++Br2—2Fe3++2Br-先加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SO42-+Ba2+—BaSO4Jc.加氢氧化钠固体加热:nh4++oh-—nh3t+h2oD.检验该溶液是否变质:Fe3++3SCN-—Fe(SCN)32016嘉定一模)19、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 将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2C1O-+SO2+H2O—SO32-+2HC1OB、 硫化氢气体通入硫酸亚铁溶液产生黑色硫化亚铁沉淀:H2S+Fe2+—FeSJ+2H+C、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D、 向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滴加足量Ba(OH)2溶液NH++A13++2SO2—+2Ba2++5OH-—AlO-+2BaSO;+NH•HO+2HO4 4 2 4 3 2 22016闵行一模)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苯酚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C6H5OH+hco3-—c6h5o-+co2t+h2o向FeBr2溶液中通入等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将Al投入NaOH的重水溶液:2Al+2OH-+2D2O—2AlO2-+3D2f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Ca2++2HCO-+2OH-—CaCO;+CO2-+2HO3 3 3 2(2016青浦一模)19.离子方程式2Ba2++3HCO3-+3OH-—2BaCO3J+CO32-+3电0可以表示A.Ba(HCO3)2与NaOH溶液反应 B.NaHCO3与Ba(OH)2溶液反应C.Ba(HCO3)2与Ba(OH)2溶液反应 D.NH4HCO3与Ba(OH)2溶液反应(2016金山一模)18、以下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管如何滴加,反应都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FeCl3与Na2SB.Ca(HCO丄与Ca(OH)2C.HC1与NaHCO3D.AgNO3与NH3・H°0J 乙 J乙 乙 J J J 乙(2016普陀一模)18、离子方程式:Ca2++HCO3-+OH-—CaCO3J+H2O不能表示的反应有澄清石灰水与碳酸氢钠溶液 B.澄清石灰水与碳酸氢铵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氢钙溶液 D.澄清石灰水与碳酸氢钙溶液五、氧化还原反应(一)(2016虹口一模)2.下列化学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粮食酿醋 B.铁片镀锌 C.盐酸除铁锈 D.铝制品钝化(2016虹口一模)11.等物质的量的含氮化合物发生下列反应,转移电子数最少的是A.NO2和H2O B.NH3和O2 C.Fe和稀HNO3 D.NO和02(2016静安一模)13.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A.1:1:1 B.2:2:1 C.2:3:1 D.4:3:2(2016长宁一模)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应用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氯水褪色浓硫酸具有较强酸性,能使Cu转化为Cu2+硅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能将铁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双氧水氧化为氧气(2016长宁一模)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活泼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作氧化剂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含有某元素最高价态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2016长宁一模)17.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后记录如下:

步骤I稀硝酸| 插入铜棒1III__Cu浓硝酸「■浓硝酸 7现铁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铁表面产生少量红棕铁、铜接触后,其表象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色气泡后,迅速停止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I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II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对比1、11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针对III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持续被氧化(2016松江一模)14.已知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顺序为SO32->I->Fe2+>Br->C卜,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2Fe3++SO32-+H2O—2Fe2++SO42+2H+I+SO2-+HO—SO2-+2I-+2H+2 3 2 42Fe2++I—2Fe3++2I-2D.Br2+SO32-+H2O—SO42-+2Br-+2H+(2016松江一模)20.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vxv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变化。常温下,MFe2O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转化过程表示如右图。下列说法2x 2正确的是A.正确的是A.x<yB.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MFeO是还原剂D.氧化性:MFeO>SOo2x 2y2(2016黄浦一模)5.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一1 B.LiNH2是还原产物,LiH是氧化产物C.Li+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 D.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016嘉定一模)5、事实上,许多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2O2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Na2O2+SO2—Na2SO4、Na2O2+SO3—Na2SO4+O2,据此,你认为下列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2NaO+2MnO—4NaMnO+OfTOC\o"1-5"\h\z22 27 4 2C.2NaO+2NO—NaNO+Of2 2 2 3 2 2

2NaO+PO—NaPO22 23 427D.2NaO+2NO—4NaNO+Of22 25 3 2(2016嘉定一模)8、碘化砹(AtI)可发生下列反应,①2AtI+2MgfMgI2+MgAt2②AtI+2NH3(l)fNH4I+AtNH2。对上述两个反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这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①Mg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反应②中At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MgAt2的还原性弱于MgI2的还原性(2016闵行一模)3.下列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明矶净水 B.钢铁生锈 C.海水提溴 D.工业固氮(2016闵行一模)18.焙烧黄铜矿:2CuFeS2+O2^Cu2S+2Fe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每生成1molCu2S,同时生成22.4LSO2有0.2mol硫被氧化时,转移1.2NA个电子(2016浦东一模)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A.明矶净化水 B.纯碱去油污C.食醋除水垢 D.双氧水消毒(2016浦东一模)8.Mg在CO2中燃烧生成MgO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碳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Mg、MgO中微粒的半径:r(O2—)>r(Mg2+)>r(Mg)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相同质量的镁在足量的CO2和O2中完全燃烧,固体质量增重相等(2016浦东一模)18.工业冶炼钛的第一步反应为:TiO2(s)+2C(s)+2Cl2高温『TiCl4(g)+2C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TiCl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当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时,气体体积增大1.12L当有26g固体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目为NA(2016杨浦一模)1.物质在下列应用中,利用了其还原性的是A.纯碱去油污 B.铝冶炼金属C.硝酸制炸药D.漂粉精漂白织物(2016杨浦一模)21.自然界存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在该反应中A.产物中的SO42-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B.5molFeS2发生反应,有lOmol电子转移C•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FeS2之比为7:314molCuSO4能氧化5molFeS2(2016金山一模)10、PbO2在酸性溶液中能将Mn2+氧化成MnO4-,本身被还原为Pb2+。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PbO2固体和适量的稀H2SO4后滴入2mL1mol/LMnSO4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上述实验中不能用盐酸代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