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17世纪在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反对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是()A.A.工人和农民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D.新贵族和自耕农

2.世界划分为七大洲、四大洋,其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A.亚洲、太平洋B.南极洲、北冰洋C.南极洲、太平洋D.北美洲、大西洋

3.经过激烈争夺,到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的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西班牙

4.下列人类活动产生消极有害作用的是()A.A.荷兰填海造田

B.我国建设三峡水利工程

C.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围湖造田

D.我国黄土高原上修筑梯田

5.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6.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

A.懋功地区B.甘孜地区C.吴起镇D.会宁地区

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主要盟国多次举行会谈,协调行动,其中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

8.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A.来势迅猛,破坏性大,但持续时间较短,范围仅限于美、英两个国家

B.来势迅猛,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影响世界各国

C.来势迅猛,破坏性仅限于工业领域,且持续时间较短

D.来势迅猛,破坏性不如已有的危机,范围仅限于美、英两个国家,但持续时间长

9.

33

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

10.元朝设置的管辖澎湖和台湾的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B.台湾府C.宣政院D.理藩院

11.科举制度创立于()

A.隋朝B.唐朝C.北宋D.明朝12.既可欣赏自然风光,又可体验藏族风情的旅游路线是()A.A.黄陵西安华山B.青海湖一羊八井一拉萨C.杭州一雁荡山一武夷山D.南京一九华山一黄山

13.

14.在古都洛阳和西安附近的旅游胜地分别是()

A.龙门石窟和华山B.云冈石窟和恒山C.秦俑馆和泰山D.白马寺和嵩山

15.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东亚的黑龙江B.南亚的印度河C.东南亚的湄公河D.西亚的幼发拉底河

16.

17.我国古代曾经建立过政权的农民起义有()①陈胜、吴广起义②黄巾大起义③黄巢起义④李自成起义A.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位的是()A.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日本

19.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顶点是()

A.香港海员大罢工B.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D.省港大罢工

20.“二战”后,美国全球扩张的重点是在()

A.亚洲B.非洲C.欧洲D.拉丁美洲二、简答题(2题)21.概述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11分)22.简述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和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的主要思想。(12分)三、图表题(2题)23.下图表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有()、()、()、()、()、(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3)陕西省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其主要自然原因是(),植被覆盖差,夏季多暴雨。24.读“钢铁工业生产与废弃物回收模式图”

(1)读图说出钢铁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污染:()、()、()(2)从工业布局类型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属于()型;我国上海的宝山钢铁工业属于()型。(3)目前钢铁工业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措施有(选填符合题意的三个选项的序号)。()①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②减少排放废弃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③进行废弃物再利用④大幅度增加钢铁替代品(4)可持续发展包括()、()、()的可持续发展。四、非选择题(5题)25.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的日期是_________B点的节气(北半球)是_________,C点的季节(北半球)是_______,D点的日期是________。(2)当地球由B运行到C的过程中,其极昼范围由_________向_________逐渐扩大。(3)当地球由A运行到B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是_________(4)当地球由D运行到A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由_________同_________逐渐移向_________(5)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时,地球正处在轨道上的_________位置,收割小麦时正处在_________位置。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材料一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见图9),有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之称。丰水期,吃水4米左右的船只可以通过河流到达湖区周围地区,水运便捷。材料二雨季(6~10月)来临时,湄公河水位上涨,河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洞里萨湖,湖泊水深可达10米,湖面超过1万平方千米;旱季(11~5月),湖泊水深约1米,湖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湄公河。(1)指出洞里萨湖地区适合通航的时间,并说明原因。(6分)(2)分析沿湖的民居以高架木屋为主的原因。(5分)(3)归纳洞里萨湖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27.读沿40°N亚欧大陆的1月和7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及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降水量比B地少的原因是什么?(2)图中各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原因是什么?(3)C地所在的半球是_____(填东或西)半球。B地所在的国家是_____,其发展工业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什么?28.材料很显然,《辛丑条约》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屈辱的奴役性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列强进一步获取了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更多权益,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人民敲诈勒索外,还重新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它们的在华代理人。清政府也彻底投降帝国主义,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并公开保证永远禁止中国官民成立任何反帝组织和坚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概述《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29.读太阳光照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所示为________半球俯视图,此时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________、纬度为________。(3)A、B、C三点比较,白昼最长的是______;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4)此日,北京时间为______点;北京的气候特点是______。五、问答题(2题)30.读长江中下游图和美国五大湖地区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___;五大湖地区__________。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__________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五大湖周围属__________农业带。

(3)两地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共同之处是(至少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城市)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31.简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政治、军事背景及会议的主要内容,并评述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C本题旨在帮助考生掌握17世纪英国革命的特点,即资产阶级是和新贵族结成同盟,共同掀起反对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革命.掌握了这一点.对英国革命的方式、过程以及结局也就容易理解了.这道题有一定难度,解答时可采用排除法:首先可排除选项A,因为17世纪英国还没有形成工人阶级;根据同样道理,选项B也可以被排除;选项D所指新贵族和自耕农都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17世纪英国革命是一场推翻封建王朝,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资产阶级革命,因此这场革命的领导者应该是当时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这样选项D也可以被排除;选项C是正确选择,由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不足以同斯图亚特王朝抗衡,因此他们与新贵族结成了同盟.

2.B由于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极点,位于极地附近的大洲和大洋所跨经度最广。

3.A【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18世纪中期的最大殖民帝国。【应试指导】由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早,资产阶级在17世纪后期就确立了在国内的统治地位、优越的海上地理位置、很早就积极开展海上活动等因素.英国在打败荷兰和法国以后,逐步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的地位:

4.C本题是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考查.人类的经济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如填海造田、修建水库、修筑梯田和城乡建设等;另一方面,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导致环境失调,如在长江中下游围湖造田,降低湖泊对河流洪水的调蓄能力.

5.C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历史基本知识和概念的认知能力。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文章,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的重要讲话。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相关的历史知识、概念不能混淆。

6.D

7.B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黑兰会议的内容。为商讨加速战争进程和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举行会晤。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决定于1944年5月在法国南部诺曼底实施登陆作战。

8.B本题主要考查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特点的认识,这场危机从传播速度、破坏性、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上,在当时都是空前的。因此,A、C、D三项中对其在某一项上的限制都与本次危机的特点不相符。

9.D

10.AB项是清政府于1864年在台湾设立,C项是元朝管辖西藏地区事务和宗教事务的中央机构。D项是清政府管理少数民族的中央机构;

11.A科举制度创立于隋,盛行于唐,发展于宋,衰亡于明清,是一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并与君主专制统治相适应的选官制度,同时也是一种与教育紧密相连的考试制度。

12.B

13.B

14.A本题考查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需要对我国著名旅游景点的空间位置进行储备,比较容易选择。

15.C本题考查的是亚洲主要河流的流程状况。湄公河自中国青海省发源,向南流经中南半岛的多个东南亚国家,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16.C

17.B①建立了张楚农民政权,②没有建立政权,③建立了大齐农民政权,④建立了大顺农民政权.

18.AA项的工业总产值在19世纪中期为世界第四位,1894年上升到第一位.B项在19世纪末期上升到第二位,D项由19世纪中期的第一位下降到19世纪末期的第三位.

19.C

20.C21.(1)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度源于努尔哈赤晚期设立的五大臣议政王佐理国事制度,后发展为清王朝宗室贵族中的王与八旗固山额真、议政大臣共同议政的形式。(3分)(2)清朝初期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做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4分)(3)康熙时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年间设立了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索性被撤销。(4分)22.(1)孟子的主要思想:“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这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大部分内容源于民本思想。(6分)(2)韩非子的主要思想:韩非子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对于民众,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对于政治,韩非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6分)23.(1)甘肃四川重庆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简称也可)(2)气候干旱(3)地处黄土高原根据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面积图和图例可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地区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主要有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和重庆市;地处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干旱为主,降水稀少。陕西省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的原因是地处黄土高原,这里的黄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贫乏,并且夏季暴雨集中,降水强度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24.(1)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2)煤铁复合体临海(3)①②③(4)经济社会生态本题以钢铁工业生产为背景,考查有关工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工业生产会产生“三废”,就钢铁工业来讲,主要会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同时也会产生噪声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工业布局有三种类型,即“煤铁复合体型”“临海型”和“临空型”。德国的鲁尔区、美国的五大湖区均属“煤铁复合体型”;我国上海的宝钢属于“临海型”;一些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属于“临空型”,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等。25.(1)12月22日前后;春分;夏季;9月23日前后(2)北极;北极圈(3)由A到近日点时渐快,由近日点到B时渐慢(4)赤道;南;南回归线(5)DC(每空1分)【解题指要】本题是对地球公转运动的考查.解答该题的思路有三条:第一,掌握本图中A、B、C、D四处所代表的-1期、书气和这四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第二,掌握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近日点和远日点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第三,掌握地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问中,A点的地球北极背向太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为12月220前后,即冬至日。据地球公转方向和季节变化顺序,B点为春分曰,c点的季节是夏季。D点是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2)闻中,地球运动由B到C,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向北回归线。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在不断扩大。(3)问中,已知A点为12月22日。近日点的日期是1月初。根据地球公转角速度在近日点附近变快,在远口点附近变慢的规律’所以,由A到近日点时地球公转角速度渐。由近日点到B时地球公转角速度渐慢。(4)问中地球运行由D到A,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5)问中,华北平原种植小麦在9月下旬,收割小麦的时间在6月,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分别是D和C。26.(1)洞庭湖适合通航的时间为6~10月。对于内河航运,首先要考虑水深条件是否能顺利通航。由材料可知,这里属于东南亚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湖泊水深季节变化大,河道水深也会有季节变化。所以通航最佳时间应在雨季,河道水深的时间。洞里萨湖位于北半球,雨季在6~10月,河流水量大,是通航的最佳时间。(6分)(2)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相连,雨季,洞里萨湖水位可上涨10米,湖面超过1万平方千米;旱季,洞里萨湖水深约1米。这样就导致流域内居民受到湖水上涨的影响,居民以高架木屋为主,适应湖水涨落,利于搬迁。(5分)(3)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夏季降水丰富;土壤肥沃;临近水源,灌溉条件良好。(6分)27.【答案】(1)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2)CC位于大陆西岸,受海洋影响大。(3)东日本有利的自然条件:多优良港湾。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科技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解析】根据题设,此题考查亚欧大陆的气温、降水等相关知识,结合图中所给的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分析解答相关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位于大陆的内部,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而使当地降水量少。(2)根据1月和7月气温变化曲线,可计算出各地的气温年较差,得出C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小,其影响因素是C地位于大陆西岸,在40°N地区受盛行西风的影响,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气温年较差小。(3)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20°W以东至160°E为东半球,C地在此范围内。据经纬度可判断B地属于日本,日本是亚欧大陆东岸的岛国,发展经济的优势是多优良海港,技术先进,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28.巨额赔款严重摧残了中国社会经济,加深了人民的苦难;(4分)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和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中国领土主权和国防能力受到严重损害;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4分)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4分)29.(1)北622(2)45°E23°26′N(3)CA(4)17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