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生活在一个感觉丰富的世界,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从外界接受各种信息,并做出反应。但任何人都不可能让所有人对同一事物做出一致的判断。
第五章社会知觉我们生活在一个感觉丰富的世界,任何1一、感知过程感知过程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要素: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和反映。(一)感知选择人们对客观事物并不是全面接受,而只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兴趣、身份、情绪等的不同,有选择地知觉其中的一部分。一般来说,人们首先感知那些能够有助于满足他们需求的刺激以及过去曾为他们带来益处的刺激,而忽视那些给他们造成轻微不快的事物,可是对于非常危险的事件也是重视的。(23名经理阅读一份钢铁厂的材料)
1.外部因素
(1)大小(2)强度(3)对比(4)活动程度(5)重复(6)新颖性2.内部因素(1)需要(2)个性
第五章社会知觉一、感知过程第五章社会知觉2(二)感知组织1.连续性2.接近性3.封闭性4.相似性(三)感知解释×××××××××
第五章社会知觉(二)感知组织×××××××××3环境刺激感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触觉外部因素大小强度对比活动程度重复程度新颖性熟悉性连续性封闭性接近性相似性图形—背景对人或事物的假定公开行为隐蔽态度知觉效应内部因素学习刺激个性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应感知过程从观察到反映的各个基本因素
第五章社会知觉环感觉外部因素连续性图形—背景对公开隐蔽知觉效应内部因素4二、社会知觉(一)概念
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的人和群体中的社会现象所产生的直觉判断和初步认识的过程。
1。是人的一种基本的心理,为知觉者提供有意义的体验的过程。2。我们都是以个人认为对世界的真实的看法来描绘世界的。3。是人的社会行为的基础,服从知觉的一般规律,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衡常性的特征,但它更强调各种社会条件和社会因素,包括态度、需要、愿望等。
第五章社会知觉二、社会知觉第五章社会知觉5(二)知觉着、被知觉者和情景因素1。知觉者洞察和知觉别人的个体。知觉者的个人特征直接决定着对知觉对象的正确认识。以自我为原则态度、个性、动机、兴趣、过去的经验和期望等。一朵花:商人;植物学家;诗人
2。被知觉者被观察的目标或对象。他们的特征也影响社会知觉的正确性,像他们的地位、范畴、类别以及外显特征等。3。情景因素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人际环境人际层次
第五章社会知觉(二)知觉着、被知觉者和情景因素第五章6三、社会知觉的种类(一)对他人的知觉是指与他人交往时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观察,来判断他人的需要、动机、兴趣、情感和个性等心理活动的过程
1。面部表情2。目光的接触3。身段表情4。言语表情
第五章社会知觉三、社会知觉的种类第五章社会知觉7(二)人际知觉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情感交流的过程。它是社会知觉最核心的部分。
1。客观因素人际关系对自身价值的大小和社会作用的优劣;人际关系发生时的情景。下眼皮厚
2。主观因素思想方法知识经验情绪状态态度倾向和个性特征等:门缝里看人狗眼看人低
第五章社会知觉(二)人际知觉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是知觉者和被知8
(三)角色知觉
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的特定的社会与组织中的地位的知觉。角色是在涉及到他人的社会活动中社会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期望的一种行为模式。它反映一个人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权力和职责。1。角色构成
(1)角色认知应该(2)角色行为(3)角色期望希望和寄托(4)角色评价
第五章社会知觉(三)角色知觉第五章9
2。影响因素(1)对角色认知的影响
客观的自我评价;文化背景和家庭社会环境
(2)对角色行为的影响
角色认知程度;角色扮演者的个性特征(3)对角色期望的影响
角色职务性质;对角色扮演者的认知(4)对角色评价的影响
角色行为和期望的差距;纵向和横向的比较3。角色知觉的实践过程(1)寻求明确的自我形象(2)调整角色行为(3)检验角色,最终形成角色认知
第五章社会知觉2。影响因素第五章10(四)自我知觉
是指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知觉。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是个体的自我观。
1。内容(1)物质自我(2)社会自我(3)精神自我智慧、能量、道德水平上进心和道德感3。途径(1)以人为镜(2)以人之长补己之短(3)通过社会比较(4)自我分析
第五章社会知觉(四)自我知觉第五章11四、社会知觉的效应
(一)社会知觉的形成
1。一致性
当人们获得关于某一个人少量的信息资料后,就力图对他的大量的特性做出判断,形成统一的、一致的印象。
2。评价的维度三个维度:(1)评价方面好与坏(2)力量方面强与弱(3)活动方面主动与被动
3。核心品质热情和冷酷是影响很大的品质。聪明熟练勤奋热情坚决实干谨慎聪明熟练勤奋冷酷坚决实干谨慎
第五章社会知觉四、社会知觉的效应聪明聪明第五章12评价社会的智力的
好的评价有帮助的真诚的宽容的好交际的有幽默感的科学的坚决的熟练的聪敏的不懈的坏的评价不幸福的自负的易怒的令人厌烦的不得人心的愚蠢的轻薄的动摇的不可靠的笨拙的用于人的社会和智力的品质
第五章社会知觉评价社会的智力的有帮助的科学的坏的评价不幸福的愚蠢的用于人13(二)社会知觉的效应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也叫做首因效应,是指一个人在同他人初次接触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它是一个人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感知,进而取得对他的动机、情感、意图等方面的认识,最终形成关于这个人的印象。对某人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到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解释。(1)积极作用
第一个五分钟“新官上任三把火”(2)消极意义
首先,第一印象的形成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周围不同环境或事物的影响,而很少会单纯地根据人们的观察去直接形成印象。其次,第一印象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可能歪曲被观察对象的印象。第三,第一印象会造成认知上的惰性。第四,第一印象在实际生活中会造成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
第五章社会知觉(二)社会知觉的效应第五章142。“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晕轮效应实质上是一种逻辑推理上的“以点概面”效应,即根据一个人的个别品质做出对其全面的评价。热情——冷酷的品质起着晕轮作用晕轮效应在评价职工工作表现时常起很大作用(1)管理人员可能选用一种品质作为基础来判断工人其它方面的表现。例如,如果某人全年无一次旷工、迟到行为,那么,很可能由此就会认为他的生产率也高,工作质量也好,工作勤勉。(2)管理人员评价工人时往往把某些品质联系起来。例如,可能认为进取心强的人必然精力充沛,能控制别人,必有成就;待人友好的人,必然是热情的、慷慨的,且富有幽默感。
第五章社会知觉2。“晕轮”效应第五章社会知觉15特性的评定相貌丑者相貌一般相貌漂亮刺激人(相片上的人)人格的社会合意性刺激人的婚姻能力刺激人的职业地位刺激认作父母的能力刺激社会和职业上的幸福刺激人总的幸福状况结婚的可能性
56.3162.4265.300.370.711.701.702.022.253.914.553.545.286.346.378.8311.6011.601.521.822.17相貌的美丑对认知的晕轮效应
第五章社会知觉特性的评定相貌丑者相貌一般相貌漂亮刺163。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有时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往往决定着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特征的解释。当两类不同的社会知觉的信息连续地被人感知时,人们总是倾向于去相信第一印象;当两类信息不连续,隔一段时间传送第二类信息时,第二类信息就成了最新的,最新信息给人印象深刻,人们相信最新信息。在知觉熟悉的人或事时,近因效应起到较大的作用;在知觉陌生人或事时,第一印象起到较大的作用。
应该把第一印象和近因效应结合起来对人、对事进行感知。首先,要预防两种效应的消极影响,既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不看过去、只看现在。而应该以联系发展的态度感知事物,把对人、对事的每一次感知,都当作我们认知事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避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其次,要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两种效应的积极作用。讲话、办事、接触人、做具体工作,要善始善终,不能使人感觉“无头无尾”、“虎头蛇尾”、“蛇头龙尾”。
第五章社会知觉3。近因效应第五章社会知觉174。知觉防御
知觉防御是指人们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会视而不见或加以歪曲,以达到防御的目的。当知觉者发现被知觉对象与自己已有的定型模式不相符合时,便会通过抹去被知觉对象中那些与模式不相符的部分,从而对被观察对象加以歪曲。知觉防御是一种回避欲求的知觉倾向。它既是对社会知觉的歪曲,又是一种有效的心理防护手段。积极作用就在于能够使人对刺激的冲击加以缓冲,以增加心理承受能力。但要真正解决问题,光靠回避,靠歪曲知觉对象是不行的,而必须客观地修正自己的心理定型模式,使其与外部世界相适应。
第五章社会知觉4。知觉防御第五章社会知觉185。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人们把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比如:中国人勤劳勇敢,美国人敢于冒险;山东人豪放,上海人精明;已婚员工比未婚员工更稳定;无奸不商;学习、工作就要认真努力,休息、娱乐就要轻松愉快等等,这都是刻板印象的例子。
在组织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利用刻板印象的积极方面,克服刻板印象的消极方面。例如:对于工作程序、教学程序、日常事务性工作等,都要培养起人们的固定模式,使工作有序进行;而对于认识上的偏见、交往中的误解、体制上的弊端造成的固定模式,要认真面对,实事求是地纠正。
第五章社会知觉5。刻板印象第五章社会知觉19编号美国人日本人俄国人中国人123456789101112131415民主的善模仿的狡猾的爱好和平的天真的爱国的欺诈的保守的乐观的尚武的有野心的爱好传统的友善的进取的残酷的耐劳的热情的有野心的不择手段的友善的进取的有礼貌的唯物的容忍的坦率的小气的野蛮的无效率的喜欢夸耀的耐劳的战争分子仁慈的爱冒险的狡猾的冷漠的迷信的慷慨的勇敢的投机分子勤奋的有科学精神的国家主义的暴露的易满足的活跃的有经济头脑的善于外交的有经济头脑的实际的投机分子国家主义的聪明的*自私的自私的有礼貌的爱好和平的残酷的耐劳的自私的台湾大学生对各国人的刻板印象
第五章社会知觉编号美国人日本人206。以己度人以己度人也叫投射,就是将自己的感觉、倾向或动机投影到你对别人的判断之中,即以你自己所具有的品质来看其它人,认为他们也具有这些品质。特别是当知觉者本身有某些不良品质而自己又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例如,一个管理人员可能被即将到来的组织改革谣言吓坏了,于是将别人看的比自己更害怕组织改革;具有消极个性特征的人,比如懒惰、吝啬、顽固、办事无条例等,往往认为别人比自己在这些方面更严重。
第五章社会知觉6。以己度人第五章社会知觉21五、社会知觉的归因行为有因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归因理论就是研究如何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归因理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的社会认知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L.Ross)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Andrews)等人的推动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归因理论认为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给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也就是说,当我们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我们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造成的,然后通过解释、控制和预测与内外原因相关的环境,来达到解释、控制和预测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的目的。
第五章社会知觉五、社会知觉的归因第五章社会知觉22(一)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1.人们的心理活动归因。人们的心理活动的产生应归结于什么原因,包括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2.人们的行为活动归因。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外部表现,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做出合理的推论。这是社会知觉归因的主要内容。3.人们未来行为的期望与预测。根据人们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外部表现,预测他们以后在有关环境中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
第五章社会知觉(一)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五章23(二)归因的因素
按照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将人的行为归为内因行为和外因行为。一般认为,内因行为是指那些个体认为在自己控制范围之内的行为,是个体内因引起的;外因行为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即是在情景因素的影响下而产生的。对于某一具体行为到底应归结于什么原因还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1.区别性。指个体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景下才表现这一行为。例如,一位员工称赞他的厂长。这是说明厂长好哪(外部原因)还是说明这位员工喜欢阿谀奉承(内部原因)?如果这位员工见谁称赞谁,所有的领导他都称赞,这说明称赞行为区别性差,应归因于内部;反之,则应归因于外部。
第五章社会知觉(二)归因的因素第五章社会知觉242.一致性。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景都有相同的行为反映,我们说该行为表现为一致性。比如,所有走相同路线的员工都迟到了,那么,这一迟到行为就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归因理论认为,如果一致性高,则将行为归因于外部;如果一致性差,即走相同路线的其它员工都准时上班,只有一人迟到,则迟到行为应归因于内部。3.一惯性。是指某人的行为是否稳定而持久?是否无论何时他都有同样行为?一名员工今天迟到了。那么他为什么迟到?是因为游手好闲(内部原因),还是因为交通阻塞(外部原因),这就要看他这种行为是否具有独特性或一贯性。如果具有独特性则趋向于外部归因;如果具有一贯性则可能归因于内部。
第五章社会知觉2.一致性。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景都有相同的行为反映,我们25(三)关于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人们获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归因倾向是归因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1974年提出了成功与失败的归因模型。他认为,在现实中,人们一般把成功或失败作四种归因:一是个人努力程度大小;二是个人能力大小,三是任务(事业)难度大小,四是机遇状况的好坏。如果按照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制性三个维度对四种原因进行划分,可见下表:
第五章社会知觉(三)关于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第五章26
第五章社会知觉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分类维度个人努力程度个人能力大小任务(事业)难度机遇状况好坏内外因内内外外稳定性不稳定稳定稳定不稳定可控性可控
不可控不可控第五章社会知觉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分27
稳定不稳定内因外因内因外因成功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使人产生惊奇和感激,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积极性提高。使人产生惊奇和感激,积极性降低。失败使人产生内疚和无助感,丧失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可能降低行为者的自信心、成就动机、努力程度和持续性。提高今后努力的程度,增强今后工作的积极性。不会影响人的积极性,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成功与失败的归因效果
第五章社会知觉
稳定不稳定内因外因内28总之,一方面,如果把工作和学习中的成功归因于机遇好这样的不稳定的外因,会使人的积极性降低;如果把成功归于除此之外的其它原因都可以使人的积极性提高。另一方面,如果把工作和学习中的失败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任务难等内外原因中的稳定因素,就会降低人们对成功的期望和信心,难以产生坚定的持续努力行为;相反,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马虎大意等不稳定性的偶然因素,就会使行为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接受教训,改正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影响,增强成功的信心,坚持努力行为,争取成功机会。
第五章社会知觉总之,一方面,如果把工作和学习中的成功归因于机遇29我们生活在一个感觉丰富的世界,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从外界接受各种信息,并做出反应。但任何人都不可能让所有人对同一事物做出一致的判断。
第五章社会知觉我们生活在一个感觉丰富的世界,任何30一、感知过程感知过程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要素: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和反映。(一)感知选择人们对客观事物并不是全面接受,而只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兴趣、身份、情绪等的不同,有选择地知觉其中的一部分。一般来说,人们首先感知那些能够有助于满足他们需求的刺激以及过去曾为他们带来益处的刺激,而忽视那些给他们造成轻微不快的事物,可是对于非常危险的事件也是重视的。(23名经理阅读一份钢铁厂的材料)
1.外部因素
(1)大小(2)强度(3)对比(4)活动程度(5)重复(6)新颖性2.内部因素(1)需要(2)个性
第五章社会知觉一、感知过程第五章社会知觉31(二)感知组织1.连续性2.接近性3.封闭性4.相似性(三)感知解释×××××××××
第五章社会知觉(二)感知组织×××××××××32环境刺激感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触觉外部因素大小强度对比活动程度重复程度新颖性熟悉性连续性封闭性接近性相似性图形—背景对人或事物的假定公开行为隐蔽态度知觉效应内部因素学习刺激个性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应感知过程从观察到反映的各个基本因素
第五章社会知觉环感觉外部因素连续性图形—背景对公开隐蔽知觉效应内部因素33二、社会知觉(一)概念
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的人和群体中的社会现象所产生的直觉判断和初步认识的过程。
1。是人的一种基本的心理,为知觉者提供有意义的体验的过程。2。我们都是以个人认为对世界的真实的看法来描绘世界的。3。是人的社会行为的基础,服从知觉的一般规律,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衡常性的特征,但它更强调各种社会条件和社会因素,包括态度、需要、愿望等。
第五章社会知觉二、社会知觉第五章社会知觉34(二)知觉着、被知觉者和情景因素1。知觉者洞察和知觉别人的个体。知觉者的个人特征直接决定着对知觉对象的正确认识。以自我为原则态度、个性、动机、兴趣、过去的经验和期望等。一朵花:商人;植物学家;诗人
2。被知觉者被观察的目标或对象。他们的特征也影响社会知觉的正确性,像他们的地位、范畴、类别以及外显特征等。3。情景因素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人际环境人际层次
第五章社会知觉(二)知觉着、被知觉者和情景因素第五章35三、社会知觉的种类(一)对他人的知觉是指与他人交往时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观察,来判断他人的需要、动机、兴趣、情感和个性等心理活动的过程
1。面部表情2。目光的接触3。身段表情4。言语表情
第五章社会知觉三、社会知觉的种类第五章社会知觉36(二)人际知觉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情感交流的过程。它是社会知觉最核心的部分。
1。客观因素人际关系对自身价值的大小和社会作用的优劣;人际关系发生时的情景。下眼皮厚
2。主观因素思想方法知识经验情绪状态态度倾向和个性特征等:门缝里看人狗眼看人低
第五章社会知觉(二)人际知觉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是知觉者和被知37
(三)角色知觉
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的特定的社会与组织中的地位的知觉。角色是在涉及到他人的社会活动中社会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期望的一种行为模式。它反映一个人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权力和职责。1。角色构成
(1)角色认知应该(2)角色行为(3)角色期望希望和寄托(4)角色评价
第五章社会知觉(三)角色知觉第五章38
2。影响因素(1)对角色认知的影响
客观的自我评价;文化背景和家庭社会环境
(2)对角色行为的影响
角色认知程度;角色扮演者的个性特征(3)对角色期望的影响
角色职务性质;对角色扮演者的认知(4)对角色评价的影响
角色行为和期望的差距;纵向和横向的比较3。角色知觉的实践过程(1)寻求明确的自我形象(2)调整角色行为(3)检验角色,最终形成角色认知
第五章社会知觉2。影响因素第五章39(四)自我知觉
是指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知觉。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是个体的自我观。
1。内容(1)物质自我(2)社会自我(3)精神自我智慧、能量、道德水平上进心和道德感3。途径(1)以人为镜(2)以人之长补己之短(3)通过社会比较(4)自我分析
第五章社会知觉(四)自我知觉第五章40四、社会知觉的效应
(一)社会知觉的形成
1。一致性
当人们获得关于某一个人少量的信息资料后,就力图对他的大量的特性做出判断,形成统一的、一致的印象。
2。评价的维度三个维度:(1)评价方面好与坏(2)力量方面强与弱(3)活动方面主动与被动
3。核心品质热情和冷酷是影响很大的品质。聪明熟练勤奋热情坚决实干谨慎聪明熟练勤奋冷酷坚决实干谨慎
第五章社会知觉四、社会知觉的效应聪明聪明第五章41评价社会的智力的
好的评价有帮助的真诚的宽容的好交际的有幽默感的科学的坚决的熟练的聪敏的不懈的坏的评价不幸福的自负的易怒的令人厌烦的不得人心的愚蠢的轻薄的动摇的不可靠的笨拙的用于人的社会和智力的品质
第五章社会知觉评价社会的智力的有帮助的科学的坏的评价不幸福的愚蠢的用于人42(二)社会知觉的效应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也叫做首因效应,是指一个人在同他人初次接触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它是一个人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感知,进而取得对他的动机、情感、意图等方面的认识,最终形成关于这个人的印象。对某人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到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解释。(1)积极作用
第一个五分钟“新官上任三把火”(2)消极意义
首先,第一印象的形成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周围不同环境或事物的影响,而很少会单纯地根据人们的观察去直接形成印象。其次,第一印象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可能歪曲被观察对象的印象。第三,第一印象会造成认知上的惰性。第四,第一印象在实际生活中会造成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
第五章社会知觉(二)社会知觉的效应第五章432。“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晕轮效应实质上是一种逻辑推理上的“以点概面”效应,即根据一个人的个别品质做出对其全面的评价。热情——冷酷的品质起着晕轮作用晕轮效应在评价职工工作表现时常起很大作用(1)管理人员可能选用一种品质作为基础来判断工人其它方面的表现。例如,如果某人全年无一次旷工、迟到行为,那么,很可能由此就会认为他的生产率也高,工作质量也好,工作勤勉。(2)管理人员评价工人时往往把某些品质联系起来。例如,可能认为进取心强的人必然精力充沛,能控制别人,必有成就;待人友好的人,必然是热情的、慷慨的,且富有幽默感。
第五章社会知觉2。“晕轮”效应第五章社会知觉44特性的评定相貌丑者相貌一般相貌漂亮刺激人(相片上的人)人格的社会合意性刺激人的婚姻能力刺激人的职业地位刺激认作父母的能力刺激社会和职业上的幸福刺激人总的幸福状况结婚的可能性
56.3162.4265.300.370.711.701.702.022.253.914.553.545.286.346.378.8311.6011.601.521.822.17相貌的美丑对认知的晕轮效应
第五章社会知觉特性的评定相貌丑者相貌一般相貌漂亮刺453。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有时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往往决定着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特征的解释。当两类不同的社会知觉的信息连续地被人感知时,人们总是倾向于去相信第一印象;当两类信息不连续,隔一段时间传送第二类信息时,第二类信息就成了最新的,最新信息给人印象深刻,人们相信最新信息。在知觉熟悉的人或事时,近因效应起到较大的作用;在知觉陌生人或事时,第一印象起到较大的作用。
应该把第一印象和近因效应结合起来对人、对事进行感知。首先,要预防两种效应的消极影响,既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不看过去、只看现在。而应该以联系发展的态度感知事物,把对人、对事的每一次感知,都当作我们认知事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避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其次,要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两种效应的积极作用。讲话、办事、接触人、做具体工作,要善始善终,不能使人感觉“无头无尾”、“虎头蛇尾”、“蛇头龙尾”。
第五章社会知觉3。近因效应第五章社会知觉464。知觉防御
知觉防御是指人们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会视而不见或加以歪曲,以达到防御的目的。当知觉者发现被知觉对象与自己已有的定型模式不相符合时,便会通过抹去被知觉对象中那些与模式不相符的部分,从而对被观察对象加以歪曲。知觉防御是一种回避欲求的知觉倾向。它既是对社会知觉的歪曲,又是一种有效的心理防护手段。积极作用就在于能够使人对刺激的冲击加以缓冲,以增加心理承受能力。但要真正解决问题,光靠回避,靠歪曲知觉对象是不行的,而必须客观地修正自己的心理定型模式,使其与外部世界相适应。
第五章社会知觉4。知觉防御第五章社会知觉475。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人们把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比如:中国人勤劳勇敢,美国人敢于冒险;山东人豪放,上海人精明;已婚员工比未婚员工更稳定;无奸不商;学习、工作就要认真努力,休息、娱乐就要轻松愉快等等,这都是刻板印象的例子。
在组织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利用刻板印象的积极方面,克服刻板印象的消极方面。例如:对于工作程序、教学程序、日常事务性工作等,都要培养起人们的固定模式,使工作有序进行;而对于认识上的偏见、交往中的误解、体制上的弊端造成的固定模式,要认真面对,实事求是地纠正。
第五章社会知觉5。刻板印象第五章社会知觉48编号美国人日本人俄国人中国人123456789101112131415民主的善模仿的狡猾的爱好和平的天真的爱国的欺诈的保守的乐观的尚武的有野心的爱好传统的友善的进取的残酷的耐劳的热情的有野心的不择手段的友善的进取的有礼貌的唯物的容忍的坦率的小气的野蛮的无效率的喜欢夸耀的耐劳的战争分子仁慈的爱冒险的狡猾的冷漠的迷信的慷慨的勇敢的投机分子勤奋的有科学精神的国家主义的暴露的易满足的活跃的有经济头脑的善于外交的有经济头脑的实际的投机分子国家主义的聪明的*自私的自私的有礼貌的爱好和平的残酷的耐劳的自私的台湾大学生对各国人的刻板印象
第五章社会知觉编号美国人日本人496。以己度人以己度人也叫投射,就是将自己的感觉、倾向或动机投影到你对别人的判断之中,即以你自己所具有的品质来看其它人,认为他们也具有这些品质。特别是当知觉者本身有某些不良品质而自己又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例如,一个管理人员可能被即将到来的组织改革谣言吓坏了,于是将别人看的比自己更害怕组织改革;具有消极个性特征的人,比如懒惰、吝啬、顽固、办事无条例等,往往认为别人比自己在这些方面更严重。
第五章社会知觉6。以己度人第五章社会知觉50五、社会知觉的归因行为有因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归因理论就是研究如何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归因理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的社会认知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L.Ross)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Andrews)等人的推动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归因理论认为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给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也就是说,当我们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我们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造成的,然后通过解释、控制和预测与内外原因相关的环境,来达到解释、控制和预测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的目的。
第五章社会知觉五、社会知觉的归因第五章社会知觉51(一)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质污染课程设计范文
- 2025版跨境电商园区场地租赁及物流仓储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专用基坑降水劳务施工合同范本2篇
- 2023年度绿色债券运行报告
-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定额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度办公设备智能化采购与维护合同2篇
- 热电联产在工业园区能源效率提升的探索考核试卷
- 2025版办公室装修与室内窗帘清洗服务合同3篇
- 2025版高端钢结构建筑装修工程合同范本6篇
- 财务分析与风险管理出版考核试卷
- 三年级语文试卷讲评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 接触镜临床验配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武汉长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基层市场监管所市场监管岗招录6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试卷(答案详解版)
- 扬州市江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解析)
- 仓储物流部的安全与风险管理措施
- 征兵体检人员培训课件
-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火灾事故中的通风与烟气控制
- 服装陈列课程之新店开铺陈列规划方案课件
- 2024年完整离婚协议书下载-(含多款)
- 住院医师述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