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课件_第1页
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课件_第2页
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课件_第3页
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课件_第4页
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老保障制度研究

1、国际经验

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现状

3、新体制的具体制度的构想

4、社会福利制度的经济影响

养老保障制度研究

1、国际经验

1一、国际经验

1、社会保障制度(SocialSecuritySystem)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并对由多种原因使生存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自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签订的《大西洋宪章》中再次使用该词,随后该词被国际劳工组织接受,也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一、国际经验

22、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至少应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或者国家救济、社会福利、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等几方面的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最为重要,它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所谓社会保险(SocialInsurance),是一种将风险集中而转移给政府服务机构的制度措施。社会保险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强制性

互济性社会性

福利性根据国际劳工局的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险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2、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3老年、残废及遗属保险老年保险是为职工年老力衰、不能再从事工作时实行的保险。残废保险指劳动者因疾病或工作伤害成为残废,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而中断劳动收入时,由保险机构给付年金或一次性救济金,以维持本人及家属的生活。疾病与生育保险

疾病保险指对被保险人因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医疗费用予以补偿,以保障其生活。生育保险是国家对被保险的女职工,因生育不能工作带来的经济上损失的补偿,以保障其生活。工伤保险指对被保险人在工作时间内执行职务时所受伤害给予的补偿。伤害包括工业伤害、职业病伤害两种。失业保险指对被保险人因失业而失去生活来源所付的津贴,以保障其生活。领取失业津贴只限于非自愿失业工人,而且失业工人在领取津贴前必须去职业介绍所登记。老年、残废及遗属保险老年保险是为职工年老力衰、不能再从事43、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

现代由国家强制举办的社会保险制度萌芽于自由资本主义末期,成型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保险制度日趋完善。依据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享受条件、保障水平、基金来源及管理机构等内容的不同,世界各国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初形成的社会保险制度大体可分为四种模式:

“自保公助”型社会保险模式这一模式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这一模式也可称作市场经济国家模式。从20世纪70年代后,这一模式通过改革对不同的社会成员选用不同的保险标准,并以劳动者为核心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强调劳动者个人在社会保险方面的责任;

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5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即个人和雇主投保,国家资助;强调劳动者权利与义务对等,社会保险缴费多少与个人收入情况相联系。社会保险缴费中只记录个人缴费情况,不建立以给付为目的的个人帐户,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间调剂使用,充分体现互助互济、风险共担的原则;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制为主,社会保险制度中长期项目代际转移方式运行,即长期项目当期所须资金主要由在职职工和雇主分摊缴纳保险费。

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即个人和雇主投保61、美国模式

在美国逐步形成了政府养老金(第一支柱)、职业养老金(第二支柱)和个人储蓄养老金(第三支柱)在内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政府养老金(第一支柱)-称为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开始于1935年《社会保障法》。1939年增加了遗属保障的内容,1959年又增加了残疾保障的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若干法律修正案的实施,如政府公务员及铁路工人各自独立的养老金计划(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于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案)陆续并入第一支柱,基本覆盖了全部就业人口。1、美国模式7

美国政府强制性养老金计划(第一支柱)——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其特点,

1)筹资为专项的社会保障税(SocialSecurity

Tax)或(PayrollTax)实行现收现付模式(Pay-as-you-go),并形成专门的社会保障预算。政府财政要为该体系提供最终担保。2)联邦政府统一管理

-具体主管部门为联邦政府的社会保障署,下设10个由社会保障署垂直领导的局和6个服务中心和1个鉴定中心。全国具体从事社会保障税缴纳情况记录、受益资格认定、咨询以及资金发放的直接服务机构有1000多家。

8社会保障预算为联邦政府的专门预算,单独管理。组织与经办体系的管理费用包括雇员工资,均来自从该体系税收收入提取的管理费。2000年,全部管理费用占当年社会保障税总收入的0.6%。3)社会保障税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

2001年,法定税率(税率有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为雇员工资的15.2%,雇主和雇员分别缴纳雇员工资的7.6%。同时,2001年的法定最高纳税基数为每年8.04万美元,超出部分将不再缴纳社会保障税。由于这一体系也包括自雇佣人员,他们既是雇主又是雇员,故缴税时有某种退税的优惠政策。社会保障预算为联邦政府的专门预算,单独管理。组织与经办体94)有比较严格的受益资格与条件规定

受益资格与条件包括年龄和纳税贡献。这一体系的养老金给付分为5项:退休金、退休者配偶给付、18岁以下未婚子女给付、未婚残障子女给付、抚养16岁以下子女的配偶给付。其中领取退休年金者即完全被保险人,达到正常退休年龄为65岁(若提高正常年龄条款生效,2001年正常退休年龄应为66岁,2022年将提高到67岁)。纳税贡献采用计点方式,无论纳税高低,即每年最多计4个点。能够领取养老金的最少点数为40(即40个季度的保险费),换句话说,4)有比较严格的受益资格与条件规定10最少要有10年的缴费才能在法定退休年龄后领取退休金,这也是遗属获得补贴的基本条件。按2001年规定,纳税基数达到830美元,即实际纳税126.16美元即可获得一个点,全年获得4个点的最低纳税工资为3320美元。残疾人获得补贴的基本纳税贡献条件为缴纳社会保障税满5年。2000年最高档次养老金为每人每月1536美元,最低的为每人每月636美元。体现了贡献与收益挂钩的原则,同时,这一体系也体现了高低收入者之间的转移支付。从替代率看,最低档收入者养老金替代率为56%,最高档收入者养老金替代率26%。最少要有10年的缴费才能在法定退休年龄后领取退休金,这也11

如果受益资格与纳税贡献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显然会有一部分人无法领取有关的养老金,或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无收入来源等,均可享受另一套美国政府的收入援助计划(SSI),即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略低于第一支柱。同时,收入援助计划(SSI)的资金来源来自于政府的一般性税收而非社会保障税。5)这一体系基本覆盖了整个就业人员。

目前全美国对该支柱纳税的人口为1.5亿人。截止到2001年10月,受益人数约为4450万人,其中养老金领取者为2800万人,遗属津贴领取者为870万人,残疾津贴领取者为500万人;另外还有少量的其他受益者。

如果受益资格与纳税贡献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显然会有一部分人126)这一体系一直有比较多的资金积累虽然这一体系实行现收现付制度,但制度设计之初体制内抚养率非常低,随后不断提高,但税率也随之不断提高,形成一定的积累。2000年当年的结余比例为27.5%。结余加投资,到2001年6月底,社会保障税金形成的社会保障信托基金(SocialSecurityTrustFund)累计积累额高达11550亿美元。在管理上,社会保障信托基金扣缴的税金由国内收入署(InternalRevenueServices)收取后入财政部一般性帐户,再依估计拨入各种信托基金,在支付当期给付及行政管理费后,余额全部用以投资联邦政府发行或保证的债券。由于投资受限,80年代平均投资回报率只有4.8%,同期美国私营养老金投资收益率为8%。6)这一体系一直有比较多的资金积累13由于体制抚养率内因老龄化和高龄化不断攀升,预计到2016年将会出现当年收支平衡的年份,随后将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并且赤字将越来越大,必须用积累进行弥补。至2037年,所有累计积累将全部用光。因此,美国各界人事正在探讨未来的对策。虽然克林顿政府和小布什政府都提出由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转变等倡议,但由于争议过大,目前尚无实质性进展。**职业养老金计划——(第二支柱)早在19世纪少数一些大公司和大学就建立了这一计划。1974年,为推动企业职业养老金计划的发展,美国通过了《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EmployeeRetirementIncomeSecurityAct,ERISA》,给予职业养老金计划以税收优惠政策,使之在美国广泛普及。由于体制抚养率内因老龄化和高龄化不断攀升,预计到201614按积累与支付方式不同,职业养老金计划分为给付固定(DBDefinedBenefit)和缴费固定(DCDefinedContribution)两种类型。

给付固定(DB)型,即雇主自愿依雇员达到雇主所规定的条件后,由雇主按照一定标准(如在本机构工作年限以及退休前的工资等指标,按一定的计算公式确定待遇标准)为其雇员提供养老金。受1978年国内税收法(IRC)401(K)条款影响,到1998年,美国69%的雇主为其雇员建立了401(K)计划,即缴费固定(DC)型。即在雇员任职期间,雇主与雇员按个人工资(或利润分成)共同向雇员的个人帐户缴费,划入的部分资金可享受税收优惠,待雇员退休后,帐户中的本金及投资收益作为雇员的养老积蓄。按积累与支付方式不同,职业养老金计划分为给付固定(DB15

给付固定(DB)型投资模式:

即采用基金会模式(按1974年法案,必须是基金制),基金设有代表受益人利益的董事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董事会在行使其作为受托人管理基金的职责时,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选择外部优秀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公司等专门机构进行基金的投资运营,通过外部管理人之间适当的竞争减少代理风险,提高投资回报。针对可能出现的投资失败,政府建立了退休给付担保公司(PBGC),强制该计划交纳担保费,当出现某公司DB计划出现支付危机时,担保公司负责接管该计划,并负责发放职业养老金。依照法律,该计划在领取养老金时,领取者需交纳个人所得税。给付固定(DB)型投资模式:16

缴费固定(DC)型投资模式:也采用基金会模式,但基金管理机构并不承担决定投资方向以及选择投资机构或产品的责任,而是协助个人帐户的拥有者进行投资选择。该机构具体帮助提供较详尽的信息清单,最后让个人选择。如果个人帐户的拥有者放弃选择权并委托其帮助选择,该机构不承担风险责任。DC计划投资的主要方式是美国的共同基金(MutualFund)。目前,同时,美国的共同基金有8000多只,基金类型有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等。不同基金有不同的投资收益目标和风险,适合不同人的需要。政府不对DC计划投资提供担保。在税收优惠方面,对DC计划实行税收延迟(Taxdeferred)(DB计划没有这一税收优惠)。缴费固定(DC)型投资模式:17即雇主和雇员向个人帐户注如入的资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或不记入个人所得税计费税基),待最终领取养老金时再依法交纳个人所得税。政府同时规定了税收延迟的最高限额,如2000年,对企业DC计划免税限额最高为3万美元(包括雇主与雇员双方注资)。该限额随工资和物价指数变动而调整。由于对企业、非赢利机构和政府机构分别有401(K)、403(B)和457条款,最高免税限额也不同。如2001年对非赢利机构雇员DC计划免税限额(包括雇主与雇员双方注资)为每年3.5万美元。除税收优惠外,政府还有对参保人的约束政策,如59.5岁以前,个人原则上不能提取个人帐户中的资金,否则有一定的经济处罚。即雇主和雇员向个人帐户注如入的资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或不记18雇员参加DC较之DB的好处是可以携带,便于职业流动。统计显示,1984-1996年,职业养老金计划年平均投资汇报率为8.5%,其经营成本较低(没有营销费用),许多大型职业养老金计划,投资管理成本不足总资产的0.2%。在职业养老金计划(第二支柱)中,还包括州和地方政府的养老金计划,如加州公共退休养老计划(CaliforniaPublicEmployees’RetirementSystem,Calpers)是美国最大的公共养老基金。该基金成立于1931年,到2001年1月31日总资产达到1691亿美元,受益人包括约120万的州及地方雇员。加州公共退休养老计划的治理结构类似基金会模式。董事会受《信托法》等法律约束,负有以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受托人职责。

雇员参加DC较之DB的好处是可以携带,便于职业流动。统计19依1992年加州选举通过第162条建议即授予加州公共退休养老计划董事会管理该计划的“全权职责”。13名董事会成员有6名通过选举产生,4名来自现任官员、3名由政府任命,广泛代表各方利益。投资策略特色体现在,2000年底,总资产的59%投资于上市公司的股权、29%投资于固定收入债券、7%投资房地产、5%投资于另类资产(主要是衍生金融工具及风险投资)。在亚洲的投资占其全部直接投资组合的5%。同时,该基金高度关注所投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并通过参加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通过联合其他机构投资者、通过媒体宣传等途径,积极影响、改变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其作为股东的利益。依1992年加州选举通过第162条建议即授予加州公共退休20

**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第三支柱):“个人退休帐户”(IndividualRetirementAccount,简称IRA)计划。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完全是一个由个人决定是否参加的计划,按政府规定,所有70岁以下且有收入者均可开设个人退休帐户(IRA),而且不论其是否参加了其他养老金计划。政府税收优惠分为两种:一种类似DC计划的延迟纳税;另一种是对特殊形式个人退休帐户(RothIRA)的税收优惠,即注资时不免个人所得税,但对本金最后获得的投资收益(包括投资分红、利息等)免税。投资分红、利息等在美国通常要征税。同时,税收优惠也有最高限额,如目前规定,每人每年向个人退休帐户(IRA)注入的免税金额不超过2,000美元。

**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第三支柱):21个人退休帐户(IRA)大都开设于银行、公共基金等金融机构,并通过它们进行投资。在美国,人们可以非常便利地将个人退休帐户(IRA)基金从银行转到公共基金,或从一个公共基金转到另一个公共基金。2000年,进入公共基金的个人退休帐户(IRA)的养老金就已超过1.2万亿美元。2001年,社会保障信托基金(SocialSecurityTrustFund)累计积累额达11550亿美元。全部DB计划积累的养老金达2万亿美元。全部DC计划积累的养老金达2.7万亿美元。个人退休帐户(IRA)的养老金就已超过1.2万亿美元。这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个人退休帐户(IRA)大都开设于银行、公共基金等金融机构22

2、德国模式这一模式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当时以铁血首相俾斯麦为首的德国政府,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一方面颁布了《反社会主义者法律》,对工人运动进行残酷镇压;另一方面又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1883年)、《工业伤害保险》(1884)以及《老年及残废保险》(1889年)等社会保险法律,并由政府财政拨给补助金,强制工人参加社会保险。由此初步创立了社会保险制度。进入20世纪后,各经济发达国家相继建立起保障程度不同的社会保险制度。1908年,英国创立了

23老年保险,又于1911年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内容除老年、工伤残废保险外,还包括疾病和失业保险。其后,许多发达国家效法德国和英国,相继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并逐渐形成体系。目前,在欧洲采用德国模式的国家主要有: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其特点是:(1)以保险原则为基础;(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3)实行现收现付制;(4)保险基金以保险费为主,一般税收只起补充作用;(5)社会救助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德国养老保险给付计算公式:个人的收入分值x养老金类别因子x现在的养老金值x

人口发展因子=每月养老金

老年保险,又于1911年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内容除老年24个人的收入分值是投保人缴费期内每年的工作收入与当年雇员平均收入之比的和;养老金类别因子是把法定退休年龄65岁领取养老金视作1.0;现在的养老金值是相对于一个收入分值的养老金月值,该值每年7月1日依据雇员工资的增幅调整一次。如1997年7月1日起该值西部为47.44马克,东部为40.51马克;人口发展因子是考虑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负担的分配问题。政府规定一个平均收入者投保45年后的净养老金占平均净工资的比例,不应因计入人口发展因子而低于64%,20世纪末该值约为70%。个人的收入分值是投保人缴费期内每年的工作收入与当年雇员平25

3、日本模式日本养老金的给付日本的社会养老金保险包括三项子制度: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共济年金(后两项统称为雇员年金)。具体给付包括:

老龄基础年金-凡国民只要在20-60岁间按期如数缴纳保险费,缴足规定年限25年后,65岁时便可从国家获取一份老龄基础年金。

配偶的老龄基础年金-凡符合领取老龄基础年金的劳动者,其配偶即使从未参加过任何工作,到65岁时也有权领取一份老龄基础年金。

26

厚生年金-即与工资挂钩的退休金。只要尽投保义务,60岁退休后可享有(私营企业男60岁,女58岁)厚生年金。工龄越长,工资越高,投保期限越长,厚生年金数额越丰厚。如1994年,厚生年金的月额平均为15.6万日元,相当于1600美元,占私营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1.9%。

子女年金补助-劳动者退休后家中仍有未成年子女,不管数量多少,每人有权享有一份年金补助。如有5位未成年子女,1995年规定,头两个子女每人每月均享有18883日元的年金补助,后三位子女,每人每月享有6275日元的年金补助。

27“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险模式——即贝弗里奇模式1942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主张实行社会性的保险制度,对每个公民提供七个方面的保险,包括儿童补助、养老金、残废津贴、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妇女福利、失业等内容。英国从1942年至1947年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在世界上率先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二战以后,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社会保险事业随之迅速发展,保险内容不断增加,保险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一套贝弗里奇模式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险制度。目前,实行这一模式的欧洲国家主要有:英国、爱尔兰、丹麦、芬兰、挪威、瑞典、瑞士等国。

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28这一模式其特点是:1)不过分强调保险原则,主张福利的普遍性和统一性;2)不过分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3)实行现收现付制;4)一般税收是一项较为重要的筹资来源。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模式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尤其随着社会老龄化和高龄化的发展,现收现付制的保障模式面临着较大的支付缺口,政府财政负担加重,“英国病(养懒汉)”流行,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开始强调应建立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强调劳动者个人在社会保险方面责任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养老保险也从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过渡。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间调剂使用,充分体现互助互济、风险共担的原则;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制为主,社会保险费也随受付社会成员人数的变化,这一模式其特点是:1)不过分强调保险原则,主张福利的29相应提高社会保险费率。社会保险制度中长期项目代际转移方式运行,即长期项目当期所须资金主要由在职职工和雇主分摊缴纳保险费。同时,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推迟养老金给付时间。“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险模式

——主要是指原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曾实行的覆盖面广、保障水平较低的平均主义社会保障模式。20世纪80年代随着这些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和改革,许多国家倾向选择“自保公助”型社会保险模式,主要向美国、德国等市场经济国家学习,探索适合本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相应提高社会保险费率。社会保险制度中长期项目代际转移方式30

“储蓄积累”型社会保险模式-个人帐户模式

是一种个人缴纳保险费的社会保险制度。如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1955年设立,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由中央公积金局加上每月应付利息,并记入每个公积金会员的帐户,专户存储。会员所享受的待遇,只在其帐户的公积金额以内支付。

31

新加坡的养老给付,凡参加保险的人,只要年满55岁,就可享领养老年金。其标准,一次支付1954年以来雇员和雇主所缴纳的全部保险费,另外加至少2.5%的复利(现行利率6.5%)。(1994年,新加坡的养老基金积累已达600亿新元,相当于428亿美元;马来西亚也已积累达330亿美元,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来临。)

智利的社会保险制度始建于1924年。20世纪70年代决定进行改革,1980年出台了《养老保险法》。规定1983年后就业的人员必须加入新制度。具体内容:(1)建立个人帐户——雇主不缴费,只有雇员缴费并记入个人帐户。同时选择一家养老基金管理公司(AFP)负责管理运营,以保值增殖。职工退休后,按个人帐户积累额多少领取养老金。

32支取个人帐户时,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必须保证个人帐户余额可以满足按本人退休前10年平均工资的70%支付养老金的需要。同时,个人帐户按月计息,月利率不低于过去12个月所有养老金投资回报率的2%。高于2%以上,可暂时不记入个人帐户,以备投资失败或缴费不足时的补偿。(2)私营机构的运营——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属股份民营性公司,专门负责养老金的收入、支出、投资等相关工作,其他公司不得经营此业务。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资产与养老基金分开经营,公司破产,只限于自有资产,不损失养老金。(18家)(3)养老金的缴费和给付—按本人纳税工资的10%缴费,具体由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与银行依据合同,由银行组织收费,企业为雇员代扣代缴。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33依据法律,男满65岁、女满60岁,缴费期为20年,可自由选择三种给付方式领取养老金:计划提款(可继承)、终生年金(不可继承)、临时支出加终生年金。(4)养老金的投资。政府进行严格监管,包括:法定投资范围、规定风险控制标准、对投资市场的限制、保证最低收益、政府保底。

养老金投资项目与比例

时间政府债券金融及公司债券抵押债券股票银行存款199045.1%11.6%16.8%9.7%17.3%199440.1%7.6%13.8%33.3%6.0%

依据法律,男满65岁、女满60岁,缴费期为20年,可自由344、社会保险制度的管理承保对象的选择承保对象指有权力享受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险待遇的被保险人(1)特定职业中的雇员(2)一般雇员(3)一般从业人员(4)全体国民保险费费率的确定社会保险费的负担

一般而言,社会保险费是由政府、雇主和雇员三方共同负责。但也有个别国家只由雇主和雇员两方负担,政府不负担保险费,只负责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1)现收现付制(2)准备金制(3)现收现付与准备金相结合制

4、社会保险制度的管理35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四阶段1949-1958初创1958-1966完善1966-1978受挫1978-改革三阶段

80年代初期-1991年6月

“三方负担”原则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1991年-1995年3月

《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确定基本养老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模式

1995年3月-今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明确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模式: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36改革试点的过程:三阶段

1986年-1994年

实行养老保险的县级统筹和部分城市实行个人帐户试点

1995年-1997年中心内容是建立并实施个人帐户

1998年-今

中心内容是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省级统筹并实现养老保险的社会化发放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37混合模式的制度结构

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税(费)负负担:企业和职工缴费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比例:企业交纳20%(1997年26号文件)+个人缴纳8%(起步4%,即1997年规定,不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从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同时按照个人缴费工资的11%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帐户养老金的支付方式:新制度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放基本养老金。

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38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市、直辖市或地(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的20%个人帐户标准: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帐户储蓄额除以120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储蓄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对于1997年以前参加工作,但到1997年以后才逐步退休的职工来说,养老保险金由社会统筹、个人帐户和过渡养老金三部分组成;对于1997年以前参加工作并退休的职工仍沿用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金支付办法。

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39问题1、人口老龄化趋势

依据世界银行1998年统计,中国老龄人口比例1990年8.9%,2000年为10.2%,2010年为12.0%,2020年为16%,2030年为21.9%,2050年为26.1%。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比例:由20世纪50年代为1:400下降到1978年的1:30,1980年为1:12.8,1985年为1:7.5,1990年为1:6.1,1995年为1:4.8,1997年为1:4.4。世界银行1997年预测,到2033年这一比例为1:2.5。如果维持现收现付体制,2033年中国养老保险费率将达到39.27%的水平。2、“体制偏向”-《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9》覆盖面窄

40从1996年-1998年,国有企业在职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分别占全国各类体制在职职工人数的80.4%、79.6%和78.6%。城镇集体企业分别是16.6%、16.6%和、16.2%。其他企业分别是3.0%、3.8%和5.2%。3、税率问题我国目标是28%(只包括养老,不包括伤残、死亡两项);目前平均数为24%;(丹麦24.55%;意大利29.64%;荷兰25.78%;西班牙28.30%;葡萄牙34.75%;包括养老、伤残、死亡三项合计-国际惯例)从1996年-1998年,国有企业在职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41缴费税率不统一(民航、建筑、银行、电力、天然气等是10%-15%;煤炭部门是24.5%)、地区差别大,有些地方企业缴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已接近30%,使体制外的企业“望而生畏”保费收缴率下降,欠缴保费情况大量发生保费收缴率1992-1997年分别为:95.7%、92.4%、90.5%、90.0%、87.0%、80.0%拒缴现象严重90年代的10%,上升到20%-30%4、管理问题征管不规范–只有一些省份有税务机关代征代缴养老保险当年赤字:1997年70亿,1998年53亿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42管理费过高1990年各级养老机构管理费人均支出1.9万元,大大超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同年人均支出3000元的水平挤占、挪用养老金问题

1994年挤占、挪用城镇养老金51亿元,占基金总额的10%,1995年上升到64亿元,占基金总额的15%中央统筹还是省级统筹?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间公平目标的权衡5、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缓慢--“个人储蓄积累制”6、个人帐户的“空帐”问题

(1997年为140亿,1998年为450亿,1999年超过1000亿)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437、个人帐户产权不明晰问题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不承认个人对个人账户基金的完全产权的。1997年发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只可以继承“个人账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企业缴费部分则应该归入社会统筹基金。这种模糊的产权安排直接导致两个恶果:第一,个人账户包括了企业缴费划入部分,这部分不仅做实没有把握,而且为社会统筹挪用个人账户基金提供了便利。第二,个人账户产权不明,因此无法进行投资经营安排,只能获取银行利息补偿,无法实现保值增值,更加不能承担积累的责任。7、个人帐户产权不明晰问题44三、解决问题的思路------新制度的构想1、估算“隐性债务”

隐性债务-现收现付体制下参保人所拥有的养老金权益。1952-1978年,职工工资增长仅为0.38%,积累率从1952年的21.4%,上升到1978年的36.5%,有些年份达40%。2、世界银行的“三支柱”模式(1)公共养老金计划----资金来源是政府一般性税收,目标仅现于对最贫困的老年人进行分配和提供共同保险的制度安排受益方式:财富审查、统一比例、就业关联、最低养老担保计划

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45

(2)强制性职业养老金计划(3)自愿性企业与个人储蓄计划3、做实作小个人帐户(8%)---辽宁的“试点”4、新制度的构想-“三支柱”(1)基本养老保险和公共养老金计划基本养老保险是强制缴费的、现收现付的、仅提供最基本标准养老保障的基本养老保险,相当我们现在的社会统筹部分。公共养老金计划(类似美国SSI-收入援助计划)资金来源是政府一般性税收,目标仅现于对最贫困的老年人进行分配和提供共同保险的制度安排。(2)强制性职业养老金计划(我国目前准备做实作小的个人帐户模式)(3)自愿性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计划(类似美国DB+DC+IRA)--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46

**明确“三支柱”原则,建立“块间结合”新模式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结合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制。其中,支柱一是强制缴费的、现收现付的、仅提供最基本标准养老保障的基本养老保险,相当我们现在的社会统筹部分。支柱二是强制缴费的、完全积累的、为缴费个人提供养老金的个人账户。它与社会统筹部分是分离的,具体表现是“分征分管”。支柱三是补充养老保险,包括个人自愿购买的商业保险以及其他各种商业养老计划。 我国目前改革的紧要任务就是改“块内统账结合”模式为“块间统账结合”模式,亦即支柱一和支柱二相结合。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和建立支柱三,最终完成“三支柱”养老保险体制。**明确“三支柱”原则,建立“块间结合”新模式47同时,对于三支柱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和运作办法。第一支柱的功能仍然是再分配和社会保险,它可以交由社会保险机构进行日常运作,结余部分可以投资于银行存款和政府债券。第二支柱的功能定位则偏向于个人强制储蓄,属于私人所有,所以应该允许专门的机构进行以投资盈利为目的的日常运作,它可以投向诸如基金、股票、房地产甚至国外债券等风险高收益高的工具。国家的任务是对其进行监管并且提供最低回报率的保证。对于第三支柱则应该更加放开,仅仅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管。也可参考美国的一些做法,如延迟纳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和相应的金融监管措施。同时,对于三支柱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和运作办法。第一支柱48

4、建立社会保障预算

近斯内首先在全国城市地区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采用社会保障税的形式,保险基金由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全国总工会三方组成的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并与其他财政收入分开,专款专用。受现有经济条件的限制,由国家统一建立的社会保险,只能为被保险人提供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保险金。为提高被保险人的生活水平,还须建立企业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企业保险应由国家通过立法形式进行。凡利润率达到一定水平的企业,均须为其职工举办企业保险。个人储蓄保险也应由国家作出相应制度规定,对居民用于保险的储蓄金在利率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4、建立社会保障预算49建立社会保障预算,近期内比较可行的是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以及住房公积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社会福利基金等纳入社会保障预算,设立社会保障基金专户。社会保障预算包括:一是编制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具体内容包括: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及结余;②待(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及结余;③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及结余;④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及结余;⑤职工生育保险基金收支及结余;⑥住房公积金收支及结余;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支及结余;⑧社会福利基金收支及结余;等等。

建立社会保障预算,近期内比较可行的是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50二是编制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社会保障经费支出预算,具体内容包括:①卫生经费支出,含卫生事业费、中医事业费、公费医疗经费、计划生育补助;②优抚救济支出,含抚恤事业费、军队离退休人员安置费、社会福利救济事业费、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特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补助费、其他民政事业费;③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④其他社会保障性支出,包括城镇青年就业补助费、住房改革支出、国家扶贫支出、教育补助费、住房改革支出、国家扶贫支出、教育补助经费(指人民助学金、职业教育补助费、特殊教育补助费等)、价格补贴;等等。二是编制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社会保障经费支出预算,具体内容包51四、社会福利制度的经济影响1、福利支出的经济影响2、负所得税理论弗里德曼设计的负所得税方案为:收入保障数为1500美元,负所得税率为50%,那么,负所得税=收入保障数-(实际收入×负所得税率)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实际收入+负所得税

四、社会福利制度的经济影响52个人实际收入负所得税(政府给予的补贴)个人可支配的收入01500-0=1500150010001500-(1000×50%)=1000200015001500-(1500×50%)=750225020001500-(2000×50%)=500250030001500-(3000×50%)=03000个人实际收入负所得税(政府给予的补贴)个人可支配的收入01553二是编制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社会保障经费支出预算,具体内容包括:①卫生经费支出,含卫生事业费、中医事业费、公费医疗经费、计划生育补助;②优抚救济支出,含抚恤事业费、军队离退休人员安置费、社会福利救济事业费、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特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补助费、其他民政事业费;③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④其他社会保障性支出,包括城镇青年就业补助费、住房改革支出、国家扶贫支出、教育补助费、住房改革支出、国家扶贫支出、教育补助经费(指人民助学金、职业教育补助费、特殊教育补助费等)、价格补贴;等等。二是编制一般性税收收入安排的社会保障经费支出预算,具体内容包54养老保障制度研究

1、国际经验

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现状

3、新体制的具体制度的构想

4、社会福利制度的经济影响

养老保障制度研究

1、国际经验

55一、国际经验

1、社会保障制度(SocialSecuritySystem)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并对由多种原因使生存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社会保障”一词最早出自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签订的《大西洋宪章》中再次使用该词,随后该词被国际劳工组织接受,也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一、国际经验

562、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至少应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或者国家救济、社会福利、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等几方面的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最为重要,它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所谓社会保险(SocialInsurance),是一种将风险集中而转移给政府服务机构的制度措施。社会保险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强制性

互济性社会性

福利性根据国际劳工局的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险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2、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57老年、残废及遗属保险老年保险是为职工年老力衰、不能再从事工作时实行的保险。残废保险指劳动者因疾病或工作伤害成为残废,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而中断劳动收入时,由保险机构给付年金或一次性救济金,以维持本人及家属的生活。疾病与生育保险

疾病保险指对被保险人因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医疗费用予以补偿,以保障其生活。生育保险是国家对被保险的女职工,因生育不能工作带来的经济上损失的补偿,以保障其生活。工伤保险指对被保险人在工作时间内执行职务时所受伤害给予的补偿。伤害包括工业伤害、职业病伤害两种。失业保险指对被保险人因失业而失去生活来源所付的津贴,以保障其生活。领取失业津贴只限于非自愿失业工人,而且失业工人在领取津贴前必须去职业介绍所登记。老年、残废及遗属保险老年保险是为职工年老力衰、不能再从事583、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

现代由国家强制举办的社会保险制度萌芽于自由资本主义末期,成型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保险制度日趋完善。依据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享受条件、保障水平、基金来源及管理机构等内容的不同,世界各国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初形成的社会保险制度大体可分为四种模式:

“自保公助”型社会保险模式这一模式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这一模式也可称作市场经济国家模式。从20世纪70年代后,这一模式通过改革对不同的社会成员选用不同的保险标准,并以劳动者为核心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强调劳动者个人在社会保险方面的责任;

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59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即个人和雇主投保,国家资助;强调劳动者权利与义务对等,社会保险缴费多少与个人收入情况相联系。社会保险缴费中只记录个人缴费情况,不建立以给付为目的的个人帐户,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间调剂使用,充分体现互助互济、风险共担的原则;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制为主,社会保险制度中长期项目代际转移方式运行,即长期项目当期所须资金主要由在职职工和雇主分摊缴纳保险费。

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即个人和雇主投保601、美国模式

在美国逐步形成了政府养老金(第一支柱)、职业养老金(第二支柱)和个人储蓄养老金(第三支柱)在内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政府养老金(第一支柱)-称为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开始于1935年《社会保障法》。1939年增加了遗属保障的内容,1959年又增加了残疾保障的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若干法律修正案的实施,如政府公务员及铁路工人各自独立的养老金计划(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于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案)陆续并入第一支柱,基本覆盖了全部就业人口。1、美国模式61

美国政府强制性养老金计划(第一支柱)——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其特点,

1)筹资为专项的社会保障税(SocialSecurity

Tax)或(PayrollTax)实行现收现付模式(Pay-as-you-go),并形成专门的社会保障预算。政府财政要为该体系提供最终担保。2)联邦政府统一管理

-具体主管部门为联邦政府的社会保障署,下设10个由社会保障署垂直领导的局和6个服务中心和1个鉴定中心。全国具体从事社会保障税缴纳情况记录、受益资格认定、咨询以及资金发放的直接服务机构有1000多家。

62社会保障预算为联邦政府的专门预算,单独管理。组织与经办体系的管理费用包括雇员工资,均来自从该体系税收收入提取的管理费。2000年,全部管理费用占当年社会保障税总收入的0.6%。3)社会保障税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

2001年,法定税率(税率有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为雇员工资的15.2%,雇主和雇员分别缴纳雇员工资的7.6%。同时,2001年的法定最高纳税基数为每年8.04万美元,超出部分将不再缴纳社会保障税。由于这一体系也包括自雇佣人员,他们既是雇主又是雇员,故缴税时有某种退税的优惠政策。社会保障预算为联邦政府的专门预算,单独管理。组织与经办体634)有比较严格的受益资格与条件规定

受益资格与条件包括年龄和纳税贡献。这一体系的养老金给付分为5项:退休金、退休者配偶给付、18岁以下未婚子女给付、未婚残障子女给付、抚养16岁以下子女的配偶给付。其中领取退休年金者即完全被保险人,达到正常退休年龄为65岁(若提高正常年龄条款生效,2001年正常退休年龄应为66岁,2022年将提高到67岁)。纳税贡献采用计点方式,无论纳税高低,即每年最多计4个点。能够领取养老金的最少点数为40(即40个季度的保险费),换句话说,4)有比较严格的受益资格与条件规定64最少要有10年的缴费才能在法定退休年龄后领取退休金,这也是遗属获得补贴的基本条件。按2001年规定,纳税基数达到830美元,即实际纳税126.16美元即可获得一个点,全年获得4个点的最低纳税工资为3320美元。残疾人获得补贴的基本纳税贡献条件为缴纳社会保障税满5年。2000年最高档次养老金为每人每月1536美元,最低的为每人每月636美元。体现了贡献与收益挂钩的原则,同时,这一体系也体现了高低收入者之间的转移支付。从替代率看,最低档收入者养老金替代率为56%,最高档收入者养老金替代率26%。最少要有10年的缴费才能在法定退休年龄后领取退休金,这也65

如果受益资格与纳税贡献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显然会有一部分人无法领取有关的养老金,或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无收入来源等,均可享受另一套美国政府的收入援助计划(SSI),即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略低于第一支柱。同时,收入援助计划(SSI)的资金来源来自于政府的一般性税收而非社会保障税。5)这一体系基本覆盖了整个就业人员。

目前全美国对该支柱纳税的人口为1.5亿人。截止到2001年10月,受益人数约为4450万人,其中养老金领取者为2800万人,遗属津贴领取者为870万人,残疾津贴领取者为500万人;另外还有少量的其他受益者。

如果受益资格与纳税贡献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显然会有一部分人666)这一体系一直有比较多的资金积累虽然这一体系实行现收现付制度,但制度设计之初体制内抚养率非常低,随后不断提高,但税率也随之不断提高,形成一定的积累。2000年当年的结余比例为27.5%。结余加投资,到2001年6月底,社会保障税金形成的社会保障信托基金(SocialSecurityTrustFund)累计积累额高达11550亿美元。在管理上,社会保障信托基金扣缴的税金由国内收入署(InternalRevenueServices)收取后入财政部一般性帐户,再依估计拨入各种信托基金,在支付当期给付及行政管理费后,余额全部用以投资联邦政府发行或保证的债券。由于投资受限,80年代平均投资回报率只有4.8%,同期美国私营养老金投资收益率为8%。6)这一体系一直有比较多的资金积累67由于体制抚养率内因老龄化和高龄化不断攀升,预计到2016年将会出现当年收支平衡的年份,随后将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并且赤字将越来越大,必须用积累进行弥补。至2037年,所有累计积累将全部用光。因此,美国各界人事正在探讨未来的对策。虽然克林顿政府和小布什政府都提出由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转变等倡议,但由于争议过大,目前尚无实质性进展。**职业养老金计划——(第二支柱)早在19世纪少数一些大公司和大学就建立了这一计划。1974年,为推动企业职业养老金计划的发展,美国通过了《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EmployeeRetirementIncomeSecurityAct,ERISA》,给予职业养老金计划以税收优惠政策,使之在美国广泛普及。由于体制抚养率内因老龄化和高龄化不断攀升,预计到201668按积累与支付方式不同,职业养老金计划分为给付固定(DBDefinedBenefit)和缴费固定(DCDefinedContribution)两种类型。

给付固定(DB)型,即雇主自愿依雇员达到雇主所规定的条件后,由雇主按照一定标准(如在本机构工作年限以及退休前的工资等指标,按一定的计算公式确定待遇标准)为其雇员提供养老金。受1978年国内税收法(IRC)401(K)条款影响,到1998年,美国69%的雇主为其雇员建立了401(K)计划,即缴费固定(DC)型。即在雇员任职期间,雇主与雇员按个人工资(或利润分成)共同向雇员的个人帐户缴费,划入的部分资金可享受税收优惠,待雇员退休后,帐户中的本金及投资收益作为雇员的养老积蓄。按积累与支付方式不同,职业养老金计划分为给付固定(DB69

给付固定(DB)型投资模式:

即采用基金会模式(按1974年法案,必须是基金制),基金设有代表受益人利益的董事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董事会在行使其作为受托人管理基金的职责时,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选择外部优秀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公司等专门机构进行基金的投资运营,通过外部管理人之间适当的竞争减少代理风险,提高投资回报。针对可能出现的投资失败,政府建立了退休给付担保公司(PBGC),强制该计划交纳担保费,当出现某公司DB计划出现支付危机时,担保公司负责接管该计划,并负责发放职业养老金。依照法律,该计划在领取养老金时,领取者需交纳个人所得税。给付固定(DB)型投资模式:70

缴费固定(DC)型投资模式:也采用基金会模式,但基金管理机构并不承担决定投资方向以及选择投资机构或产品的责任,而是协助个人帐户的拥有者进行投资选择。该机构具体帮助提供较详尽的信息清单,最后让个人选择。如果个人帐户的拥有者放弃选择权并委托其帮助选择,该机构不承担风险责任。DC计划投资的主要方式是美国的共同基金(MutualFund)。目前,同时,美国的共同基金有8000多只,基金类型有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等。不同基金有不同的投资收益目标和风险,适合不同人的需要。政府不对DC计划投资提供担保。在税收优惠方面,对DC计划实行税收延迟(Taxdeferred)(DB计划没有这一税收优惠)。缴费固定(DC)型投资模式:71即雇主和雇员向个人帐户注如入的资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或不记入个人所得税计费税基),待最终领取养老金时再依法交纳个人所得税。政府同时规定了税收延迟的最高限额,如2000年,对企业DC计划免税限额最高为3万美元(包括雇主与雇员双方注资)。该限额随工资和物价指数变动而调整。由于对企业、非赢利机构和政府机构分别有401(K)、403(B)和457条款,最高免税限额也不同。如2001年对非赢利机构雇员DC计划免税限额(包括雇主与雇员双方注资)为每年3.5万美元。除税收优惠外,政府还有对参保人的约束政策,如59.5岁以前,个人原则上不能提取个人帐户中的资金,否则有一定的经济处罚。即雇主和雇员向个人帐户注如入的资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或不记72雇员参加DC较之DB的好处是可以携带,便于职业流动。统计显示,1984-1996年,职业养老金计划年平均投资汇报率为8.5%,其经营成本较低(没有营销费用),许多大型职业养老金计划,投资管理成本不足总资产的0.2%。在职业养老金计划(第二支柱)中,还包括州和地方政府的养老金计划,如加州公共退休养老计划(CaliforniaPublicEmployees’RetirementSystem,Calpers)是美国最大的公共养老基金。该基金成立于1931年,到2001年1月31日总资产达到1691亿美元,受益人包括约120万的州及地方雇员。加州公共退休养老计划的治理结构类似基金会模式。董事会受《信托法》等法律约束,负有以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受托人职责。

雇员参加DC较之DB的好处是可以携带,便于职业流动。统计73依1992年加州选举通过第162条建议即授予加州公共退休养老计划董事会管理该计划的“全权职责”。13名董事会成员有6名通过选举产生,4名来自现任官员、3名由政府任命,广泛代表各方利益。投资策略特色体现在,2000年底,总资产的59%投资于上市公司的股权、29%投资于固定收入债券、7%投资房地产、5%投资于另类资产(主要是衍生金融工具及风险投资)。在亚洲的投资占其全部直接投资组合的5%。同时,该基金高度关注所投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并通过参加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通过联合其他机构投资者、通过媒体宣传等途径,积极影响、改变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其作为股东的利益。依1992年加州选举通过第162条建议即授予加州公共退休74

**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第三支柱):“个人退休帐户”(IndividualRetirementAccount,简称IRA)计划。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完全是一个由个人决定是否参加的计划,按政府规定,所有70岁以下且有收入者均可开设个人退休帐户(IRA),而且不论其是否参加了其他养老金计划。政府税收优惠分为两种:一种类似DC计划的延迟纳税;另一种是对特殊形式个人退休帐户(RothIRA)的税收优惠,即注资时不免个人所得税,但对本金最后获得的投资收益(包括投资分红、利息等)免税。投资分红、利息等在美国通常要征税。同时,税收优惠也有最高限额,如目前规定,每人每年向个人退休帐户(IRA)注入的免税金额不超过2,000美元。

**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第三支柱):75个人退休帐户(IRA)大都开设于银行、公共基金等金融机构,并通过它们进行投资。在美国,人们可以非常便利地将个人退休帐户(IRA)基金从银行转到公共基金,或从一个公共基金转到另一个公共基金。2000年,进入公共基金的个人退休帐户(IRA)的养老金就已超过1.2万亿美元。2001年,社会保障信托基金(SocialSecurityTrustFund)累计积累额达11550亿美元。全部DB计划积累的养老金达2万亿美元。全部DC计划积累的养老金达2.7万亿美元。个人退休帐户(IRA)的养老金就已超过1.2万亿美元。这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个人退休帐户(IRA)大都开设于银行、公共基金等金融机构76

2、德国模式这一模式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当时以铁血首相俾斯麦为首的德国政府,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一方面颁布了《反社会主义者法律》,对工人运动进行残酷镇压;另一方面又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1883年)、《工业伤害保险》(1884)以及《老年及残废保险》(1889年)等社会保险法律,并由政府财政拨给补助金,强制工人参加社会保险。由此初步创立了社会保险制度。进入20世纪后,各经济发达国家相继建立起保障程度不同的社会保险制度。1908年,英国创立了

77老年保险,又于1911年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内容除老年、工伤残废保险外,还包括疾病和失业保险。其后,许多发达国家效法德国和英国,相继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并逐渐形成体系。目前,在欧洲采用德国模式的国家主要有: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其特点是:(1)以保险原则为基础;(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3)实行现收现付制;(4)保险基金以保险费为主,一般税收只起补充作用;(5)社会救助是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德国养老保险给付计算公式:个人的收入分值x养老金类别因子x现在的养老金值x

人口发展因子=每月养老金

老年保险,又于1911年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内容除老年78个人的收入分值是投保人缴费期内每年的工作收入与当年雇员平均收入之比的和;养老金类别因子是把法定退休年龄65岁领取养老金视作1.0;现在的养老金值是相对于一个收入分值的养老金月值,该值每年7月1日依据雇员工资的增幅调整一次。如1997年7月1日起该值西部为47.44马克,东部为40.51马克;人口发展因子是考虑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负担的分配问题。政府规定一个平均收入者投保45年后的净养老金占平均净工资的比例,不应因计入人口发展因子而低于64%,20世纪末该值约为70%。个人的收入分值是投保人缴费期内每年的工作收入与当年雇员平79

3、日本模式日本养老金的给付日本的社会养老金保险包括三项子制度: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共济年金(后两项统称为雇员年金)。具体给付包括:

老龄基础年金-凡国民只要在20-60岁间按期如数缴纳保险费,缴足规定年限25年后,65岁时便可从国家获取一份老龄基础年金。

配偶的老龄基础年金-凡符合领取老龄基础年金的劳动者,其配偶即使从未参加过任何工作,到65岁时也有权领取一份老龄基础年金。

80

厚生年金-即与工资挂钩的退休金。只要尽投保义务,60岁退休后可享有(私营企业男60岁,女58岁)厚生年金。工龄越长,工资越高,投保期限越长,厚生年金数额越丰厚。如1994年,厚生年金的月额平均为15.6万日元,相当于1600美元,占私营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1.9%。

子女年金补助-劳动者退休后家中仍有未成年子女,不管数量多少,每人有权享有一份年金补助。如有5位未成年子女,1995年规定,头两个子女每人每月均享有18883日元的年金补助,后三位子女,每人每月享有6275日元的年金补助。

81“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险模式——即贝弗里奇模式1942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主张实行社会性的保险制度,对每个公民提供七个方面的保险,包括儿童补助、养老金、残废津贴、丧葬补助、丧失生活来源、妇女福利、失业等内容。英国从1942年至1947年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在世界上率先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二战以后,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社会保险事业随之迅速发展,保险内容不断增加,保险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一套贝弗里奇模式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险制度。目前,实行这一模式的欧洲国家主要有:英国、爱尔兰、丹麦、芬兰、挪威、瑞典、瑞士等国。

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82这一模式其特点是:1)不过分强调保险原则,主张福利的普遍性和统一性;2)不过分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3)实行现收现付制;4)一般税收是一项较为重要的筹资来源。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模式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尤其随着社会老龄化和高龄化的发展,现收现付制的保障模式面临着较大的支付缺口,政府财政负担加重,“英国病(养懒汉)”流行,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开始强调应建立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强调劳动者个人在社会保险方面责任的社会保险制度。社会养老保险也从现收现付制向积累制过渡。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间调剂使用,充分体现互助互济、风险共担的原则;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制为主,社会保险费也随受付社会成员人数的变化,这一模式其特点是:1)不过分强调保险原则,主张福利的83相应提高社会保险费率。社会保险制度中长期项目代际转移方式运行,即长期项目当期所须资金主要由在职职工和雇主分摊缴纳保险费。同时,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推迟养老金给付时间。“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险模式

——主要是指原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曾实行的覆盖面广、保障水平较低的平均主义社会保障模式。20世纪80年代随着这些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和改革,许多国家倾向选择“自保公助”型社会保险模式,主要向美国、德国等市场经济国家学习,探索适合本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相应提高社会保险费率。社会保险制度中长期项目代际转移方式84

“储蓄积累”型社会保险模式-个人帐户模式

是一种个人缴纳保险费的社会保险制度。如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1955年设立,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由中央公积金局加上每月应付利息,并记入每个公积金会员的帐户,专户存储。会员所享受的待遇,只在其帐户的公积金额以内支付。

85

新加坡的养老给付,凡参加保险的人,只要年满55岁,就可享领养老年金。其标准,一次支付1954年以来雇员和雇主所缴纳的全部保险费,另外加至少2.5%的复利(现行利率6.5%)。(1994年,新加坡的养老基金积累已达600亿新元,相当于428亿美元;马来西亚也已积累达330亿美元,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来临。)

智利的社会保险制度始建于1924年。20世纪70年代决定进行改革,1980年出台了《养老保险法》。规定1983年后就业的人员必须加入新制度。具体内容:(1)建立个人帐户——雇主不缴费,只有雇员缴费并记入个人帐户。同时选择一家养老基金管理公司(AFP)负责管理运营,以保值增殖。职工退休后,按个人帐户积累额多少领取养老金。

86支取个人帐户时,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必须保证个人帐户余额可以满足按本人退休前10年平均工资的70%支付养老金的需要。同时,个人帐户按月计息,月利率不低于过去12个月所有养老金投资回报率的2%。高于2%以上,可暂时不记入个人帐户,以备投资失败或缴费不足时的补偿。(2)私营机构的运营——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属股份民营性公司,专门负责养老金的收入、支出、投资等相关工作,其他公司不得经营此业务。养老基金管理公司资产与养老基金分开经营,公司破产,只限于自有资产,不损失养老金。(18家)(3)养老金的缴费和给付—按本人纳税工资的10%缴费,具体由养老基金管理公司与银行依据合同,由银行组织收费,企业为雇员代扣代缴。养老保障制度研究课程87依据法律,男满65岁、女满60岁,缴费期为20年,可自由选择三种给付方式领取养老金:计划提款(可继承)、终生年金(不可继承)、临时支出加终生年金。(4)养老金的投资。政府进行严格监管,包括:法定投资范围、规定风险控制标准、对投资市场的限制、保证最低收益、政府保底。

养老金投资项目与比例

时间政府债券金融及公司债券抵押债券股票银行存款199045.1%11.6%16.8%9.7%17.3%199440.1%7.6%13.8%33.3%6.0%

依据法律,男满65岁、女满60岁,缴费期为20年,可自由884、社会保险制度的管理承保对象的选择承保对象指有权力享受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险待遇的被保险人(1)特定职业中的雇员(2)一般雇员(3)一般从业人员(4)全体国民保险费费率的确定社会保险费的负担

一般而言,社会保险费是由政府、雇主和雇员三方共同负责。但也有个别国家只由雇主和雇员两方负担,政府不负担保险费,只负责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1)现收现付制(2)准备金制(3)现收现付与准备金相结合制

4、社会保险制度的管理89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四阶段1949-1958初创1958-1966完善1966-1978受挫1978-改革三阶段

80年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