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二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式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之为()

A.近因效用

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

3.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根本()。

A.目标B.内容C.途径D.动力

4.“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5.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

A.永恒性B.历史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

6.教学的特殊形式是()。

A.现场教学B.复式教学C.个别指导D.小组教学

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哪一种需要看作最高层次的需要?()。

A.尊重B.爱和归属C.自我实现D.安全

8.在头脑小确定行事物间的异同点和关系的思维过程是()

A.比较

B.分析

C.系统化

D.抽象

9.注意转移比较困难的情况是()

A.事先有注意转移的信号B.后续的活动吸引力大C.先前的活动吸引力大D.后续的活动意义重大

10.

4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包括三层涵义:学生具有和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和学生具有()

11.20.王明想象力丰富,观察敏锐,思维灵活,这表现了他的()

A.知识

B.技能

C.能力

D.思维

12.在德育工作中,要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这主要遵循的德育原则是()。A.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C.知行统一的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3.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A.A.教育目的B.教育任务C.教育规律D.教育原则

14.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活动方式是()。

A.动作技能B.智力技能C.练习D.能力

15.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是()。

A.教育目的B.课程计划C.课程目标D.课程标准

16.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

A.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B.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

C.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

D.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17.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条件是()。

A.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B.无异常行动C.无心理疾病D.人体各系统发育良好

18.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指()。

A.性格B.气质C.能力D.意志19.《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A.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

20.在“三结合”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自我教育D.社会教育二、填空题(20题)21.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22.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23.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24.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25.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26.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27.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28.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29.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30.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31.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32.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33.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34.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35.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36.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7.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38.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39.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40.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5题)41.教育功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42.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3.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44.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45.简述教师的专业素质。

四、论述题(5题)46.如何运用感知规律进行教学?47.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48.试述我国新课程设置的特点。

49.试述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50.在近代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而知识的传授则无关紧要。试用某一教学规律对该观点进行分析。五、辨析题(5题)51.百分制记分法是目前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记分方法,它也是唯一的成绩评定方法。52.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不存在着差异。

53.教育决定人的发展。

54.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教育性。

55.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学生,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

参考答案

1.A

2.BB

[解析]首因效应的概念是此题考查的关键,是指与人接触时,首先反应的信息,对形成人的印象起作用;最后的信息对形成人的印象所起作用叫近因效应。

3.D

4.C“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生长”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两个教育主张,他的其他的经验主张也需要掌握,如“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和“教育无目的”等。在教育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流派: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美国教育家杜威。他们都强调“三个中心”,但内容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或“间接经验为中心”)和“课堂中心”;而杜威强调“学生中心”(或“直接经验为中心”)、“活动中心”,其中,杜威的“做中学”必须记住。

5.A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只要存在人类社会,教育就存在。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的职能决定的。

6.B

7.C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通过研究,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8.AA

[解析]根据其概念便可知,B分析是指人脑把事物或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属性的思维过程。C系统化是指人脑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的事物,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D抽象是指人脑把各种对象或现象间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提取出来,并非本质属性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而A的概念就是,人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来确定它们之间相同与相异及其关系,所以答案应选A。

9.C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人主动把注意从一种活动或对象,转移指向另一种活动或对象上去的特性。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1)原有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如果原有活动中注意的紧张度较高,前后活动的关系较小,或人们沉浸和依恋着原有活动,注意的转移就困难、缓慢;反之,注意的转移就比较迅速。(2)新的事物的性质与意义。新的刺激对象活动的趣味性与吸引力越强,注意的转移速度就越快;反之,注意的转移速度就慢。(3)事先是否具有转移注意的信号。转移之前如果能有一定的信号刺激,转移者就会有相应的心理准备,这样注意转移的速度就快;反之,就慢。A、B、D三项属于注意转移比较容易的情况,故本题选C项。

10.A

11.CC

[解析]本题题干内容反映的就是能力的组成成分。

12.D该题较为灵活,要求考生对四个选项(即德育原则)都理解,显然答案是D。

13.A

14.A

15.D

16.D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有:(1)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2)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3)要理解和尊重孩子;(4)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其中,理解和尊重孩子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17.C

18.B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现在心理学一般认为,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19.D该题考查的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的时间,是在1985年。

20.B

21.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22.生活化生活化

23.社会知识社会知识24.识记保持

25.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2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7.强化强化

28.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29.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30.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31.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32.社会家庭33.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34.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35.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6.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37.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38.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

39.制度文化40.概念,判断,推理41.(1)从作用的对象划分,可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从作用的方向划分,可分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从作用呈现形式划分,可分为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42.(1)中小学在德育认识上存在以下偏差:一是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使德育蜕化为政治,窄化了德育的功能;二是把德育等同于理想教育,排斥德育的现实取向,导致了德育脱离现实的倾向;三是把德育等同于集体主义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把德育等同于知识教育,德育成了应付考试的一门课程。(2)在德育工作中存在功利主义倾向,过于重视思想、政治和道德知识,注重书本教育、口头说教,忽视实践锻炼,启发自觉,不注重道德主体的养成等问题。(3)在德育管理中的主观主义倾向,习惯自上而下发号施令,忽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43.(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3)专业能力的提高。

(4)自我的形成。

44.(1)理解支持原则。(2)保密原则。(3)耐心倾听原则。(4)疏导原则。(5)促进成长原则。(6)预防原则。(7)细致询问原则。

45.(1)职业道德素养:

①爱岗敬业。

②热爱学生。

③团结协作。

④为人师表。

(2)知识素质

①比较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

②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质

①语言表达能力。

②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③教育和管理班集体。

④自我反思能力。46.(1)直观教学的合理应用。三种常见的直观教学形式根据各自的优缺点合理结合选用。(2)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①根据被感知事物的强度律,教师讲述的音量要适度,板书字迹、直观教具和图表大小要适当,要保证教室里的充足光线。②根据同一感觉相互对比的规律。教师讲课要注意扩大差别,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感知。③根据感觉适应的规律。教师讲课的语调要抑扬顿挫。根据需要,灵活变换教学方式方法。④根据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教学要发挥各种分析器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耳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⑤根据长期实践活动对感受性变化和影响的规律,教师应加强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使教师的感受性得到相应提高。⑥根据知觉具有选择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教学中要重视扩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以利于学生选择,获得清晰的感知效果。板书要注意间隔,合理布局,讲课或朗读要注意正确停顿和间歇,把零碎的材料和内容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便于学生整体知觉。⑦根据知觉具有理解性和恒常性的特点,教学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上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要善于利用恒常性(心理定势)在解决问题和对待学生时的积极作用。防止消极作用。(3)提高师生双方的社会知觉能力。即正确对待第一印象,避免“晕轮”效应,防止“刻板印象”。47.(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48.在课程结构方面,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2)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3)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4)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5)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9.(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发展的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50.(1)该观点是错误的。

(2)因为它违背了“教学过程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3)该规律认为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两者是相统一、相一致的;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所以重视思维形式的发展,忽视知识的传授是错误的。

该题属于案例分析题,在论述题中属于难度最大的一种题型。解题的思路是:首先,考生要分析题目,确立应该运用哪条教学规律进行分析。题目谈的是思维形式与知识的关系,而思维形式实质上属于智力的范围,故题目谈的是智力与知识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