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类别】
1、通假字;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
4、偏义复词;5、词类活用。
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类别】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一、代入检验法(还原法)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一、代入检验法(还原法)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3(2)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致能歌者致:使…到来B.徒行见公曰徒:步行C.兼于途而不能逮逮:赶上D.委之百姓委:任命“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唯夫子之令。”答案:D,交给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文言文实词推断4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湖南)
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病:批评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拔:拔除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绍:继承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加:超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在文中意思的理解。注意语境代入法。“拔”解释为“拔除”明显不通。联系成语“出类拔萃”,此处“拔”应是“超出”之义。势拔五岳掩赤城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湖南)文言文实56方法二、语境推断法:
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6方法二、语境推断法: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67高考真题演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江苏)
A.一县大耸耸:震惊。B.以公少年易之易:更换。C.甲不能戟士.戟:约束。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蠲:免除。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原自新。
【答案】B【解析】易,轻视,看不起。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7高考真题演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7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湖北卷)
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A.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离:遭受B.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迫卒:急促C.物故流离以十万数物故:死亡D.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顾:回头【参考答案】D顾:只是顾:终以不顾回头看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湖北卷)文言文实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2新课标)
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根据文意“阙”在此处应当理解为:缺失,空缺9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2新课标)
910
丰则贵籴dí
,歉则贱粜tiào
你能推断出“籴”和“粜”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籴:买进粮食粜:卖出粮食三、想一想借助字形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0籴:买进粮食三、想一想借助字形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011方法三:借助字形推断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1方法三:借助字形推断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112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3.生而眇者不识日
4.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5、冀得一归觐学以致用田地绳索瞎,双目失明
砍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2学以致用田地绳索瞎,双目失明砍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213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点)你能推断出“蚤”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四、想一想辨明通假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3四、想一想辨明通假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314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四、通假推断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倍德2.风吹草低见牛羊3.张良出,要项伯通“背”,背叛通“现”,出现通“邀”,邀请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4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四、通假推断法:通“背”,背叛通“1415学以致用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顾”通“雇”,雇佣)(“翼”通“翌”,第二天)(“趣”通“促”,催促)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5学以致用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顾”通“雇”,雇佣15164、秦王还柱而走。5、众皆伏泰之义
“还”通“环”,环绕着。加点字“伏”,中学里虽没见过,但从各种关系来看,“伏”通“服”是顺理成章的。
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64、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环绕着。1617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宁夏陕西、海南)(节选自《明史·花云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杖: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翼:保护
C.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徇:掠取
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趣:归顺
【答案】D
【解析】趣:通“促”,副词,马上、迅速。
体验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7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宁夏陕西、海南)(节选自《明史·17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0年浙江)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①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A.第明经第:考取。B.子无为嫌嫌:疑忌。C.俾其守约束俾:使D.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方:仿效【答案】D
“方”通“仿’。本义:相似——相仿。堪比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0年浙江1819
1、文过饰非
2、前倨后恭
你能推断出“文”及“倨”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五、想一想文,掩饰倨,傲慢借助句式结构分析法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91、文过饰非五、想一想文,掩饰倨,傲1920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方法五、句式结构观察法: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破—下,攻破终日—须臾,片刻愈—弥,更加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0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方法五、句式结构观察法:破—下,攻破终日202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奔的马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122(一)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怎样解释?
1、“忠不必用,贤不必以”2、“变姓名,诡踪迹”3、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由“用”可以推出“以”为“用”的意思。由“变”推出“诡”为动词,是“隐蔽”的意思。
“赢”也与上句的“余”处在相同的位置,其意思也是“多”。真题演练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2(一)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怎样解释?2223高考真题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北京)A.有难成而易败者败:毁坏B.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易:平坦C.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反:返回,这里指收回D.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略:简略【答案】D大致的,小节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3高考真题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北京)2324①将军身披坚执锐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坚”解“
”,“锐”解“
”才能搭配。坚硬的盔甲锐利的兵器六、想一想借助语法知识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4①将军身披坚执锐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2425方法六:借助句子语法推断
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5方法六:借助句子语法推断主语+状语+谓语+2526信誉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形容词,为“
”之意。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③信义著于四海(《赤壁之战》)①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
”之意。确实③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
”之意。真实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6信誉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262012福建卷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杳无穷极
杳: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
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D项‚履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踏,而非名词鞋子。27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012福建卷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728七、想一想相如因持璧却立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望而却步(倒下,后退)
望风披靡;所向披靡借助成语推断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8七、想一想(后退)望而却步(倒下,后退)2829
成语是古汉语遗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化石”,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众多语言现象。
方法七、借助成语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9成语是古汉语遗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化石”,保留了2930
1、斯言虽小,可以喻大2、(07年福建)今姑贷汝联系: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通晓联系:成语“严惩不贷”,——宽恕、饶恕真题演练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30联系: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通晓3031
讨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的词义。
1、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2、薄而观之3、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4、“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索求”之意。可与成语“日薄西山”相联系都是“靠近”“逼近”的意思。联想到成语“严惩不贷”,作“饶恕”讲。“治”即“长治久安”中的“治”(太平)
高考真题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31
讨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的词义。
1、每责一头,辄倾数3132
1、除南清河太守联系课内:李密《陈情表》“除臣冼马”,八、想一想借助课内积累联想推断法。2.乃令甲兵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联系课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氓》----登——授予官职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321、除南清河太守联系课内:李密《陈情表》“除臣冼马3233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文言阅读和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八:借助课文,联想推断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33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33九、合体拆分法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的辨识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对译。针对古今异义词。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迁移练习:1、山人之亭,适当其缺适当:恰好挡住2、重法不用,而民自治自治:自然得太平3、至于成立成立:成人自立4、臣之辛苦辛苦:辛酸悲苦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九、合体拆分法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的辨识3、至于成立文言文实词3435三、字形推断法四、通假推断法五、句式结构推断法七、成语推断法方法小结六、句子语法推断法二、语境推断法八、课文推断九、合体拆分法一、代入检验法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35三、字形推断法四、通假推断法五、句式结构推断法七、成语推352008年海南卷试题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涛领选,启武帝启:禀告。B.如卿所言,乃堪为丞堪:能够。C.尚书左仆射裴颁亦深器之器:看重。D.时人许以远致许:答应。相关语句: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答案:D赞许。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008年海南卷试题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362008年北京卷试题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欺负:压迫、侮辱B.略依古礼,不得过法过法:逾越法规C.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擢:提拔D.门卒当车,愿有所言愿:希望相关语句: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吾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门下掾自刭。答案:A欺骗、辜负。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008年北京卷试题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37381、运用这几种方法时要结合语境,多角度思考,仔细推敲,相互验证,作出选择。
2、所有的方法都是以深厚的积累为基础的。注意勤积累,强记忆各种方法要融会贯通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381、运用这几种方法时要结合语境,多角度思考,仔细推敲,相3839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09年湖南卷)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1题:判断对错日薄西山:薄,迫近,接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课后练习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39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09年湖南3940
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2题: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偏爱、偏私)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40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40413题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胜:能承受
B.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夺:强迫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B迁移改变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413题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41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42【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类别】
1、通假字;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
4、偏义复词;5、词类活用。
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类别】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43一、代入检验法(还原法)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一、代入检验法(还原法)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44(2)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致能歌者致:使…到来B.徒行见公曰徒:步行C.兼于途而不能逮逮:赶上D.委之百姓委:任命“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唯夫子之令。”答案:D,交给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文言文实词推断454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湖南)
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病:批评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拔:拔除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绍:继承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加:超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在文中意思的理解。注意语境代入法。“拔”解释为“拔除”明显不通。联系成语“出类拔萃”,此处“拔”应是“超出”之义。势拔五岳掩赤城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湖南)文言文实4647方法二、语境推断法:
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6方法二、语境推断法: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4748高考真题演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江苏)
A.一县大耸耸:震惊。B.以公少年易之易:更换。C.甲不能戟士.戟:约束。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蠲:免除。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原自新。
【答案】B【解析】易,轻视,看不起。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7高考真题演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484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湖北卷)
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A.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离:遭受B.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迫卒:急促C.物故流离以十万数物故:死亡D.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顾:回头【参考答案】D顾:只是顾:终以不顾回头看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湖北卷)文言文实4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2新课标)
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根据文意“阙”在此处应当理解为:缺失,空缺50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2新课标)
5051
丰则贵籴dí
,歉则贱粜tiào
你能推断出“籴”和“粜”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籴:买进粮食粜:卖出粮食三、想一想借助字形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0籴:买进粮食三、想一想借助字形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5152方法三:借助字形推断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1方法三:借助字形推断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5253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3.生而眇者不识日
4.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5、冀得一归觐学以致用田地绳索瞎,双目失明
砍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2学以致用田地绳索瞎,双目失明砍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5354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点)你能推断出“蚤”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四、想一想辨明通假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3四、想一想辨明通假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5455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四、通假推断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倍德2.风吹草低见牛羊3.张良出,要项伯通“背”,背叛通“现”,出现通“邀”,邀请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4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四、通假推断法:通“背”,背叛通“5556学以致用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顾”通“雇”,雇佣)(“翼”通“翌”,第二天)(“趣”通“促”,催促)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5学以致用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顾”通“雇”,雇佣56574、秦王还柱而走。5、众皆伏泰之义
“还”通“环”,环绕着。加点字“伏”,中学里虽没见过,但从各种关系来看,“伏”通“服”是顺理成章的。
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64、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环绕着。5758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宁夏陕西、海南)(节选自《明史·花云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杖: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翼:保护
C.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徇:掠取
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趣:归顺
【答案】D
【解析】趣:通“促”,副词,马上、迅速。
体验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7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宁夏陕西、海南)(节选自《明史·585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0年浙江)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①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A.第明经第:考取。B.子无为嫌嫌:疑忌。C.俾其守约束俾:使D.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方:仿效【答案】D
“方”通“仿’。本义:相似——相仿。堪比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10年浙江5960
1、文过饰非
2、前倨后恭
你能推断出“文”及“倨”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五、想一想文,掩饰倨,傲慢借助句式结构分析法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191、文过饰非五、想一想文,掩饰倨,傲6061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方法五、句式结构观察法:利用文言句法特点推断。即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相近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反,相近(相同)。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破—下,攻破终日—须臾,片刻愈—弥,更加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0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方法五、句式结构观察法:破—下,攻破终日616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奔的马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奔的马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6263(一)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怎样解释?
1、“忠不必用,贤不必以”2、“变姓名,诡踪迹”3、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由“用”可以推出“以”为“用”的意思。由“变”推出“诡”为动词,是“隐蔽”的意思。
“赢”也与上句的“余”处在相同的位置,其意思也是“多”。真题演练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2(一)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怎样解释?6364高考真题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北京)A.有难成而易败者败:毁坏B.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易:平坦C.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反:返回,这里指收回D.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略:简略【答案】D大致的,小节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3高考真题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北京)6465①将军身披坚执锐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坚”解“
”,“锐”解“
”才能搭配。坚硬的盔甲锐利的兵器六、想一想借助语法知识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4①将军身披坚执锐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6566方法六:借助句子语法推断
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5方法六:借助句子语法推断主语+状语+谓语+6667信誉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形容词,为“
”之意。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③信义著于四海(《赤壁之战》)①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
”之意。确实③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
”之意。真实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6信誉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672012福建卷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杳无穷极
杳: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
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D项‚履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踏,而非名词鞋子。68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012福建卷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6869七、想一想相如因持璧却立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望而却步(倒下,后退)
望风披靡;所向披靡借助成语推断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8七、想一想(后退)望而却步(倒下,后退)6970
成语是古汉语遗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化石”,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众多语言现象。
方法七、借助成语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29成语是古汉语遗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化石”,保留了7071
1、斯言虽小,可以喻大2、(07年福建)今姑贷汝联系: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通晓联系:成语“严惩不贷”,——宽恕、饶恕真题演练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30联系: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通晓7172
讨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的词义。
1、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2、薄而观之3、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4、“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索求”之意。可与成语“日薄西山”相联系都是“靠近”“逼近”的意思。联想到成语“严惩不贷”,作“饶恕”讲。“治”即“长治久安”中的“治”(太平)
高考真题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31
讨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的词义。
1、每责一头,辄倾数7273
1、除南清河太守联系课内:李密《陈情表》“除臣冼马”,八、想一想借助课内积累联想推断法。2.乃令甲兵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联系课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氓》----登——授予官职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321、除南清河太守联系课内:李密《陈情表》“除臣冼马7374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文言阅读和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方法八:借助课文,联想推断文言文实词推断剖析33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74九、合体拆分法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的辨识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电动车合同范例
- 借名买房合同范本
- 租赁合同通知函
- 农村收购单车合同范例
- 农村果园承包合同范本
- 云平台建设合同范本
- 云南租房合同范本
- 供应电水气合同范本
- 水电站隧道排水孔施工方案
- 乙方装修合同范本
- 夏玉米套种辣椒技术
- 学术规范与写作课件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5人(共500题含答案解析)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题含答案附详解
- 绝缘电阻测试仪安全操作规程
- DB6101T 197-2022 藤蔓类尾菜堆肥技术规程
- 《生僻字》歌词(带拼音解释)
- 西藏房屋建筑工程竣工材料全套表格
- 品管圈基本知识
- 物业项目保洁服务质量保证及安全保障措施(标书专用)参考借鉴范本
- 量子力学英文课件格里菲斯Chapter4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电子教案 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