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初中物理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与开发_第1页
试谈初中物理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与开发_第2页
试谈初中物理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与开发_第3页
试谈初中物理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与开发_第4页
试谈初中物理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与开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谈初中物理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与开发[2012-5-910:13:00|By:2011C-044]

0推荐试谈初中物理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与开发桂林市临桂县四塘联办初级中学——李芳萍摘要:教具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学具是学生学习的助力器。教具、学具的使用和开发是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必备的教学技能。教具的开发与使用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综合实验技能。(一)、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开发的现实意义。(二)、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开发的原则。(三)、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开发的策略。(四)、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开发注意的问题。关键词:物理、学具、教具、开发、激发、资源、原则、策略、科学性、启发性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教具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学具是学生学习的助力器。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开发是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必要的教学技能。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教师应恰当地选择教具、学具,并巧妙地运用。给学生提供观察、操作、思考比较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动手,人人主动参与学习,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物理课程标准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具的开发与使用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综合实验技能。“会使用教具的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反过来,教师在使用教具的过程中也会发现教具的许多不足之处,从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或开发更合适的教具。一、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开发的现实意义。通过许许多多教具的演示与实验,学生会对人类理性思维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比较、类比等思维方法,得到初始阶段的培养和训练,并从小打下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思维和活动的基础。(1)、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为进一步认识和改造世界打好基础。人类的认识成果是由许许多多的概念表述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学生中,建立概念光靠教师讲述是不行的,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教具把它们演示出来。如密度、压强、功、力、惯性、磁铁的性质等,很难用语言讲述清楚,教师可以借助教具、模型或挂图,引导启发学生顺利地准确地理解上述概念。(2)、启发思维。教具的直观性并不仅限于提供感性材料,其重要的目的之一是启发积极的思维。充分和典型的感性材料会促使学生顺利地实现正确思维,从而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例如:用摩擦起电的方法使塑料吸引纸片,通电使氖管发光,摇动起电机打出电火花,学生通过这些电量的积蓄产生放电并发出声和光等现象,会进一步思考下雨天电闪雷鸣的道理。(3)、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物质条件。科学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一把解剖刀。中学生使用学具做实验,与成年人的科学实验不同,是通过初浅的科学实验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既可以验证一些规律、原理、法则、学好知识,也能养成尊重科学,树立科学的自然观。(4)、学生得到实验动手能力的训练。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接受训练,提高他们的能力与技能。调查表明,我国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较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使用酒精灯、温度计、放大镜、显微镜、天平、弹簧测力计、电池、电表等做各种实验,自然会强化分析能力和技能的培养。(5)、增强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手脑并用和多种感官的刺激,会强化大脑的记忆功能。生动的有意义的材料比抽象无意义的材料容易记忆并保持持久。教具的使用,自始至终都能较强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意识,它比单纯看视频和教师讲述板书的记忆延续时间要长得多,有些实验带来的印象会使学生终生难忘。(6)、引导学生亲自体验,勇于实践。教具不单是人工生产的器具,许多生活用品也可以作为教具来使用,这就会促使学生去贴近生活,去联系实际。要在我们教师指导下,学生到户外采集石块研究密度,在家中厨房探究水的沸腾,用常见的玻璃杯探究各种实验,这样做的效果要比在课堂上把知识告诉给学生好得多,能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而更热爱生活,喜欢上物理。二、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开发的原则。“教无定法”,教学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不应拘泥于一种方法。巧妙地利用教具与学具,对缺少经验的教师来讲要有一个学习摸索的过程,具体要求是:在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与开发中教育目标要恰当,应多使用信手可得的材料,尽量结构简单,能进行鲜明的演示,而且教具要做得大一些,增加可视性。总体来说教师要掌握以下原则。(1)

、科学性。教具所反映的知识一定要符合科学原则,哪怕是很浅的启蒙性的知识内容都不应该违反科学道理,这是评价教具的首要标准自然也是选择教具的首要原则。(2)

、教育性。教具要符合教育方针,教育思想,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的要求。(3)

、简易性。操作方便,便于演示和学生动手实验,容易显示效果。(4)

、启发性。教具要有较强的直观性,趣味性,适合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智力水平。(5)

、经济性。要考虑购置和使用教具、学具投入的经费和精力,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三、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开发的策略。(1)

、收集与整理现有的实物性教具和学具。(2)

、按段分册制作、设计可操作的教具和学具。科技的发展让课件借助电教媒体走进课堂。但在很多时候,实物教具与学具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当组织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按年级分册逐节制作教具、设计教具和学具,形成合理的可利用的资源体系,以备教学中及时使用。(3)

、围绕教学目标,开发与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感受生活与物理的密切联系。(4)

、多媒体课件教具。资源共享可以减轻教师负担,实现高效教学,可按区域分校。分年级承担任务,制作幻灯片,下载、收集、整理动态课件,并建立资源库。四、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开发要注意的问题。(1)

、认真学习使用教具,反复操作,务求真正掌握其使用方法及其功能。(2)

、周密地准备。平时要使教具处于完好状态。(3)

、选择合适的时机。演示与讲解内容要结合紧密,可在讲解之前演示,便于引发思维,也可以在讲解后出现,便于验证与巩固所学知识。过旱或过多地展示教具,学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削弱教具具有的启发作用。(4)

、把观察的现象与所学知识相联系。事先想好演示时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选好演示实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点”。(5)

、强调事后整理。不只是整理实验仪器,还要归纳实验结论,整理也是一种能力。(6)

、不要过分依赖教具、学具。有的教师认为出示教具、学具,必然会使学生兴奋,自然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甚至用教具、学具取代讲授,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做往往收不到满意的效果。(7)

、为开发教具、学具而搜集的日常生活用品应该是清洁的,不要使用发霉、变质的东西学具、教具的使用的作用:

(1)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加强利用学具动手操作,不仅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他们的学习将变得快乐,轻松,高效。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概括和吸收他人的意见,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操作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有助于知识的理解。我们知道,人们认识事物首先是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主要是通过对直观材料的感知而形成的。恰当地运用学具,能够体现具体、形象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感知效果,为理解和应用知识建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那些用语言不易讲清楚或虽能讲清但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使用教具或学具,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顺利地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排除对知识理解的障碍,给课堂教学激趣添味。

(4)有助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动手能力,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让学生画图、操作、演示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其五育的全面发展。

使用学具、教具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学具、教具的同时,要重视语言的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富有启发性语言,学生对操作过程的描述,是有序有效操作的前提,是促进思维提升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利用教具、学具探索时,一定要把动手与动口结合起来,离开语言的单纯操作,是难以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的。

(2)学具、教具的使用,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观察思考,并返回到具体操作中检验。具体化和抽象概括是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的一般特征之后,引导学生回到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上去,对抽象概括出的结论进行应用和检验,才能发挥教具、学具的最大能量,才能较全面地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3)学具、教具的使用,要符合实际,适合观察的需要,利于目标的论教具(学具)自制与物理课程素质教育

海门市东洲中学

226100

赵锦荣

【摘要】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具(学具)自制是中学物理课程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对充分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深远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其它诸项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兴趣,促使“我爱学”。积极开展教具自制活动,需要正确观念的引领、合理的环境条件支撑与科学的激励机制伴行。文章简述了教具自制的概念、基本原则、方法与一般要求。【关键词】教具自制,物理课程,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制方法,观念引领,环境支撑,激励机制一、课改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

教育部部署和领导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加快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大决策的一项重大步骤。它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民族生态水平,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每个物理教师和物理实验教师都应积极投身于这一伟大的教育改革洪流中,明确新时期的物理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作出教师角色的转变,顺应形势,与时俱进,贡献才智。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观察和实验(探究)具有其它教学环节所不可替代的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在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兴趣与能力方面显示了它的特殊意义。从物理学生动的教学特点和教育学的观点上讲,实验活动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在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2)良好的物理环境和物理氛围,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接受物理信息。(3)能优化思维结构,使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对学习的影响。(4)有助于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主要在于:(1)它是学生直接获取科学知识的最佳方式;(2)它是培养能力的必要过程;(3)它是发展素质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环节。

实验教学条件资源是学校办学条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仪器也称理科教学仪器,又称教学实验仪器,它包括实验仪器(狭义,也称“教具”、“学具”)、实验材料、实验设备等三大类。实验教学仪器是保证、保障理科实验教学顺利开展和进行的主要物质条件,是维持和提高实验开出率的物质保障。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中小学校实验室的教学仪器配置尚未达到甚至远未达到教育部《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规定的现时最高标准——一类标准,实验室仪器装备现况也离“数量充足、质量完善”的理想要求还相距甚远,装备建设任务还相当繁重、艰巨。二、实验仪器自制的概念与意义(必要性重要性)

实验仪器自制,是指在没有现成的商品化仪器可供购买,或虽买得到但买不起的情况下,寻找相关材料自行研制和制作符合教学要求的实验仪器。其意义主要在于:①过渡性地解决仪器资源不足,及原有旧仪器与新课程新教材匹配不良等问题,为全面有效地展开实验教学提供条件空间;②也为开发出工业化商品化仪器创造条件雏形;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教具(学具)自制活动,是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是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逐步实现和办学条件的重大改善,教学仪器设备无论在配备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实验教学的条件得到了一定的保证。那么,教具自制还有无必要呢?有人认为,现在经济发展了,成套仪器可以成批购置,教具自制可搞可不搞了。于是,这项工作无论从学校工作计划上以及对师生的要求上都放松了,以致出现了教具自制的滑坡现象。因此,进一步加强教具自制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对其基本功能的认识,促进教具自制活动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下去,是很有必要的。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物质条件,在仪器短缺的年代,许多教师通过自制教具(学具),将学生领进了物理学的殿堂。现在实验教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观,各种各样设计精巧,制作精良的现代教学仪器,还有丰富的实验教学软件可供教师使用。但是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具自制仍非常必要和重要。教具(学具)自制(以下简称“教具自制”)的必要性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方面:

1.教具自制有利于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以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诸项能力

自制教具从设想开始到动手设计、制作、试用,最后定型,都要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论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创造地设计出新教具,学生的能力和思维都得到极大的发展,从中可体验到创造的无穷乐趣。

基础教育要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合格加特长的各类人才,其创新精神、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正是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学校重理论教学、忽视实验教学,重文化知识灌输、忽视动手能力培养的现象相当普遍。在学生中开展教具自制活动更是不够,使学生变得不会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差,高分低能。这对各类人才的培养是很不适应的。因此,必须大力号召和发动学生参与到教具自制活动中来。教具自制的过程,是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制作,转化为实物成果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和运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教具自制的这种功能,是任何现成仪器所不具备和不能代替的。

2.教具自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使学生在愉悦的精神状态下学习和从事各项活动,使学生的多项素质都得到培养,使学生能全面发展。而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物理学具自制活动,使其猎奇、好动的天然禀性得以调动和引导,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在学具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失败的苦恼和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最终成功的喜悦。这对于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心理素质的增强,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教育功能,也是任何现成仪器所不具备和不能替代的。

3.教具自制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物理课程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有一定的条件保障,即各种教学手段应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但目前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的不足仍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因此,开展自制教具还有着弥补经费不足,加速仪器配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功能。特别在农村中小学,利用一些信手可得的材料,制作一些结构简单、形象直观的教具、学具等,同样能起到成品仪器的作用,同样能收到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4.教具自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说过“实验的教育价值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自制的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却会比用仔细调节好的仪器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在中学实验室里教学仪器数量有限,使用一般都强调要按步骤操作,如果非正常损坏,则要赔偿,甚至罚款。因此,学生普遍存在害怕心理,使用时小心谨慎,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处于被动实验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了压制。而自制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损坏了可以再制作,这是商品仪器无法比拟的,它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另外,学生通过自制的教具,能加深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

5.教具自制,利用学生喜欢实验的特征,激发兴趣,促使“我爱学”

“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教师要利用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热爱,组织好实验教学。根据教材要求和特点,精心组织教材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同时还要想方设法自制教具,增设一些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演示实验,努力使物理课节节有物。

笔者并不否认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重要性,只是想强调在现代教学的今天,教具自制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是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校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途径。新课改形势和背景下,物理教师要正确认识物理实验教学信息化的价值内涵与结构,正确认识物理实验教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整合,科学地面对和研究物理实验教学现代化的课题。当计算机及其网络出现之后,有人认为实验教学似乎没有必要了,有人把“黑板上做实验”改为“屏幕上做实验”。这是对教育信息化认识的一种误区。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之路》中指出:“用计算机学习是摆脱计算机学习的跳板,孩子仍需要用他们的手去接触玩具和工具。在计算机屏幕上观看化学反应可能是对化学实验室里亲自操作的很好的补充,但却不能取代亲身经验。”物理实验教学以及物理教具自制,并不排斥信息技术。虚拟技术能够模拟出自然界罕见或肉眼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或在常规实验条件下不能发生的现象,它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但如果用它取代亲历实验过程,那就是本末倒置。实验教学的现代化,是信息技术与常规仪器相结合,使实验手段现代化。信息技术能使传统实验仪器和装备,在实验信息采样、过程控制、数据处理方面智能化,将用手工操作和肉眼观察不到的细微部分和瞬间的信息记录和显现出来。

用日常器具做实验,具有简便、直观、原理单一等优点,更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倡用日常器材做实验,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丰富实验室课程资源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即使是发达国家,在实验条件相当优越的情况下,仍然将学生身边的各种器材列入实验室的课程资源。因此,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大师、六十年代原江苏师院(现合并为苏州大学)朱振元教授“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经验在实施课程标准时,仍然是开发实验室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

因此,在新课改形势下,物理教具的自制活动不但不能忽视,而应更加重视,特别应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使之与实现“两基”、落实“两全”、实施物理课程素质教育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物理素养的有效提高、物理人才的培养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三、教具自制的基本原则、一般要求与方法

1、设计制作的基本原则

(1)取材容易、经济成本低廉的原则;⑵就材原则(即根据材料设计、而非依设计取材,这是自制设计与工业产品设计的区别);⑶价值工程原则,即“综合成本最低化,使用功能最大化”的原则;⑷注重效用的原则;⑸使用存放安全的原则;⑹结构简约、集约的原则;⑺加工简易,制作方便的原则。

2、一般要求:美观、耐用、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大小适当、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3、基本方法

在学生中开展教具自制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关键在于学校领导重视,有计划、有领导,教师积极参与并勤于指导,以兴趣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发动学生人人动手。

教具的具体制作方法,一是模仿。如马德堡半球等一些简单仪器和实验装置。二是改制。即对课本上的一些实验装置进行革新、改造,以提高实验效果。如“压缩气体做功”的实验,若用自制的“硝化棉”代替教材中所用的浸过乙醚的棉花,成功率既高,效果又明显。三是创造、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两类。在对理论和相关知识比较熟悉的情况下,研制一些教材或仪器配备目录中没有的仪器,对于解决物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果是有很大作用的。例如利用小功率日光灯管、几十厘米长的细铜丝等材料,可制作“静电除尘”装置,效果还是很好的。同时,在学校中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开放实验室等各专用教室,把教具自制活动与物理教学研究活动、当地经济发展课题研究活动、科学种田和农村科技活动结合起来。这对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对于培养适应农村发展的各类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都有着重要作用。四、开展教具自制活动的观念引领、环境支撑与激励机制

毫无疑问,只有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法治大环境下,才有可能积极有效地开展物理教具自制活动。否则,物理教具自制活动必然被无视学习成本、硬拼消耗的制造历史罪孽的恶性应试教育的“汪洋大海”所淹没、吞没,被物理应试学习“简单分数主义”的喧嚣声所湮灭。

鉴于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具(学具)自制活动,是中学物理课程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对充分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深远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其它诸项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兴趣,促使“我爱学”,但由于包括教具(学具)自制活动在内的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并没有多大的自趋性、自组织性、自发性、自趋力、自组织力、自发力,因此应当对开展教具自制活动,实施政策推动、推进,构建支撑环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制度,以使其获得外部动力源泉。

各级科协、科技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共同主办、定期举行的与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相同规格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活动,就是建立在褒奖激励机制和制度之上的中小学课程素质教育的拓展态、延伸态和掘深态,其中包含了教具自制的内容。近几年来,江苏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也包含了学生自制教具参评的内容。现任全国人大常委、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韦钰博士在第五届全国自制教具评选活动颁奖大会上说:“制作教具是一种教研活动,自制教具是一项教育科研成果,应该鼓励和保护。”1980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恢复的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育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正局级),我国教学仪器界最权威机构]网站网页上也明确载示:自制教具是教科研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自制教具全国获奖证书上盖教育部印章,足见其受重视程度和成果规格之高。为鼓励先进、激励他人,获得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科技行政部门、科协以及相关国际学术团体(如世界教具联合会)颁发的自制教具(实验仪器)奖项,可以作为中考、高考成绩的规定加分依据。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学术思想等精神文明的表达载体愈来愈呈现出多样性,部门政策等政治文明应与时俱进,对学生学习成绩、成果的实质类型和形式类型的政策认定应走多元化道路。这是顺应“价值多元化”这一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和必然结果。

应当将学生自制物理教具成果编入学生学业成绩的政策规定形态、法定形态序列,学生物理教具自制列为物理实践活动的规定内容和规定项目,或列为科学实践活动的规定内容和规定项目。建议在基础教育学生素质发展报告(情况记载)册(单)学业成绩等第表格中增列“物理实践活动”项或“科学实践活动”项,“自制物理教具成果”为其子项。与“物理课堂学习”或“科学课堂学习”并列为物理学科或科学成绩的组成项目。

学生的物理自制教具优秀作品,有的具有一定甚至相当高的发明价值,教师可以引导、指导、帮助作为知识产权人的学生申请国家专利,事实上已有中学生研制的物理教具获得国家专利的先例。这对于获奖学生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和激励,有利于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物理人才和物理类人才。

对于物理课程学习活动,各个学生各有其能力特长、思维特点、思维品质、最优思维路径及其他情况,不能搞千遍一律、千人一面,不能搞绝对模式化。积极开展教具自制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侧面和重要体现。修改后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初中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属于违法行为。中学物理教育工作者及有关专家应当注重和加强学生物理教具自制活动方面的科研工作,多研编出版关于这方面的文著,为学生开展教具自制活动,充分提高学效、降低学耗,实现物理课程学习活动多样化、多元化,发挥积极有效的指导帮助作用,以此汇聚、凝集形成物理素质教育的真正合流、合力,以达到普遍地提高国民物理素养和前期性培养出物理专门人才群体的基础教育物理教学最终目的。参考文献:[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杨善德等.素质教育新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朱小曼.教育研究者的足迹(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胡小明.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8][瑞士]J.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9]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DB/OL]./articledigest8/info-course.htm,2000,10.[10]HYPERLINK"/academist/hk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