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第十四讲重心日益改变的中欧关系_第1页
《形势与政策》第十四讲重心日益改变的中欧关系_第2页
《形势与政策》第十四讲重心日益改变的中欧关系_第3页
《形势与政策》第十四讲重心日益改变的中欧关系_第4页
《形势与政策》第十四讲重心日益改变的中欧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讲重心日益改变的中欧关系

第一节欧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二节中英关系的现状与趋势第三节中德关系的现状与趋势第四节中法关系的现状与趋势

第一节欧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00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纪念日。美国仅派国务卿希拉里出席,而奥巴马总统则展开他的亚洲之行。海外媒体普遍认为,“奥巴马此举正遵循着世界权力不可逆转的转移路线,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亚洲是新兴世界的中心,而中国是亚洲的轴心,是全球资本积累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国际权力体系转向的中心”。考虑到中国作为金砖四国中最大的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三大经济体,于2007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美国而跃居世界首位等一系列事实,“美国政策的调整变化正是对现实的回应”。这对欧洲而言是一场真正哥白尼式的革命,一次翻天覆地的心理巨变。一、欧盟概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其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欧洲炼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为雏形登上国际舞台。1991年1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数十年来,随着《单一欧洲法令》、《马约》、《尼斯条约》等的实施,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统一市场,统一货币,又强化政治同盟建设并向东欧推进,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政治共同体。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正式官方语言有23种,现有27个成员国,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近五亿人口。欧元是欧盟的官方货币,目前已形成由16个成员国组成的欧元区。欧盟的主要机构有欧盟理事会、欧洲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欧洲中央银行等。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弘扬联盟个性”。二、欧盟现状政治层面欧盟正在谋求并逐步成为与美国追求世界霸权明显不同的重要政治力量。欧盟主张国家之间通过接触对话和合作来扩大共识,解决分歧。不同于美国的强权政治与单边主义,欧盟主张发挥新兴大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力主推动G20和“8+5”模式,重视多边主义。2009年12月1日,作为“欧盟宪法”的简化替代加强版《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如果说10年前欧元的正式流通是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里程碑,那么此举则标志欧洲政治一体化进入全新阶段。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和英国欧盟贸易委员阿什顿分别当选首任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也称“欧盟总统”)和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也称“欧盟外长”)。这一系列举措旨在促使欧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使欧盟各项如外交、安全、贸易、人道援助等外部政策更加协调一致,使欧洲在国际社会发出更响亮的声音。(二)经济层面欧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和商品、服务出口经济体,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容量。欧盟有相对宽松的对外技术交流与发展合作政策,使得欧盟内部各国人才、商品、资源等相互流通。欧盟谋求主导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权,力争主导制定国际货币规则,在世界经济生活中抗衡美日。但近年来全球竞争力呈明显下滑趋势,传统产业饱受新兴经济体冲击,高科技产业又与美国不断拉大差距。金融危机以来,据欧委会统计,欧盟2009年前两个季度GDP分别同比下滑4.4%和4.9%。目前欧盟共有8000万贫困人口,希腊和拉脱维亚分别以21%和23%,成为欧洲贫困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2010年欧盟开始开展“消除贫困与社会排斥年”计划。尽管早在10年前,欧盟领导人就承诺到2010年消除贫困,但目前欧盟仍有17%的人口缺乏基本的生活资料。三、欧盟发展趋势(一)政治层面欧盟希望成为独立于美国和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之外的“强势第三极”。但27成员国利益多元、立场不一、决策和行动能力受多方牵制使欧盟政治整合举步维艰,对外难以“用一个声音说话”,难以摆脱欧洲“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形象。评论家指出,“欧盟的共同利益虽然在那些‘低层次国际政治领域’(包括金融调节、移民、环保、发展援助等问题)上能够协调,但在那些‘高层次国际政治领域’(如军事装备或裁军、实力对比等),法、德或英国之间的国家利益永远不可能达成一致”。同时,金融危机使东西欧成员国之间再现裂痕。贸易保护主义和金融孤立政策所表现出的成员国间自私自救自保行为,使“强大而统一的欧洲”目前看来只是海市蜃楼。成为“军事强权”是欧盟的一大国际抱负。意大利外长警告说,美中两巨头将绕开欧洲,组成太平洋轴心,因此,欧洲建立共同安全与防备迫在眉睫。明确地说,就是建立一支欧洲军队,并称可在地中海部署联合海军舰队或空军基地。(二)经济层面2008年以来,金融动荡、油价飙升和粮价上涨三级重拳重创欧盟各国经济。随着欧盟一系列“救市”方案和刺激经济计划的出台,欧洲金融体系初步稳住阵脚。欧元区“自由落体”式的经济下跌已经止步,经济季度增幅“转正”,主要经济指数“向好”。工业订单、欧元外贸盈余、资本货物订单、非耐用消费品订单等皆持续增长。虽然欧盟经济已经触底回升,但复苏之路依然崎岖。增长率低迷、金融体系脆弱、高额的财政赤字和持续扩大的失业大军是欧盟当前面临的主要威胁。西班牙、爱尔兰、英国的政府赤字已上升超过GDP的12%。预计到2014年,欧盟各国的政府债务将超过GDP的100%。需求持续疲软,企业大量裁员,预计2010年底,欧盟总体失业率将超过10%,这将成为欧洲经济复苏的“心腹大患”。四、中欧关系(一)中欧关系现状1.政治层面1975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1978年,中国和欧共体签署了第一个贸易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同时成立欧中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1983年,中国与欧共体全面建交。1995年到2004年是中欧关系深化发展的时期。1995年欧盟委员会提出首个对华长期发展战略:《欧中关系长期政策》。1998年欧委会公布《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文件,将欧中双边政治关系提高到与欧美、欧日关系同等水平上。欧盟相继出台的五个对华政策文件,使中欧实现从“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到“全面伙伴关系”再升格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三级跳过程。中欧除建立年度首脑会晤等多边机制外,也加强中国与欧盟各国间的“对话论坛”、“政府委员会”等双边对话机制。2009年,中国对欧洲展开积极的魅力外交攻势。温家宝总理年初对欧洲进行“信心之旅”后,又于5月再赴欧洲出席第11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双方发表《联合新闻公报》,签署了《中欧清洁能源中心联合声明》、《中欧中小企业合作共识文件》、《中欧科技伙伴关系计划》。此前,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和欧盟贸易委员阿什顿共同主持了第二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5月15日还举行了第二十七次“中欧人权对话”。如此密集的高层交往使2009年5月堪称中国外交的“欧洲月”。2009年中欧关系的收官之作是11月30日在南京举行的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双方签署了“中欧环境治理项目财政协议”、“启动近零排放碳项目第二阶段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多项协议。2.经济层面1975年中欧建交时,双方年贸易额仅有24亿美元。首个中欧合作企业于1980年才在天津成立。而2008年中欧双边贸易额已达到4256亿美元,同比增长19.5%。欧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欧洲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对欧盟贸易享有逾1700亿欧元的巨额顺差。近五年来,欧盟对华出口年均增幅超过20%,中国已成为欧盟除美国之外全球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双边技术合作领域,中国60%以上的技术进口来自欧洲,欧盟超越美、日两国成为中国最大的技术引进来源地。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累计逾千亿美元,成为中国第四大外资来源地。2008年欧盟对华投资总额45亿欧元,中国在欧盟投资10亿欧元,双方合作领域从1985年的13个扩展到目前的50余个。3.文化层面中欧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项目与日俱增。2003年10月,第六次中欧领导人峰会期间,双方正式签署《伽利略卫星导航合作协议》,此后,中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培训和合作中心在北京中关村落成。2004年欧盟与中国国家旅游局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旅游协议,赋予欧盟国家“旅游目的地国地位”。此举将为欧洲带去数量可观的中国游客,促进中欧人民的友好往来。中国与欧盟还签订了多项如“中国-欧盟工业职业教育培训”等政府合作项目。(二)分歧及背景原因2009年岁末,德国某报刊社论指出“在哥本哈根权力结构中,欧洲是跑龙套的,无足轻重”,“20国集团将缩水为美中组成的两国集团”。出于对中美主导国际事务,而欧洲可能边缘化的戒心,欧盟对华政策开始调整。2006年,欧盟出台的第六次对华政策文件态度相当消极,对中国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指责,把中欧关系定格为“战略竞争关系”,明确提出“中国是欧盟对外贸易政策最重大的挑战”。专家指出,中欧分歧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功能性冲突,包括双边贸易不平衡、人民币汇率、在非洲的政治经济影响力竞争、技术和环保标准以及其他各类突发性问题;另一类结构性冲突则长期存在于文化和价值观领域,表现为欧洲对华政策意识形态色彩浓重,在西藏、奥运、新疆和台湾等问题上制造事端,对中国核心国家利益横加干涉。

1.欧洲是达赖外访的重灾区截止2009年底,次数合计233次,遍及欧洲30个国家。达赖访问德国34次仅逊于美国,意大利23次,法国22次,英国17次。2008年中方推迟第11次中欧峰会,并分别对默克尔及萨科奇政府施展包括外交警告、经济惩罚、冷冻高层交流等在内罕见的强制性外交,这在中欧交往史上前所未有。事件虽因柏林和巴黎的让步而告一段落,但中欧双方相互认知和心态正发生着最为深刻的调整。2.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双边贸易摩擦日益加剧(1)欧盟是最早对中国提起反倾销的地区。1979年欧盟率先对中国的机械闹钟等提出反倾销指控,从此打开了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大门。(2)中国是欧盟反倾销的头号目标。中国是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而欧盟以90起指控,排名第一。欧盟近10年的反倾销调查中59%的对象是亚洲国家,其中印度、韩国各7%,而针对中国就达到22%。(3)对华反倾销产品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的石矿、化工类初级产品扩大至轻纺、机电,而近几年来则目标直指中国彩电、自行车等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并对我国出口的鞋、陶瓷器皿等七大类最具竞争力商品设置进口数量限制,通过农药残留等技术标准限制中国禽肉等部分农产品对欧盟的出口。3.为中国强行设置减排义务气候变化是中欧双方的重要议题。欧盟认为第三世界是世界最大温室气体排放源,持续施压中方承诺量化的减排指标,并为其出口环保节能技术创造条件。4.考验中欧关系的试金石金融风暴之下,中方赴欧采购团签订了数百亿美元的巨额订单,为欧盟各国制造业雪中送炭,以实际行动显示出中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决心。而欧盟至今没有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也没有放松对华高新技术出口的人为限制。中欧双方又合作又摩擦的现状背后有深层次的复杂原因:

1.中欧经贸关系中竞争性开始突出2.欧洲国家把自己应对金融海啸和全球化不力所造成的国内矛盾转嫁到中国,为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找借口。3.从“中国威胁论”中引申出“中国责任论”4.对华价值观外交出现回潮5.一系列危机和挑战使欧洲自信心严重受挫也是导致中欧关系不畅的原因之一。归纳起来,欧盟对华政策的主要目标:一是利用中国巨大的市场和优厚的投资回报率获取经济利益;并要求中国尊重欧盟在全球范围内的既得利益。二是促使中国各项制度向西方演变。要求中国更多地借鉴欧洲的价值观和法律理念。三是在国际事务中借重中国的影响力以抗衡美俄。(三)共同利益及前景中欧关系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在地缘政治上,中欧没有直接接壤,不存在领土安全的威胁;其次中欧间已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欧盟作为当今一体化程度最高、覆盖国家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主权国家联合体,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双方的战略利益在许多领域具有交汇点。1、经贸合作仍是维系中欧关系的最重要纽带2、多极化、全球化的国际形势是中欧加强协商、合作的动力3、全球问题需要中欧共同应对温家宝总理在中欧峰会期间指出,中欧要坚持战略伙伴的“基本定位”,以扩大务实合作为“主线”,把与时俱进作为“着力点”。期望峰会实现三方面目标:一是提升中欧战略互信;二是对双方在政治、经贸、能源、人文等各领域对话与合作做出全面规划,使中欧关系的利益纽带更加牢固;三是在全球性问题上和衷共济。预测未来中欧关系的走向,一是需要审视欧盟长期以来推行的对华政策特点;二是要分析欧盟当前的发展状况以及趋势;三是要联系中美、中俄关系及国际大环境;四是还要考虑到欧盟对华政策历来具有两面性。欧盟对华态度是晴是雨,总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欧盟各国利益需求而交替显现。中欧关系基本会维持目前这种既合作对话,又竞争摩擦,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的状况。第二节中英关系的现状与趋势一、中英关系现状(一)政治层面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中英于1954年6月17日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升格为大使级。虽时有波折,但两国关系总体发展状况稳定。1998年朱镕基总理与布莱尔首相实现互访,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中英成立旨在进一步提升两国关系和深化各领域合作的双边关系互动小组;2004年温家宝总理正式访问英国,双方宣布建立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机制,确定两国重点合作领域;2005年布莱尔首相访华期间,双方宣布建立战略对话机制。(二)经济层面英国是欧盟最大对华投资国,截至2008年12月底,英国在华累计投资项目达6199个,协议金额300.1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156.9亿美元。上海、北京和东部沿海地区是英投资的热点区域,伴随着西部大开发,英国对华投资正逐渐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扩展。中方赴英投资也呈上升势头,已有350多家中国企业落户英国。英国也是中国在欧盟第三大贸易伙伴,是我国机电、纺织、化工、金属制品、服装以及初级产品的重要市场。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456.2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双方有志于2010年实现双边贸易额达600亿美元的目标。两国经贸合作形式多样:2005年南汽集团收购英国罗孚汽车公司;2007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2008年,中国铝业公司联合美国铝业公司收购伦敦上市的全球第三大矿业资源公司力拓12%的股份;中石化、中国国航、江西铜业等五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伦敦交易所挂牌上市;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是内地首批完成本地注册的外资银行,目前,有多家英资银行、英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分行、代表处和营业性机构。中英合作的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总投资额达40亿美元。2008年,中英双方建立副总理级经济财金对话机制。英中贸易协会和利兹大学国际商务中心发表题为《英国企业在中国地方性城市中的商机》研究报告,选出中国35个人口超过100万、基础设施投资飞速增长的城市。瞄准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使双方在经贸、金融、气候等领域的合作会更加紧密。(三)文化层面科教、文化是中英合作的重点领域。2008年1月,双方启动中英科学桥计划。4月在伦敦举行第五次中英科技混委会,会议确定中英今后两年的六个重点科技合作领域为气候变化、能源与环境、干细胞和传统医学现代化、传染病防治、纳米技术、空间技术和创新政策。2008年1月,双方启动“中英卫生创新伙伴关系行动计划”,签署《中英两国政府关于可持续城市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文化交流活跃:2005年9月,双方签署《中英2005年至2009年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创意英国”、“中国文化节”、“时代中国”等艺术展览、庆祝活动成功举办。“中国热”持续升温,伦敦市连续4年举行“中国在伦敦”活动。2009年2月,双方又签署《中英2009年至2013年文化交流计划》。中英双方在开展奥运合作方面也进展顺利,北京奥运经验已成为伦敦奥运的借鉴。教育交流逐步深入:2005年2月,中英正式启动教育部部级定期会晤机制,并签署《关于全面加强教育合作与交流的联合声明》。2007年4月,双方签署《中英教育科研合作备忘录》。2008年1月,双方签署《中英两国政府关于教育合作伙伴关系的框架协议》和《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协议》。英国现已有300多家学校开设中文课程,中英还建立了青年交流机制。二、中英关系的发展趋势(一)分歧及背景原因虽然在欧盟各国中,中英关系最为稳固,但两国近期仍然暗流涌动,上演了不少外交口水战。1.话语权问题英国一直参与制定全球经济变革的游戏规则,而近期的伦敦金融峰会、哥本哈根气候变迁大会都明确地显示出英方制定权的旁落。金融海啸之后,全球秩序也面临重整,英国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必须有效遏制中国争夺话语权。

2.英国学术界、媒体及民众对中国的西藏、人权、环境等问题存在误解与偏见。

3.某些媒体对中国现状歪曲报道,对“中国威胁论”大肆炒作。(二)共同利益及前景中英关系时有波折,但两国间已不存在任何历史遗留问题,并均意识到彼此已结为难以分割的利益共同体。

1.中英经济具有互补关系2.双方在文化、教育、旅游、奥运、世博会等领域有良好的互惠互利关系

3.在伊朗核问题,苏丹、缅甸等地区热点上,中英可携手发挥作用,并在非洲问题上加强合作第三节中德关系的现状与趋势一、中德关系现状(一)政治层面1972年10月11日中德两国正式建交。历届德国政府都采取对华友好政策,前总理施罗德更被外界认为是亲华派。他在任7年期间曾6次访华,非常重视发展对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大力推动中德贸易,更在受访时宣称应把“中国威胁论”扔进历史垃圾堆。现任总理默克尔上台后,一改前几任政府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政策,对华立场转趋强硬,并于2007年执意会见达赖激怒中国,中德关系因此转入低谷。(二)经济层面中德同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贸易大国,2008年中德贸易总额超过中国同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贸易额之和,达到1150亿美元,显示出中德经贸合作的蓬勃发展态势。截至2009年,德国机床占领中国市场的份额约为一成六,近五年内德国向中国的机床出口量增加三成五,贸易额超过十亿欧元。中国已成为德国制造商最重要的销售市场。德国企业对华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德国银行参股华夏银行;德国铁路集团联合多家外资企业与中铁集装箱公司共同投资开发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2010年江苏江阴与德国知名绿色建筑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长江南岸兴建一个10万人口规模的低碳示范城。经贸合作是中德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德国各城市地方政府为争夺中国项目使出浑身解数。西部重镇科隆近期启动新一轮“中国攻势”项目,其核心是优化中国企业落户德国的申请批准手续。市政府在经济促进局专设“中国部”,刚上任的科隆市长接待的第一批外国客人就是来自中国陕西的经贸代表团。其他地方政府也不甘示弱,法兰克福等地纷纷效仿,汉堡更打出广告“汉堡与中国不仅需要一场恋爱,更需要一生的美好姻缘”。良好的经贸往来为中德双边关系积极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文化层面1.科研交流中国是德国在亚洲最大的科研合作伙伴。自1978年以来,中德两国共开展科研及教育项目约1500个,未来将在海洋资源开发及保护、水利工程对气候及土壤的影响、青藏高原环境地质和地震等重点领域开展进一步合作。2.教育交流2009年是中德职教合作30周年。在与中国职教领域开展合作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中,中德合作起步最早、历史最长,项目最多,堪称中外教育交流的典范。自2004年始,双方启动“中德职教师资赴德进修项目”。截至2008年底,共培训中国中高等职业学校校长700余名,教师2000余名,中国中职职教师资基地专业教师近百名。合作形式多样,层次更高:从最初的技术培训和师资培训发展到课程及教材的联合开发。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从传统行业覆盖到现代工业、电子产业和信息、技术等。合作模式日趋广泛:从项目合作到合办培训基地和教育机构;从中等职教扩大到高等职教领域;天津大学、东南大学还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双硕士培养项目。3.文化交流“德中同行”项目于2007年8月由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南京揭幕,活动辗转重庆、广州等6座中国城市,将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落下帷幕。德方出动外交部、经济机构、歌德学院及许多文化机构参与,并指出德中同行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机遇,在密切两国多层次接触和在科学、艺术、大学生交流方面将两国关系提升到全新水平。中国政府在欧洲设立的第三个文化中心是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因成功举办大量活动介绍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医学、西藏今昔等成为德国民众了解中国的窗口和平台。2009年,有出版界“奥运会”之称的国际书展在法兰克福开展,中国首次担任主宾国。在这个德国城市,中国主题馆开门迎客,中国文化大戏连台,中国图书走向世界,中华文化光辉闪耀书展。二、中德关系的发展趋势(一)分歧及背景原因现任总理默克尔上台后对华政策反复无常,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批评她的中国政策是“橱窗外交”。默克尔曾公开批评中国的人权政策并指中国侵犯知识产权问题严重,认为中国“给大西洋两岸的民主体制带来挑战”。鉴于“德国和欧洲在能源、非洲和外贸等领域面临中国的竞争”,建议“德国增强与印度、日本等民主国家的关系”。并意有所指把印度标傍为“亚洲最大的民主国家”。默克尔执政以来,抛弃以往德中关系的实用主义基本立场,代之以西方意识形态色彩的敌意和不信任。默克尔会见达赖固然是中德冷淡的触发点,但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原因。

1.战后德国外交政策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利益观外交,一是价值观外交2.金融危机之下,德国政治家没有更好的办法迅速推动经济发展,而将矛头对准新兴经济体就成为转移国内矛盾屡试不爽的政治手段。3.中德两国民众还欠缺交流和沟通,双方对彼此的了解程度远远滞后于全球化发展速度。4.德方没有充分考虑中国的现实国情,在人权、民主、环保、气候等领域对中国开价过高。5.面临来自中国的直接挑战2010年1月德国联邦统计局指出2009年1月至11月中国出口额为10700亿美元,德国出口额为10500亿美元。这组数据的公布表明德国正式承认中国超过德国成为“出口世界冠军”。因此德国各界对中国崛起的担扰有增无减,对来自中国的挑战更为敏感。默克尔主张欧洲与美国、加拿大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并利用和拉拢印度来制衡中国。因此,为应对中国崛起,德国的对华政策还将会处于一个长期的调试过程。(二)共同利益及前景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访德期间,中德双方发表了《中德关于共同努力稳定世界经济形势的联合声明》。一致认为中德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出口大国,双边合作具有特殊意义。1.科技领域双方将举办中德科教年,德方鼓励德国企业推进对华示范项目,构建民间企业技术转让体系。双方将深化节能环保合作,加强在节能技术、优碳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2.经贸领域中国在鞋、玩具等低端产品生产领域实力雄厚,德国则偏重出口机械和其它高附加值产品,两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流向不同,并不过分竞争,相反彼此互补。德方积极参与中国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大对中国中西部的投入。双方将继续发挥中德经济合作联合会和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等机制的作用,在创新技术、环境技术和循环经济、医药和生物技术、交通和物流等领域加强符合双方利益的互利合作。3.国际合作领域双方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重大问题上保持沟通和协调,有利于平衡大国间的战略关系,促进世界的多极化发展。第四节中法关系的现状与趋势

2006年10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会晤法国总统希拉克时,以“充满生机的友谊之树”来描绘中法关系。的确,从1964年戴高乐将军果断打破波诡云谲的冷战格局率先承认新中国,一直到希拉克总统执政期间,中法经历了长期和谐的战略合作,成果丰硕。一、中法关系现状(一)政治层面1964年1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法国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蓬皮杜总统是西方国家元首访华第一人;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科技合作协定是巴尔总理于1978年访华期间签订的“中法科技合作协定”;20多年前,中国从法国引进直升机生产线,30多年前,法国帮助中国建设了第一个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不仅如此,法国还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战略磋商机制的大国;是第一个支持对华解除武器禁运的西方国家;是第一个反对联署反华人权提案的欧洲国家。(二)经济层面经贸领域是中法合作的重点。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从建交伊始的每年1亿美元发展到如今平均每天超过1亿美元。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2008年中法双边贸易额仍然达到创纪录的38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7%。在对华投资方面,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法资企业3844家,合同外资145.4亿美元。仅2009年上半年,法国在华投资新设企业就达到106家。改革开放以来,法国率先瞄准中国市场的无限商机。法商是最早来华投资的西方房地产商之一;法国瑞德银行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西方投资银行之一;更有甚者,早在日本、美国都不曾关注中国汽车市场的上世纪80年代,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就与中信集团以及广州政府进行了合资合作。近年来中国对法投资也取得长足进步。据法国国际投资署统计,2009年上半年,我对法实际投资2056万美元。截至2009年,中国对法累计各类投资已接近15亿美元,广泛分布在贸易、旅游、化工等领域。投资形式也日趋多样,包括在法设立研发中心、设厂生产、并购法国企业等。(三)文化层面2008年,法国著名新闻周刊《观点》杂志,曾妄言“北京奥运会贵宾席可能空无一人”,2009年底,该杂志则重新审视并报道中国。推出了厚达81页的《中国特刊》,正面关注诸如高科技、文化生活、经济快速发展等中国实力,不仅全方位向法国人民展示了“21世纪的新中国”,并因这些成就和奇迹而“为中国鼓掌”。1984年中国在法留学生仅有654人,而如今中国学生已成为法语联盟国家之外在法最大的留学生群体。据统计中文已成为法国第五大语言,目前法国有2.4万中小学生学习中文,16所大学开设中文专业,150所大学开设汉语非专业课程。秉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责任的孔子学院也在法开设10所。可见积极、深化的教育文化交流必然有利于消除两国人民之间的误解与偏见,推动中法关系良性发展。二、中法关系的发展趋势(一)分歧及背景原因萨科齐当选法国总统以来,法国内外政策发生巨大变动。2008年,处于历史高峰期的中法关系突然动荡逆转。西藏事件、奥运会火炬袭击事件、法国坚持把北京奥运会与涉藏问题挂钩、巴黎市政府授予达赖“荣誉市民”称号等一系列风波,使中法关系陷入困境。而萨科齐执意以法国总统和欧盟轮值主席的双重身份公开、高调会见达赖,更使双方关系跌至建交以来的最低谷。中法关系因何恶化?其深层次的背景原因必须围绕法国的国家利益来解读。

1.法国的外交谋略:确保法国以二流国家的实力在国际社会发挥一流国家的影响力。法国大国外交的特点是勇于挑战强国、大国。萨科齐利用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的机会,试图将自己雕琢成一个“世界领导人”和“危机经理”。从调解俄格冲突到提议创建地中海联盟,以及在伦敦金融峰会公开反美,矛头指向大国一直是法国突显法方实力地位的外交战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法方一面从中国获取极大的经济利益,一面又总想拿中国开刀以扬威立万。2.经济原因法国人均GDP从世界第七位已跌落至第十七位,近年来经济尤其低迷,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由于经济实力的不足,标榜“人权”、“民主”则有利于转嫁矛盾,讨好民意。法国几乎成为全球所有号称“民主斗士”的政治斗争失意者首选的归宿,而这些流亡者也成为法国外交乐此不疲的政治手段和谈判筹码。

3.中法经贸摩擦近年来法国对中国贸易一直存在巨大逆差,据法国海关统计,2008年法国从中国进口309.5亿欧元,而对华出口仅90.1亿欧元。中国在不动声色间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中经济复苏的中坚力量,而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