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V:1.0精细整理,仅供参考中医学考试复习资料日期:20xx年X月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阴阳学说(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2)阴阳的基本特征: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3)阴阳的属性特点:1.阴阳的普遍性:一切相关事物或现象根据其各自属性均可用阴阳加以统之,这就是阴阳普遍性。2.阴阳的相关性: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没有比较基础,不宜分阴阳。3.阴阳的相对性:阴阳属性具有相对性,阴阳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在特定条件的变更时,阳可变为阴,阴可变为阳,阴阳可相互转变。4阴阳的可分性: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如人体脏腑,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中心肺在膈上属阳,肝、脾、肾在膈下属阴等,(4)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2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互根、互用的观点是指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3.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消长,是指阴阳两者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就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过程。事物在总体上呈相对稳定,此时就称作“平衡”,所谓健康的人,其主要标志就是阴阳的消长处于动态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它主要是指阳证可以转阴证,阴证亦可以转为阳证。(5)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解释人体组织结构;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2、说明病理变化。3、指导疾病治疗。4、指导疾病诊断。5、概括生理功能。2、五行学说(1)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五行归类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木肝胆目筋怒泪火心小肠舌脉喜汗土脾胃口肉思涎金肺大肠鼻皮毛悲涕水肾膀胱耳骨恐唾藏象学说1.心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的作用。生理:1气血运行通畅,脏腑机能正常。2心气充足—面色红润光泽,舌色淡红,脉和缓有力。病理:1血脉空虚,脉虚无力。2心血瘀阻,唇舌紫暗,脉结代。(2)心主神志;生理: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病理:失眠、多梦、健忘、精神不振、谵妄、昏迷等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关系密切。系统连属(1)心在志为喜:心的生理功能与情志的“喜”有关。(2)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全身血脉都属于心,面部色泽能反映心气的盛衰。(3)心开窍于舌:指心的气血与舌相通,舌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通过对舌的观察,来了解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功能状态。(4)心在液为汗:“血汗同源”2.肺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1主一身之气—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和全身气机的调节。2主呼吸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司呼吸—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具有呼吸功能。生理:呼吸通畅,均匀,卫外能力强。病理:呼吸气短,喘促,易外感。(2)主宣发和肃降: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布散的作用①肺的气化作用,将浊气排出体外②肺气扩散运动,将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③肺气布散功能,将卫气散至全身体表。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①肺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②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液下输膀胱形成尿液排出体外;③肃清肺和呼吸道异物。(3)通调水道是指肺通过宣发与肃降调节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及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4)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脉都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宣降进行气体交换后输送全身。功能:助心行血。主治节: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作用。功能:①肺司呼吸,调节气体交换;②调节气机,调节气的升降出入;③助心行血,推动和调节血运④调节水液代谢。系统连属⑴肺在志为悲忧:“悲忧”的情志活动与肺有关⑵肺在液为涕:鼻为肺窍,涕为鼻黏膜分泌的黏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⑶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肤、毛、汗腺依赖肺所宣发的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⑷肺开窍于鼻: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发音与肺有关。病理:鼻干燥、流涕、毛发干枯、声音嘶哑等。3.脾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概念: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以维持其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1运化水谷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的作用。生理:气血生化有源,精力充沛,壮实。病理:气血生化不足,腹胀、纳差、便溏、消瘦等。2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排泄作用生理:脾气健旺,水液运行正常病理:水液内停。(2)脾主升清,指脾气以升为顺,1水谷精微2维持内脏正常位置。生理:水谷精微吸收和输布正常。病理:①气血生化无源,头晕,乏力,腹泻。②内脏下垂:脱肛等。(3)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经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生理:气固摄血液功能正常,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发生出血。病理:即脾不统血,出现各种出血。系统连属①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四肢肌肉的壮实与功能的发挥与脾气的运化功能有关。②在志为思:“思”的情志活动与脾的运化、升清功能有关。③在液为涎:涎由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④开窍于口:其华在唇:饮食、口味与脾运化功能有关;口唇的色泽与脾气的健运、气血的充足与否有关。4.肝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疏:疏通、疏导;泄:发散、宣泄。指肝具有主升、主动的生理特性,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调畅气机,指肝的主升、主动、主散的特性,能疏通、畅达、升发气机。2助脾运化,具体表现在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功能,脾胃的升降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3调达情志,指情志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4调节生殖功能,指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排卵和月经来潮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2)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人动血运于全身人静血归于肝系统连属①肝在志为怒:“怒”的情志变化与肝有关,怒易伤肝;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易发怒②在液为泪:泪有濡养,滋润和保护眼睛的作用。③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全身筋膜有赖肝血的滋养。④开窍于目:指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物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和肝血的濡养。5.肾生理功能(1)主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①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②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2)肾主水,是指肾脏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津液代谢需要肾阴和肾阳的调节。“肾阳为开”—尿液生成排出;“肾阴为合”—水液的重吸收(3)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防止呼吸表浅,调节呼吸的作用。系统连属①在志为恐:恐惧、害怕的精神状态与肾有关。②在液为唾:唾为为肾精所化,有润泽口腔,助食物下咽的作用。③开窍于耳和二阴:听觉功能依赖于肾精的充养;前阴的排尿和生殖功能,后阴的排泄粪便作用均与肾有关。④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6、气与血的关系:1.气为血之帅①气能生血: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②气能行血: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③气能摄血:气能统摄和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即脾统血)。2.血为气之母①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气存于血中,赖血之运载而达全身。②血能生气:血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使气保持旺盛。7、气与津液的关系:(1)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气旺津足;气虚津不足;气能行津:津液的输布、变化和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气行水行;气停水聚;气能摄津:气的固摄津液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维持津液代谢平衡。气虚多汗、多尿、遗尿。(2)津能载气:气必须附着于有形的津液才能存于体内。津脱气虚:少气懒言、肢倦乏力。第四章病因病机六淫各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风邪致病特点:风属阳邪,其性开泻,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性主动。湿邪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寒邪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滞;寒主收引;寒性清澈。暑邪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其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暑多夹湿。燥邪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移上肺。火(热)邪致病特点: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易扰动心神;易耗气伤津;易生风动血;易致肿疡。疠气即疫疠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重;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异常能直接影响内脏,病自内生,又称“内伤七情”。致病特点:直接伤及内脏: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影响脏腑气机:怒责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影响病情转归。痰饮: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其清稀者称饮。稠浊者称痰,两者同出一源,故并称痰饮。致病特点: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易扰乱神明;多见滑腻舌苔。瘀血: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血行受阻,滞留于经脉、脏腑之内,或体内存留离经之血未能消散。特点;①病位不一,病证各异②病证虽多,特点共同:疼痛、肿块、出血、望诊(肌肤爪甲失荣舌象:舌质紫)、脉象:细涩沉弦或结代气机失常主要有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这几方面。气机失常,又称气机失调,式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主要有①气滞(指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的病理状态)②气逆(指气的上升过度,或下降补及,而致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③气陷(指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④气闭(指气之出入障碍,气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而出现气机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⑤气脱(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逸脱,从而导致全身性严重气虚不足,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四诊望诊:1、望神,广义: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狭义:指神志、意识、思维活动,有得神、少神、失神、假神之分。假神:是指垂危病人出现的暂时性的某些症状“好转”的假象,如原本精神萎靡,面色晦暗,声低气弱,懒言少食,突然精神转佳,两颊色红如妆,语声清亮,喋喋多言,思食索食等,提示病情恶化,脏腑精气将绝,预后不良。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残灯复明”。2、望色;指通过观察皮肤色泽变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包括面色、肤色。常色:我国人正常肤色为面色微黄略红润,而有光泽病色—青色:主寒、痛、瘀血、惊风;赤色:主热;黄色:主湿、虚、黄疸;白色:主虚、寒、失血;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3、望舌舌尖—心肺(上焦)舌中—脾胃(中焦)舌边—肝胆(下焦)舌根—肾舌质:望舌色:淡白舌,主虚证、寒证;红舌,主热证;绛舌,主热盛、主瘀;青紫舌,主阴寒、瘀血。望舌形:芒刺:主热盛(状如草莓)裂纹:多见于阴液亏损(舌面裂沟、深浅不一)齿印:多为气虚或脾虚(齿痕舌)舌疮:主心火热盛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溃疡、红肿)舌下络脉:青紫色主血瘀(舌尖上卷见舌底两侧络脉)舌苔:1.苔质⑴厚薄:反映病邪的浅深与轻重苔薄—邪气在表,病轻邪浅苔厚—邪入腑脏,病较深重薄厚—病势渐增厚薄—正气渐复⑵润燥:反映津液之存亡⑶腐腻:反映中焦湿浊及胃气的盛衰苔色⑴白苔:主表证、寒证、湿证薄白—为病邪在表,病情轻白厚—主湿浊内盛,或寒湿痰饮⑵黄苔主里证、热证1薄黄—风热在表2黄滑舌淡胖—阳虚水湿不化3.黄腻—脾胃湿热或痰湿食滞4老黄焦裂—里热盛极,耗伤气阴⑶灰、黑苔主里证,多见于病情较重者闻诊:谵语:热扰心神,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意数变郑声:心齐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独语:心气不足、痰气郁结、清窍阻蔽问诊:问寒热;1.恶寒发热:外感初期,是表证的特征2.但寒不热:里寒证,新病为寒邪直中,久病为阳气虚衰3.但热不寒:里热炽盛、阳明腑实、阴虚湿温、温热病热入营血4.寒热往来:少阳病、疟疾三部九候:切诊:辨证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是概括性的辨证纲领,它是根据病人的证候表现之和概括出来的规律。表证,是病变部位浅在肌肤的一类证候。外感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所致的外感病初起阶段。八纲辨证是最基本的辨证方法。表证,是病位浅在肌肤的一类证候,多具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里证,是病位深在于内(脏腑、气血等)的一类证候,以脏腑证候为主,病程长,不恶风寒,脉象不浮。寒证,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表现为机体功能活动抑制或衰减的证候。热证,感受热邪,或阳胜阴伤,表现为机体功能活动亢进的证候。虚证,指人体的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表现的证候。实证,指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盛表现出的证候。阴证,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证候,属寒属虚。阳证,体内热邪壅盛,或阳气亢盛的证候,属热属实。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钢,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判断病位,病性以及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辩证方法。肺气虚证,是指肺气不足所表现出的证候;肺阴虚证,是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出的证候;痰湿阻肺证,是指由痰湿阻滞于肺而表现出的证候;肝火上炎证,是指肝经气火上逆所表现出的证候;肝阳上亢证,是指肝气亢奋,或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肝阳上扰头目所表现出的证候;肾阳虚证,是指肾脏阳气虚衰所表现出的证候;肾气不固证,是指肾气亏虚,固摄无权所表现出的证候;肾精不足证,是指肾精亏损所表现出的证候;肾阴虚证,是指肾阴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出的证候。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病因病位病程病情临床特点外感六淫浅表短轻发热恶寒同见表证入里脏腑较长较重发热恶寒分见表证与里证的关系;①表里同病②表里转化一、心与小肠病的辨证(一)心气虚、心阳虚证候心气虚------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自汗面白无华,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心阳虚------心气虚的证状,兼见形寒肢冷,心胸憋闷,舌质淡苔白脉细弱(二)心血虚、心阴虚证候心血虚------心悸失眠健忘多梦,面白无华,眩晕,唇舌淡脉细证候心阴虚------心血虚兼见心烦、颧红、潮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区别;心血虚:以血虚为主因,重点表现为血脉失充和神明失养。心阴虚:以阴虚为主因,重点表现为阴不涵阳,虚热内盛而引起的心阳独亢。(三)心火炽盛(四)心血瘀阻(心血瘀阻:是指瘀血,痰浊,阻滞心脉,血液运行不利的病理变化。五)痰迷心窍(六)痰火扰心(七小肠实热(八)小肠虚热(见于脾胃阳虚)二、肺与大肠病的辨证(一)肺气虚喘咳无力,动则气短,面色白光白无华,体倦无力,语音低微,痰清稀,(二)肺阴虚干咳无痰,痰少而粘稠或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形体消瘦,潮热颧红,盗汗(三)风寒束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痰稀白鼻塞流涕,头身疼痛,舌苔薄白(四)风热犯肺发热恶寒,咳嗽气促,痰黄粘稠鼻流黄涕,口喝咽干,咽喉疼痛(五)燥热犯肺(六)痰热壅肺(七)痰湿阻肺(八)大肠湿热(九)大肠津亏(十)大肠热结三、脾与胃病的辨证(一)脾气虚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口淡无味,大便溏泄,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倦怠无力,消瘦,舌淡有齿痕,苔白,脉缓弱。(二)脾阳虚脾气虚的证状兼见形寒肢冷,脘腹冷痛,喜温喜按或肢体困重浮肿,大便溏薄清稀(下利清谷)或白带量多质稀(三)脾气下陷(四)脾不统血(五)寒湿困脾(六)脾胃湿热(七)胃阴虚(八)胃火炽盛(九)食滞胃脘(十)胃阳虚(十一)胃腑气滞四、肝与胆病的辨证(一)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出的证候。情志抑郁,烦躁易怒,善太息,胸胁少腹胀痛,或咽部有梗塞感,或胁下痞块,妇女可见乳房胀痛(二)肝火上炎(三)肝血虚(四)肝阴虚(五)肝阳上亢肝阳上亢是指肝气亢奋,或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肝阳上扰头目所表现出的证候。烦躁易怒,头胀痛,眩晕目胀,面部烘热,口苦口干,尿黄,大便秘,结,(六)肝风内动(七)肝胆湿热肝胆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肝胆所表现出的证候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或见身目发黄,发热(八)寒滞肝脉(九)胆郁痰扰五、肾与膀胱病辨证(一)肾阳虚肾阳虚是指肾脏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耳聋,神疲乏力,阳痿滑精,妇女可见带下清冷,不孕,形寒肢冷或见全身浮肿,尿少或见五更泄,面色晄白(二)肾气不固(三)肾虚水泛(四)肾不纳气(五)肾精不足(六)肾阴虚肾阴虚是指肾阴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眩晕,耳鸣耳聋,失眠多梦,咽干口躁,腰膝酸软,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女子经闭,不孕或见崩漏(七)膀胱湿热膀胱湿热是指湿热蕴结于膀胱所表现出的证候尿频,尿急,排尿灼热疼痛,小便短赤涩少或尿血,或尿有砂石感冒辨证论治;感冒病变多在肺卫,一般以宣肺解表为治则。一、外感邪气;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喉痒或咳嗽声重,吐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葱豉汤加杏仁、苏叶、防风、荆芥等;病情重者,用荆防败、外感风热发热,微恶风,或有汗出,头痛且胀,咳嗽咯痰黄稠口干微渴,咽喉焮红作痛,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银翘散(银花、连翘、淡豆豉、牛蒡子、薄荷、荆芥穗、苦桔梗、甘草、竹叶鲜芦根)加减。二、卫外不固内伤发热;基本治疗原则:调理阴阳、补虚泻实。一、阴虚发热清骨散(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二、气虚发热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黄疸临床辨证,应以阴阳为纲,分清阳黄和阴黄。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病程较短,多属热证、实证,以湿热为主;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病程较长,多属虚证、寒证,以寒湿为主。“湿”邪是本证的关键因素,通利小便则湿有去路,因此,利小便是治疗本证的基本原则。茵陈蒿汤(茵陈蒿、山栀子、大黄)加味。胁痛较甚,可加柴胡、郁金、川楝子等疏肝理气。恶心欲吐,可加橘皮、竹茹阴黄茵陈术附汤(茵陈蒿、附子、白术、干姜、炙甘草、肉桂)加味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正治与反治。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它适用于疾病证象与本质一致的病证。反治:是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病情的发展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治疗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或同一性质的证候,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第八章中药方剂中药炮制。目的: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增强药效,改变药物性能,利于贮存,便于服用。中药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及毒性。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良。五味指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中药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大多毒性强,药性猛烈,如巴豆,牵牛,斑,麝香,虫亡虫,水蛭,莪术,芫花,大戟,甘遂,商陆,水银,轻粉,雄黄等。煎煮方法: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五味⒈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⒉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调和、缓急的作用⒊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⒋苦“能泄、能燥”,即具有通泄、燥湿等作用。⒌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方剂是理、法、方、药的组成部分,临证时首先辩证,然后确立治法,在治法指导下选用相应药物组成方剂。方剂的组方原则:君药,指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其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必须具有的药物;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其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药力次于君药;佐药,一是辅佐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既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一、解表药凡具有发散功效,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解除表证的药物,称解表药辛温解表;麻黄⒈辛温解表⒉宣肺平喘⒊利水消肿防风⒈辛温解表⒉除湿止痛⒊祛风止痉⒋透疹止痒辛凉解表;薄荷⒈辛凉解表⒉清利头目⒊利咽透疹⒋疏肝解郁二、祛风湿药指具有祛风除湿功效,以祛除风湿为主要作用,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独活⒈祛风除湿⒉散寒止痛三、祛湿药凡具祛湿功效,以祛除湿邪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停聚的药物化湿燥湿药藿香⒈化湿解暑⒉和中止呕⒊辛温解表苍术利水渗湿药茯苓⒈利水渗湿⒉补中健脾⒊宁心安神清热利湿药茵陈⒈利湿退黄⒉除湿止痒木通⒈清热利湿⒉清心除烦⒊通经下乳车前子⒈清热利湿⒉渗湿止泻⒊清肝明目⒋清肺化痰四、清热药凡具有清热功效,以清除里热为主要作用,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清热泻火;石膏⒈清热泻火⒉除烦止渴⒊生肌收敛栀子⒈泻火除烦⒉清热利湿⒊凉血解毒清热解毒;金银花⒈清热解毒⒉疏散风热⒊凉血止痢连翘⒈清热解毒⒉消痈散结⒊疏风散热蒲公英⒈清热解毒⒉利湿通淋⒊清肝明目清热凉血;生地黄⒈清热凉血⒉养阴生津牡丹皮⒈清热凉血⒉活血散瘀清热燥湿;黄芩⒈清热燥湿⒉泻火解毒⒊清热凉血⒋清热安胎黄连⒈清热燥湿⒉清热解毒⒊清热泻火黄柏⒈清热燥湿⒉清热解毒⒊滋阴泻火清热解暑;青蒿⒈清热解暑⒉退热除蒸⒊清胆截疟清热明目;决明子⒈清热明目⒉润肠通便清虚热;银柴胡⒈清虚热⒉清疳热消导药指具有消食导滞功效,以消除胃肠积滞,促进消化为主要作用,治疗饮食积滞的山楂1.消食化积2.行气散瘀泻下药指具有泻下通便功效,以促进排便为主要作用,治疗胃肠积滞、水肿停饮的药物包括攻下药、润下药及逐水药三类攻下药大黄1.泻热通便2.凉血解毒3.逐瘀通经芒硝⒈软坚泻下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平喘药清化热痰药前胡清热化痰降气平喘疏散风热贝母1.清热化痰2.解毒散结温化寒痰药半夏1.温化寒痰2.燥湿化痰3.降逆止呕4.消痞散结止咳平喘药苦杏仁1.止咳平喘2.润肠通便款冬花1.止咳下气2.润肺祛痰桔梗1.祛痰止咳2.宣肺利咽3.排脓消痈温里药指具有温补阳气、祛除里寒功效,以温里散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主要适用于外寒内侵、脏腑阳虚及亡阳厥逆等病证附子1.温里助阳2.回阳救逆3.祛寒止痛干姜1.温里散寒2.回阳通脉肉桂1.补火助阳2.散寒止痛3.温经通脉理气药指具有理气功效,以疏通气机、行气解郁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机郁滞诸证的药物主要适用于脾胃气滞、肝气郁结、肺气壅塞等病证陈皮1.理气和中2.燥湿化痰香附1.行气解郁2.调经止痛木香1.行气止痛2.健脾消食理血药指具有调理血液功效,以补血、活血、凉血、止血为主要作用,治疗血分证的药川芎1.活血行气2.祛风止痛丹参1.活血通经2.祛瘀止痛3.凉血消肿4.清心除烦红花1.活血化瘀2.通络止痛仙鹤草1.收敛止血2.除湿止痢3.解毒疗疮4.截疟杀虫三七1.化瘀止血2.消肿定痛补益药指具有补益功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人参1.益气固脱2.大补元气3.益气活血4.益气摄血5.益气健脾6.益气补肺7.益气生津8.益气安神黄芪1.补气升阳2.益气固表3.益气利水5.益气活血6.托毒排脓党参1.益气补中2.益气补肺3.益气生津4.益气生血白术1.益气健脾2.燥湿利水3.固表止汗4.益气安胎甘草1.益气补中2.祛痰止咳3.清热解毒4.缓急止痛5.调和诸药熟地黄1.补血调经2.滋阴填髓当归1.补血调经2.活血止痛3.润肠通便白芍1.补血调经2.平肝止痛3.敛阴止汗沙参1.养阴清肺2.益胃生津麦冬1.养阴润肺2.益胃生津3.清心除烦4.润肠通便枸杞子1.益精补肾2.养肝明目3.润肺止咳鹿茸1.补肾壮阳2.强筋健骨3.固冲止带4.托毒起陷冬虫夏草1.补肾壮阳2.补肺止嗽杜仲1.补肾助阳2.强筋健骨3.补肾安胎淫羊藿⒈温肾壮阳⒉强筋健骨⒊祛风除湿中药分类和常用中药(10%)1、解表药A辛温解表药:麻黄,肺膀胱经;辛温解表,宣肺止咳,利水消肿。桂枝,心肺膀胱经;辛温解表,温经通脉,助阳化气。羌活,膀胱肝肾经;散寒解表,祛温除湿B辛凉解表药:柴胡,肝胆脾胃三焦经;疏散风热,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葛根,脾胃经;发表解肌,生津止渴,透发麻疹,升阳止泻。菊花,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2、清热药A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连翘,肺心小肠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风散热。蒲公英,肝胃经;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清肝明目。白头翁,肝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杀虫止痒。B清热燥湿药:黄芩,肺脾胆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安胎。黄连,心脾胃肝胆大肠;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泻火。黄柏,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滋阴泻火。3、理血药活血药:川穹,活血行气,祛风止痛。4、补益药补血药: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何首乌,补血乌发,填精补髓,润肠通便,解毒消痈。50.方剂分类和常用方剂(15%)1、解表剂~~麻黄汤和桂枝汤组成,功用,主治的区别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风寒表实证。发汗作用强,用量不宜过大体虚多汗肺虚咳喘忌用桂枝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风寒表虚证。2、祛风剂川穹茶调散:川穹,荆芥,薄荷、羌活、白芷、细辛、防风、甘草。功用:祛风散寒止痛。主治外感风邪头痛。3、祛湿剂平胃散:君药:苍术,臣药:厚朴,佐药:陈皮,使药:甘草、生姜、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主题公园演员聘用合同
- 广告牌制作焊接施工合同
- 资金筹集操作规程
- 城市综合体改造委托书模板
- 岛屿探险区防水施工安全协议
- 2025年度光伏发电项目安装工程承包协议3篇
- 2024年集装箱买卖合同模板
- 2025版个人区块链技术应用借款合同
- 2025版家具展会参展合同范本6篇
- 2025年1月山西、陕西、宁夏、青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 医学课件-新生儿腹泻护理查房教学课件
- ROV的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的任务书
- 2022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线性代数PPT(本科)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小学语文四年级期末深度自测题详细参考答案解析
- 全《12个维度细化部门管理》市场部部门职责
- 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第一次合格性考试历史真题卷
- 高标准农田施工组织设计(全)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课程
- 演示文稿产品拍摄及后期图片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