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重难突破】重难点01教材补遗“求同存异”方针(1)同:中国和亚非国家都曾遭受殖民统治;都面临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要求加强团结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2)异:中国和亚非一些国家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3)“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重难点02[特别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特征(1)包容性: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2)平等性: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开放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4)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重难点03[唯物史观]辩证地认识中美关系的三个阶段及其规律(1)三个阶段及其成因①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孤立和反对中国。原因是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矛盾,美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安②20世纪70年代初至1979年:美国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原因是国家利益的需要,这一时期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为抗衡苏联,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③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特别是美国在售台武器等问题上双方矛盾突出。原因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政策,坚持“冷战”思维,企图遏制中国。(2)规律性认识①国家利益与国家性质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其中国家利益又起决定性作用。②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③外交政策服务于国家核心任务的需要,需伴随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强化训练】1.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由此可知该外交原则的提出A.引申和发展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C.推断中苏两国建立了同盟关系 D.是对美苏争霸时代主题的积极响应2.(2021年浙江高考6月)2005年1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堪称中非合作典范的中非峰会在北京召开。与会领导人郑重宣示,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回顾历史,下列项中,体现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的史实有①1954年,日内瓦协议达成,结束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非洲民族独立国家掀起建交高潮③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的不结盟运动诞生④阿尔及利亚等国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呈现出“介”字型布局。“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这反映出当代我国外交A.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 B.侧重与西方国家的沟通C.对不结盟政策有所调整 D.凸显经济合作的重要性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周恩来总理在20世纪50年代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强调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一外交原则的提出A.大背景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B.促进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健康发展C.说明了“一边倒”的外交结束 D.体现了新中国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5.下表反映了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A.“一边倒”成效显著 B.加入了不结盟运动C.冲破美国的遏制政策 D.中国实力显著提高6.“在西方主导的旧有世界体系中被边缘化的非洲,却在中国外交领域一直占据着一个核心的位置。许多时候,中非关系都是撬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一个支点,对当代中国外交关系的改善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实有不可替代之作用。”下列选项能够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建国后冲破外交孤立 B.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C.70年代打破外交僵局 D.26届联大否决“双重代表权案”7.易中天《中国梦》说“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中国梦”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有: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国家加强对经济的计划干预④加入WTO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8.外交理念是外交战略和政策的灵魂,是指导外交实践的指南。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据此可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时期外交理念A..外交政策体现意识形态色彩 B.外交逐渐丧失自身的独立性C.外交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 D.外交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9.1949—1978年,中国外交呈现的特点是结盟外交、斗争外交、革命外交。1978—2012年,合作外交、融入外交、和平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三个关键词。中国外交策略改变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匙C.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10.《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和平共处11.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的熊猫外交主要发生在与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中。中国在1972年将熊猫赠送给美国,1973年赠送给法国,1974年赠送给英国,1975年赠送给墨西哥,1978年赠送给西班牙。这反映了A.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B.改革开放提升了中国国力C.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变化 D.与中国结盟成为世界潮流12.(2020•海南高考真题)1949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A.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B.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C.如何处理好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D.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13.(2019•江苏高考真题)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14.2001年6月,中俄等六国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同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会议。这表明中国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B.积极推进区域合作C.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D.奉行睦邻友好政策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不搞同盟、不搞对抗,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界,积极编织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几乎涵盖了所有国家和地区。这说明,当今中国A.专注于实现睦邻友好 B.意在塑造不结盟形象C.致力于发展多边外交 D.坚持了独立自主原则16.2010年9月,针对日本在钓鱼岛挑起的事端,中国提出警告,展开对话,避免冲突;在原则问题上,中国恪守底线,最终通过坚决的外交斗争,维护了主权尊严。这体现了新时期我国的外交风格是A.尚和但独立 B.大度又诚信 C.理性而敢为 D.谨慎且勇决17.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已向150多个国家和9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2020年5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宣布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与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这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A.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关系 B.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C.坚持多边主义开展全方位外交 D.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8.(2021•全国)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其趋势表明中国A.通过日内瓦会议步入世界舞台 B.因朝鲜战争与西方关系恶化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D.在内政外交上呈现出新姿态19.1950年1月,中国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决定帮助越盟反抗法国侵略;1950年11月,法军配合美军进攻中国人民志愿军;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这体现了A.法国经济实力不断削弱 B.冷战背景下中法两国的现实需要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调整 D.中法两国意识形态对抗逐渐消失20.(2021•全国)《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30年来,中国军队累计派出官兵4万多人次,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16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30年来,中国军队先后与90多个国家、2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了合作与交流,这反映了我国的外交特点是A.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外交活动 B.实施改革开放、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坚持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根据50年代这一时间信息,并结合材料“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可以看出其体现的是50年代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界限,是我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排除B;求同存异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后才提出的,排除A;中苏同盟在这之前已经建立,排除C;“积极响应”不符合史实,排除D。2.【答案】C【解析】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没体现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故①错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非洲民族独立国家掀起建交高潮,是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的体现,故②正确;不结盟运动(亚非拉)诞生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没体现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故③错误;阿尔及利亚等国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的体现,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介”字型布局中的“一带”“一路”“两廊”均以“经济”一词命名,这体现了强烈的“经济”意味,D项正确;当代中国外交谋求的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不仅仅是地区性和平,排除A项;根据“介”字型布局可知,当代中国外交侧重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代中国外交仍然坚持不结盟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4.【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最提出于1953年,此时大背景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故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的工业化没有直接的关系,故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但是并不能代表中国“一边倒”的外交结束,在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5.【答案】C【解析】【详解】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此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据不断增多,反映出了中国冲破了美国的遏制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出一边倒,排除A;B项不符合史实,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排除B;从材料看不出中国实力显著提高,排除D。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非关系都是撬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一个支点”,突出了中非关系对改善中国外交环境的作用,建国后冲破外交孤立,主要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故A项错误;参加日内华会议主要和西方国家协商解决印度支那问题,故B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推动70年代中国打破外交僵局,故C项错误;在一些非洲国家支持下,26届联大否决“双重代表权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选D项。7.【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中国梦”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对外积极融入世界,如加入WTO(世贸组织),故C项正确;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排除③,故AB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8.【答案】D【解析】【详解】21世纪,中国的“和谐世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彰显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故选D;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外交逐步超越意识形态的束缚,排除A;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排除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9.【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意识形态影响国家内政外交,因此出现了“结盟外交”“斗争外交”“革命外交”等,而1978年之后,国家工作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上来,坚持改革开放,因此在外交上更加强调合作、和平,选项C正确;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与材料中外交转变时间不符,排除A;和平与发展是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判断,这一判断会影响我国外交,当时不构成主要原因,排除B;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10.【答案】A【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中国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故选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在此基础上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指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B、C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可能出现在1949年颁布的《共同纲领》,排除D。11.【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中国的熊猫外交突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范围,开始面向资本主义国家,这说明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再局限于意识形态,外交政策发生变化,故选C项;熊猫外交只能说明中国的外交对象,不能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排除A项;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以后,排除B项;中国向这些国家赠送熊猫,但这些国家并没有与中国结盟,排除D项。故选C项。12.【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旧中国同列强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而是在新的、平等的基础上同西方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回答的问题是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B正确;A是一边倒回答的问题,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D是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回答的问题,排除。故选B。1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因此中美关系缓和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重返联合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对峙的格局,不能说改变,A选项排除。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基本矛盾基本消除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70年代中国遭受文革危害,没有强大到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D选项排除。14.【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中国积极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成立上合组织,说明的是中国积极推进区域合作,谋求共同发展,B正确;亚太经合组织中有发达国家,A排除;C错在主导,排除;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不都是中国的近邻,睦邻友好的说法错误,D排除。故选B。1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伙伴关系”“涵盖了所有国家和地区”说明,中国在新时期对外积极推行多边外交,所以选择C;材料中所体现的并不都是睦邻友好,一些国家与中国并不是邻居,排除A;B项不是中国的意图,排除B;新中国一开始就坚持独立自主,排除D。16.【答案】C【解析】根据“中国提出警告,展开对话,避免冲突”可得出体现了理性,根据“最终通过坚决的外交斗争,维护了主权尊严”可得出反映了敢为。故C项正确;AB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17.【答案】C【解析】根据“2020年5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宣布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与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可得出反映了中国在全球化的形势之下,坚持多边主义开展全方位外交的策略,C项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市级名校初三第一次阶段性过关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力学二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市蓟县邦均中学2025届高三5月联合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上海电机学院《水利工程施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4-2025学年高考全国卷24省1月联考乙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 天府新区航空职业学院《土壤污染与生态修复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金庸小说欣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初三年级第二学期英语试题周练一(含附加题)含答案
- 商丘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福建省新高三第二轮复习质量检测试题历史试题含解析
- 创意活动策划方案及执行流程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五单元:走近大国工匠(一)展示国家工程-了解工匠贡献【课件】
- 回转窑车间培训教材幻灯片资料
- 管理咨询行业企业战略规划与咨询服务方案
- 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技术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 2024版儿科教学查房教案模板()
- 2024-2024年上海市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4扩张性心肌病研究报告
- 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课件
- 202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计划(五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