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基因诊断课件_第1页
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基因诊断课件_第2页
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基因诊断课件_第3页
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基因诊断课件_第4页
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基因诊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家好大家好1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杜万良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wldu@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杜万良2基因DNA上的功能单位。基因结构模式图:基因DNA上的功能单位。3基因突变DNA分子结构的化学变化。基因突变DNA分子结构的化学变化。4突变的类型碱基替换:某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所取代(点突变)。嘌呤或嘧啶之间的取代为转换;嘌呤与嘧啶之间的取代为颠换。同义突变:突变后密码子改变但氨基酸不变化。错义突变:突变后氨基酸发生改变。无义突变:突变后变为终止密码。碱基插入和缺失:由于碱基的增多或减少造成阅读框架的改变—移码突变。以上突变为稳定突变,即传递中不再变化的突变。动态突变:传递中不断发生变化的突变,如三联体核苷酸数目的变化,一般是由于不等交换所致。突变的类型碱基替换:某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所取代(点突变)。嘌5突变的一般特性可逆性(Aa,aA)多向性(Aa1,a2,a3,a4)有害性稀有性(Human,10-6)可重复性(Hotsite)突变的一般特性可逆性(Aa,aA)6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缺陷或发生改变而导致的机体结构和功能的紊乱。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缺陷或发生改变而导致的机体结构和功能的紊乱7遗传病的危害1、发病率逐年上升2、住院儿童近1/3为遗传相关疾病3、自然流产胚胎60%有染色体畸变4、平均每人携带5~6个有害基因5、人群中25%患有各类不同程度的遗传相关疾病6、绝大多数遗传病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遗传病的危害1、发病率逐年上升8遗传病的分类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线粒体基因病遗传病的分类染色体病9染色体病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常染色体病的共同特征: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多发畸形。性染色体病的共同特征:性征发育不全或畸形、智力较低。染色体病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1021-三体综合征21-三体又称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1866年英国医生JLHDown首先描述,1959年法国Lejeune证实该病的病因是由于G组染色体多了一条,后确定为21号。发病率:1/600~1/800。临床表现:1、特殊面容—眼距宽、鼻塌平、口半开、流口水、耳廓小、手足短。2、发育不良、肌张力低、关节松弛、新生儿有第三囟门。3、部分患者有特殊肤纹,如通贯手、atd角达64(正常人41),4、半数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正常20倍。男性基本无生育能力,女性少数可有生育能力。大部分寿命不长,少数可达50岁以上。21-三体综合征21-三体又称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11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基因诊断课件12单基因病单基因病:染色体上单一基因的一个或两个等位基因突变。严格按照孟德尔规律遗传临床上最多见。单基因病单基因病:染色体上单一基因的一个或两个等位基因突变。13多基因病多基因病:一个或多个基因与一种或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疾病。没有严格的孟德尔传递规律。病种少,但患病者多。多基因病多基因病:一个或多个基因与一种或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14线粒体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是由于mtDNA的突变所导致。有性生殖的方式决定了线粒体遗传属于母系遗传。(细胞质遗传)

1987年首次提出线粒体病概念,目前已经发现100多种疾病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线粒体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是由于mtDNA的突变所导致。15线粒体遗传病线粒体基因组编码:2个rRNA基因和22个tRNA基因13种多肽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rps4,rps13,rps14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体基因coxI,coxII,coxIIIATP酶复合体基因atpA1,atpA2,atpA6,atpA9,atpA10NADH脱氢酶复合体I基因:ND-1,DN-5线粒体遗传病线粒体基因组编码:16遗传病大多数遗传病为先天性疾病,但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大多数遗传病表现出家族聚集性,但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遗传病大多数遗传病为先天性疾病,但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17遗传病诊断1、病史、症状、体征

病史采集、外貌特征、发育状况。2、系谱分析

单基因,多基因;显性,隐性;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表现度、外显率、隔代遗传。

遗传方式、发病风险。3、染色体检查

标本—外周血、绒毛、羊水、活检组织。

分带—G-,R-,C-,[荧光原为杂交(FISH)]

分析—数目(单体、多体)、结构(易位、缺失、倒位‥)

指征—智力障碍、发育畸形、多发流产、不育等。

4、生化检查

主要用于分子病和先天性代谢缺陷。5、基因诊断

直接诊断被检者的DNA或RNA。发展最快,前景最好。

直接DNA检测——缺失、突变、重排….。

间接遗传标记检测—多态性,连锁分析。

基因诊断技术:分子杂交、分子扩增、分子测序。遗传病诊断1、病史、症状、体征

病史采集、外18传统的诊断(举例):1、问、望、听、触经验型诊断2、化验/检验—材料:细胞、组织、大分子、小分子、代谢/排泄物等。方法:细胞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等。3、影像学—X光、B超、CT、核磁共振、内窥镜等。4、特殊检查—染色体检查、肌电/心电/脑电、骨密度等。

在医学发展的过程中,这些方法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这些方法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也还会有其他新的诊断方法的问世。这些诊断有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预测

也就是说“发病”了才能诊断。传统的诊断(举例):1、问、望、听、触经验型诊断19基因诊断GeneDiagnosis:detectionofgeneticdisordersbyDNAanalysis

直接在DNA或RNA水平上进行结构与功能检测,从而辅助临床进行的诊断。基因诊断是近年来临床医学中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类崭新的诊断技术,它依托DNA重组技术,直接从基因型入手,诊断表现型即可以越过产物(酶和蛋白质)直接检测基因结构而作出诊断。(逆向诊断)基因诊断始于1978年,Kan第一次成功进行了镰状细胞贫血病的产前基因诊断。基因诊断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费用低,并对许多疾病特别是遗传性疾病具有预测性的特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诊断方法。基因诊断GeneDiagnosis:detectiono20基因诊断的对象1、病原生物的侵入,如流感、肝炎、艾滋病2、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无丙种球蛋白血症3、多基因疾病,如肿瘤、高血压4、其它,如亲子鉴定、个体识别、法医物证基因诊断的对象1、病原生物的侵入,如流感、肝炎、艾滋病21神经系统遗传病Wilson’sdisease(WD)Huntington’sdisease(HD)CadasilMelas(DMD)CMTSCALeigh神经系统遗传病Wilson’sdisease(WD)22基因变异的类型1、点突变—1)单个碱基置换2)单个碱基的缺失或插入2、片段缺失—编码片段;调节序列3、片段插入—编码片段;调节序列4、重排—融合基因5、扩增—拷贝大量增加6、动态突变—遗传物质传递过程中不等交换使STR重复数增加基因变异的类型1、点突变—23原理:找突变原理:找突变24基础:PCR(聚合酶链反应)基础:PCR(聚合酶链反应)25DNA以指数形式扩增(2n),其中长片段以线性形式扩增(2n+2),最终主产物片段长度在两个引物之间。预变性(92-95C,2-5m)变性(92-95C,30s)复性(40-60C,30s)延伸

(72C,30-60s)总延伸

(72C,7m)(25-35)PCR的一般过程:经过30次的循环,扩增的DNA片段可达100万倍以上。24016256711452228200短片段(单链)1412108642长片段(单链)128643216842总片段(单链)6543210循环数DNA以指数形式扩增(2n),其中长片段以线性形式扩26策略1直接诊断:直接检查致病基因本身的异常。它通常使用基因本身或紧邻的DNA序列作为探针,或通过PCR扩增产物,以探查基因无突变、缺失等异常及其性质,这称为直接基因诊断,它适用已知基因异常的疾病;间接诊断:当致病基因虽然已知但其异常尚属未知时,或致病基因本身尚属未知时,也可以通过对受检者及其家系进行连锁分析,以推断前者是否获得了带有致病基因的染色体。连锁分析是基于紧密连锁的基因或遗传标记通常一起传给子代,因而考察相邻DNA是否传递给了子代,可以间接地判断致病基因是否传递给子代。连锁分析多使用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各种DNA多态性位,特别是基因突变部位或紧邻的多态性位点作为标记。RFLP、VNTR、SSCP、AMP-FLP等技术均可用于连锁分析。策略1直接诊断:直接检查致病基因本身的异常。它通常使用基因本27遗传标记1、第一代遗传标记—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8kb5kb3kb在个体和群体中,片段长度表现出多态性。如3kb,5kb,7kb,8kb…RFLP呈现孟德尔式遗传。常用检查方法:核酸杂交;PCR-酶切等。遗传标记1、第一代遗传标记—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es28产生多态性的原因是内切酶位点的变化。原位点的消失;新位点的产生。GAATTC

CTTAAGGATTTC

CTAAAG1212III2kb3kb5kb7kb产生多态性的原因是内切酶位点的变化。GAATTC

CTTAA292、第二代遗传标记—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DNA)

属高度重复序列,重复单元2~6bp,重复区大多几十~几百bp,分散在基因组中,大多不存在于编码序列内,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呈现孟德尔式遗传。目前微卫星DNA已经发现了2万余个位点。TTCAGCTAGCTCAGCAGCAGCAGCAGCAGAGCTTGCAAGTCGATCGAGTCGTCGTCGTCGTCGTCTCGAACG常用检查方法:PCR等。2、第二代遗传标记—微卫星DNA(Micro-satelli30微卫星DNAPCR扩增结果(示例):500bp400bp300bp240bp

该结果显示在所检查的人群中,该位点多态性有4种。微卫星DNA差异最小只相差2个碱基(重复片段只有2个碱基)。微卫星DNAPCR扩增结果(示例):500bp该结312、第三代遗传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某些DNA位点上,单个碱基存在着变化。如:AATGGCGTAAGTCCGACCGTTCAGACTTGCCAGCTAATGGCCTAAGTCCGACCGTTCAGACTTGCCTGCTAATGGCATAAGTCCGACCGTTCAGACTTGCCGGCT个体A个体B个体C

SNP分布于整个基因组,可在基因内,也可在基因间。估计每1000个bp存在一个。在人类DNA序列变异中,SNP占90%。单个碱基的插入和缺失不认为是SNP。目前已知基因组中含有150万个SNP2、第三代遗传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某些D32芯片杂交结果示意图ACGT位点1位点2位点3常用检查方法:DNA测序、芯片杂交等。芯片杂交结果示意图ACGT位点1常33常用技术常用技术34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allele-specificoligonucleotide,ASO)

当基因的突变部位和性质已完全明了时,可以合成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allele-specificoligonucleotide,ASO)用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标记进行诊断。探针通常为长20bp左右的核苷酸。用于探测点突变时需要合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探针,一种与正常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能与之稳定地杂交,但不能与突变基因序列杂交;另一种与突变基因序列一致,能与突变基因序列稳定杂交,但不能与正常基因序列稳定杂交,这样,就可以把只有一个碱基发生了突变的基因区别开来.PCR可结合ASO,即PCR-ASO技术,即先将含有突变点的基因有关片段进行体外扩增,然后再与ASO探针作点杂交,这样大大简化了方法,节约了时间,而且只要极少量的基因组DNA就可进行。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allele-specific35异常探针

TAG正常人患者

DNADNA点杂交正常探针

GAG正常人患者

DNADNA点杂交异常探针正常人患者点杂交正常探针正常人36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PCR)DNA分子在电泳中的行为取决于分子量和分子构象。DNA单链的构象取决于序列。PCR产物变形后于中性胶中电泳,与正常对照比较,若电泳行为异常,则认为内含突变的碱基。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PCR)DNA分子在电泳中37对照实验对照实验38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PCR,AS-PCR)利用末端突变的引物进行PCR。实际应用中,常使用三个引物:A3’5’G3’5’5’3’正常上游引物正常下游引物突变上游引物使用正常引物,在正常人有扩增,异常人无扩增。使用突变引物,在异常人有扩增,正常人无扩增。(严格条件下的PCR)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PCR39ACGTATGGTACCGCATACGTA40染色体FISH探针整条染色体涂染探针染色体重复序列探针染色体专一位点探针基本过程:1、染色体标本制备2、探针制备3、杂交4、显微观察(染色体分带)染色体FISH探针整条染色体涂染探针基本过程:41整条染色体涂染整条染色体涂染42通过整条染色体涂染判断易位染色体通过整条染色体涂染判断易位染色体43引物原位标记技术(PrimedinsituLabeling,PRINS)

针对染色体的特异性α-卫星DNA序列设计和合成引物。

利用未标记的寡核苷酸引物与变性后的染色体DNA特异结合,然后用荧光素标记的脱氧核苷酸(dUTP)与未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一起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延伸反应,标记了的dUTP将以碱基配对的形式掺入到新合成的DNA单链中,最后用相应的荧光抗体与标记物结合以显示检测结果。

引物原位标记技术(PrimedinsituLabeli44举例1DMD/BMD的缺失型诊断:DMD/BMD是一种Ⅹ连锁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系统受累的致死性遗传病。DMD/BMD有70%左右为缺失型。此基因很大,缺失可发生在不同部位,因此应尽可能采用多对引物作PCR扩增(多重PCR)来检测。如扩增产物电泳后发现有带纹的缺失,即可作出诊断并对缺失定位。在进行产前诊断时,一般可先通过检测家系中有关成员,即确定先证者的缺失区,然后有针对性地作PCR扩增,包括缺失部分的两端,以判断胎儿或有关患儿是否也获得了相同的基因缺失,但非缺失型不能用此法查出。

举例1DMD/BMD的缺失型诊断:45举例2脊肌萎缩症(SMA)5q13.1

SMN1,SMN2举例2脊肌萎缩症(SMA)46举例3Huntington’sDisease(HD)IT15(CAG)n举例3Huntington’sDisease(HD)47举例4腓骨肌萎缩症(CMT)Hereditarymotorandsensoryneuropathiesaclinicallyandgeneticallyheterogeneousgroupofinheritedneuropathiesdemyelination(CMT1)axonalloss(CMT2)autosomal-dominant,autosomal-recessive,andX-linkedinheritance.举例4腓骨肌萎缩症(CMT)48myelinproteinzero(MPZ),earlygrowthresponsegene2(EGR2)peripheralmyelinprotein22(PMP22)myotubularinrelatedprotein2gene(MTMR2)theN-mycdownstreamregulatedgene1(NDRG1)theL-periaxingene(PRX)theganglioside-induced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protein1gene(GDAP1)connexin32gene(GJB1)myelinproteinzero(MPZ),49GJB1alteration(323T>C)GJB1alteration(323T>C)50GJB1mutation323TCGJB1mutation323TC51举例5CADASIL:subcorticalischemicstrokeandvasculardementiainhumanadults.Notch3isalargegenecomposedof33exonsencodingfora2321amino-acidsprotein.mutationsarehighlystereotypedmissensemutations,locatedwithinthe23exonsencodingforthe34EpidermalGrowthFactor(EGF)-likerepeatsoftheextracellulardomainoftheNotch3receptor,allmutationsresultingeitherinagainoralossofacysteineresidue.HighG-CContentupto88%(meanG-Ccontent~66%).In65%ofthepatients,thesemutationsareclusteredwithinexons3and4butinthe35%remainingones,mutationsarescatteredthroughthe21otherexons.举例5CADASIL:subcorticalischem52举例6MERRF综合症—肌阵挛性癫痫和破碎红纤维病多系统紊乱,肌阵挛性癫痫,共济失调,轻度痴呆,耳聋,脊髓退化。大量团块状线粒体聚集于肌细胞中(可被特异性染料染成红色,—破碎红纤维)。大脑卵圆核与齿状核有神经元的缺失。当线粒体中90%存在这种突变,将出现典型症状,当突变比例下降时,症状也随之变轻。MTTK*MERRF8344G线粒体突变转运RNA基因赖氨酸疾病缩写突变位置该位原碱基举例6MERRF综合症—肌阵挛性癫痫和破碎红纤维病MTTK*53问题各种遗传病的基因异常是不同的,同一遗传病也可以有不同的基因异常。根据对基因异常类型的了解,可以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法如基因缺失可用基因探针杂交,PCR扩增直接检测;点突变可用等位基因特异的ASO探针、SSCP等直接检查。一般无需对家系成员进行分析。但条件是必需知道基因异常的性质,并肯定该异常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然而,由于许多疾病的遗传异质性,以及多数遗传的基因异常尚属未知,目前能直接诊断的病种虽日益增多,但仍然是比较有限的。

问题各种遗传病的基因异常是不同的,同一遗传病也可以有不同的基54策略2热点突变全基因扫描策略2热点突变55肝豆状核变性

1.AR2.临床症状:

进行性肝硬化,伴有基底神经节豆状核变性,引起神经症状。

3.病因:存在细胞膜上的与铜转运有关的ATP7B缺陷导致铜不能从细胞内及时清除而在组织中沉积。

4、基因定位:13q14.3肝豆状核变性

1.AR56ATP7Bgenemapstochromosome13q14.3,contains21exons,andencodesacopper-transportingP-typeATPase.ATP7BmutationsarescatteredovertheentiregeneATP7Bgenemapstochromosome57Wilson’sDisease(WD)RapididentificationofWilson'sdiseasecarriersbydenaturing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PrevMed2002Sep;35(3):278-84Wilson’sDisease(WD)Rapidide58Wilson’sDisease(WD)Wilson’sDisease(WD)59Wilson’sDisease(WD)Wilson’sDisease(WD)60Wilson’sDisease(WD)thecarrierstatusadditionalsequencechanges(K952RandT991T)TheK952RchangeobviouslydoesnotcontributetotheWNDphenotypeAnalysisoftheoffspringidentifiedWNDpatients(III-1,III-3)ascompoundheterozygotesforN505XandV1146Mnofalsepositiveresultsandasinglefalse-negativeresult(IVS18+6c>t)theshortPCRproductofthe5'UTR(117bp)elutedwellWilson’sDisease(WD)thecarri61注意事项一定要结合临床,突变≠疾病。详细询问家族史,画出家系图。注意事项一定要结合临床,突变≠疾病。62遗传病治疗遗传病的治疗至今没有理想的方法。以预防为主。手术治疗—移植、修补、矫正。药物及饮食—

禁其所忌:如苯丙酮尿症者低苯丙氨酸饮食去其所余:排泄剂、螯合剂、血液过滤等补其所需:补充酶或其他蛋白遗传病治疗遗传病的治疗至今没有理想的方法。以预防为主。63遗传病治疗基因治疗的发展为遗传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基因治疗是一种用正常或野生型基因导入靶细胞,校正或置换致病基因的治疗方法。遗传病治疗基因治疗的发展为遗传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64参考书梁秀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曾溢滔.遗传病的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参考书梁秀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65大家好大家好66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杜万良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wldu@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杜万良67基因DNA上的功能单位。基因结构模式图:基因DNA上的功能单位。68基因突变DNA分子结构的化学变化。基因突变DNA分子结构的化学变化。69突变的类型碱基替换:某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所取代(点突变)。嘌呤或嘧啶之间的取代为转换;嘌呤与嘧啶之间的取代为颠换。同义突变:突变后密码子改变但氨基酸不变化。错义突变:突变后氨基酸发生改变。无义突变:突变后变为终止密码。碱基插入和缺失:由于碱基的增多或减少造成阅读框架的改变—移码突变。以上突变为稳定突变,即传递中不再变化的突变。动态突变:传递中不断发生变化的突变,如三联体核苷酸数目的变化,一般是由于不等交换所致。突变的类型碱基替换:某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所取代(点突变)。嘌70突变的一般特性可逆性(Aa,aA)多向性(Aa1,a2,a3,a4)有害性稀有性(Human,10-6)可重复性(Hotsite)突变的一般特性可逆性(Aa,aA)71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缺陷或发生改变而导致的机体结构和功能的紊乱。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缺陷或发生改变而导致的机体结构和功能的紊乱72遗传病的危害1、发病率逐年上升2、住院儿童近1/3为遗传相关疾病3、自然流产胚胎60%有染色体畸变4、平均每人携带5~6个有害基因5、人群中25%患有各类不同程度的遗传相关疾病6、绝大多数遗传病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遗传病的危害1、发病率逐年上升73遗传病的分类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线粒体基因病遗传病的分类染色体病74染色体病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常染色体病的共同特征: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多发畸形。性染色体病的共同特征:性征发育不全或畸形、智力较低。染色体病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7521-三体综合征21-三体又称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1866年英国医生JLHDown首先描述,1959年法国Lejeune证实该病的病因是由于G组染色体多了一条,后确定为21号。发病率:1/600~1/800。临床表现:1、特殊面容—眼距宽、鼻塌平、口半开、流口水、耳廓小、手足短。2、发育不良、肌张力低、关节松弛、新生儿有第三囟门。3、部分患者有特殊肤纹,如通贯手、atd角达64(正常人41),4、半数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正常20倍。男性基本无生育能力,女性少数可有生育能力。大部分寿命不长,少数可达50岁以上。21-三体综合征21-三体又称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76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基因诊断课件77单基因病单基因病:染色体上单一基因的一个或两个等位基因突变。严格按照孟德尔规律遗传临床上最多见。单基因病单基因病:染色体上单一基因的一个或两个等位基因突变。78多基因病多基因病:一个或多个基因与一种或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疾病。没有严格的孟德尔传递规律。病种少,但患病者多。多基因病多基因病:一个或多个基因与一种或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79线粒体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是由于mtDNA的突变所导致。有性生殖的方式决定了线粒体遗传属于母系遗传。(细胞质遗传)

1987年首次提出线粒体病概念,目前已经发现100多种疾病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线粒体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是由于mtDNA的突变所导致。80线粒体遗传病线粒体基因组编码:2个rRNA基因和22个tRNA基因13种多肽基因:核糖体蛋白基因rps4,rps13,rps14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体基因coxI,coxII,coxIIIATP酶复合体基因atpA1,atpA2,atpA6,atpA9,atpA10NADH脱氢酶复合体I基因:ND-1,DN-5线粒体遗传病线粒体基因组编码:81遗传病大多数遗传病为先天性疾病,但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大多数遗传病表现出家族聚集性,但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遗传病大多数遗传病为先天性疾病,但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82遗传病诊断1、病史、症状、体征

病史采集、外貌特征、发育状况。2、系谱分析

单基因,多基因;显性,隐性;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表现度、外显率、隔代遗传。

遗传方式、发病风险。3、染色体检查

标本—外周血、绒毛、羊水、活检组织。

分带—G-,R-,C-,[荧光原为杂交(FISH)]

分析—数目(单体、多体)、结构(易位、缺失、倒位‥)

指征—智力障碍、发育畸形、多发流产、不育等。

4、生化检查

主要用于分子病和先天性代谢缺陷。5、基因诊断

直接诊断被检者的DNA或RNA。发展最快,前景最好。

直接DNA检测——缺失、突变、重排….。

间接遗传标记检测—多态性,连锁分析。

基因诊断技术:分子杂交、分子扩增、分子测序。遗传病诊断1、病史、症状、体征

病史采集、外83传统的诊断(举例):1、问、望、听、触经验型诊断2、化验/检验—材料:细胞、组织、大分子、小分子、代谢/排泄物等。方法:细胞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等。3、影像学—X光、B超、CT、核磁共振、内窥镜等。4、特殊检查—染色体检查、肌电/心电/脑电、骨密度等。

在医学发展的过程中,这些方法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这些方法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也还会有其他新的诊断方法的问世。这些诊断有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预测

也就是说“发病”了才能诊断。传统的诊断(举例):1、问、望、听、触经验型诊断84基因诊断GeneDiagnosis:detectionofgeneticdisordersbyDNAanalysis

直接在DNA或RNA水平上进行结构与功能检测,从而辅助临床进行的诊断。基因诊断是近年来临床医学中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类崭新的诊断技术,它依托DNA重组技术,直接从基因型入手,诊断表现型即可以越过产物(酶和蛋白质)直接检测基因结构而作出诊断。(逆向诊断)基因诊断始于1978年,Kan第一次成功进行了镰状细胞贫血病的产前基因诊断。基因诊断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费用低,并对许多疾病特别是遗传性疾病具有预测性的特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诊断方法。基因诊断GeneDiagnosis:detectiono85基因诊断的对象1、病原生物的侵入,如流感、肝炎、艾滋病2、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无丙种球蛋白血症3、多基因疾病,如肿瘤、高血压4、其它,如亲子鉴定、个体识别、法医物证基因诊断的对象1、病原生物的侵入,如流感、肝炎、艾滋病86神经系统遗传病Wilson’sdisease(WD)Huntington’sdisease(HD)CadasilMelas(DMD)CMTSCALeigh神经系统遗传病Wilson’sdisease(WD)87基因变异的类型1、点突变—1)单个碱基置换2)单个碱基的缺失或插入2、片段缺失—编码片段;调节序列3、片段插入—编码片段;调节序列4、重排—融合基因5、扩增—拷贝大量增加6、动态突变—遗传物质传递过程中不等交换使STR重复数增加基因变异的类型1、点突变—88原理:找突变原理:找突变89基础:PCR(聚合酶链反应)基础:PCR(聚合酶链反应)90DNA以指数形式扩增(2n),其中长片段以线性形式扩增(2n+2),最终主产物片段长度在两个引物之间。预变性(92-95C,2-5m)变性(92-95C,30s)复性(40-60C,30s)延伸

(72C,30-60s)总延伸

(72C,7m)(25-35)PCR的一般过程:经过30次的循环,扩增的DNA片段可达100万倍以上。24016256711452228200短片段(单链)1412108642长片段(单链)128643216842总片段(单链)6543210循环数DNA以指数形式扩增(2n),其中长片段以线性形式扩91策略1直接诊断:直接检查致病基因本身的异常。它通常使用基因本身或紧邻的DNA序列作为探针,或通过PCR扩增产物,以探查基因无突变、缺失等异常及其性质,这称为直接基因诊断,它适用已知基因异常的疾病;间接诊断:当致病基因虽然已知但其异常尚属未知时,或致病基因本身尚属未知时,也可以通过对受检者及其家系进行连锁分析,以推断前者是否获得了带有致病基因的染色体。连锁分析是基于紧密连锁的基因或遗传标记通常一起传给子代,因而考察相邻DNA是否传递给了子代,可以间接地判断致病基因是否传递给子代。连锁分析多使用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各种DNA多态性位,特别是基因突变部位或紧邻的多态性位点作为标记。RFLP、VNTR、SSCP、AMP-FLP等技术均可用于连锁分析。策略1直接诊断:直接检查致病基因本身的异常。它通常使用基因本92遗传标记1、第一代遗传标记—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8kb5kb3kb在个体和群体中,片段长度表现出多态性。如3kb,5kb,7kb,8kb…RFLP呈现孟德尔式遗传。常用检查方法:核酸杂交;PCR-酶切等。遗传标记1、第一代遗传标记—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es93产生多态性的原因是内切酶位点的变化。原位点的消失;新位点的产生。GAATTC

CTTAAGGATTTC

CTAAAG1212III2kb3kb5kb7kb产生多态性的原因是内切酶位点的变化。GAATTC

CTTAA942、第二代遗传标记—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DNA)

属高度重复序列,重复单元2~6bp,重复区大多几十~几百bp,分散在基因组中,大多不存在于编码序列内,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呈现孟德尔式遗传。目前微卫星DNA已经发现了2万余个位点。TTCAGCTAGCTCAGCAGCAGCAGCAGCAGAGCTTGCAAGTCGATCGAGTCGTCGTCGTCGTCGTCTCGAACG常用检查方法:PCR等。2、第二代遗传标记—微卫星DNA(Micro-satelli95微卫星DNAPCR扩增结果(示例):500bp400bp300bp240bp

该结果显示在所检查的人群中,该位点多态性有4种。微卫星DNA差异最小只相差2个碱基(重复片段只有2个碱基)。微卫星DNAPCR扩增结果(示例):500bp该结962、第三代遗传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某些DNA位点上,单个碱基存在着变化。如:AATGGCGTAAGTCCGACCGTTCAGACTTGCCAGCTAATGGCCTAAGTCCGACCGTTCAGACTTGCCTGCTAATGGCATAAGTCCGACCGTTCAGACTTGCCGGCT个体A个体B个体C

SNP分布于整个基因组,可在基因内,也可在基因间。估计每1000个bp存在一个。在人类DNA序列变异中,SNP占90%。单个碱基的插入和缺失不认为是SNP。目前已知基因组中含有150万个SNP2、第三代遗传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某些D97芯片杂交结果示意图ACGT位点1位点2位点3常用检查方法:DNA测序、芯片杂交等。芯片杂交结果示意图ACGT位点1常98常用技术常用技术99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allele-specificoligonucleotide,ASO)

当基因的突变部位和性质已完全明了时,可以合成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allele-specificoligonucleotide,ASO)用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标记进行诊断。探针通常为长20bp左右的核苷酸。用于探测点突变时需要合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探针,一种与正常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能与之稳定地杂交,但不能与突变基因序列杂交;另一种与突变基因序列一致,能与突变基因序列稳定杂交,但不能与正常基因序列稳定杂交,这样,就可以把只有一个碱基发生了突变的基因区别开来.PCR可结合ASO,即PCR-ASO技术,即先将含有突变点的基因有关片段进行体外扩增,然后再与ASO探针作点杂交,这样大大简化了方法,节约了时间,而且只要极少量的基因组DNA就可进行。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allele-specific100异常探针

TAG正常人患者

DNADNA点杂交正常探针

GAG正常人患者

DNADNA点杂交异常探针正常人患者点杂交正常探针正常人101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PCR)DNA分子在电泳中的行为取决于分子量和分子构象。DNA单链的构象取决于序列。PCR产物变形后于中性胶中电泳,与正常对照比较,若电泳行为异常,则认为内含突变的碱基。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PCR)DNA分子在电泳中102对照实验对照实验103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PCR,AS-PCR)利用末端突变的引物进行PCR。实际应用中,常使用三个引物:A3’5’G3’5’5’3’正常上游引物正常下游引物突变上游引物使用正常引物,在正常人有扩增,异常人无扩增。使用突变引物,在异常人有扩增,正常人无扩增。(严格条件下的PCR)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PCR104ACGTATGGTACCGCATACGTA105染色体FISH探针整条染色体涂染探针染色体重复序列探针染色体专一位点探针基本过程:1、染色体标本制备2、探针制备3、杂交4、显微观察(染色体分带)染色体FISH探针整条染色体涂染探针基本过程:106整条染色体涂染整条染色体涂染107通过整条染色体涂染判断易位染色体通过整条染色体涂染判断易位染色体108引物原位标记技术(PrimedinsituLabeling,PRINS)

针对染色体的特异性α-卫星DNA序列设计和合成引物。

利用未标记的寡核苷酸引物与变性后的染色体DNA特异结合,然后用荧光素标记的脱氧核苷酸(dUTP)与未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一起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延伸反应,标记了的dUTP将以碱基配对的形式掺入到新合成的DNA单链中,最后用相应的荧光抗体与标记物结合以显示检测结果。

引物原位标记技术(PrimedinsituLabeli109举例1DMD/BMD的缺失型诊断:DMD/BMD是一种Ⅹ连锁隐性遗传的神经肌肉系统受累的致死性遗传病。DMD/BMD有70%左右为缺失型。此基因很大,缺失可发生在不同部位,因此应尽可能采用多对引物作PCR扩增(多重PCR)来检测。如扩增产物电泳后发现有带纹的缺失,即可作出诊断并对缺失定位。在进行产前诊断时,一般可先通过检测家系中有关成员,即确定先证者的缺失区,然后有针对性地作PCR扩增,包括缺失部分的两端,以判断胎儿或有关患儿是否也获得了相同的基因缺失,但非缺失型不能用此法查出。

举例1DMD/BMD的缺失型诊断:110举例2脊肌萎缩症(SMA)5q13.1

SMN1,SMN2举例2脊肌萎缩症(SMA)111举例3Huntington’sDisease(HD)IT15(CAG)n举例3Huntington’sDisease(HD)112举例4腓骨肌萎缩症(CMT)Hereditarymotorandsensoryneuropathiesaclinicallyandgeneticallyheterogeneousgroupofinheritedneuropathiesdemyelination(CMT1)axonalloss(CMT2)autosomal-dominant,autosomal-recessive,andX-linkedinheritance.举例4腓骨肌萎缩症(CMT)113myelinproteinzero(MPZ),earlygrowthresponsegene2(EGR2)peripheralmyelinprotein22(PMP22)myotubularinrelatedprotein2gene(MTMR2)theN-mycdownstreamregulatedgene1(NDRG1)theL-periaxingene(PRX)theganglioside-induced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protein1gene(GDAP1)connexin32gene(GJB1)myelinproteinzero(MPZ),114GJB1alteration(323T>C)GJB1alteration(323T>C)115GJB1mutation323TCGJB1mutation323TC116举例5CADASIL:subcorticalischemicstrokeandvasculardementiainhumanadults.Notch3isalargegenecomposedof33exonsencodingfora2321amino-acidsprotein.mutationsarehighlystereotypedmissensemutations,locatedwithinthe23exonsencodingforthe34EpidermalGrowthFactor(EGF)-likerepeatsoftheextracellulardomainoftheNotch3receptor,allmutationsresultingeitherinagainoralossofacysteineresidue.HighG-CContentupto88%(meanG-Ccontent~66%).In65%ofthepatients,thesemutationsareclusteredwithinexons3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