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阿里巴巴集团CPO彭蕾演讲:阿里巴巴的人才观_第1页
2022阿里巴巴集团CPO彭蕾演讲:阿里巴巴的人才观_第2页
2022阿里巴巴集团CPO彭蕾演讲:阿里巴巴的人才观_第3页
2022阿里巴巴集团CPO彭蕾演讲:阿里巴巴的人才观_第4页
2022阿里巴巴集团CPO彭蕾演讲:阿里巴巴的人才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2阿里巴巴集团CPO彭蕾演讲:阿里巴巴的人才观阿里巴巴集团CPO彭蕾演讲:阿里巴巴的人才观

彭蕾,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之一,现任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掌管阿里巴巴人力资源部十余年之久,却鲜有她在HR管理方面的深度文章。唯独能找到的,是她2022年底的一次演讲。时隔多年,我们照旧可以重新品读她在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独到见解。这些观点,在今日看来照旧激昂人心。信任彭蕾的故事会激励许多女HR前行,柔治天下,亦能得天下。

阿里巴巴的人才观

——阿里巴巴集团CPO彭蕾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励志演讲稿

演讲时间:2022年底

1、阿里巴巴既现实又志向

阿里巴巴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是什么成就阿里幻想?其实,阿里巴巴是一家很现实的公司,当然,它又是一家特殊富有志向主义色调的公司。当前,人们对阿里巴巴的评论走向两个极端——要么神化,要么妖魔化。

外界评论说,阿里巴巴是个神话,是一个幻想驱动的公司,全部的员工都以公司为家,不知疲乏……种种这些在我看来是极端,也是误读。因为今日全部的公司里,都少不了累、工作与生活平衡、志向和现实冲突的问题,以及管理实力不足、员工觉得付出没有得到认可、跳槽心情和意向……总之,一般企业存在的问题阿里巴巴也会有。

假如说阿里巴巴是一家有激情、有幻想的公司,我觉得说对一半,激情和幻想是始终存在的,但也的确存在着这样那样让人不太快乐的事情。

另一种极端,是把阿里巴巴妖魔化,最常见听到一个词就是“洗脑”。外界说阿里巴巴特殊会给员工洗脑,员工进入企业之后,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不知疲乏、不问回报、一门心思干活。

其实,我们不过是在管理上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如我刚才所说,我们希望员工实现心灵和工作的平衡。又如,我厌烦“职场”这个词,一说到这个词,生活立刻变得很无趣,工作也变的没有血肉和情感。或许这是我的一种偏执理解,但“职场”这个词真的不能把我们的工作环境全面、丰富而完整概括出来。其中缺失的元素是什么呢?职场,除了是一个职业活动场所之外,还应当是一个情感交汇的场所。

2、让职场变情场

我们可以算一下,我们的一生中,有多少时间是在工作的?我们和同事在一起的时间,是不是比和自己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假如说你和同事一起工作的时候,感受不到自己心灵的成长,感受不到欢乐和丰富,感受不到自我成就的喜悦,那么工作将变得特殊苦痛。每天早上张开眼睛,想到又要和这些老面孔在一起,又要看上司的臭脸,还要面对一大堆让自己不快乐的事情……能有什么动力叫自己起床呢?

所以,能不能有一些元素让我们的感受不一样呢?我们让“职场”变成“情场”。外界听到这个说法,就会觉得阿里巴巴特殊怪。“工作就是工作,在工作中付出后拿到回报,然后获得评价,该怎么样盖棺定论、秋后算帐、奖赏惩处,一笔一笔分分明明,这不就是工作吗?”没有人情愿关注情感上的归宿。

3、员工华蜜感是个无解命题

还有一个常见的词就是“神神叨叨”。我们在10周年的时候,提出“打造员工华蜜指数”这个概念,这是受了什么刺激呢?阿里巴巴隔一年做一次OES(组织成效)调查,最近的一次调查看得人忍无可忍,因为随着新员工年龄结构的改变,我们理解员工心理的实力已经很有限。

我们想知道,全部在阿里巴巴工作的人,他的华蜜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其实,提出这个指数,有点自找麻烦,因为这必定是一个无解的命题,华蜜感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世界上最华蜜的国家是不丹,该国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游客门槛甚高、费用不菲,因为不丹国民不希望被打搅。不丹不仅拒绝发展旅游业,也不情愿找一些其他产业来大力发展,由于封闭,国民普遍比较贫困,同时宗教信仰特别普遍。最华蜜的国家和最华蜜的企业之间,是否有互通的元素呢?

从不丹的例子中,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华蜜感是很主观的东西,所以,定一个指数相当是给自己上了套,但就算是无解,对阿里巴巴来讲,还是希望可以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和方向。

4、HR要接地气

今年(指2022年)1月份,我正式从工作了十年的HR部门转到了业务部门,假如给我的2022年定一个主题的话,我想最恰当的题目就该叫“弃文从武”。以前站在HR位置上思索,现在站在业务位置上思索,以前在圈子内思索,现在在圈子外思索,这个转变带给我许多的感悟和体会。其中有许多感悟看上去是冲突的,但正是这些冲突,成为我们追求进步的动力。

我最大的感受,首先在于:身在战略层,很难接到地气。无论是以前做HR,还是做集团CEO,许多时候真的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到了业务岗位我才发觉,原来许多志向化的东西肯定要和现实结合,所以奉劝各位HR,肯定要想方法接到地气,否则真的很困难,更别提发挥HR的战略伙伴作用了。

所谓“心到-眼到-手到”,你心里装着业务,眼里就能看到业务,手上做的事情自然能贴近业务。诸如,陪伴业务一起探望客户、轮岗、常常参与业务会议、常常跟业务下馆子……方法太多了,关键看你的心有没有用到,不要跟我说“我只是个HR”,也罢,那就安宁静静做个抬不起头的HR!

5、用触碰心灵的方式管理人

在我的HR生涯中,我曾是一个活在心灵世界中的人。我两年前有一个志向,就是希望能找到一种触碰人心灵的方式,促进员工个人以及带动团队、组织成长,从而带动业务的成长,进而给更多的`人创建价值,让更多的人生活更美妙。可是怎样找到这种方式,以把员工心里向上的、主动的能量激发出来呢?怎样引导员工成为身心平衡的人,同时也特别主动、乐观和进取呢?

艺术能够触动人心里最根本的对美的渴望,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对美的渴望、对音乐乃至对其他艺术的享受,有关系吗?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关系,但是我特殊希望,也信任我们能够在工作场所里,营造出一种氛围——不仅一起工作,同时也共同生活,共同享有相同的精神领域。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的心灵是放松的,可以更醒悟地认知四周的伙伴,更加酷爱生活、同事和工作。尽管我们的工作依旧每天朝九晚五,下班回家依旧是力倦神疲,但这全部的累都仅停在身体层面,我们的心理没有纠结。

这就是我曾经的美妙设想。其实,追求一种触动人心灵的方式,让更多人有美妙的生活,体现自我价值,这个志向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样一种志向。阿里巴巴的志向是什么呢?我们要成为一家创建1亿个就业机会,要帮助一千万中小企业成长,创建1亿就业机会,为10亿消费者供应好的购物服务的公司。我们都有志向,无论是个人志向、公司志向,无论是简洁的志向,还是看上去很宏大的幻想,都要一点一滴的去构筑。

不过,接触到业务以后我发觉,这个幻想只能是纯粹的幻想,是HR的渴望。

这半年中,我已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