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历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_第1页
江苏省历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_第2页
江苏省历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_第3页
江苏省历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_第4页
江苏省历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类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A.人类教育的产生B.古代学校的出现C.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D.终身教育的实现2.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3.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洛克的《教育漫话》D.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4.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A.教育的领导权B.教育的权利C.教育目的的性质D.教育结构的变化5.人力资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B.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D.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作用6.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7.环境对个体的发展作用是(A.决定作用B.导向作用C.提供了多种可能D.促进作用8.下列哪个选项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德育D.智育9.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人的身心发展规律B.人的自然发展说C.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说D.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10.教育过程中的学生是(A.未成熟的人B.发展中的人C.成熟的人D.被塑造的人11.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是(A.授受关系B.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C.相互促进的关系D.相互制约的关系12.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B.发展型课程C.知识型课程D.工具型课程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教育课程D.三者都是14.教育过程既是学生认知过程,又是(A.教师完成教育任务的过程B.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C.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D.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15.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1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讲授新知识D.领会新知识17.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现场教学18.德育过程的理论基础是(A.掌握知识B.激发情感C.道德内化D.活动和交往19.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包括政治课在内的活动B.班主任工作C.团队活动D.社会活动20.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的影响个人,有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个别学生,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是(A.民主管理B.平行管理C.集体管理D.目标管理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为________。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_________。3.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________和行为方式。4.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________中互相作用的结果。5.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断乳期”的阶段是________期。6.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________。7.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__________。8.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学生是权利的__________,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9.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说明了把教师的职业当作了一个________职业。10.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________关系。1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________和教科书。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计划具有________、基础性和普遍性。13.课程的编制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的过程,其中________既是一个课程编制过程的终点,又是新的课程编制的起点。14.《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开而弗达”,揭示了教学的________原则。1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________。16.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________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17.一般来说,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18.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或利用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叫_____。19.根据构成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四个要素,道德教育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________。20.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_______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生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2.试析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3.试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4.什么试学校课程,其开发形式有哪些?5.简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的规律。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任选1题,共10分1.试述怎样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产生的环境。2.举例说明可通过哪些措施促进学生记忆效果的提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狭义教育2.广义教育目的3.学校课程4.教学组织形式5.班级的目标管理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A、文化知识教育B、艺术教育C、读写算教育D、军事体操教育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教育标志是(A、人类教育的产生B、古代学校的出现C、近代学校体系的形成D、终身教育的实现3.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A、教育的领导权B、受教育的权利C、教育目的的性质D、教育结构的变化4.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人的身心发展规律B、人的自然发展学C、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是(A、授受关系B、指导和被指导关系C、相互促进关系D、相互制约关系7.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教程是(A、基础型课程B、发展型课C、知识性课程D、工具性课程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引起学习动力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9.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班级教学10.德育过程的基础是(A、掌握知识B、激发情感C、道德内化D、活动和交往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教育的过程。2.古代学校教育中作为教育内容的“六艺”是指:、乐、射、御、书、数。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为。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6.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_________。7.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学生是权利的,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揭示乐教学的原作。9.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10.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生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四、辨析题(辨析正误,并简述理由,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性。(2.学生由于知识等方面缺乏,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和天教师的依赖性,因此是被动的教育对象。(3.教学过程不同于科学探索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2.试析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3.试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4.简述教学的一般人物。5.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六、论述题(本大题只有一个小题,10分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A、教育实体B、学校C、学校教育系统D、终身教育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出现在(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D、信息革命的出现3.教育的终身化是(的特点A、古代教育B、近代教育C、20世纪以后的教育D、后工业社会教育4.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康德的《论教育》C、赫尔把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5.学校文化的核心是(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校园文化D、思想观念赫行为方式6.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现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不稳定性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引发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动知识9.《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的教学原作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激励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10.一份教案的核心是(A、提出教学目的B、选择教学方法C、涉及教学进程D、规划板书内容11.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小组教学12.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A、知识、智力、能力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D、知识、智力、情感13.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B、政治课教学C、思想政治课赫其他学科教学D、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14.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A、认知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体谅模式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道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的过程。2.义务教育是国家以________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3.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_______;二是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5.舒尔茨提出的________理论,说明了教育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6.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______过程中实现的。7.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际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_________。8.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________为重点。9.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到,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_______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服务。10.在我国,课程的文体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____、教科书。11.在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中,“序”一是指学科的逻辑顺序,二是指_________。12.一般来说,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________、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1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_______、探究学习。14.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方案,普通高中的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______三个层次构成。15.德育过程要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必须要做到晓之以理、_________、持之以恒、导之以行。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教育为政治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没有自己的独立性。(2.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文化决定着教育。(3.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4.“师道尊严”是师生关系在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中受到了责难,新课改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往对话的平等关系。(5.学校课程就是在学校中开设的所有课程。(6.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能力就越强。(7.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8.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课的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9.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和巩固联系,这节课就属于综合课。(10.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操之过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机器基本精神是什么?3.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4.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5.班主任怎样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级体?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2.有些教师“恨铁不成钢”,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却变成了对学生的体罚、讽刺、辱骂,致使学生身心收到一定的伤害。请说明这种情况下违背了什么道德原则,如何改变这种情况?2005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类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A.内容型策略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价值。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和教科书。9.学习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现实的过程。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7.分组教学是为了客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的说明。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以“我们的思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2006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类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们近代学制创建于(A.盛唐B.明末C.清末D.民国2、战国后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的著作是(A.《学记》B.《孟子》C.《论语》D.《中庸》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洛克的《教育漫话》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4、“学不等”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5、苏格拉底问答法中的问答分为三步,第三步是(A.定义B.苏格拉底讽刺C.助产术D.提问6、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7、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结论的教育家是(A.洛克B.卢梭C.杜威D.福禄贝尔8、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B.人的身心发展规律C.文化传统D.生产力水平9、“臧息相铺”即主张(A.教与学相结合B.学与思想结合C.课内与课外相结合D.教学与劳动相结合10、教育者重视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1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C.学校领导者的亚文化D.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12、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称为(A.教育目的B.教学目标C.培养目标D.教学要求1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A.施以全面发展的教育B.依靠生产力的发展14、在我国,对教师概念进行全面、科学界定的法律是(A.《宪法》B.《教育法》C.《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D.《义务教育法》1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角色中的(A.传道者角色B.示范者角色C.授业、解惑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16、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C.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D.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17、根据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A.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B.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D.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18、美国学者斯克里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这种课程评价模式称为(A.目标评价模式B.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D.发展性评价模式19、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A.说服法B.榜样法C.陶冶法D.锻炼法20、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2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的过程2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23.外铄论者一般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等外在的力量。其典型代表一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2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25.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26.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会了〈儿童权利公约〉,体现这一〈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有: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原则、无歧视原则。27.《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2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29.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科的研究、、。3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的分组形式为。3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的过程。32.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称为3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34.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活动和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5.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和社会实践能力和发展起来的。3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3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38.古代普遍推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9.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40.简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41.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42.简述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43.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44.青少年身心发展有哪些规律?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的要求?2007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类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并成为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是(A.私学B.公学C.国学D.乡学2.主张“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利自然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这一观点的著作是(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话》3.我国对学生的义务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法律是(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教师法》D.《教育法》4.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称为(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科书D.教案5.在泰勒看来,课程编制的首要步骤是(A.确定教育目标B.选择学习经验C.组织学习经验D.评价教育目标6.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学科界限,由学生自主学习目的和内容,自己设计单元活动的教学计划是(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制C.道尔顿制D.设计教学法7.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是(A.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B.适宜性、科学性、差异性C.引导性、有效性、科学性D.主导性、灵活性、启发性8.在古代教育中,“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的是(A.古代中国B.古代印度C.古代埃及D.古代希腊9.在世界范围内,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上形成于(A.18世纪上半期B.18世纪下半期C.19世纪上半期D.19世纪下半期10.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论述是(A.华民成俗B.学不等C.君子之交,喻也D.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11.决定教育领导权的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C.科学技术D.文化12.“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一观点属于个体发展上的(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活动论13.关注每一个学生在个体教育活动中的种种情境中所产生的个体化的创造性表现,这种教学目标称为(A.普通性目标B.行为目标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14.课程评价中的CIPP模式是指(A.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目标评价模式D.泰勒模式15.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政治课和各课教学B.班主任工作C.社会实践活动D.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一堂好课的标准有: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_________。2.教育目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_________。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________。4.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表现为导向、激励和_________。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________,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______、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7.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知识、_________和儿童。8.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__。9.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_。10.学校文化从其形式看,可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__________。11.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试验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12.教学作为学生的一个特殊认识过程,其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和_______、认识的教育性和指导性。13.德育工作可以概括为四句话:晓之以理、_______、持之以恒、导之以行。14.《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学生享有的权利包括_________和受教育权。15.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相互作用,同时介入,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问题,这一观点称为教学的_____原则。16.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_________。17.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称________。18.初中阶段德育目标包括思想政治、道德行为和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9.学生文化的特征包括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和____________。20.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放任的和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2.简述教育对人类地位提升的作用。3.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4.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5.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2.阅读下面文字,说出隐含在其中的教育思想,并论述这一思想的内涵。“……那种认为青少年时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就足以使人在未来的一生中应付他遇到的各种挑战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必须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这就是: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不应该将人的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2008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类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强调系统的知识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这一思想被称为(A、人文教育学派B、传统教育学派C、现代教育学派D、实验教育学派2、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这一思想的是(A、卢梭B、康德C、夸美纽斯D、洛克3、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的教育思想家是(A、杜威B、凯洛夫C、陶行知D、裴斯泰洛齐4、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这一观点属于教育学上的(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三因素论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A、行为方式B、校风C、角色规范D、学风6、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7、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罢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A、董仲舒B、王充C、司马迁D、郑玄8、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9、目前世界范转内,最普通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小班教学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10、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C、学校领导者的亚文化D、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11、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教育是(A、学校教育B、社区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12、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直接管理个人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13、美国教育家伊里奇在《非学校化社会》中主张取消学校制度,走向(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教育网络D、学习化社会14、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15、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以及(A、对教材的研究B、对教法的研究C、对学科的研究D、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6、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17、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于后天,并且得到结论,天赋的智力从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持这一主张的英国哲学家是18、战国时期,《礼记》中是《》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和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19、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影响的捷克教育家,年轻时期他就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20、教育目的具有以下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21、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22、《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不得随意开除学生。23、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24、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一种25、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26、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时限性。第二,具体性。第三,预测性。第四27、泰勒提出的“课程原理”包括四个步骤:(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28、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即背景,输入,过程29、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30、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称为3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之间的矛盾。32、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创立,强调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33、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4、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35、简述教科书的编写所遵循的原则。36、如何在班级中实施目标管理?37、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38、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9、阅读以下文字,并回答问题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根据这一思想确定的德育模式是什么?该模式的理论假设是什么?该模式强调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40、试论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2009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类试卷一、选择题(在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现代社会出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学校,这说明制约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是(A.社会意识形态B.社会政治制度C.本国文化历史传统D.生产力发展水平2.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的教育家是(A.康德B.夸美纽斯C.洛克D.赫尔巴特3.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德标志是清末的(A.京师大学堂的建立B.废科举,兴学校C.北洋大学的创建D.洋务运动的推行4.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A.杨贤江B.蔡元培C.李大钊D.陶行知5.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A.文法学校B.骑士学校C.琴弦学校D.文士学校6.决定教育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A.生产力B.政治经济关系C.文化D.科学技术7.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遗传因素B.个体主观能动性C.环境D.教育8.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体现教育根本性问题的是(A.教育规律B.教育任务C.教育目的D.教育内容9.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A.民主平等关系B.控制与被控制关系C.授受关系D.主导与服从关系10.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A.确定方法B.确定内容C.确定目标D.确定标准11.中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享有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是(A.人格尊严权B.人身权C.隐私权D.名誉权12.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得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得准确性程度称为测验的(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13.泰勒的课程论经典著作是(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学目标分类关系》C.《教育过程》D.《教育与一般发展》14.在教学策略中,强调知识结构的结构化策略属于(A.内容型策略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15.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正确的叙述是(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B.一般说,题目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目用百分制较方便。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换算成一定的分数。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__17.________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18.素质教育是以培养_________为重点的教育,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时代性。19.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教育的_________、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及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等新特点。2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_________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2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__________、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2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____的代表。23.“身残志坚”,说明了个体的身心发展中生理机能和心理技能具有_________关系。24.教学作为学生的一个特殊认识过程,其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_______性和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和指导性。25.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________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26.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试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为__________。27.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_______作用。28.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29.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知识、________和儿童。3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堂是________。3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_________。32.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品德情感,锻炼学生品德和培养学生品德行为习惯的过程。因此,有班主任将道德工作总结概括为四句话:晓之以理、_______、持之以恒、导之以行。33._______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它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34.在教学史上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形式有个别教学制、分组教学制、________、设计教学制和道尔顿制。35.________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37.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带来哪谢改变。38.简述教学策略的内涵与基本特征。39.简述“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德育过程的规律。40.班级管理的模式有几种?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论述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42.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始终没有弄清楚榜样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榜样有两种,一种是人为树立的榜样,一种是生活中的榜样。人为的榜样一般是社会组织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道德价值观对某人进行加工,包装和宣传。倡导公众向其学习,很多情况下,树立榜样是一种政治安排,往往附带意识形态的宣传任务。人为树立的榜样借助各种媒介的传播,可以到达使公众“知道”的水平,但其教育效果的获得却不一定能如其所愿。与树立榜样不同,生活中的榜样是自然的,有着很高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学习价值。生活中的榜样不是别人树立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这种榜样不是一部分人为了自己或明或隐的目的而进行的包装产品,而是人性和人格光辉的自然展现,从榜样人物的角度讲,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可以自然地生活,并在这种生活中自在地散发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是聚于内而形于外的,他的生活就是其德性和和人格展现,展开,提升过程,必然会辐射到周围;当然,他也可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控制自己的行为可以对他人产生的影响,从榜样的角度看,前者是暗示,后者就是明示。从榜样学习者的角度看,对榜样人物的暗示,学习者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意识到,在这一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道德倾向和需要决定是认同、排斥还是认同与排斥兼而有之。无论是这三种情况的哪一种情况,都是自己的自主选择。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榜样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运用榜样法?2010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类试卷一、选择题(请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A.宋代以后B.春晚战国C.明清时代D.隋唐时代4.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的是(A.社会文化B.人的身心发展水平C.社会意识形态D.社会生产力5.在教学上,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并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思想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6.CIPP评价模式包含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7.课程目标的制定既要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和社会的研究,又要依据对(A.丸教法的研究B.时代的研究C.学科的研究D.学法的研究8.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灵活性和(。9.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称测验的可靠度,又称测验的(。A.效度B.难度C.区分度D.信度10.通过设计道德两难问题,并在道德讨论中采用“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的道德教育模式是(。A.体谅模式B.社会模仿模式C.活动模式D.认知模式11.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A.心理疏导B.择业指导C.心理咨询D.交往指导12.设计课程的种类和课程的组织方式,称为(。A.课程类型B.课程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模式13.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模式是(。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14.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A.课的目标B.课的类型C.课的任务D.课的结构15.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练习法二、填空题(请将答案直接写在每题中的横线上。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6.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_______________和个别差异性。17.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创立的。该模式认为,学习并非刺激一反映(S—R的结果,而是相当复杂的过程,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方法,道德教育应围绕社会学习展开。18.道德教育中的认知模式认为,人的道德_______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19.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________。20.通常,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三点:一是_____,二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21.赫尔巴特认为,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教学是形成人的_____的基本途径,主张把知识涵养和人格成长统一与教学过程中。22.教学任务的决定,要受教育目的、______、学科的特性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23.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_____和理解教材。24.在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中,教师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判断,称______。25.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______、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26.现代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使年轻人很快就能熟悉整个生产系统,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从而摆脱劳动分工对每个人造成的______。27.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表现在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______。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家舒尔茨从对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的分析中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土地、劳动、资本的投入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因而提出了著名的_____理论。29.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__________。3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______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3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______,经认定合格,可以取得教师资格。”32.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三条主要的原则,它们是整体性原则、_______、生理适应原则。33.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主要包括伟人的典范、和学生中的好榜样。34.______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和教育目的。35.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这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上,是典型的_____的代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7.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38.简述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的构成。39.简述对学生进行奖励与处分的基本要求。40.简述练习法的基本要求。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组教学在一些国家出现。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论述两类分组的内涵及分组教学的优点与不足42.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的要求,论述现时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班主任。2011年江苏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试卷一.选择题(2×15=301.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延伸。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的国家是(。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古代斯巴达D.古代雅典3.以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产生为标志。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爱弥尔》D.《民本主义》4.在人类社会中,决定教育目的的领导权的是(。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科学技术D.文化5.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A.政治经济制度B.信息技术C.社会文化D.科学知识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C组织文化D物质文化7.“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8.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9.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A高尚道德B健康体魄C审美情趣D创新精神10.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便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关禁闭,这侵害了学生的(。A隐私权B名誉权C人身自由权D身心健康权1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系统化B专业化C专门化D多样化12.学科专家的建议往往直接影响着(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13.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开设哪些科目B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科教教学的时数D各学科的教学方法14.一般来说,在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中,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是(。A检查复习B组织教学C讲授新教材D布置课外作业15.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学作用。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二.填空题(1×2016.二战后,________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17.杜威认为教育实际上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促进学生形成更新、更好的经验。为此,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_________”,在问题中学习。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家舒尔茨从对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的分析中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土地、劳动、资本的投入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因而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其中,人力资本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___________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_____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是典型的外烁论。20.十三四岁至十六七岁的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对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而惊慌失措,有些心理学家就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____________”,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21.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_____________。”22.中学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____________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23.我国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在履行《公约》的同时,在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中也对青少年享有权利作出了规定,如《宪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在这些规定中,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和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国家试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______________,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25.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和_____________部分组成。26.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科目的设置,大致包括六类:一是语文、数学等基础性科目;二是思想品德教育科目;三是社会基础知识科目;四是_________________科目;五是体育、保健、艺术审美科目;六是劳动技术教育科目。另外,还有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科目。27.目标评价模式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28.教学任务是人们追求的___________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学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29.夸美纽斯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获得的基础上,这是以_________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30.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能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端,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________________开始在一些国家出现。31.教学策略就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____________________,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3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_____________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的,并接受其检验。33.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_____________进一步深化的,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34.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______________。35.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德,是一种以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管理。三.简答题(5×6=3036.简述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点。37.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38.简述基础型课程的特殊功能。39.简述良好班集体教育作用。四.论述题(2×10=2040.有人说,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认为教师辛苦,每天工作时间常常延至八小时以外,有人认为教师职业最大特点是轻松,每年有带薪假期(寒假、暑假。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并论述关于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41.道而弗迁,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老师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这提现了教学的什么原则,并论述该教学原则。2002年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D5、A6、A7、C8、B9、C10、B11、C12、A13、D14、D15、B16、B17、B18、D19、A20、B二、填空题1、义务教育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思想观念4、个体活动5、少年6、教师的教学目标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8、主体9、专门10、授受11、教学大纲12、强制性13、课程评价14、启发性15、讲授法16、了解学生17、组织教学18、陶冶法19、导之以行20、学生三、简答题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考试大纲》P4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2、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P33答:(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3、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P67答:(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三素质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四素质嘉奖业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4、简述学校课程及其形式。(P91答: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5、简述教学过程的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的规律。(P118答:(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四、论述题略2003年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狭义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2、广义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么样的结果。3、学校课程:所谓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4、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5、班级的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定班级的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二、选择题1、D2、C3、D4、A5、D6、C7、A8、B9、B10、D三、填空题1、非制度化2、礼3、赫尔巴特4、义务教育5、教育再生产科学文化知识6、教师的教学目标7、主体8、启发性原则9、了解学生10、班级规章制度四、辨析题1、×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决定着教育的领导者,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标,但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己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教育是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的。2、×析:学生由于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并不是对教师的完全盲从,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的人。3、√析: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学生的认识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及有领导的认识。五、简答题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2、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3、(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a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活动,更是一种人格特征。b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c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4、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5、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六、论述题提示: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2004年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C4、C5、D6、B7、D8、B9、B10、C11、B12、C13、C14、A15、B二、填空题1、非制度化教育2、法律3、赫尔巴特4、教育再生产劳动力5、人力资本论6、社会实践7、教师的教学目标8、创新精神9、专门10、教学大纲11、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12、讲授新教材13、合作学习14、模块15、动之以情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答:(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2、答:(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答: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是学生获得相关客观的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A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交往性;C认识的教育性;D有领导的认识。4、答: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5、答:(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五、论述题1、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P80答: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2、提示: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2005年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A3、B4、C5、D6、B7、D8、C9、B10、A11、A12、C13、B14、C15、B二、填空题1、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延时4、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创造精神7、职业角色的多样化8、教学大纲9、教学10、学生身心发展11、模象直观12、作业检查与批改13、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1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15、教育者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简答题1、答: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2、答: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3、答: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4、答: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5、答:(1理论假设(A道德发展论,B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A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B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C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A认知模式的缺陷,B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五、论述题见如下例子《文明与我同行》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使学生知道讲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讲文明,爱文明,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文明素养,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准备。二、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从演出时的文明礼仪要求入手,让学生体验分析,从校园文明、社会文明、家庭文明方面着手,提高自身的文明修养,做一名讲文明、懂礼仪的学生。三、活动准备:1.学生查阅资料,学习文明问候用语。2.搜集有关文明的诗歌、小品、文明歌曲等。3.搜集有关社会文明的FLASH动画。4.请老师讲有关文明方面的笑话。四、活动过程: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1.从老师的笑话中体会课堂上的文明,学生自己发表看法。2.全班朗诵《班级公约》,由班长领读。3.诗歌朗诵《让文明与我同行》。4.考考你的小游戏。5.男女小合唱《文明我们爱你》。6.换位思维,今天我当老师来说说你希望你的学生是怎样做到文明的。7.看有关社会文明的FLASH动画,从中体会社会文明。8.玩吹气球的游戏。9.观看动画《关爱母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