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缺铁性贫血
Irondeficientanemia(IDA)缺铁性贫血
Irondeficientanemia(1第三章缺铁性贫血(IDA)1.掌握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掌握本病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措施。2.熟悉铁的代谢。3.了解本病的发病情况及其预防。第三章缺铁性贫血(IDA)1.掌握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实2定义: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包括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内)消耗殆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可分为三个阶段:1、缺铁阶段;(贮存铁耗尽ID)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阶段;(IDE)3、缺铁性贫血阶段;(IDA)定义: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包括骨髓、3缺铁的演变贮存铁血清铁血红蛋白铁正常早期晚期缺铁的演变贮存铁血清铁血红蛋白铁正常早期晚期4流行病学情况:IDA是全世界最为流行的贫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生育期女性和婴幼儿最为多见,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成年男性为10%、女性为20%、孕妇为40%、儿童达50%。流行病学情况:5国内上海地区调查:1、6个月~2岁婴幼儿:为75~82.5%(33.8~45.7%);2、妊娠3个月以上的妇女:66.7%(19.3);3、育年妇女43.3%((11.4);4、10~17岁青少年13.2%(9.8)。国内上海地区调查:6血红蛋白模式图4珠蛋白链Fe2+Fe2+Fe2+Fe2+4血红素幼红细胞血红蛋白模式图4珠蛋白链Fe2+Fe2+Fe2+Fe2+4血71.来源与吸收来源:外源性:主要有食物供给(1~2mg/天)内源性:RBC衰亡后释放的铁80%又重新参与铁代谢,每天提供的铁可达20~25mg吸收部位:主要是在十二指肠及空肠的上段。1.来源与吸收8铁代谢铁的运转
食物肠上皮血液流通铁吸收进入其它幼红细胞转运成熟红细胞铁代谢铁的运转食肠血流通铁吸收进入其幼红细胞转运成熟红细9一铁代谢2.总铁及分布:总铁:成男3~5g(50~55mg/kg)女性2~3g(35~40mg/kg)分布:人体各个组织均含铁,但以下列组织居多Hb:占总铁2/3(67%)MHb:15%细胞内酶铁:3~4mg(1~2%)转运铁:3~4mg(1~2%)贮存铁:男性1000mg女性300~400mg一铁代谢2.总铁及分布:10铁的分布贮存铁27%血红蛋白铁67%血清铁(流通铁)<1%其它5%铁的分布动用铁贮存铁铁的分布贮存铁27%血红蛋白铁67%血清铁11铁的运转1Fe3+Fe3+转铁蛋白转铁蛋白Fe3+Fe3+幼红细胞转铁蛋白受体转铁蛋白Fe3+Fe3+铁的运转1Fe3+Fe3+转铁转铁Fe3+Fe3+幼红细12铁的转运通过转铁蛋白实现:每一转铁蛋白结合一个或二个三价铁离子,从肝细胞和肠粘膜上皮细胞等处把铁运送给骨髓幼红细胞,结合铁的转铁蛋白与幼红细胞表面的转蛋白受体(TfR)结合,通过胞饮作用进入细胞内再还原成二价铁并与转铁蛋白分离供细胞利用。铁的转运通过转铁蛋白实现:133.铁的运输:总铁结合力:能够与血清铁相结合的运铁蛋白(β1-G)总量正常值:男性:2490~3870µg/L女性:2040~4290µg/L
3.铁的运输:14铁的运转2转铁蛋白Fe3+Fe3+转铁蛋白饱和度=
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总铁结合力血清铁铁的运转2转铁Fe3+Fe3+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154.铁的储存:铁储存的形式: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铁储存的部位:肝、脾,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中。储存铁和动用铁保持一定动态平衡。(含铁血黄素为变性聚合的铁蛋白、水溶性、显微镜下呈金黄色折光颗粒。铁蛋白是氢氧化铁磷酸物与去铁蛋白结合物)4.铁的储存:165.铁的排泄:正常成人排铁量极少,量约0.5-1mg.主要通过肠粘膜脱落细胞随粪便排泄。少量通过尿、汗液及乳汁排泄。5.铁的排泄:176.生理需要量:婴幼儿:0.6~1mg/d青少年:1~2mg/d经期妇女:2mg/d孕妇:>2.5mg/d成男及绝经女性:0.5~1mg/d6.生理需要量:18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人体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新生儿及婴幼儿妊娠,尤其是多胎妊娠女性哺乳期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92.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溃疡病、痔疮、钩虫病、经期血量过多、慢性血管内溶血。反复多次献血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2.丢失过多203.吸收障碍:胃亚全切除游离胃酸减少: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Crohn病3.吸收障碍:21(二)机制1、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贮存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贮存铁降低、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的转铁蛋白升高、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时,转铁蛋白受体脱落进入血液成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二)机制1、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贮存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222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1)红细胞内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成为血红素→游离原卟啉(FEP)在红细胞内升高或与锌原子结合成为锌原卟啉(ZPP)→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等。(2)粒细胞或血小板生成的影响。2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233缺铁对组织代谢的影响(1)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MAO)_→多巴胺(DA)、5-羟色胺(5-HT)代谢障碍—→DA、5-HT堆积→神经递质降解障碍,从而产生神经及精神行为方面异常(2)上皮蛋白质角化变性,胃酸分泌减少等。3缺铁对组织代谢的影响24三临床表现1缺铁原发疾病的表现:消化性溃疡、痔疮等2贫血共有的临床表现:乏力、头晕、耳鸣、心悸、纳差等3组织缺铁的表现:4体征:眼睑苍白、唇色淡、甲床苍白三临床表现1缺铁原发疾病的表现:消化性溃疡、痔疮等25舌炎、嘴角炎反甲、毛发脱落、缺铁性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征)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异食癖(pica)、烦躁易怒、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舌炎、嘴角炎26四实验室检查1血象:典型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7pg;MCHC<32%)Ret正常或升高,WBC\PLT正常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四实验室检查1血象:27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正常红细胞IDA红细胞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正常红细胞IDA红细胞28缺铁性贫血-课件729骨髓象:(1)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2)核老浆幼:核染色质致密,胞浆少,边缘不整齐(3)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减少或消失,细胞内铁(铁粒幼红细胞)减少,一般低于15%有诊断意义。骨髓象:30骨髓象:幼红细胞呈“老核幼浆”现象骨髓象:幼红细胞呈“老核幼浆”现象31缺铁性贫血-课件732缺铁性贫血-课件733缺铁性贫血-课件7343代谢检查:(1)SI(血清铁)<8.95μmol/L(2)TIBC(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3)转铁蛋白饱和度<15%,sTfR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8mg/L(4)SF(铁蛋白)<12μg/L4红细胞内原卟啉代谢:(1)FEP>0.9μmol/L(全血)(2)FEP/Hb>4.5μg/Hb。3代谢检查:35五诊断(一)缺铁(称潜在性缺铁期,ID)1血清铁蛋白<12µg/L2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铁粒幼红细胞)<15%3SI、Hb、RBC等指标正常五诊断(一)缺铁(称潜在性缺铁期,ID)36(二)缺铁性RBC生成(IDE)1血清铁蛋白<12µg/L2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铁粒幼红细胞)<15%3转铁蛋白饱和度<15%4FEP/Hb>4.5μg/Hb。5Hb、RBC等指标正常(二)缺铁性RBC生成(IDE)37(三)缺铁性贫血(IDA)1血清铁蛋白<12µg/L2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铁粒幼红细胞)<15%3转铁蛋白饱和度<15%4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贫血标准判断):(三)缺铁性贫血(IDA)38(四)病因诊断1病史2实验室检查3特殊检查(四)病因诊断39六鉴别诊断1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家族史;(2)地区性分布;(3)血中可见较多靶形红细胞;(4)血红蛋白电泳异常;(5)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六鉴别诊断1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402慢性病性贫血(1)多数为小细胞低色素或正常细胞性贫血;(2)SI降低、TIBC减低;(3)SF正常或增高、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4)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减少、细胞内铁增加(5)铁代谢异常性贫血2慢性病性贫血413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1)老年人多见;(2)网织红细胞增加,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SF增加、SI增加、TIBC降低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增加;(4)细胞外铁增加、铁粒幼红细胞大于15%。(5)铁利用障碍性贫血3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42七IDA的治疗根除病因,补足贮铁1.病因治疗2.补充铁剂七IDA的治疗根除病因,补足贮铁43首选口服铁剂: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有机铁以右旋糖酐铁为代表。Hb正常后还要补足贮存铁,继续口服3-6月注射铁剂的适应证右旋糖酐铁是最常用的注射铁剂深部肌注,注意过敏反应首选口服铁剂: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有机铁以右旋糖酐铁为代44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高峰在开始用药后5-10天,2周后Hb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铁剂治疗应在Hb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4-6个月,铁蛋白(SF)正常后停药。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45八[预防]与[预后]一、预防: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的预防,重点应放在婴幼儿、青少年儿童和妊娠妇女的营养保健上。二、预后:单纯营养不良易恢复正常,继发于其它疾病者取决于原发病能否根治。八[预防]与[预后]一、预防:46谢谢谢谢47
缺铁性贫血
Irondeficientanemia(IDA)缺铁性贫血
Irondeficientanemia(48第三章缺铁性贫血(IDA)1.掌握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掌握本病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措施。2.熟悉铁的代谢。3.了解本病的发病情况及其预防。第三章缺铁性贫血(IDA)1.掌握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实49定义: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包括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内)消耗殆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可分为三个阶段:1、缺铁阶段;(贮存铁耗尽ID)2、缺铁性红细胞生成阶段;(IDE)3、缺铁性贫血阶段;(IDA)定义: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包括骨髓、50缺铁的演变贮存铁血清铁血红蛋白铁正常早期晚期缺铁的演变贮存铁血清铁血红蛋白铁正常早期晚期51流行病学情况:IDA是全世界最为流行的贫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生育期女性和婴幼儿最为多见,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成年男性为10%、女性为20%、孕妇为40%、儿童达50%。流行病学情况:52国内上海地区调查:1、6个月~2岁婴幼儿:为75~82.5%(33.8~45.7%);2、妊娠3个月以上的妇女:66.7%(19.3);3、育年妇女43.3%((11.4);4、10~17岁青少年13.2%(9.8)。国内上海地区调查:53血红蛋白模式图4珠蛋白链Fe2+Fe2+Fe2+Fe2+4血红素幼红细胞血红蛋白模式图4珠蛋白链Fe2+Fe2+Fe2+Fe2+4血541.来源与吸收来源:外源性:主要有食物供给(1~2mg/天)内源性:RBC衰亡后释放的铁80%又重新参与铁代谢,每天提供的铁可达20~25mg吸收部位:主要是在十二指肠及空肠的上段。1.来源与吸收55铁代谢铁的运转
食物肠上皮血液流通铁吸收进入其它幼红细胞转运成熟红细胞铁代谢铁的运转食肠血流通铁吸收进入其幼红细胞转运成熟红细56一铁代谢2.总铁及分布:总铁:成男3~5g(50~55mg/kg)女性2~3g(35~40mg/kg)分布:人体各个组织均含铁,但以下列组织居多Hb:占总铁2/3(67%)MHb:15%细胞内酶铁:3~4mg(1~2%)转运铁:3~4mg(1~2%)贮存铁:男性1000mg女性300~400mg一铁代谢2.总铁及分布:57铁的分布贮存铁27%血红蛋白铁67%血清铁(流通铁)<1%其它5%铁的分布动用铁贮存铁铁的分布贮存铁27%血红蛋白铁67%血清铁58铁的运转1Fe3+Fe3+转铁蛋白转铁蛋白Fe3+Fe3+幼红细胞转铁蛋白受体转铁蛋白Fe3+Fe3+铁的运转1Fe3+Fe3+转铁转铁Fe3+Fe3+幼红细59铁的转运通过转铁蛋白实现:每一转铁蛋白结合一个或二个三价铁离子,从肝细胞和肠粘膜上皮细胞等处把铁运送给骨髓幼红细胞,结合铁的转铁蛋白与幼红细胞表面的转蛋白受体(TfR)结合,通过胞饮作用进入细胞内再还原成二价铁并与转铁蛋白分离供细胞利用。铁的转运通过转铁蛋白实现:603.铁的运输:总铁结合力:能够与血清铁相结合的运铁蛋白(β1-G)总量正常值:男性:2490~3870µg/L女性:2040~4290µg/L
3.铁的运输:61铁的运转2转铁蛋白Fe3+Fe3+转铁蛋白饱和度=
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总铁结合力血清铁铁的运转2转铁Fe3+Fe3+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624.铁的储存:铁储存的形式: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铁储存的部位:肝、脾,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中。储存铁和动用铁保持一定动态平衡。(含铁血黄素为变性聚合的铁蛋白、水溶性、显微镜下呈金黄色折光颗粒。铁蛋白是氢氧化铁磷酸物与去铁蛋白结合物)4.铁的储存:635.铁的排泄:正常成人排铁量极少,量约0.5-1mg.主要通过肠粘膜脱落细胞随粪便排泄。少量通过尿、汗液及乳汁排泄。5.铁的排泄:646.生理需要量:婴幼儿:0.6~1mg/d青少年:1~2mg/d经期妇女:2mg/d孕妇:>2.5mg/d成男及绝经女性:0.5~1mg/d6.生理需要量:65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人体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新生儿及婴幼儿妊娠,尤其是多胎妊娠女性哺乳期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662.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溃疡病、痔疮、钩虫病、经期血量过多、慢性血管内溶血。反复多次献血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2.丢失过多673.吸收障碍:胃亚全切除游离胃酸减少: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Crohn病3.吸收障碍:68(二)机制1、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贮存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贮存铁降低、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的转铁蛋白升高、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时,转铁蛋白受体脱落进入血液成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二)机制1、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贮存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692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1)红细胞内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成为血红素→游离原卟啉(FEP)在红细胞内升高或与锌原子结合成为锌原卟啉(ZPP)→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等。(2)粒细胞或血小板生成的影响。2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703缺铁对组织代谢的影响(1)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MAO)_→多巴胺(DA)、5-羟色胺(5-HT)代谢障碍—→DA、5-HT堆积→神经递质降解障碍,从而产生神经及精神行为方面异常(2)上皮蛋白质角化变性,胃酸分泌减少等。3缺铁对组织代谢的影响71三临床表现1缺铁原发疾病的表现:消化性溃疡、痔疮等2贫血共有的临床表现:乏力、头晕、耳鸣、心悸、纳差等3组织缺铁的表现:4体征:眼睑苍白、唇色淡、甲床苍白三临床表现1缺铁原发疾病的表现:消化性溃疡、痔疮等72舌炎、嘴角炎反甲、毛发脱落、缺铁性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征)神经、精神系统异常:异食癖(pica)、烦躁易怒、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舌炎、嘴角炎73四实验室检查1血象:典型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7pg;MCHC<32%)Ret正常或升高,WBC\PLT正常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四实验室检查1血象:74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正常红细胞IDA红细胞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正常红细胞IDA红细胞75缺铁性贫血-课件776骨髓象:(1)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2)核老浆幼:核染色质致密,胞浆少,边缘不整齐(3)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减少或消失,细胞内铁(铁粒幼红细胞)减少,一般低于15%有诊断意义。骨髓象:77骨髓象:幼红细胞呈“老核幼浆”现象骨髓象:幼红细胞呈“老核幼浆”现象78缺铁性贫血-课件779缺铁性贫血-课件780缺铁性贫血-课件7813代谢检查:(1)SI(血清铁)<8.95μmol/L(2)TIBC(总铁结合力)>64.44μmol/L(3)转铁蛋白饱和度<15%,sTfR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8mg/L(4)SF(铁蛋白)<12μg/L4红细胞内原卟啉代谢:(1)FEP>0.9μmol/L(全血)(2)FEP/Hb>4.5μg/Hb。3代谢检查:82五诊断(一)缺铁(称潜在性缺铁期,ID)1血清铁蛋白<12µg/L2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铁粒幼红细胞)<15%3SI、Hb、RBC等指标正常五诊断(一)缺铁(称潜在性缺铁期,ID)83(二)缺铁性RBC生成(IDE)1血清铁蛋白<12µg/L2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铁粒幼红细胞)<15%3转铁蛋白饱和度<15%4FEP/Hb>4.5μg/Hb。5Hb、RBC等指标正常(二)缺铁性RBC生成(IDE)84(三)缺铁性贫血(IDA)1血清铁蛋白<12µg/L2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铁粒幼红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伙人合同协议书补充协议》
- 双方调解协议模板大全
- 公司股份合作协议书范本10篇
- 全国赛课一等奖初中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课件
- (2024)商业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一)
- 2023年胺类项目融资计划书
- 《基本透视原理》课件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养老院老人生活设施维护制度
- 养老院老人财务管理制度
- 【项目方案】合同能源托管模式下开展校园综合能源建设方案-中教能研院
- 学校2025元旦假期安全教育宣传课件
- 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活动方案(7篇)
- 功能科提高动态心电图检查人次PDCA
- 语文01-2025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想卷(全解全析)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 电梯维保服务客户满意度提升方案
- 项目经理年度工作总结
- 2024冬至节气的教案
- 【碳足迹报告】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产品碳足迹报告
- 2024公职人员时事政治试题库含答案(综合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