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PPT_第1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PPT_第2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PPT_第3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PPT_第4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七雄及兼并战争的基本史实,辩证认识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知道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3.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对比三幅图,诸侯国的数量有什么变化?战国形势图春秋后期形势图春秋初期形势图周

春秋霸主中的晋国与齐国在战国时分别出现了什么变化?(结合课本回答)战国形势图春秋后期形势图周三家(赵魏韩)分晋田氏代齐周南东北西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战国形势图周齐楚秦赵燕魏韩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胡曾(唐)《流沙》战国铜壶(壶身刻有水陆攻战的图案)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

战争特点

参战兵力齐军约10万

魏军约10万

齐军约8万魏军约8万秦军约60万赵军约45万

交战时间

近一年一年

三年

交战区域

马陵邯郸桂陵长平

战国形势图(课本p34页)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持续时间长交战区域广马陵之战(减灶计)长平之战(纸上谈兵)桂陵之战(围魏救赵)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当霸主,号令诸侯。兼并对方,扩充疆域,最终实现统一大争之世,人人皆有争胜之心。不争,则亡。

想要富国强兵,各国能否继续沿用西周的旧制度?变革旧制,增强国力相关背景: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以及频繁的兼并战争,西周以来的井田制及分封制走向瓦解。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商鞅变法乐毅改革公仲连改革邹忌改革李悝变法申不害变法吴起变法乐毅改革公仲连改革邹忌改革李悝变法申不害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

商鞅,出生于卫国,又称卫鞅、公孙鞅,因功被秦国封于商,所以称为商鞅。

他熟悉变法理论和实践,在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后,投奔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开始推行变法。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秦孝公(大意:诸侯各国都鄙视、轻视秦国,这是秦国的奇耻大辱)政治:旧贵族世代拥有封地,实力强大,对中央政府造成威胁。旧贵族享有世袭特权,享受高官厚禄。有才能和功劳的人得不到爵禄。政府对民众管理松散。乡里常聚众私斗,影响社会安定。如果你是商鞅,面对这样的问题,你怎么办?1.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3.改革户籍制度经济:秦国国力贫困,但仍然沿用井田制(公田无利可图,私田不纳税)。秦国各地的长度、重量、容器不一样,各地经济交流困难,也影响了国家的税收。3.统一度量衡如果你是商鞅,面对这样的问题,你怎么办?4.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军事:军队体系腐败,许多有才能和有功劳的人得不到爵禄,因而无法吸引人才,军队战斗力低下。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鼓励耕织

变法内容作用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集权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富国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强兵取信于民有令必行立木为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战国策》不畏权贵严格执法

太子的两个老师故意唆使太子犯法,以阻止新法的推行。商鞅不畏权贵,严格执法。两位太子师分别被脸上刺字和割鼻子。从此,旧贵族不敢在公开破坏变法,新法顺利推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斯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商鞅变法的作用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判断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合作探究商鞅虽死秦法未败时间:地点:主持修建者:都江堰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公元前256年今四川省都江堰市李冰“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材料阅读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每当春夏,山洪江水奔腾而下,但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了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水害水利岷江外江内江都江鱼嘴宝瓶口离堆飞沙堰玉垒山防洪灌溉水运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修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都江堰视频今天的都江堰还在为四川8个市、42个县的3000多万人提供着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灌溉面积达1010万亩。在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几大主要水利工程组成部分挺了过来,只有鱼嘴出现了裂缝,这被许多考古专家视为奇迹。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创造知识闯关1.战国时期,发生了“三家分晋”的事件。这“三家”是()A.齐、楚、燕B.韩、赵、魏C.秦、赵、魏D.齐、韩、赵2.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诸侯国的是(

)A.燕国B.秦国C.齐国D.楚国3.战国时期的著名战争有()涿鹿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牧野之战A.

B.

C.

D.B

B

B

4.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其主要内容不包括()A.尊王攘夷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鼓励耕织5.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了什么?(

)A.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潮流B.变法不适于当时的时代C.历史的发展不能因个人改变D.商鞅死了,变法失败了6.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这是因为李冰(

)A.修筑都江堰,造福于民B.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C.进行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D.发明了甲骨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