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919页,共=sectionpages1919页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下列估计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约4s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4m/s

C.陕南地区春季的平均气温约36℃ D.一枚鸡蛋质量约3g图示能发出悦耳的哨音结构: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可在竹筒内来回运动)。演奏时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小明在公园游玩时发现师傅制作棉花糖的过程如下:先将白糖倒入机器中加热,使白糖粒变成糖浆,然后经过出丝口的高速旋转将糖浆甩出,从小孔中喷射出来的糖浆马上就凝聚成长长的糖丝,用竹签绕在一起就制成了棉花糖。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先汽化后凝固,先吸热后放热 B.先熔化后升华,先放热后吸热

C.先熔化后凝固,先吸热后放热 D.先升华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艺术节上,小明他们班女生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在舞台上表演。当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她们的(

)A.上衣为白色,裙子为黑色 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蓝色

C.上衣为白色,裙子为色 D.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到了终点才发现乌龟早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全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全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比乌龟的平均速度大图甲是用照相机拍摄的凤蝶照片,若为了拍摄照片乙的效果,应该(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在其右侧边沿的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向下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

)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如图所示,a′是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现竖直向下移动平面镜,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

A.不会再成像 B.仍成像,像在原处

C.仍成像,像下移的距离是平面镜的两倍 D.仍成像,像会随平面镜一起下移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木棒经凸透镜所成的像A′B′与木棒AB比较,呈现的特点是A.A′端变细,B′端变细 B.A′端变粗,B′端变粗

C.A′端变细,B′端变粗小明、小华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明比小华晚出发4s

B.0s~8s内,小明、小华经过的路程相等

C.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9.0分)燃放鞭炮时,火药爆炸发出了巨大的爆炸声;如图所示,用手捂住耳朵可减小对听力的损害,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我们能够判断出远处传来的声音是鞭炮声还是锣鼓声,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进行辨别的。

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近视眼成的像在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他应当戴上______镜制成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蒸气在甲壳虫背上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珠。之所以要把体温降到周围气温以下,是因为此过程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和生活中的______(举例)形成原理相同。如图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千一个______镜。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______摄像头(“靠近”、“远离”),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是因为车内的人______,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______。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是宋代词人梅圣俞对泰山日出的形容,则当看见太阳刚从云海升起时,太阳实际的位置位于云海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______(选填将“提前”或“延后”)。若室内游泳池上方离水面6m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到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则池中水的实际深度应______6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图是用水下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15cm,闪光灯每隔0.1s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由图可知,小球从位置A到E先做______直线(选填“变速”或“匀速”,下同)运动,后做______直线运动;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______m/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如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如图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光路,请在图中分别画出这两条光线的入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请完成与下列实验有关的填空。

(1)如图1,敲击右边的音叉B,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A把泡沫塑料球弹起,此观察说明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2)如图2,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装置,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将海波放入试管,再将试管放入烧杯中的水里面来加热,目的是______。

(3)如图3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果入射光线沿BO的路径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能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时选用较_____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既可以成像,又可以透光,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需要选用两根外形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

(3)做实验的时候最好是在一个比较__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完成。若将光屏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显示的时间,则: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

(3)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4)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是______dm;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BC是______m/s;在A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

(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像的位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调节方法是:______;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调一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调一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都向下调一些

(3)调整后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烛焰清晰倒立的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4)在图乙中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小红把凸透镜换成焦距为5cm的,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清晰;

(5)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一辆汽车向着山崖以2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地方鸣笛,经过0.6s后司机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汽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汽车前进的距离。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A、人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约1s,故A错误;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4m/s,故B正确;

C、陕西地区春季的平均气温约15℃,故C错误;

D、一枚鸡蛋质量约50g,故D错误。

故选:B。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答案】B

【解析】解:A、真空中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嘴吹竹筒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声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吹出哨音的响度由吹管口的力度决定,故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响度,故C错误;

D、当推拉活塞时,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因此空气柱的振动快慢会发生改变,所以哨音的音调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管乐器是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声;

(3.【答案】C

【解析】解: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糖机的圆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即由固态变为液态,该过程称为熔化,熔化的过程中吸热;然后经过出丝口的高速旋转将糖浆甩出,变成了一丝丝的糖丝绕在小竹签上,即变成了固态,故是由液态变为固态,该过程是凝固,凝固的过程中放热。

故选:C。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称为熔化,熔化的过程吸热;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称为凝固,凝固的过程放热。

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并能利用上述定义解释现实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此题贴近生活实际,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4.【答案】D

【解析】解:红光照在白上衣上,由于白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白上衣反射的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所以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红色的;

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红光照在蓝裙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的裙子是黑色的。

故选:D。

(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

(2)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

(5.【答案】C

【解析】解:AB、兔子在前半程比乌龟用的时间少,即前半程兔子比乌龟快,但在后面兔子睡觉后,是静止状态,此段时间乌龟比兔子快,因此并不是兔子始终比乌龟快或者乌龟始终比兔子快,故A、B错误;

CD、兔子与乌龟全程的总路程相同,而乌龟所用的总时间较少,由v=st可知,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①时间相同时,运动路程长的,运动快;②路程相同时,运动时间短的,运动快;③6.【答案】A

【解析】解:照相机照相时,蝴蝶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胶片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为使蝴蝶图片更大一些,必须使像变大,必须增大像距,减小物距,即缩短相机与蝴蝶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故A正确。

故选:A。

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7.【答案】C

【解析】解: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光斑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当水面上升时,入射角不会发生变化折射角也不会发生变化,折射光路的变化如图:

可见,水面上升,折射点右移,光斑右移;水面下降时,光斑左移。

故选:C。

(1)光斑的形成原因,激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光线要发生偏折;

(2)光斑的移动原因,水面上升或下降,入射角不会发生变化折射角也不会发生变化,但折射点要发生移动,折射光线要发生平行移动,所以找到折射点与水面升降的关系的变化规律,即可找到光斑移动与水面升降的变化关系。8.【答案】B

【解析】解:在图乙中作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如图所示:

故选:B。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作图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9.【答案】C

【解析】解:因为此时B端位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故B端所成的像B′是倒立、放大的;因为A端位于2倍焦距之外,故A端所成的像A′是倒立、缩小的;所以木棒所成的像将是B′端变粗,A′端变细。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小明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小华同学晚出发4s,故A正确;

B、0s~8s内,小明和小华通过的路程都是8m,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B正确;

C、0s~8s内,小明和小华通过的路程都是8m,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但两人的运动时间不同,所以8s时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速度不同,故C错误;

D、11.【答案】人耳处

音色

【解析】解:用手捂住耳朵可减小对听力的损害,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由于鞭炮声还是锣鼓声的音色不同,我们可以根据进行辨别。

故答案为:人耳处;音色。

(1)减弱噪声有三种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12.【答案】照相机

倒立

前方

凹透

【解析】解:(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不注意用眼卫生,患上近视是因为晶状体变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形成了近视眼,近视眼成的像在网膜的前方,要矫正近视眼需要使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照相机;倒立;前方;凹透。

(1)眼球相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3.【答案】液化

放热

露珠

【解析】解: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蒸气在甲壳虫背上液化为水珠,液化过程放热;

水珠的形成雨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

故答案为:液化;放热;露珠。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14.【答案】凸透

靠近

较暗

关闭

【解析】解:摄像头的镜头相当千一个凸透镜。

由A到B,车的像是变大的,故汽车是靠近摄像头的。

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关闭,车内较暗,使车内不能形成平面镜成像,便于看清路况,

故本题答案为:凸透;靠近;较暗;关闭。

摄像头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一样,都是凸透镜,当像变大时,说明物距在变小,为了防止车前的玻璃形成平面镜成像,夜晚,车内不应开灯,这样车内的光线较暗,更有利于看清外边的交通状况。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和晚间的行车安全知识。

15.【答案】下方

延后

大于

【解析】解:(1)太阳光从太空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的密度是不均匀的,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看到初升的太阳比实际位置变高了,所以当我们看到太阳刚升起时,它的实际位置还在地平线以下,如下图所示:

(2)若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太阳光将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由于地球是圆形的,所以只有太阳升到某一位置时才能观察到;

而正因为地球表面上有大气层,太阳光射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能够提前观察到;

所以如果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时的情况相比将延后。

(3)如下图所示:

由于水面是平面镜,灯离水面6m,水中灯的像离水面也是6m,而人看到的池底是折射形成的虚像,比真实的池底偏高,由题意可知池底的像离水面6m,所以池底离水面的距离大于6m。

故答案为:下方;延后;大于。

(1)16.【答案】变速

匀速

1.5

【解析】解:(1)由图知,AB、BC、CD、DE的时间相同,小球在AB于后面通过的距离不相等,所以小球从位置A到E做的是变速运动;

由图知,BC、CD、DE段小球通过的距离相等,故BE段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小球从位置A到E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2)小球在BD段通过的距离sBD=2×15cm=17.【答案】解:由图知,法线已画出,因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5°,所以入射角为90°−25°=【解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此题考查了对光的反射光路的画法,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考查了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18.【答案】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据此分别画出这两条光线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19.【答案】空气

自下而上

使海波受热均匀

可逆

【解析】解:(1)敲击右边的音叉B,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A把泡沫塑料球弹起,A、B音叉之间有空气,所以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2)在组装图2的实验器材时,应先调整好酒精灯火焰的位置,即组装的顺序为从下往上;图2中在加热固体时用到的加热方法叫水浴加热法,先在一个大容器里加上水,然后把要加热的容器放入加入水的容器中,通过加热大容器里的水再通过水把热量传递(热传递)需要加热的容器里,达到加热的目的,这样加热的好处是可以使固体在加热过程中受热均匀。

(3)入光线沿BO的方向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与OA重合,表明: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1)空气;(2)自下而上;(3)使海波受热均匀;(420.【答案】薄

位置

相同

不能

【解析】解:

(1)玻璃板的两个反射面都可以成像,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成的像距离越近,这样测量误差越小,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玻璃板有反光性和透光性,既能看到前面蜡烛在后面成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这样利用重合的办法,可以方便确定像的位置;

(2)为了方便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需要选用两根外形相同的两个蜡烛;

(3)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