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样题附答案_第1页
社会统计学样题附答案_第2页
社会统计学样题附答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学年第学期考试科目:社会统计学考试类型:(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学号姓名年级专业08管理班题号(44)(合计)(309)二学生类型三城市中学生四农村中学生总分得分升学意愿评阅人65.978.6想考大学不想考大学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1.社会统计中的变量一般分四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的变量是。A、定类变量B、定序变量C、定距变量D、定比变量2.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一定。A、等于1B、等于-1C、等于0D、不等于03.计算中位值时,对于未分组资料,先把原始资料按大小顺序排列成数列,然后用公式确定中位值所在位置。A、n/2B、(n-1)/2C、(n+2)/2D、(n+1)/24.下列统计指标中,对极端值的变化最不敏感的是。A、众值 B、中位值C、四分位差D、均值5.如果原假设是总体参数不小于某一数值,即大于和等于某一数值,应采用的检验是。A、两端检验 B、右端检验C、左端检验D、无法判断6.在一个右偏的分布中,大于均值的数据个数将 。A、不到一半B、等于一半 C、超过一半D、视情况而定7.下列关于“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回归分析可用于估计和预测 B、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C、相关分析不需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D、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基础8.假定男性总是与比自己年轻 3岁的女性结婚,那么夫妻年龄之间的积距相关系数r为r=-1、<1C 、r=1DA 、-1<r<0B 、0<r”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用 测量。、10、12、26“9.4、6、8 D、平均差、众值B中位值C、均值A分,标准差分,数学平均成绩为 87.某校期末考试,全校语文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4.510的成83分,数学得了92分,从相对名次的角度看,该生为9.5分。某学生语文得了绩考得更好。、两门课程一样D、无法判断CA、数学 B、语文二、多项选择题(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漏选得部分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1.下列变量中属于定类层次的是。A、教育程度B、专业C、班级D、考试分数E、学号2.关于频率和概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频率的大小在0与1之间 B、概率的大小在0与1之间、就某一随机事件来讲,其发生的频率是唯一的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D、就某一随机事件来讲,其发生的概率是唯一的E、频率分布有对应的频数分布,概率分布则没有3.反映某一线性回归方程y=a+bx好坏的指标有。A、相关系数 B、判定系数C、b的大小D、a的大小4.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回归系数b可以表示。A、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B、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方向C、当自变量增减一个单位时,因变量平均增减的量D、当因变量增减一个单位时,自变量平均增减的量 E、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5.统计推论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包括。A、集中趋势分析B、离散趋势分析C、参数估计D、假设检验三、判断题(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打或。)1.无论分布曲线是正偏还是负偏,中位值都居于均值和众值之间。2.一组数据的均值代表了该组数据中大多数的数据。3.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讨论某一点取值的概率是没有意义的。4.异众比率越大,各变量值相对于众值越离散,众值的代表性越好。5.只要样本量足够大,则不论总体分布如何,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都服从正态分布。6.检验均值差异时,独立样本采用“差的均值”、关联样本采用“均值的差”进行检验。7.在显著性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一端检验比两端检验更容易拒绝 H。0 rr=0和变量Y时,变量8.X不管相关关系表现形式如何,当都是完全相关;当= 1时,变量X和变量Y都是完全不相关。9.方差分析就其内容来说,是分析或检验总体间的均值是否存在差异。10.纳伪的概率β可以根据原假设 H所设的分布计算出来。0四、计算题1.调查500名工人的工资收入情况及其文化程度,得到数据如表 1。试对工人收入与其文化程度的关系进行测量。(10分)表1500名工人的文化程度与工资收入的关系(人)文化程度大专以上中学小学及以下合计工资收入5026618高2501420234中200140低555275合计45500180的老年职6055.某人事部门从2岁至人的随机样本,其中有40%100岁的老年职工中抽取了一个的可信度,试估计老年职工总体中不希望退休的比例。如果样本95%工表示不希望退休。如果要求2500容量为10呢?(分)。试对学生类型与升学意愿两者之间的关系 2.随机调查某地区中学生的升学意愿,得到结果如表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进行测量。规定0.01的显著性水平,试检验两类中学生的升学意愿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15分)名流浪儿童,调查其过去一年内的流浪次数和家庭 424.从某城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随机抽取所在社区类型,得到如下数据。试对流浪次数与社区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并检验流浪次数是15分))?(否因社区类型的不同存在显著差异(α=0.05表3不同类型社区流浪儿童的流浪次数(人)

农村富裕社区农村贫困社区城镇社区丙甲乙流412浪624次333数2244127125251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答题纸、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多项选择题题号12345答案三、判断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BC9、B10、A5、C6、A7、D8、1、D2、C3、D4、二、多项选择题CD、、BC5BCE21、、A3、4ABBDE三、判断题10、7、√8、9、√1、√2、3、√4、5、√6、四、计算题140=45348)+202+18(34+140)+14(55+1401、Ns=26(202+34+55+140)5=5048+202(14+5)+34(5+55))Nd=6(14+202+5+55+18NN504845348ds79970G.N453485048Nds计算结果表明,工人的文化程度与其工资收入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用文化程度去预测其工资收入,可以消减79.97%的误差0、2?096.0.4000.Zp401.96100n2401.960.400.2500n2、322nn22222281272152436629jij*nn35344309*i0100.0y22218272n-353j*n 353nH:不存在显著差异0H:存在显著差异122=6.635χ)(1χ检验,右端检验。α=0.01,临界值为22222)(ff))(2933.9010(1510)(243238.10)(6670.90.2e06923.e2χ(1)=6.635<的显著性水平上,可以认为两类学生在是否想考大学这方0.01结论:不能否定原假设H,即在0面没有显著差异。2=260y∑4、TSS=67.3BSS=17.3WSS=50 ∑y=6822yynn222283248.242882.5ii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