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对宁夏区情认识进一步深化《意见》在对宁夏发展环境和条件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和科学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指出,“宁夏既有煤炭储量丰富,农业、旅游特色鲜明的资源优势,又明显受到水资源短缺和生态脆弱的制约;既有宁东和河套地区等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又有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脱贫致富的繁重任务;既有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又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自治区发改委主任袁进琳说,这些表述,完全符合宁夏实际,表明中央对宁夏区情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从而为制定今后符合宁夏发展实际、有特色的发展路子,提供了决策依据。与全国相比,发展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进一步拉大。2007年,我区人均GDP为14649元(全国1871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59元(全国13786元),相当于全国的78%,农民人均纯收入3181元(全国为4140元),相当于全国的77%。那么,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宁夏,如何跟上全国的步伐,实现小康这一宏伟目标?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必须走跨越式发展之路。——充分认识宁夏的资源优势,努力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能源优势。宁夏煤炭储量303亿吨,居全国第六位,人均储量居全国第五位,人均电力装机容量1.34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位。宁东基地在整个鄂尔多斯能源基地中近水、富煤、有地,开发条件最好。规划到2020年,宁东基地内煤炭、电力、煤化工、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当年将实现增加值121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宁夏,从而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贡献。二是农业优势。宁夏现有耕地1650万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素有“西部粮仓”的美誉。与周边省区相比,引黄灌区有旱涝保收的稳定高产良田690万亩,发展农业既无市场风险,也无自然灾害风险,成为宁夏年产300万吨粮食的重要支撑。随着大柳树工程的建设,一方面可使近千万亩后备耕地资源得到大面积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通过水资源控制调节,实现节水30%,增产粮食100亿斤,从而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同时,宁夏也具有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三是旅游资源优势。宁夏既有南国水乡的特色,又有塞外边陲的壮丽景观。特别是水资源支撑下的塞上江南风光和水沙结合的大漠风光,以及浓郁的回乡风情和神秘的西夏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在全国5A级旅游景区中,两个以沙漠旅游为主的景区就在我区,贺兰山、六盘山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充分认识我区的发展条件,努力将劣势转化为优势。一是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使我区的区位劣势开始转变为优势。宁夏地处西北与西南、华北、华东的交接位置,是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支点,向西开放的必经之路,是我国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我区加快铁路、高速公路、民航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太中银铁路将于2010年建成通车,中卫机场今年10月通航,六盘山机场明年建成投运。一个西进东出、南来北往、方便快捷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另外,随着兰州至宁东750KV送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和宁东至山东±660KV直流输变电工程以及大柳树工程的规划建设,宁夏将建成“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形成水电、火电、风电打捆外送的稳定输电网络。同时,西气东输第二条管线已于今年开工建设,2009年正式向宁夏供气后,将极大提高我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二是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的引入,增强了我区发展的后劲。近年来,我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引进了一批神华、中材等国字号大企业以及华能、华电等大集团,不仅使我区企业规模和竞争力得到了提升,而且使我区丰富的资源得到了深度开发。目前,我们既有资源优势,也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更有积累的经验和成功的路子。只要我们认真落实好《意见》,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就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走在西部前列。2009-2010宁夏社会形势分析报告六大高点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2009年,宁夏科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约8亿元,比上年增长6%,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科技成果。全区组织实施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项目近300项,投入科技经费约两亿元,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约10亿元,取得科技成果148项,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有两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1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8万学生娃告别“大通铺”2009年,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2.9万所;教职工8.2万人,比上年增长4.8%;在校学生128.5万人,比上年增长1%。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4.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1.5%。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2009年,我区职业教育连续7年超额完成教育部下达的任务。投资22亿元建设的可容纳10万名学生学习实习的自治区教育“一号工程”一一宁夏职业教育园区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办学条件改善,全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基本完成。全年完成55所农村中小学设施改造项目,可解决2.8万名学生住宿问题,有效缓解了“大通铺”现象。为农村中小学招募特岗教M此912名。文体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文化事业稳步推进。建成和启动了宁夏大剧院等一批文化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个市县文化馆、图书馆,40座行业博物馆,66个乡镇文化站。创作演出了《盛世回乡》《腾飞的宁夏》《清风明月》《月上贺兰》等一大批优秀剧目。体育事业成绩明显。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我区体育代表团以1金1银4铜、总分154分的优异成绩创下我区自1959年以来参加历届全国运动会的最佳战绩。2009年,组织完成100次县级以上大型群体活动、创建10个全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11所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5市各配套1个全民健身示范广场、建设100条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等主要工作任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改善。2009年底,全区拥有卫生机构1601个,床位2.1万张,比上年分别增长4.6%和11.1%;卫生技术人员2.66万人,同比增长4.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5个,卫生工作人员878人;妇幼保健机构22个,卫生工作人员1191人;卫生院239个,卫生工作人员3065人。启动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农村特困人群和特重大病人医疗救治得到保障。大力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促进行动,为360万农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好天气越来越多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区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1.79,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全国环保重点城市银川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0天,占总监测天数的92.1%;石嘴山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70天,占总监测天数的88.8%。农村环境换新颜。开展了88个(年初计划开展50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安排农村环境整治资金8850万元,发放垃圾清运车60辆,新建垃圾池6000个,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62个;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系统25处,氧化塘、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11项,农村养殖小区畜禽粪便处理工程15项;加强项目储备,积极争取2009年中央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资金项目58个资金5014万元。全民社保覆盖全区2009年11月开始在贺兰、平罗、盐池试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标志着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民参保热情高涨,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发放率接近100%。配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医疗保险“1+12”配套文件和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制定破产、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参加医疗保险方案。在银川市、石嘴山市启动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一卡通”工程试点,着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截至2009年11月,全区“五险”参保总规模达到370.93万人次,基金征缴45.9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8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5.8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86.48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79.34万人,有6.5万名在校大学生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46.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41.7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9.2万人。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截至2009年11月,全区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有9.27万户20.98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3.70亿元(含临时补贴)。全区农村低保对象有17.25万户30.98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85亿元(含临时补贴)。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09年11月,共为30899人发放了80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累计发放金额1610万元。投资4.6亿元在银川开工建设占地392亩的宁夏老年福利服务中心项目,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在全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101个。全民创业催生6059个小老板截至2009年11月,全区创业服务组织达到89个,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达到121个;培养小老板6059个(含个体工商户),开发创业项目3895个,培育小企业3171个,创造新岗位3.8万个。为创业个人及创业人员创办的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3亿元,带动就业2.83万人。开展创业意识培训2.68万人次,创业能力培训1.09万人次,创业能力培训后当期实现自主创业4791人,实现雇佣就业1.15万人。五大问题结构性就业矛盾严峻据预测,2010年宁夏GDP增长在10%左右,新增就业岗位6万多个,而需要就业的城镇失业人员有7万多人、毕业生两万多人。全区外出打工农民仍保持在70万一80万人,需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约80万人,就业问题严峻。具体表现为:第一,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趋向减少,低技能劳动力就业问题更为突出。第二,全区劳动力总体技能单一,失业人员趋于年轻化,中高级技能人员缺乏。第三,结构性矛盾突出,全区有38%的岗位找不到合适人才,36%的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人力资源市场职业匹配率降低,仅30%左右。社会分化加剧全区收入呈现较为典型的四种差距。第一,山区与川区农民收入差距较大。2007年川区农民、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369元和2191元,相差2178元,山川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是1:1.99,到2008年是相差2352元,收入比是1:1.91,2009年收入比是1:1.80。第二,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到2009年11月,全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900元,增长7.5%,农民纯收入突破4000元,增长11%,二者之间的收入比近3.5。第三,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主要是垄断性行业工资高、奖金高、福利高,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强度大,有些是高风险、低保障,奖金福利分享度低。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稳定,收入相对较高,且在全社会享有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险待遇,社会地位明显优于其他社会阶层和群体。第四,务农户与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速度加快。房与车成民生新困2009年前10个月,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5个城市房价涨幅分别为5.4%、6.9%、5.7%、4.1%、9.1%。银川房价在2009年前6个月同比涨幅居全国第一位,7月、8月、9月、10月房价涨幅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三、第四、第六位,到11月,同比上涨10.4%,涨幅排全国第四。80%的受访者认为房价过高,中低收入家庭、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无力购房。国际认同的比例在6:1至3:1之间为合理,即房屋总价应当是家庭年收入的6至3倍比较合理。而银川市这个比例达到15.6:1。按照职工可支配平均月收入2000元计算,购买一套中等价位住房,不吃不喝需要17年。汽车剧增,泊车位太少,银川市74%以上车辆外出无处可停,主要商业网点、党政机关、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居民小区、重要公共场所等都存在停车泊位不足的问题。城市公交虽然快速跟进,但公交路线规划跟不上发展速度,造成市中心繁华路段拥挤,而一些新建居民区又没有公交车。停车难、出行难成为民生热点。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安全生产问题形势严峻。1至10月,全区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4693起,死亡551人,伤2131人。全区安全生产四项控制指标中,两项指标呈上升趋势,事故起数、受伤人数仅在第一季度就分别上升67.8%和12%。安全事故中消防和铁路事故猛增,分别上升100%和66.7%。建筑行业农民工成为安全隐患的受害者,建筑施工中的伤亡事故95%发生在农民工身上。交通事故伤亡人数上升,1至10月,全区发生交通事故1551起,有369人死于车祸。法治型政府面临挑战2008年全区法院共受理行政诉讼案件270件,在已结案的259件中,行政机关败诉53件,败诉率达20.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而败诉案件主要分布在劳动和社会保障(主要是工伤认定X房屋登记、土地争议、征收补偿、房屋拆迁等几个热点领域。反映出政府部门机关在依法行政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六大对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第一,要加快城市群的总体布局。中心城市、小城镇功能体系健全、合理,并与产业类型分布配套,以吸纳不同群体进入相应城镇。第二,要加快生态移民、教育移民、劳务移民的政策实施,有步骤地将移民向沿黄城市群转移。第三,要加大对宁南山区、中部干旱带外出劳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培训方式上采用政府举办、民间举办、企业义务性举办等多种形式,尽快由数量型、低技能型向质量型、高技能型转变,以适应黄河城市群与产业升级对于劳务人员的需求。第四,要加大对农村农民专业组织的支持。各种农民专业组织应以特色化、分工专业化、差异化适应市场,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以契合市场需求方式,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建立起产品、流通、经营的有机联系,进而消弭二元隔阂,为大量农民入居城市和市民化奠定基础。第五,在城市群合理布局“务工住房”。这可为务工人员和家庭提供半公益性住宅小区,使务工人员和家庭稳定在城市,并解决“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流动儿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第六,提倡农村民居适度集中。这对于资源集约利用、有效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真正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推进“民生工程”优质运行第一,要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继续实施创业扶持、担保扶持、小额贷款扶持等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提高就业质量。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以制度约束和政策奖励,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品牌树形象、树信誉,提高宁夏劳务在全国用工市场的竞争力。调整分配收入差距首先,要创新扶贫形式,坚持移民扶贫、教育扶贫、技能扶贫、技术扶贫并举。把贫困对象变成产品生产者、服务提供者、技能使用者,进而改变贫困群体的观念、行为方式,克服心理贫困等社会性贫困因素。其次,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推广介绍费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竞业协议模板:涉及商业秘密和客户信息保护
- 2025年度智能挖机工程简易操作规范合同
- 电影情节张力与导演叙事技巧鉴赏
- 二零二五年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地安全责任合同
- 2025年度物流企业司机聘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出行推广兼职合同
- 电力隐患智能识别与快速排除技术
- 二零二五年度手车交易过户车辆交易资金监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生物制药委托代工保密合同
- 2021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选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 庞中华硬笔字帖-2500常用字-硬笔书法-描红-全集-打印版
- 上海市崇明区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 英语试卷(含答案)
-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培训课件
- 国家电投《新能源电站单位千瓦造价标准值(2024)》
- 粮食储备库内圆筒钢板仓及附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原发性肺癌临床路径
- 学校科技节活动方案
- 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方案3篇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