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的形成是空气流动的结果,常指空气相对地面的水平运动,是一个矢量,用风向和风速表示。在北半球,气流向右偏转,在南半球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地球大气的运动,除受到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外,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的形成是空气流动的结果,常指空气相对地面的水平运动,是一个第四章气象
空气的水平运动第四章气象空气的水平运动空气的水平运动详解课件
一、风的表示和测量
二、风的形成
三、风的变化
四、风对飞行的影响主要内容一、风的表示和测量主要内容一、风的表示和测量1.风的表示气象上的风向是指
风的来向,常用360°或16个方位来表示一、风的表示和测量1.风的表示气象台常用八个方位发布风向的预报,即东(E)、南(S)、西(W)、北(N)、东南(SE)、西南(SW)、西北(NW)和东北(NE)。风向观测是用十六个方位来表示的,即在上述八个方位中间再增加北东北(NNE)、东东北(ENE)、东东南(ESE)、南东南(SSE)、南西南(SSW)、西西南(WSW)、西西北(WNW)和北西北(NNW)。实际测风报告中还经常用0-360°范围内的数字表示风向,以0°为北,90°为东,180°为南,270°为西,余类推。在天气预报中有时还用偏北风、偏南风等名称,偏字表示风向围绕某个方位作小范围摆动。气象台常用八个方位发布风向的预报,即东(E)、南(S)、西(风的16个方位表示风的16个方位表示风速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微团的水平位移,常用的风速单位是:米/秒(m/s),千米/小时(km/h),海里/小时(nm/h)
1海里/小时也称为节(KT)风速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微团的水平位移,常用的风速单位是:2.风的测量(1)仪器测量风向风速仪、测风气球、风袋、多普勒测风雷达等。2.风的测量(1)仪器测量风
向
风
速
仪风
向
风
速
仪测风气球风袋测风气球风袋多
普
勒
测
风
雷
达测风雷达是测风的专用雷达。气球携带回答器(或反射靶)升空,当雷达天线对准气球时,发出询问脉冲,能立即接收到回答脉冲(或反射脉冲)。根据回答脉冲和询问脉冲的时间间隔可确定气球距雷达的直线距离,加上天线的方位和仰角,即可确定气球的空间位置。由气球运动轨迹可计算得到各高度风向和风速。测风雷达的探测高度可达30km,且不受天气条件限制,但测角精度低于光学经纬仪,设备庞大。中国气象部门使用的是国产701测风雷达。多
普
勒
测
风
雷
达测风雷达是测风的专用雷达。气球携带2.目视估计--风力等级表2.目视估计--风力等级表风力等级陆地地物象征相当风速m/skm/h范围中数0静,烟直上0.0~0.20.1小于11烟能表示风向0.3~1.50.91~52人面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1.6~3.32.56~113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旌旗展开3.4~5.44.412~194能吹起地面灰尘及纸张,小树枝摇动5.5~7.96.720~285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的水面有小波8.0~10.79.429~386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张伞困难10.8~13.812.339~497全树摇动,大树枝下弯,迎风步行不便13.9~17.115.550~618可折坏树枝,迎风步行感觉阻力甚大17.2~20.719.062~749烟囱及平屋房顶受到破坏,小屋受破坏20.8~24.422.675~8810陆上少见,可使树木拔起,建筑物吹坏24.5~28.426.589~10211陆上很少,有则必有重大损毁28.5~32.630.6103~11712陆上绝少,其摧毁极大32.7~36.934.8118~133风力陆地地物象征相当风速m/skm/h范围中数0静,烟直上0二、风的形成(一)形成风的力
(二)风的形成及风压定理
二、风的形成(一)形成风的力1
水平气压梯度力2
地转偏向力
3
摩擦力4
惯性离心力(一)形成风的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水平气压梯度引起的作用在单位质量空气上的压力差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水平气压梯度引起的作用在单位质量空气上的水平气压梯度的意义
水平气压梯度可以表示单位体积的空气块受到的水平静压力水平气压梯度的意义
水平气压梯度可以表示单位体积的空气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和方向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和方向2.地转偏向力
定义:由地球自转引起的使相对于地球运动的物体偏离原来运动方向的力2.地转偏向力定义:由地球自转引起的使相对于地球旋转的作用水也一样地球旋转的作用水也一样地转偏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地转偏向力的大小: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北半球指向右,在南半球指向左。
地转偏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地转偏向力的大小:3.摩擦力
空气在近地面运动时,地表对空气产生的阻碍作用即摩擦力。摩擦力可表示为:
式中K为摩擦系数,它取决于地表的粗糙程度;负号表示R与V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3.摩擦力空气在近地面运动时,地表对空气产生的阻碍作用即摩空气的水平运动详解课件三种力与风向的关系三种力与风向的关系4.惯性离心力
空气在地球表面上作圆周运动时要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
惯性离心力的方向与速度V垂直,由曲率中心指向外缘。惯性离心力的大小为
4.惯性离心力空气在地球表面上作圆周运动时要受到惯性离心力(二)风的形成及风压定理
1.自由大气中风的形成及风压定理2.摩擦层中风的形成及风压定理
(二)风的形成及风压定理1.自由大气中风的形成及风压定理1.自由大气中风的形成1.自由大气中风的形成地转风由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而形成的风,称为地转风。地转风是指自由大气中空气的水平等速直线运动,是指无加速度、惯性离心力不起作用情况下的运动。地转风由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而形成的风,称为地转风。自由大气中的风压定理风沿着等压线吹,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等压线越密,风速越大。南半球风的运动方向与北半球相反。自由大气中的风压定理风沿着等压线吹,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自由大气中低压区和高压区的风自由大气中低压区和高压区的风结论北半球低压区空气逆时针旋转高压区空气顺时针旋转
结论北半球低压区空气逆时针旋转在北半球穿过低压区飞行,先碰到左侧风,后碰到右侧风。在北半球穿过高压区飞行,先碰到右侧风,后碰到左侧风。应用在北半球穿过低压区飞行,先碰到左侧风,后碰到右侧风。应2.摩擦层中风的形成及风压定理
摩擦层是指从地面到1500米高度的气层2.摩擦层中风的形成及风压定理摩擦层是指从地面到150图2-10摩擦层中风的形成
图2-10摩擦层中风的形成摩擦层中的风压定理摩擦层中的风压定理:风斜穿等压线吹,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等压线越密,风速越大。南半球风的运动方向与北半球相反摩擦层中的风压定理摩擦层中的风压定理:摩擦层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块低压附近的风是沿逆时针方向向内吹高压附近的风是沿顺时针方向向外吹摩擦层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块低压附近的风是沿逆时针方向向内已知气压场,判断风场(摩擦层)风压定理的应用已知气压场,判断风场(摩擦层)风压定理的应用已知气压场,判断风场(自由大气)已知气压场,判断风场(自由大气)三、风的变化(一)摩擦层中风的变化(二)自由大气中风的变化(三)地方性风三、风的变化(一)摩擦层中风的变化(一)摩擦层中风的变化
1.风随高度的变化2.日变化3.风的阵性
(一)摩擦层中风的变化1.风随高度的变化1.摩擦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在北半球随高度增加,风速增大,风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变化相反。1.摩擦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在北半球随高度增加,风速增大北半球摩擦层中风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北半球摩擦层中风随高度变化示意图2.摩擦层中风的日变化白天,近地面的风风速增大,风向向右偏转,上层风的变化则相反。晚上,下层风风速减小,风向向左偏转,上层风速增大,风向右偏转。2.摩擦层中风的日变化白天,近地面的风风速增大,风向向右偏转3.摩擦层中风的阵性乱流涡旋随大范围基本气流一起运动,引起局地风向不断改变,风速时大时小,形成风的阵性。3.摩擦层中风的阵性乱流涡旋随大范围基本气流一起运动,引起局(二)自由大气中风的变化
1.自由大气中风随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水平方向上温度分布不均而造成在一定高度上出现气压差,而形引起风的变化(二)自由大气中风的变化1.自由大气中风随高度变化的原因风随高度的变化风随高度的变化热成风定义:由气温的水平差异而形成的风称为热成风。规律:风沿着等温线吹,在北半球背热成风而立,高温在右,低温在左等温线越密,风速越大。热成风定义:由气温的水平差异而形成的风称西风急流的形成由于北半球南高北低的温度分布,热成风为西风,高度越高,风速越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就可能形成西风急流。由热成风的定义和性质可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高空风为西风的原因正是热成风的存在。因为高空风遵循“准地转平衡”,即水平科氏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平衡,所以高空风几乎就是地转风。然而,因为自西向东的热成风的存在,使得地转风从底层到高层渐渐地也自西向东吹,这样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高空风吹的就是西风。这就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高空风是西风”的说法的由来。西风急流的形成由于北半球南高北低的温度分布,热成风为西风,高
(三)地方性风
一些特殊的地理条件也会对局地空气运动产生影响,形成与地方性特点有关的局部地区的风,称为地方性风。
主要的地方性风有:
1.海陆风
2.山谷风
3.峡谷风
4.焚风
(三)地方性风一些特殊的地理条件也会对局地空气运海陆风是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海
风海陆风是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称“谷风(valleybreeze)”;到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山风(mountainbreeze)”。山风和谷风总称为山谷风。山谷风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峡谷风当气流从开阔地区向两山对峙的峡谷地带流入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在峡谷内堆积,于是气流将加速流过峡谷,风速相应增大,这种比附近地区风速大得多的风叫做峡谷风(穿堂风)。峡谷风当气流从开阔地区向两山对峙的峡谷地带流入时,由于空气质焚风焚风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焚风现象是由于湿空气越过山脉时,被迫抬升失去水分(一般形成地形雨),并在山脉背风坡一侧下沉时增温,形成高温并且干燥的气流。因而气团所经之地湿度明显下降,气温也会迅速升高。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焚风现象是由于湿四、地形与障碍物风的影响
四、地形与障碍物风的影响地表面的粗糙度
地表面的粗糙度地形和大的建筑物会分散风的流向,产生会快速改变方向和速度的阵风。地形和大的建筑物会分散风的流向,空气的水平运动详解课件空气的水平运动详解课件空气的水平运动详解课件空气的水平运动详解课件五、风对飞行的影响
(一)风对飞机起飞着陆的影响(二)风对飞机航行的影响
五、风对飞行的影响风对飞机起飞着陆的影响地面顺风地面逆风地面侧风风对飞机起飞着陆的影响地面顺风
逆风,迎面吹向飞机的风。由于逆风会增加升力,飞机大多在逆风情况下起飞或降落。
顺风,从飞机后面吹来的风。顺风会减低升力,飞机通常会避免在顺风情况下起飞或降落。
侧风,从侧面吹来的风。飞机降落时如遇到侧风剧变,或会偏离跑道中线
风切变,是指逆风或顺风出现持续多于几秒的转变而引致浮力产生变化。浮力减少可导致飞机向下偏离,低于预定飞行路线。
湍流,是由大气快速不规则的流动所引起的。它使飞机产生颠簸,严重时飞机可能会短暂失控。影响飞机飞行的5种风逆风,迎面吹向飞机的风。由于逆风会增加升力,地面侧风地面侧风高空风对飞行的影响高空顺风:会增大地速、缩短飞行时间、减少燃油消耗、增加航程。高空逆风:会减小地速、增加飞行时间、缩短航程。高空侧风:会产生偏流,需进行适当修正以保持正确航向。高空风对飞行的影响高空顺风:会增大地速、缩短飞行时间、减少燃风与地速风与地速高空侧风高空侧风复习思考题
1.形成风的力有哪些,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如何?2.自由大气和摩擦层中的风压定理是如何表述的,区别在哪里?3.摩擦层中风的变化方式有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复习思考题1.形成风的力有哪些,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如何风的形成是空气流动的结果,常指空气相对地面的水平运动,是一个矢量,用风向和风速表示。在北半球,气流向右偏转,在南半球使气流向左偏转。所以,地球大气的运动,除受到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外,还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的形成是空气流动的结果,常指空气相对地面的水平运动,是一个第四章气象
空气的水平运动第四章气象空气的水平运动空气的水平运动详解课件
一、风的表示和测量
二、风的形成
三、风的变化
四、风对飞行的影响主要内容一、风的表示和测量主要内容一、风的表示和测量1.风的表示气象上的风向是指
风的来向,常用360°或16个方位来表示一、风的表示和测量1.风的表示气象台常用八个方位发布风向的预报,即东(E)、南(S)、西(W)、北(N)、东南(SE)、西南(SW)、西北(NW)和东北(NE)。风向观测是用十六个方位来表示的,即在上述八个方位中间再增加北东北(NNE)、东东北(ENE)、东东南(ESE)、南东南(SSE)、南西南(SSW)、西西南(WSW)、西西北(WNW)和北西北(NNW)。实际测风报告中还经常用0-360°范围内的数字表示风向,以0°为北,90°为东,180°为南,270°为西,余类推。在天气预报中有时还用偏北风、偏南风等名称,偏字表示风向围绕某个方位作小范围摆动。气象台常用八个方位发布风向的预报,即东(E)、南(S)、西(风的16个方位表示风的16个方位表示风速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微团的水平位移,常用的风速单位是:米/秒(m/s),千米/小时(km/h),海里/小时(nm/h)
1海里/小时也称为节(KT)风速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微团的水平位移,常用的风速单位是:2.风的测量(1)仪器测量风向风速仪、测风气球、风袋、多普勒测风雷达等。2.风的测量(1)仪器测量风
向
风
速
仪风
向
风
速
仪测风气球风袋测风气球风袋多
普
勒
测
风
雷
达测风雷达是测风的专用雷达。气球携带回答器(或反射靶)升空,当雷达天线对准气球时,发出询问脉冲,能立即接收到回答脉冲(或反射脉冲)。根据回答脉冲和询问脉冲的时间间隔可确定气球距雷达的直线距离,加上天线的方位和仰角,即可确定气球的空间位置。由气球运动轨迹可计算得到各高度风向和风速。测风雷达的探测高度可达30km,且不受天气条件限制,但测角精度低于光学经纬仪,设备庞大。中国气象部门使用的是国产701测风雷达。多
普
勒
测
风
雷
达测风雷达是测风的专用雷达。气球携带2.目视估计--风力等级表2.目视估计--风力等级表风力等级陆地地物象征相当风速m/skm/h范围中数0静,烟直上0.0~0.20.1小于11烟能表示风向0.3~1.50.91~52人面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1.6~3.32.56~113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旌旗展开3.4~5.44.412~194能吹起地面灰尘及纸张,小树枝摇动5.5~7.96.720~285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的水面有小波8.0~10.79.429~386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张伞困难10.8~13.812.339~497全树摇动,大树枝下弯,迎风步行不便13.9~17.115.550~618可折坏树枝,迎风步行感觉阻力甚大17.2~20.719.062~749烟囱及平屋房顶受到破坏,小屋受破坏20.8~24.422.675~8810陆上少见,可使树木拔起,建筑物吹坏24.5~28.426.589~10211陆上很少,有则必有重大损毁28.5~32.630.6103~11712陆上绝少,其摧毁极大32.7~36.934.8118~133风力陆地地物象征相当风速m/skm/h范围中数0静,烟直上0二、风的形成(一)形成风的力
(二)风的形成及风压定理
二、风的形成(一)形成风的力1
水平气压梯度力2
地转偏向力
3
摩擦力4
惯性离心力(一)形成风的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水平气压梯度引起的作用在单位质量空气上的压力差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水平气压梯度引起的作用在单位质量空气上的水平气压梯度的意义
水平气压梯度可以表示单位体积的空气块受到的水平静压力水平气压梯度的意义
水平气压梯度可以表示单位体积的空气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和方向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和方向2.地转偏向力
定义:由地球自转引起的使相对于地球运动的物体偏离原来运动方向的力2.地转偏向力定义:由地球自转引起的使相对于地球旋转的作用水也一样地球旋转的作用水也一样地转偏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地转偏向力的大小: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北半球指向右,在南半球指向左。
地转偏向力的大小和方向地转偏向力的大小:3.摩擦力
空气在近地面运动时,地表对空气产生的阻碍作用即摩擦力。摩擦力可表示为:
式中K为摩擦系数,它取决于地表的粗糙程度;负号表示R与V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3.摩擦力空气在近地面运动时,地表对空气产生的阻碍作用即摩空气的水平运动详解课件三种力与风向的关系三种力与风向的关系4.惯性离心力
空气在地球表面上作圆周运动时要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
惯性离心力的方向与速度V垂直,由曲率中心指向外缘。惯性离心力的大小为
4.惯性离心力空气在地球表面上作圆周运动时要受到惯性离心力(二)风的形成及风压定理
1.自由大气中风的形成及风压定理2.摩擦层中风的形成及风压定理
(二)风的形成及风压定理1.自由大气中风的形成及风压定理1.自由大气中风的形成1.自由大气中风的形成地转风由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而形成的风,称为地转风。地转风是指自由大气中空气的水平等速直线运动,是指无加速度、惯性离心力不起作用情况下的运动。地转风由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而形成的风,称为地转风。自由大气中的风压定理风沿着等压线吹,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等压线越密,风速越大。南半球风的运动方向与北半球相反。自由大气中的风压定理风沿着等压线吹,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自由大气中低压区和高压区的风自由大气中低压区和高压区的风结论北半球低压区空气逆时针旋转高压区空气顺时针旋转
结论北半球低压区空气逆时针旋转在北半球穿过低压区飞行,先碰到左侧风,后碰到右侧风。在北半球穿过高压区飞行,先碰到右侧风,后碰到左侧风。应用在北半球穿过低压区飞行,先碰到左侧风,后碰到右侧风。应2.摩擦层中风的形成及风压定理
摩擦层是指从地面到1500米高度的气层2.摩擦层中风的形成及风压定理摩擦层是指从地面到150图2-10摩擦层中风的形成
图2-10摩擦层中风的形成摩擦层中的风压定理摩擦层中的风压定理:风斜穿等压线吹,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等压线越密,风速越大。南半球风的运动方向与北半球相反摩擦层中的风压定理摩擦层中的风压定理:摩擦层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块低压附近的风是沿逆时针方向向内吹高压附近的风是沿顺时针方向向外吹摩擦层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块低压附近的风是沿逆时针方向向内已知气压场,判断风场(摩擦层)风压定理的应用已知气压场,判断风场(摩擦层)风压定理的应用已知气压场,判断风场(自由大气)已知气压场,判断风场(自由大气)三、风的变化(一)摩擦层中风的变化(二)自由大气中风的变化(三)地方性风三、风的变化(一)摩擦层中风的变化(一)摩擦层中风的变化
1.风随高度的变化2.日变化3.风的阵性
(一)摩擦层中风的变化1.风随高度的变化1.摩擦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在北半球随高度增加,风速增大,风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变化相反。1.摩擦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在北半球随高度增加,风速增大北半球摩擦层中风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北半球摩擦层中风随高度变化示意图2.摩擦层中风的日变化白天,近地面的风风速增大,风向向右偏转,上层风的变化则相反。晚上,下层风风速减小,风向向左偏转,上层风速增大,风向右偏转。2.摩擦层中风的日变化白天,近地面的风风速增大,风向向右偏转3.摩擦层中风的阵性乱流涡旋随大范围基本气流一起运动,引起局地风向不断改变,风速时大时小,形成风的阵性。3.摩擦层中风的阵性乱流涡旋随大范围基本气流一起运动,引起局(二)自由大气中风的变化
1.自由大气中风随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水平方向上温度分布不均而造成在一定高度上出现气压差,而形引起风的变化(二)自由大气中风的变化1.自由大气中风随高度变化的原因风随高度的变化风随高度的变化热成风定义:由气温的水平差异而形成的风称为热成风。规律:风沿着等温线吹,在北半球背热成风而立,高温在右,低温在左等温线越密,风速越大。热成风定义:由气温的水平差异而形成的风称西风急流的形成由于北半球南高北低的温度分布,热成风为西风,高度越高,风速越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就可能形成西风急流。由热成风的定义和性质可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高空风为西风的原因正是热成风的存在。因为高空风遵循“准地转平衡”,即水平科氏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平衡,所以高空风几乎就是地转风。然而,因为自西向东的热成风的存在,使得地转风从底层到高层渐渐地也自西向东吹,这样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高空风吹的就是西风。这就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高空风是西风”的说法的由来。西风急流的形成由于北半球南高北低的温度分布,热成风为西风,高
(三)地方性风
一些特殊的地理条件也会对局地空气运动产生影响,形成与地方性特点有关的局部地区的风,称为地方性风。
主要的地方性风有:
1.海陆风
2.山谷风
3.峡谷风
4.焚风
(三)地方性风一些特殊的地理条件也会对局地空气运海陆风是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海
风海陆风是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山谷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现场安全管理课件
- DB36T-万安玻璃红鲤编制说明
- 2024年模具设计师考试焦点试题及答案
- 分析农作物种子行业的政策环境变化试题及答案
- 农作物繁育员必背知识试题及答案
- 游泳救生员考试常见问题解答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员安全指导与试题及答案
- 掌握模具设计师考试的核心试题及答案
- 农作物种子的国际交流试题及答案
- 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标展租赁合同协议
- 医院综合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会五一劳动节活动方案范文
- 环境辐射监测试题及答案
- 光纤通信系统与网络(第5版)课件 胡庆 第1-4章 光纤通信概论-光纤通信系统及设计
- 舞台剧代理运营协议合同
- 西南政法大学自主招生个人陈述的风格与语气
- 广东省茂名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历史 含解析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飞机检测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