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最新时政类素材----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到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目录:01在坚持敢于斗争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02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奋斗、牺牲、创造的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03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04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到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正文:01在坚持敢于斗争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作者:孙明增《光明日报》(2021年12月01日
11版) 【光明论坛】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⑩】 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坚持敢于斗争是我们党赢得过往一切胜利的核心密码,更是我们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真经法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坚持敢于斗争。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继续坚持敢于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历史自觉,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坚持敢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推动事物突破特定存在的限度,使此事物转化为他事物、此过程转化为他过程。坚持敢于斗争,就是承认矛盾的客观性、普遍性,敢于直面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积极推动事物在矛盾斗争中发展前进。实干成就伟业,苦难铸就辉煌。没有敢于斗争的精神,就会在乱云飞渡中迷失、在泰山压顶下退缩、在糖衣炮弹下投降。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改革开放、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坚持敢于斗争,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热血与荣耀、梦想与荣光,是我们党吓不倒、压不垮的风骨和品格。这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深刻感悟,更是奔向未来的信心之源和根本保证。 “赶考”无止境,奋斗不停息。过去一百年,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承平日久,最怕的不是风险挑战,而是失去斗争意志。在新的赶考路上,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党仍将长期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新征程,再赶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使命在肩,必须坚持敢于斗争,勇搏风浪、奋楫向前。 坚持敢于斗争,就要增强斗争意识、把准斗争方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中国共产党在苦难中诞生、在斗争中成长,时刻牢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我们党正是因为在不同历史时期,保持斗争意识,科学分析形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才能在风险挑战来临时,能够掌握战略主动、遇变不惊、化险为夷、取得胜利。同时,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 坚持敢于斗争,就要砥砺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马克思说:“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在党“不惜国内打烂了重新建设”的决心和气魄下取得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是在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果断决策下取得的。对于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国家政权稳定,危害国家核心利益、人民根本利益,有可能打断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向来果断出手、坚决斗争。在新的赶考路上,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鲜明亮剑,面对矛盾冲突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危险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错误要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 坚持敢于斗争,就要加强斗争历练、提升斗争本领。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坚持敢于斗争要加强斗争历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坚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提高见微知著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洞察先机、趋利避害;提高战略谋划能力,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排兵布阵,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定期对风险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赶考路上真正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时代大潮奔腾不息,试卷的内容会随之更新;人民的期盼在逐步提高,答卷的要求会随之提升。我们要以“赶考”的心态坚持敢于斗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征程上铸就新的时代辉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作者:孙明增,系天津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02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奋斗、牺牲、创造的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者:李捷《光明日报》(2021年12月01日
16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重大论断,源自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又从新的历史高度和理论高度凝练概括党的百年辉煌历史,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的认识,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具有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是如何产生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国近代以来全部历史的主题,不是凭空掉下来的,更不是外国“教师爷”赐予的,而是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中产生的。它既是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产生的,也是从对内忧外患的不懈反抗求索中产生的。 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源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连绵不断、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5000多年历史中,创造了独树一帜的中华文明、中华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形成了以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著称于世的中华民族精神。 第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源自1840年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遭受的前所未有的民族劫难,无数仁人志士进行的英勇抗争与不懈求索。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正如《决议》所指出:“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期待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求索抗争的历史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先进思想作指导,必须有先进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这个“运”,就是世界发展大势。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的兴起,就是当时的世界大势,我们党从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走在了时代前列。这个“运”,就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这个“运”,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伟大觉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犹如在黑暗中擎起的一把熊熊火炬,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正确方向,中华民族开始艰难地但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决议》引导我们从四个维度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非凡历史地位。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发展的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立志千年伟业,铸就百年辉煌。百年历史,由民族复兴这一条红线贯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上正确道路的伟大开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接续发展的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高举这面真理旗帜,打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之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从伟大建党精神赓续发展的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集中体现在四个时期不懈奋斗中构建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最大特点,是随时需要流血牺牲,因此用“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概括这一时期的精神标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白手起家、排除万难,因此用“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概括这一时期的精神标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改革开放冲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在思想和实践中的严重束缚,因此用“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概括这一时期的精神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最大特点,是需要自信又完全有理由自信、需要创新又完全有条件创新的时代,因此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概括这一时期的精神标识。这些精神标识既精准体现了每一时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奋斗精神,也可以说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在各个时期的展开。这些概括,生动形象地体现出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期奋斗的伟大历程中,伟大建党精神是如何“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的。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意义的维度看。一百年来,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历史昭示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历史昭示是:“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历史昭示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历史昭示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些历史昭示集中到一点,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鲜明贯穿党百年奋斗的四个历史时期,揭示了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依据,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出发、为什么能成功、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历史规律。深刻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在百年间历经从量变到部分质变再到根本性质变的过程,终于在新时代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从量变到部分质变的积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经历了一个长期奋斗、长期积累的过程。其中,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成功,是对于“不可逆转”具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中国共产党成立,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成功,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 质变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最根本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把许多梦想变为现实,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质变的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满实现,成功开启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征程。任何力量、任何困难也无法阻挡这一历史进程。深刻认识初心使命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并阐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百年奋斗的主题与党的初心使命是内在一致的。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百年就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 第一,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既是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的社会矛盾不断加深、日益尖锐中产生的,也是从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寻找救国救民出路的抗争求索历程中产生的。这一时代诉求,既是人民期盼,也是民族期盼。中国共产党将人民期盼与民族期盼担于一肩,才有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第二,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看。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这两大历史任务,共同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的基本内涵,也就决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分成若干个时期分阶段推进。到新中国成立之际,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了第一个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个历史任务,将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胜利实现。在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的过程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是高度统一、密不可分的。 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践行初心使命的伟大斗争与伟大实践,始终包含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两个方面内容,不能简单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同于“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根源于中国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的过程,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过程,也是矢志不渝践行初心和使命的过程。 历史没有顶点,没有终点,却记录着一座座曾经有过的高峰。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就会不断迈过曾经创造过的高峰,去勇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高峰。 (作者:李捷,系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史党建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首席专家、中国史学会会长)03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作者:肖贵清《光明日报》(2021年12月01日
16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把“坚持自我革命”概括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关于这个问题,早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和民主人士黄炎培就曾在延安的窑洞中有过探讨。面对黄炎培的提问,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而得出的第一个答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回顾党的百年历史,自我革命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自我革命是党百年奋斗取得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矢志不渝地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党原则,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党的百年征程,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史,也是一部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 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革命斗争,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党曾走过弯路,犯过“左”右两方面的严重错误,给革命带来了重大损失。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党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刀刃向内开展自上而下的全党整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制定、党的七大的胜利召开,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统一和团结。新中国成立前夕,党就充分预见到在全国执政面临的新挑战,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以“两个务必”告诫全党同志,警惕“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走好党在全国执政后的“赶考”之路。 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国家建设,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党着重提出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加强干部理论学习和知识培训,开展整风整党、党内教育,以“三反”“五反”等运动向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贪污浪费“宣战”,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累了执政党建设的初步经验。 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改革发展,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改革开放后,围绕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在新形势下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的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打出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直面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理论武装凝心聚魂,以整饬作风激浊扬清,以严明纪律强化约束,以从严治吏匡正用人导向,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以“打虎”“拍蝇”“猎狐”惩治腐败,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使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人心民心为之一振,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回顾党的百年自我革命历程,不难发现,党之所以能够历经岁月洗礼而愈发朝气蓬勃,之所以能够饱经磨难考验而依然初心坚固,根本就在于党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就在于党始终以强烈的历史主动推进自我革命,这是党百年奋斗总结的一条必须坚持的历史经验。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有的政治品格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一百年来,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同时,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时刻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勇于自我革命是党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也是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最独特最鲜明的政治品格。 第一,党的性质宗旨是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底气所在。《共产党宣言》鲜明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而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也是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正因为无私,党才能够本着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经常检视自身、常思己过,才能摆脱一切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围猎腐蚀,并向党内被这些集团、集体、阶层所裹挟的人开刀。 第二,党的初心使命是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动力来源。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的初心使命蕴藏着党崇高的理想信念,彰显着“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昭示着党百年来矢志不渝的前行方向。正因为党有着为人民和民族的初心使命,因此党在前行的道路上能够始终清楚自己的历史方位,能够始终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不过“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能够始终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能够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第三,党的科学理论是党勇于自我革命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实践的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毛泽东曾这样谈分析经验教训的方法:“我们分析一个事物,首先加以分解,分成两个方面,找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哪些是应该发扬的,哪些是应该丢掉的,这就是批评。”这充分显示出毛泽东的辩证思维和科学态度。党的科学理论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使党能够科学辩证地看待自己的经验教训、看待自己的未来走向,能够始终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党的科学理论是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彰显了信仰之美、理想之光、真理之力。 自我革命是深入肌体的刮骨疗毒,也是真刀真枪的自我解剖。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正因为具备这种独有的政治品格,党才能穿越百年风雨,多次在危难之际重新奋起、失误之后拨乱反正,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成为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以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 回望百年历史,党从幼年时期的不够成熟到坚定成熟、从最初的不够有力到坚强有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总是相伴相随、互促共进,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从而更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历史主动。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 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新的伟大社会革命是党在新时代的崇高使命,而推进新的伟大社会革命离不开党的伟大自我革命。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是党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的响亮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经百年、成就辉煌,党内党外、国内国外赞扬声很多。越是这样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伟大自我革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自我革命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情绪,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更不能高枕无忧以为万事大吉。我们党必须持之以恒地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始终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保持“赶考”的清醒和“答卷”的姿态,从伟大胜利中激发奋进力量,从弯路挫折中吸取历史教训,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给了那些不相信党能够刀刃向内、自剜腐肉的论调以响亮有力的回答。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必须保持头脑的清醒、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对党的历史上走过的弯路、经历的曲折不能健忘失忆,对中外政治史上那些安于现状、死于安乐的深刻教训不能健忘失忆,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更不能反应迟钝以至于“人亡政息”。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艰巨而伟大的社会革命,只有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在伟大的自我革命中强体魄、在伟大的社会革命中开新局,才能使党真正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才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始终领航向前、势不可挡,创造新的荣光、新的胜利、新的辉煌。 (作者:肖贵清,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研究”首席专家、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04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到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作者:唐方裕《光明日报》(2021年12月01日
06版)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内容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系统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全会要求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落实全会要求,应当深刻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对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结合实际把这一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植根于悠远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内含一种自觉的压力和动力,孕育着清醒、警觉、奋进和坚韧,对涵养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浩然正气和高尚情怀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积极影响。 打开中华传统典籍,忧患意识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一部《诗经》“忧”字出现近百次,其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诗句,反复提醒人们心存戒惧、谨慎从事。《周易》中最早出现“忧患”一词,泰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等概念相反相成,“自强不息”、“安不忘危”、“泰极生否”、“朝乾夕惕”等表述发人深省。历代仁人志士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沉挚爱,创造了大量饱含忧患意识的经典名言。比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 纵览中国历史,数千年王朝更迭,就是一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兴衰成败史。商纣王沉湎酒池肉林而罔顾危机四伏、万民咒骂,导致国灭身亡。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终雪败辱之耻。唐太宗视魏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呈文为逆耳忠言,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屡屡错过世界科技革命浪潮和发展机遇,结果落后挨打、丧权辱国。类似例证,不胜枚举。历史反复证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个朝代如果有自觉的忧患意识,就往往政治上清醒洞明、奋发有为;反之,则容易陷入骄奢淫逸、麻痹昏聩,离败亡也就不远了。 还要看到,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已广泛渗入百姓日常生活,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绵长的生命力。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和民间谚语,像积谷防饥、曲突徙薪、未雨绸缪,“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船到江心补漏迟”、“小心驶得万年船”、“长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等,都蕴含劳动人民朴素的忧患意识,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总之,忧患意识作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已经镌刻在中华文明的基因深处,始终砥砺着中华民族奋勇前进。二、我们党是居安思危、富于忧患意识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激发全党全民族忧患意识并不断将其转化为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力量的光辉历史 《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为了人民、国家、民族,为了理想信念,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党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这样,原因有很多,始终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其中重要一条。与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忧患意识相比,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有着更高的境界、更宽的视野、更强的担当。 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面前,始终葆有高度清醒的忧患自觉。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党中央第二天就发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时代强音,激发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强烈忧患。延安整风运动中,党中央号召学习《甲申三百年祭》一文,警醒全党“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郑重提醒全党“准备吃亏”、“准备困难”,强调“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面对全国胜利已成定局的大好形势,毛泽东同志又告诫全党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攻击,明确提出“两个务必”。正是以这样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担当,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毛泽东同志慨叹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深刻指出,“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反复警示全党全民族防止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深刻揭示全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提出“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正是以这样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担当,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由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全党增强忧患意识,时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9次提到“风险”一词;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并列举了8个方面16种具体风险;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系统强调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和工作责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赋予忧患意识以新的时代内涵,教育激励全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应对和妥善处置中美战略博弈、新冠肺炎疫情、重大金融风险、香港“修例”风波、所谓南海仲裁案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深刻感悟到,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心怀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肩扛救国富国强国重任,才能在苦难辉煌的百年征程中一次次激发起全民族的昂扬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使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进而不可逆转地强起来。三、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党面临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必须始终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到常怀远虑、居安思危 经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正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前进道路上,各式各样的漩涡、暗流、险滩绝不会少。从世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明显增多,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发展鸿沟日益扩大,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沉渣泛起,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蔓延,我国发展将面临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从国情看,随着我国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区域不平衡、人口老龄化、意识形态、公共安全、极端气候、自然灾害等风险因素进一步增多,宗教、涉疆、涉藏、涉台、涉港等方面的斗争将更加复杂尖锐。从党情看,长期执政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各种有损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还有不少,滋生腐败、形成“四风”的社会土壤还未彻底净化。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类似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一旦出现就来势汹汹,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连锁性,如果应对不力,就容易造成各种风险挑战交织叠加,并可能向政治风险传导,使小风险变成大风险、局部风险变成系统风险,严重影响事业发展全局,甚至迟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面向未来,我们应当立足世情国情党情,始终保持如履如临的谨慎、居安思危的忧患,时刻准备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只有真正做到既解近忧、又怀远虑,才能不断化险为夷、转危为机。四、正视党内在树立和增强忧患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成为全党普遍自觉的意识和修养 总的看,党内大多数同志能够正确认识形势,保持头脑清醒,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但是,面对我们党长期执政形成的有利条件,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可喜局面,面对政通人和、安定团结的盛世环境,党内一些同志包括有的领导干部淡化甚至丢掉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诊所广告宣传合作合同:诊所与广告传媒公司之间关于诊所广告投放、宣传推广、合作方式等详细条款的约定3篇
- 2025年度蔬菜种植基地与农业环保科技公司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白糖原料储备与应急供应合同3篇
- 音乐课程标准复习题及答案
- 2024年高速公路广告牌发布协议
- 专属个人协议格式2024年版版A版
- 个人机动车抵押借款文件:二手车融资合同一
- 2024版企业承包合同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转让中介服务协议范本汇编1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速公路施工班组劳务分包协议3篇
- 肾内科降低透析器凝血发生率品管圈PDCA成果汇报
- 回族做礼拜的念词集合6篇
- 台区线损综合分析台区线损分类及计算方法
- 2023年《早》舒淇早期古装掰全照原创
- 辩论赛医术更重要
- 保密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
- 竞争性磋商评分细则
- 警用无人机考试题库(全真题库)
-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指导)课件
- 初中化学寒假作业
- 预应力简支梁施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