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总结_第1页
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总结_第2页
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总结_第3页
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总结_第4页
路基填筑填石试验段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18遵义毕节高速公路填石路基试验段成果报告十二标中铁十六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遵毕高速公路十二标项目经理部二○一〇年七月二十五日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我标段于2010年5月5日开始进行石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施工段落为K1680+140~K1680+300段落,长160米,试验段于2010年7月25日成功完成。现将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进行总结。一、工程概况路基宽度:路基宽度采用24.50米,其中:行车道宽2*2*3.75,硬路肩宽2*2.5m(含右侧路缘带),中间带宽3.0m(中央分隔带宽2.0m,路缘带宽2*0.5m),土路肩宽2*0.75m。二、试验段目的1、验证填筑材料的合适性及室内土工试验数据的准确性。2、验证填筑材料的最佳含水量。3、确定填筑层厚度及松铺系数。4、确定碾压方案及机械最佳组合方案。5、验证现场施工组织的合理性。三、试验段施工人员和机械1、施工管理人员配备技术总负责人:朱小坚现场组织总负责人:唐三彩现场技术负责人:陈海巍质检工程师:张奎彬测量负责人:税小峰试验负责人:张邦华专职安全员:王耀明2、施工机械配备振动压路机:2台挖掘机:2台自卸运输车:4辆推土机:1台洒水车:1台四、试验段施工过程1、技术交底:填筑路基试验段施工前,我们于2010年2、测量放样:先对设计单位交出的基桩(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并报请工程师确认无误后,按施工图设计测定出临时水准点,报请工程师确认,作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基桩,并妥善固定保护,定期复测,按施工图放出路基中线桩(每20m一个),测出各桩点相应高程,恢复中线并放出边线。3、清表:清除原地面30cm表土,整平碾压合格至合格标准,局部坑洼不平处分层填筑20cm厚的合格填料进行找平,并将坑穴用砂性土填平夯实,用振动压路机对基底进行碾压,碾压宽度为左右侧护坡道外边缘内。通过试验检测,确保基底压实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基底处理合格后,进行高程测量,每20m一个横断面,由测量组4、路基填筑在填筑前,根据路基边坡计算包边土填筑宽度,用白灰线标出土、石料的填筑范围,并各在填土和填石范围内用白灰打出网格用于控制填料填筑厚度。在填石范围内,人工用白灰打出4m×4m网格。自卸车每车可运输约15方填料,填石路基试验段松铺厚度不大于40cm,每个白灰网格内,卸半车填料(约7.5方)。填筑填料时,包边土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根据计算,包边土填筑宽度为4.5m,加上设计要求的50cm加宽,施工时包边土填筑宽度按5m控制。根据计算,每个网格内需要填筑的土方数量为6方。5、摊铺整平填料填筑完毕后,采用推土机将填料摊平在路基填筑范围内。推土机完成一个区段的推平后,采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平地机行驶路线从两侧纵向行驶,逐步向路堤中心刮平,同时用人工配合剔除或破碎超粒径石块、清除杂物,填平凹坑,以保证压实质量。石方填料整平后,由测量组测量填料松铺高程h2,并做记录。经计算,石方路基松铺厚度为h2-h1≤46cm,包边土松铺平均厚度为25cm,填料填筑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6、洒水或晾晒包边土部分碾压前进行含水量的测定。由于土料含水量较大,对土料进行晾晒,使土料的含水量降至最佳含水量±2%内。7、碾压碾压时,按先轻后重、先快后慢的原则进行。碾压过程中前后两次轮迹重叠30cm,左右碾压轮迹重叠石方路基具体碾压过程见碾压工作流程表。碾压工作流程表压路机类型碾压第一遍碾压第一遍碾压第二遍检测碾压第三遍检测碾压第四遍检测碾压第五遍检测柳工静压弱振强振高程强振高程强振高程强振高程和孔隙率柳工静压弱振强振高程强振高程强振高程强振高程和孔隙率包边土每填筑层进行碾压,碾压方案如下:先用柳工20T压路机弱振一遍,再强振碾压四遍,最后静压一遍。碾压过程中前后两次轮迹重叠30cm,左右两次轮迹重叠1/3轮宽碾压完成后,由测量组测量路基石方填筑层顶面高程h3,并做记录。8、数据整理根据测量组测量高程记录的数据,制成下表,并计算石料的松铺系数n。桩号点位填前标高h1(m)填后标高h2(m)虚铺厚度h2-h1(m)压实后标高h3(m)压实厚度h3-h1(m)K1680+14011497.8521498.2940.4421498.2250.37321497.8361498.2940.4581498.2330.397K1680+16011498.0741498.5310.4571498.4950.42121498.1761498.6410.4651498.6030.427K1680+18011498.1051498.5730.4681498.5410.43621498.3041498.71500.4871498.7520.448K1680+20011498.241498.7180.4781498.6580.41821498.4111498.8980.4871498.8510.44K1680+23011498.3261498.7340.4081498.6730.34721498.4661498.9510.4851498.8940.42831498.7151499.1840.4691499.1450.43K1680+25011498.3261498.7750.4491498.7160.3921498.4811498.9210.441498.8660.38531498.7041499.1620.4581499.1030.39941498.81501499.3750.4841499.3070.416平均值0.4620.41按公式n=,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松铺系数n为1.13。9、试验检测在填石路基试验段碾压过程中,由现场技术员记录每碾压一遍后的路基沉降量,并记录(见下表)。填石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桩号点位第2次压后(m)沉降量(m)第3次压后(m)沉降量(m)第4次压后(m)沉降量(m)第5次压后(m)沉降量(m)第6次压后(m)沉降量(m)YZ220型压路机碾压区K1680+14011498.256-0.0381498.239-0.021498.231-0.0081498.227-0.0041498.225-0.00221498.261-0.0331498.243-0.021498.236-0.0071498.234-0.0021498.233-0.001K1680+16011498.526-0.0051498.507-0.021498.5-0.0071498.497-0.0031498.495-0.00221498.628-0.0131498.608-0.021498.604-0.0041498.603-0.0011498.6030K1680+18011498.558-0.0151498.547-0.011498.543-0.0041498.54-0.0031498.5410.00121498.771-0.021498.768-01498.757-0.0111498.753-0.0041498.752-0.001K1680+20011498.679-0.0391498.662-0.021498.66201498.66-0.0021498.658-0.00221498.869-0.0291498.862-0.011498.853-0.0091498.851-0.0021498.85100.0060.00260.0009K1680+23011498.708-0.0261498.685-0.021498.673-0.0121498.671-0.0021498.6730.00221498.1501-0.041498.905-0.011498.897-0.0081498.896-0.0011498.894-0.00231499.171-0.0131499.153-0.021499.146-0.0071499.145-0.0011499.1450K1680+25011498.743-0.0321498.728-0.021498.719-0.0091498.715-0.0041498.7160.00121498.892-0.0291498.876-0.021498.87-0.0061498.866-0.0041498.866031499.134-0.0281499.112-0.021499.106-0.0061499.103-0.0031499.103041499.346-0.0291499.318-0.031499.309-0.0091499.308-0.0011499.3070.001平均值0.00950.00270.0003同时,在碾压第5次后用灌砂法检测填石路基空隙率≤22%(见试验检测附表),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即碾压合格。五、结论通过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结合试验检测空隙率结果,柳工20T压路机强震五遍沉降值≤3mm,孔隙率值≤22%,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柳工20T拖式强振五遍沉降值≦3MM,孔隙率值≤22%在填石路基施工中,采用柳工20T压路机静压一遍、弱振一遍、强振碾压五遍后,均能满足填石路基下路床压实要求,可以此试验段施工作为填石路基下路床正式施工的依据。同时,通过试验段沉降观测数据和空隙率试验对比,确定强震五遍后沉降值≤3MM,空隙率合格≤22,强震六遍后沉降值≤2MM,完全可满足上路床规范要求。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方案优化根据填石路基试验段施工,找出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中的不足,优化方案,作为填石路基正式施工的依据。1、施工准备1.1技术交底:熟悉图纸,并根据试验段施工确定的各项参数,制定施工方案,并在施工前向施工技术员和施工工人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1.2测量放样:先对设计单位交出的基桩(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并报请工程师确认无误后,按工程施工图测定出临时水准点,并报请工程师确认,可作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基桩,并妥善固定保护,定期复测,按施工图放出路基中线桩(每20M一个),测出各桩点相应高程,恢复中线并放出边线。1.3填料:确定填料来源,并对填料进行试验检测,确保其为合格材料,不合格材料严禁作为路基填料。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不得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厚度的2/3。本标段采用挖方利用方的合格石料作为石方路基填筑材料。1.4试验段施工:在路基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段填筑施工。通过试验段施工确定施工参数,作为指导填石路基施工的依据。2、基底处理: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将原地面表层30cm厚腐植土清除,运到指定地点备用或废弃;本标段内路基清表和拆除工程有:农田种植物、草皮、树木、线杆等。草皮、树木及树墩、树根和表土采用推土机、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清除。清表结束后,将坑穴用砂性土填平夯实,并用振动压路机对基底进行碾压,碾压宽度为左右侧护坡道外边缘内。通过试验检测,确保基底压实度设计和规范要求。若基底无法用压路机碾压至合格标准时,则采用换填的方法进行基底处理。当路堤填挖高度小于1.5m时,将原地面以下40cm的路基挖松后再分层压实,压实度达到96%;当路堤填土高度大于1.5m时,将路堤基底碾压至压实度不小于93%。3、分层填筑根据试验段测量数据确定填石路基的松铺系数为1.17,确定施工松铺厚度35cm,压实厚度30cm。包边土在划定范围内按松铺25cm,压实20填料前,人工在石方路基段落内用白灰打出4×4米的网格,在包边土范围内沿画出间隔4米的白灰线,根据填筑厚度计算每个网格内需要填料数量,由专人指挥运输车按每格需要数量倾倒填料。(3)摊铺整平摊铺时保证路基的宽度及边缘压实度,两侧各加宽50cm以上,同时根据图纸设计控制路拱。推土机完成一个区段的推平后,采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平地机行驶路线从两侧纵向行驶,逐步向路堤中心刮平,同时用人工配合剔除或破碎超粒径石块、清除杂物,填平凹坑,以保证压实质量。(4)洒水或晾晒包边土部分碾压前进行含水量的测定,含水量应在最佳含水量±2%内进行碾压。当实际含水量偏离压实试验的界线范围时,采取均匀加水或摊铺晾晒,使其达到上述要求。(5)碾压碾压原则:先轻后重、先快后慢、先边后中。根据试验段施工,柳工20T压路机对于填石路基碾压,压实后能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经试验段施工,确定路基碾压方案如下:填石路基下路床碾压方案:先静压一遍,弱振一遍,强振四遍。路基沉降量不大于3mm,即为碾压合格。填石路基上路床、上路堤、下路堤碾压方案:先静压一遍,弱振一遍,强振五遍。路基沉降量不大于2mm,即为碾压合格。包边土碾压方案:先弱振一遍,再强振碾压四遍,最后静压一遍。碾压过程中前后两次轮迹须重叠30cm,左右两次轮迹重叠1/3轮宽;碾压中如发现“弹簧”4、试验检测4.1检测内容eq\o\ac(○,1)每填石层必须检测压实度(即层厚和碾压遍数);eq\o\ac(○,2)填石层厚度累计达到每3层(不足3层的按每层)必须检测压实、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eq\o\ac(○,3)路基封顶必须检测压实度、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4.2压实检测方法填石路基压实采用沉降观测法检测,93区填石路基沉降值不得大于5mm,94、96区填石路基沉降值不得大于2mm。石方路基实测项目项次检验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压实厚度和碾压遍数符合要求查施工记录2纵断高程(mm)+10,-20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3中线偏位(mm)50经纬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4宽度(mm)符合设计要求米尺:每200m测4处5平整度(mm)20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6横坡(%)±0.3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7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每200m抽查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