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3课短诗五首月夜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作者介绍
沈尹默(1883-1971),浙江吴兴人。我国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早年游学日本,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
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荐,曾出任河北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民国32年,因不满政府遏制学生运动、开除学生,毅然辞职,南下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抗战开始,应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之邀,去重庆任监察院委员,曾弹劾孔祥熙未遂,不满政府之腐败,胜利后即辞职,居上海,以鬻字为生,自甘清贫。
49年后,他先后参加了上海市政协、市博物馆、市文管会、中国画院、市文联、市文史馆的工作,亲自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尤其对中国书法艺术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主席他的工作和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全诗仅四行,却清晰地勾勒出一幅和谐统一的“月夜”场景:霜风,月光,高树和“我”。四种物象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耐人寻味,前两种物象深广幽远,构成全诗的背景。后两种物象具体突出,构成整个场景的焦点。文本解读
“我”与“一株顶高的树”并立,把人与树置于同等地位。想一想,一个人在清幽寒冷的月夜在山林中与树相伴,是怎样一幅画面?但是,诗人没有流露出丝毫落寞的情怀,却于淡淡的孤独中透露出某种遗世独立的淡定从容。“却没有靠着”一句,进一步强化了彼此的独立、完整和自足。
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应和了五四时期追个体独立与解放的时代风潮。形式上,每句以虚词“着”字结尾,显示了某种坚韧与执著,与主题相得益彰。《月夜》是新文学诞生后的首批成果之一。“在中国新诗史上,算是一首散文诗”,且“具新诗的美德”,“其妙处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康白情)。孙玉石将《月夜》诠释为“觉醒了的一代人的声音”,并详细分析了此诗所寄寓的“人格独立的情怀”;他还将此诗推为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的先声,认为“它透露了萌芽形态的象征主义新诗诞生的信息”。讨论会1.从主客对应的角度谈谈该诗中客观环境与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理工大学《形体与舞蹈IV》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农林学院《面向对象应用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工建筑物(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文理学院《模拟电子技术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燕山大学《英语4》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宿州航空职业学院《结构检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数据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夏令营合作合同协议
- 工程人工承包合同
- 养老院聘用合同书
- 国开(浙江)2024年秋《中国建筑史(本)》形考作业1-4答案
- 糖尿病小讲课尹以丽护理病历临床病案
- 《 人脸识别技术的隐私威胁研究》范文
-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我们的衣食之源 课件
- DB34∕T 3791-2021 智慧药房验收规范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练习题带括号填空135
- 阿里巴巴操作手册
- 专利挖掘课件
-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2024年甘肃省定西市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高速公路路网数字底座研究与建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