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8神经调节(2022年1月浙江)11.膝反射是一种简单反射,其反射弧为二元反射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将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并沿神经纤维单向传导B.神经肌肉接点的神经冲动传递伴随信号形式的转换C.突触后膜去极化形成的电位累加至阈值后引起动作电位D.抑制突触间隙中递质分解的药物可抑制膝反射【答案】D【解析】【分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详解】A、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从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或电信号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单向传导,A正确:B、神经肌肉接点相当于一个突触结构,故神经肌肉接点处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B正确:C、突触后膜去极化,由外正内负转为外负内正,当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时,可在突触后神经细胞膜上引起一个动作电位,C正确:D、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就会失活,若药物能抑制神经递质分解,使神经递质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因此抑制突触间隙中递质分解的药物可促进膝反射持续进行,D错误。故选Do(2021•6浙江月选考)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B.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外周都包有髓鞘C.同一个神经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都相同D.运动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传送给效应器【答案】I)【解析】【分析】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元可以分为树突、轴突和胞体三部分。其基本结构如下:
【详解】A、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多数神经元有个轴突和多个树突,少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个树突,A错误;B、神经元的轴突外周有髓鞘,树突外周无髓鞘,B错误;C、同一个神经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不完全相同,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上会实现信号的转变,C错误;D、神经元受到适宜的刺激时,产生的兴奋可以沿釉突传送出去,运动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通过神经递质传送给效应器,D正确。故选Do(2021•河北高考真题)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B.主动运输维持着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这是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C.内环境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增大.谷氨酸和一氧化氮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答案】C【分析】1、一个神经细胞可以有多个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2、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单向传递的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神经细胞外钾离子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4、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详解】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A正确;B、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维持内外离子浓度差,静息电位是由于细胞内外一定的K,浓度差导致的,BiE确;C、神经细胞静息状态是K‘外流,内环境K'浓度升高,K顺浓度梯度外流减少,膜电位差减小,C错误;I)、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有谷氨酸、一氧化氮、肾上腺素等,都可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1)正确。故选C。【点睛】(2021湖北)17.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内K,浓度约为150mm。1•L,胞外液约为4mm。1•LI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呈正相关。当细胞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到一定值(阈值)时,神经细胞兴奋。离体培养条件下,改变神经细胞培养液的KC1浓度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K'浓度为4mmol•L时,K'外流增加,细胞难以兴奋B.当K'浓度为1为mmol 时,K*外流增加,细胞容易兴奋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mmol«L'),K.外流增加,导致细胞兴奋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mniol•L|),K*外流减少,导致细胞兴奋【答案】D【解析】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呈正相关。细胞内外钾离了-浓度差增加,钾离子更容易外流,外流增加,兴奋难以发生,反之,钾离子外流减少,细胞容易兴奋。【详解】A、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内K*浓度约为150mmol-L胞外液约为4mmol-L*当神经细胞培养液的K.浓度为4mmol•L时,和正常情况一样,K外流不变,细胞的兴奋性不变,A错误;B,当K'浓度为150ranol•!?时,细胞外K,浓度增加,K,外流减少,细胞容易兴奋,B错误;CD、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但〉4mm<)1•L'),细胞外K*浓度增加,K.外流减少,导致细胞兴奋,C错误,D正确。故选瓦5.(2021•湖南高考真题)研究人员利用电压钳技术改变枪乌贼神经纤维膜电位,记录离子进出细胞引发的膜电流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图a为对照组,图b和图c分别为通道阻断剂TTX、TEA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时间(ms) 时间时间(ms) 时间(ms)图a 图b时间(ms)
图cA.TEA处理后,只有内向电流存在B.外向电流由Na,通道所介导C.TTX处理后,外向电流消失D.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答案】A【分析】据图分析可知,TTX阻断钠通道,从而阻断了内向电流,说明内向电流与钠通道有关:TEA阻断钾通道,从而阻断了外向电流,说明外向电流与钾通道有关。【详解】
A、据分析可知,TEA处理后,阻断了外向电流,只有内向电流存在,A正确:B、据分析可知,TEA阻断钾通道,从而阻断了外向电流,说明外向电流与钾通道有关,B错误:C、据分析可知,TTX阻断钠通道,从而阻断了内向电流,内向电流消失,C错误;D、据分析可知,内向电流与钠通道有关,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Na.浓度低,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依然低于膜外,D错误。故选A.【点睛】(2021天津)2.突触小泡可从细胞质基质摄取神经递质。当兴奋传导至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图中不能检测出神经递质的部位是( )②④B.D.②④B.D.【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f化学信号f电信号”的转变。图中①是突触小体,②是突触小泡,③是突触间隙,④突触后神经元。【详解】AB、神经递质在突触小体内的细胞器中合成,由高尔基体形成的突触小泡包裹,所以在突触小体和突触小泡中都可能检测到神经递度,AB错误;C、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后,将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所以在突触间隙中可以找到神经递质,C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神经元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相应电位的改变,没有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因此在④突触后神经元中不能找到神经递质,1)正确。故选D。【点睛】(2021海南)9.去甲肾上腺素(NE)是一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重摄取或被酶降解。临床上可用特定药物抑制NE的重摄取,以增加突触间隙的NE浓度来缓解抑郁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NE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引发动作电位NE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形式传递信息
C.该药物通过与NE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而发挥作用D.NE能被突触前膜重摄取,表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可双向传递【答案】A【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池中,只能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信号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详解】A、据题干信息可知,增加突触间隙的NE浓度可以缓解抑郁症状,故推测NE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可引发动作电位,A正确;B、NE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要通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进行,B错误;C、结合题意可知,该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抑制施的重摄取,而重摄取的部位是突触前膜,C错误;D、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了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故选A.8.(2021•1月浙江选考)当人的一只脚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屈曲和对侧腿伸展,使人避开损伤性刺激,又不会跌倒。其中的反射弧示意图如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一”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甲〜丁是其中的突触,在上述反射过程中,甲〜丁突触前膜信号对突触后C.一、+、一、+ D.+、一、+、一【答案】A【分析】提取题干信息可知:若一侧受到伤害,如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屈曲和对侧腿伸展:且“+”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一”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图示时脚的有害刺激位于左侧,则应表现为左侧腿屈曲,右侧腿伸展,据此分析作答。【详解】
由分析可知:该有害刺激位于图示左侧的脚,则图示左侧表现腿屈曲,即与屈肌相连的甲突触表现为兴奋,则为“+”,伸肌表现为抑制,则乙为“一”:图示右侧表现为伸展,则与伸肌相连的丙表现为兴奋,即为“+”,屈肌表现为抑制,但图示丁为上一个神经元,只有丁兴奋才可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与屈肌相连的神经元,使屈肌被抑制,故丁表现为“+”。综上所述,甲、丁突触前膜信号时突触后膜的作用依次为+、一、+、+。A正确,故选A9.(不定项)(2021辽宁)16.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如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一②一③一①M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N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答案】ACD【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只能由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的类型包括轴突一树突型和轴突一细胞体型。【详解】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为轴突到树突或轴突到细胞体,则图中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f②f③一②,A错误;B、M处无论处于静息电位还是动作电位,都是膜外的Na,浓度高手膜内,B正确:C、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则N处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C错误;D、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被灭活,不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ACDo【点睛】(2020北京生物高考题)8.食欲肽是下丘脑中某些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它作用于觉醒中枢的神经元,使人保持清醒状态。临床使用的药物M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但不发挥食欲肽的作用。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食欲肽以胞吐的形式由突触前膜释放B.食欲肽通过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发挥作用C.食欲肽分泌不足机体可能出现嗜睡症状D.药物M可能有助于促进睡眠【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可知,食欲肽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详解】A、食欲肽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A正确;B,神经递质发挥作用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蛋白质受体特异性结合,并不进入下一个神经元,B错误;C、由题“食欲肽它作用于觉醒中枢的神经元,使人保持清醒状态”可推断,食欲肽分泌不足机体可能出现嗜睡症状,C正确;D、由题“食欲肽使人保持清醒状态,而药物M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但不发挥食欲肽的作用”可推断,药物M可能有助于促进睡眠,D正确。故选Bo(2020海南高考生物)15.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时,Na'外流使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B.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C.神经递质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D.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神经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维持静息电位,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详解】A、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时,K通道打开,K外流,维持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电位,A错误;B,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B正确;C、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错误:D,在神经-肌肉突触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可作用于肌肉细胞,D错误;故选B.12.【2020年浙江1月高考卷,15】下列关于膝反射的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B.传出神经末梢可支配骨骼肌细胞和内分泌腺C.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可受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D.反射中枢由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组成答案:C解析: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不位于脊髓中,A错误:由于是膝反射,所以传出神经末梢支配的是骨骼肌细胞,B错误:运动神经元的树突、胞体可受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C正确:膝反射是二元反射弧,没有中间神经元,D错误。13.【2020年浙江7月高考卷,16】人的一侧大脑皮层外侧面示意图如下,图中甲、乙、丙和丁表示部位。某人的右腿突然不能运动,经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右腿无力。推测该患者大脑皮层的受损部位可能位于A.甲 B.乙 C.丙 D.T答案:A解析:控制身体运动的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刺激该运动区顶部,会引起对侧卜肢运动:刺激底部会引起面部运动。因此大脑皮层中控制右腿运动的区域应该在中央前回的顶部,即图中的甲所代表的区域,A项正确。14.【2020年浙江7月高考卷,20】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它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乙酰胆碱酯醐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改变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B.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C.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数量改变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D.注射阿托品可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所引起的生理效应答案:B解析: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当电位达到一定阈值后可使突触后膜兴奋,因此乙酰胆碱的分泌量和受体数量都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A正确;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则乙酰胆碱不能被分解,而对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无影响,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参与学习和记忆等调节活动,该类神经元数量改变会对学习与记忆等活动产生影响,C正确;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不能正常兴奋,因此注射阿托品将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引起的生理效应,D正确。15.【2020年山东卷,7】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咆。声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低于膜内 B.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不消耗ATP
C.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D.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听毛细胞受到刺激后使位丁•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因此推知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高于膜内,A错误;纤毛膜上的K内流方式为协助扩散,协助扩散不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ATP,B正确;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C正确;听觉的产生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D正确。16.【2020年江苏卷,13】下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或④处必须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B.①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②和④处,且电位大小相等C.通过结构③,兴奋可以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也能从细胞b传递到细胞aD.细胞外液的变化可以影响①处兴奋的产生,但不影响③处兴奋的传递答案:Ala类纤维 脊髓解析: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①、②或④处要产生兴奋,必须要有足够强度的剌激,刺激强度太小不能引起兴奋的产生,A正确;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两种,所以①处产生的兴奋可能传到④处也可能不能传到④处,故④处的电位大小与②处可能不同,B错误:结构③是突触,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通过结构③,兴奋可以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但不能从细胞b传递到细胞a,C错误;细胞外液的变化既可以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乂可以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D错误。17.(2021•广东高考真题)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是通过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的精巧调控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而完成。如“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la类纤维 脊髓(传入神经回答下列问题:伸肌伸肌运动神经元
r-<O_1—
抑制性中间神登元(传入神经回答下列问题:伸肌(1)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 及其相应的运动神经末梢。若肌梭受到适宜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内外电位应表现为 .(2)伸肘时,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是 ,使屈肌舒张。
(3)适量运动有益健康。一些研究认为太极拳等运动可提高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在胰岛素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该激素能更好地促进肌细跑,降低血糖浓度。(4)有研究报道,常年坚持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其血清中TSH、甲状腺激素等的浓度升高,因而认为运动能改善老年人的内分泌功能,其中TSH水平可以作为评估(填分泌该激素的腺体名称)功能的指标之一。【答案】(D伸肌、屈肌 外负内正(2)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3)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4)垂体【分析】1、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神经节所在的神经元是传入神经元,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以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者腺体。2、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主要由钾离子外流产生和维持,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主要由钠离子产生和维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详解】(1)图中有两条反射弧:感受器(肌梭)一传入神经一脊髓一伸肌运动神经元一伸肌;感受器(肌梭)f传入神经f脊髓f屈肌运动神经元f屈肌;故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伸肌、屈肌及其相应的运动神经末梢:若肌梭受到适宜刺激,兴奋传至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时,使得抑制性神经元上有兴奋的传导,发生电位变化,从而使a处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2)伸肘时,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受上一个神经元传来的兴奋,从而发生电位变化,但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从而使屈肌运动神经元无法产生动作电位,使屈肌舒张。(3)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的去路,即加速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存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降低血糖。太极拳等运动可提高肌细咆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在胰岛素水平相同的情况K.该激素能更好地促进肌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存储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4)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F垂体,促使垂体分泌TSH(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从而使甲状腺分泌TH(甲状腺激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可通过检测血液中TSH、TH、TRH等激素的含量评估相应分泌器官的功能,从而判断老年人的内分泌功能。其中TSH水平可以作为评估垂体功能的指标之一。【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反射弧、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以及激素调节的特点等相关内容,难度一般,属于考纲中的识记与理解内容。18.(2021湖北)2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功能与发育的基本单元。经环路(开环或闭环)由多个神经元组成,是感受刺激、传递神经信号、时神经信号进行分析与整合的功能单位。动物的生理功能与行为调控主要取决于神经环路而非单个的神经元。
秀丽短杆线虫在不同食物供给条件下吞咽运动调节的一个神经环路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图中A是食物感觉神经元,B、I)是中间神经元,C是运动神经元。由A、B和C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环路中,A的活动对吞咽运动的调节作用是减弱C对吞咽运动的抑制,该信号处理方式为去抑制。由A、B和D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中,神经信号处理方式为去兴奋。食物充足条件下食物缺乏条件下食物充足条件下食物缺乏条件下A神经元B神经元D神经元D神经元C神经元吞咽运动B神经元—A神经元B神经元D神经元D神经元C神经元吞咽运动B神经元—>兴奋作用强C神经元1吞咽运动兴奋作用弱—I抑制作用强—I抑制作用弱回答下列问题:(1)在食物缺乏条件下,秀丽短杆线虫吞咽运动(填“增强”“减弱”或(1)在食物缺乏条件下,秀丽短杆线虫吞咽运动(填“增强”“减弱”或“不变”):在食物充足条件下,吞咽运动(填“增强充足条件下,吞咽运动(填“增强”“减弱”或“不变”)。(2)(3)(4)根据该神经环路的活动规律,(填“能”或“不能”)推断(2)(3)(4)根据该神经环路的活动规律,(填“能”或“不能”)推断B神经元在这两种条件下都由A、B和D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中,信号处理方式为去兴奋,其机制是.由A、B和D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中,去兴奋对A神经元调节的作用是有活动,在食物缺乏条件下的活动增强。【答案】(1) ①.减弱 ②.增强(2)A神经元的活动对B神经元有抑制作用,使D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进而使A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3)抑制(4)能【解析】【分析】据图可知,在食物充足条件下,A神经元对B神经元抑制作用增强,B神经元活动减弱,B神经元使C、I)兴奋作用弱,从而使C、1)神经元活动增强,C神经元能使吞咽运动抑制作用弱,因此吞咽运动进行。在食物缺乏条件下,A神经元对B神经元抑制作用弱,B神经元活动增强,B神经元使C、D兴奋作用弱,从而使C、I)神经元活动减弱,C神经无能使吞咽运动抑制作用弱,因此吞咽运动被抑制,吞咽运动减弱。【小问1详解】据分析可知,在食物缺乏条件下,A的活动增强C对吞咽运动的抑制,因此秀丽短杆线虫存咽运动减少。在食物充足条件下,A的活动减弱C对吞咽运动的抑制,吞咽运动增强。【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由A、B和C神经元形成的吞咽运动增强或者减弱时,需要对其进行调节,去兴奋实际上属于一种反馈调节,A神经元的活动对B神经元有抑制作用,使C神经元兴奋性降低的同时也使D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进而使A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从而使吞咽运动向相反方向进行。【小问3详解】据(2)分析可知,由A、B和D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中,最终使A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也就是去兴奋对A神经元调节的作用是抑制。【小问4详解】据分析可知,在食物充足条件下,A神经元对B神经元抑制作用增强,B神经元活动减弱,在食物缺乏条件卜,A神经元对B神经元抑制作用弱,B神经元活动增强,因此可以推断B神经元在这两种条件下都有活动,在食物缺乏条件下的活动增强。【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生物学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2022年1月浙江)30.坐骨神经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存在“全或无”现象。欲研究神经的电生理特性,请完善实验思路,分析和预测结果(说明:生物信号采集仪能显示记录电极处的电位变化,仪器使用方法不要求;实验中标本需用任氏液浸润)。(1)实验思路:①连接坐骨神经与生物信号采集仪等(简图如下,a、b为坐骨神经上相距较远的两个点)。②刺激电极依次施加由弱到强的电刺激,显示屏1上出现第一个动作电位时的刺激强度即阈刺激,记为S..„o③一 ,当动作电位幅值不再随刺激增强而增大时,刺激强度即为最大刺激,记为S.。(2)结果预测和分析:①当刺激强度范围为时,坐骨神经中仅有部分神经纤维发生兴奋。②实验中,每次施加电刺激的几乎同时,在显示屏上都会出现一次快速的电位变化,称为伪迹,其幅值与电刺激强度成正比,不影响动作电位(见图)。伪迹的幅值可以作为的量化指标;伪迹与动作电位起点的时间差,可估测施加刺激到记录点神经纤维膜上 所需的时间。伪迹是电刺激通过传导到记录电极上而引发的。③在单根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不会因传导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即具有性。而上述实验中a、b处的动作电位有明显差异(如图),原因是不同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不同导致b处电位叠加量减小。
动作电位””伪迹动作电位””伪迹,…④以坐骨神经和单根神经纤维为材料,分别测得两者的S““,和S-。将坐标系补充完整,并用柱形图表示两者的S”“和Sa相对值。材料种类【答案】(1)在阈刺激的基础上依次施加山弱到强的电刺激①.小于S叱且不小于S",“ ②.电刺激强度③.Na,通道开放 ④.任氏液⑤.不衰减⑥.传导速率°衰减⑥.传导速率°坐骨神经 神经纤维材料种类坐骨神经和神经纤维的Sm1n和S3相对值刺激强度相对值【解析】【分析】1、神经干是多根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纤维束,神经干细胞的动作电位是多个细胞电变化的代数叠加。而每根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不同,引起它们兴奋所需的阈强度不同,刺激强度较小时兴奋性高的神经首先被兴奋,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兴奋性较低的神经也逐渐被兴奋,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刺激强度会改变被兴奋的神经根数,它们叠加到一起的动作电位幅值就会改变。2、单根神经纤维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反映出"全或无"定律,即动作电位不论以何种刺激方式产生,但刺激必须达到•定的阈值方能出现;阈下刺激不能引起任何反应一*无",而阈上刺激则不论强度如何,一律引起同样的最大反应——"全二【小问1详解】据题意可知,本实验要研窕神经的电生理特性,坐骨神经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刺激强度会改变被兴奋的神经根数,它们叠加到一起的动作电位幅值就会改变,因此在阈刺激的基础上依次施加由弱到强的电刺激,当动作电位幅值不再随刺激增强而增大时,刺激强度即为最大刺激,记为Smax。【小问2详解】①是出现第一个动作电位时的刺激强度即阈刺激,当动作电位幅值不再随刺激增强而增大时,刺激强度即为最大刺激,记为Smax,因此当刺激强度范围为小于Smax且不小于Smin时,坐骨神经中仅仃部分神经纤维发生兴奋。
②实验中,每次施加电刺激的几乎同时,在显示屏上都会出现一次快速的电位变化,称为伪迹,伪迹的幅值可以作为电刺激强度的量化指标。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膜上钠离子的通道开放,会出现动作电位,伪迹与动作电位起点的时间差,可估测施加刺激到记录点神经纤维膜上钠离子通道开放所需的时间。实验中的标本需要任氏液浸润,因此伪迹是电刺激通过任氏液传导到记录电极上而引发的。③在单根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不会因传导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即具有不衰减性。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上述实验中a、b处的动作电位有明显差异,原因是不同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传导速率不同导致b处电位叠加量减小。④坐骨神经是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存在“全或无”现象。因此坐骨神经的Smin和Smax不同,单根神经纤维的Smin和Smax相同,即:刺激强度相对值刺激强度相对值°坐骨神经 神经纤维 材料种类坐骨神经和神经纤维的Sm1n和$皿相对值【点睛】本题考查兴奋传导的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020年1月浙江)为探究酒精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系列实验。实验材料:蟾蛛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间脑蟾蛛,小滤纸片,任氏液,0.1%、0.2%和1%酒精,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酚妥拉明(phentolamine,PT),1%硫酸溶液等。(要求与说明:间脑蟾赊是指切除了大脑和部分间脑、相关机能正常的蟾蛛;任氏液为两栖类的生理盐水;3种酒精浓度分别对应人血液中轻度、中度和重度酒精中毒的浓度;酒精、NA和PT均用任氏液配制;NA是一种神经递质;PT是NA受体的抑制剂。实验条件适宜)实验过程与结果或结论:过程结果或结论实验1①取蟾蛛坐骨神经-胖肠肌标本,分别检测动作电位大小、动作电位传导速率和肌肉收缩张力;②以1%酒精连续滴加标本5min后,再分别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i,相对值■处理前口处理后ILI动作电动作电位位大小传导速率结论: 肌肉收箍张力实验2①用1%硫酸刺激间脑蟾蛛一侧后肢的中趾趾端,测定屈反射时长,然后用任氏液清洗后肢和间脑断面;②分别用含有50PL的任氏液、不同浓度酒精的小滤纸片处理间脑断面,每次处理后重复①。结果的记录表格: 。结论:酒精会显著延长屈反射时长,其数值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变大。为了进一步研究酒精延长屈反射时长的机理,选取实验2中某一浓度的酒精用于实验3。实验3①取5组间脑蟾除,用任氏液、NA、PT和酒精等处理;②用1%硫酸刺激间脑蟾除一侧后肢的中趾趾端,测定屈反射时长结论:NA与其受体结合,显著延长间脑蟾除的屈反射时长;酒精通过NA受体参与的途径,显著延长间脑蟾蛛的屈反射时长。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o(2)设计用于记录实验2结果的表格(3)依据实验2、3的结论,实验3的分组应为;A组:任氏液;B组::C组:;D组: ;E组:.(4)酒后驾车属于危险的驾驶行为,由本实验结果推测其可能的生物学机理是。【答案】 ①.离体条件下,施加1%酒精,对神经肌肉接点、肌肉收缩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②.表不同浓度酒精对间脑蜡蛛屈反射时长的影响处理因素空白对照任氏液0.1%酒精0.2%酒精1%酒精屈反射时长③.NA④.PT⑤.NA+PT⑥.酒精+PT⑦.酒精显著延长屈反射时长,酒后驾车
导致司机反应迟钝【解析】【分析】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维持其离体组织正常活动所需的理化条件比较简单,易于建立和控制。因此,在实验中常用蜻蛛或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兴奋与兴奋性、刺激与肌肉收缩等基本生命现象和过程。【详解】(1)从实验1的结果直方图中可以看出,对蟾蛛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使用幽酒精连续滴加标本5min处理后,动作电位大小、动作电位传导速率、肌肉收缩张力的相对值与处理前的相对值基本相同。说明在离体条件下,施加战酒精,对神经肌肉接点、肌肉收缩功能没有显著影响。(2)根据实验2的结论“酒精会显著延长屈反射时长,其数值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变大”,可以推导出实验2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酒精,因变量是间脑蟾蛛屈反射的时长。由于题干明确3种浓度的酒精均用任氏液配置,所以除空白对照外,还应增加一组使用任氏液的实验,以排除任氏液的影响。表格设计如下:不同浓度酒精对间脑蟾蚁屈反射时长的影响处理因素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路增加补充合同标准文本
- 代理贷款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书面形式合同样本
- 供电公司并网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版行政上诉状及格式
- 二零二五大巴车包车协议合同
- 乙方物流合同样本
- 担保公司过桥协议合同二零二五年
- 高职高专英语电子教案
- 有限责任公司担保管理制
- 楼梯踏步抹灰标准合同7篇
- 【厦门大学】DeepSeek大模型赋能高校教学和科研
- 西安房屋租赁合同(官方版)6篇
- 2025年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榆林城市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工艺流程 课件
- 2024广东深圳市龙岗区产服集团“春雨”第二批招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PLC应用技术课件 任务7. S7-1200 PLC控制电动机星三角启动(定时器)
- 旅行社运营实务课件 2.2 设计国内长线主题旅游产品
- 股份制合作协议及企业章程草案
- 《清华大学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