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课件07 第七章 个案社会工作_第1页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课件07 第七章 个案社会工作_第2页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课件07 第七章 个案社会工作_第3页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课件07 第七章 个案社会工作_第4页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课件07 第七章 个案社会工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个案社会工作目录010203第一节个案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第二节个案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第三节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原则与程序04第四节个案社会工作的技术、技巧Part1第一节个案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一、个案社会工作的界定大致可以概括出个案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特点:(1)个案社会工作是以专业知识和技巧为基础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之一。(2)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或案主是有问题的个人或家庭,注重个人或家庭的独特性。(3)个案社会工作注重并了解个人或家庭发生问题的内在、外在原因。(4)社会工作者注重调动各方面的资源,特别是社会资源,以解决个人或家庭面临的问题。(5)社会工作者注重建立专业关系以开展工作,注重取得案主的信任与配合。(6)个案社会工作特别强调案主自决,社会工作者只是或只能从旁协助。(7)个案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个人或家庭摆脱困境,以达到与社会的良好适应。二、个案社会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一)个案社会工作的优势(1)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一对一地直接讨论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能够建立起比较密切的专业关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2)一般而言,该方法所涉及的案主问题不是很复杂,涉及面不广,社会工作者了解情况比较容易,也不必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以寻求问题的完满解决。(3)社会工作者易于看到自己工作的成果,便于总结经验、教训,使工作得以不断改进。(二)个案社会工作的不足(1)个案社会工作只能涉及微观层次的社会问题。(2)个案社会工作只能解决简单的社会问题,或充当解决复杂问题的辅助方法。(3)运用个案方法需要较多的人力资源配置。三、个案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一)强调个人的道德因素的时期,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开始萌芽(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19世纪初,英国牧师查默斯在格拉斯哥实施贫民救济时,通过了解贫民的工作能力、亲朋的有无、居住时间等,以确定是否实施救济。1843年,美国成立“改进贫穷状况协会”,以个别化的方式协助贫民、访问贫困家庭、提供咨询、鼓励就业、提倡自尊自立。后来在欧美先后兴起的慈善组织会社,聘任“友好访问员”走访前来求助的贫穷家庭。慈善组织会社为利于工作的开展,开设课程训练“友好访问员”,促进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兴起。课程讲授内容主要为个案调查的方法。三、个案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二)强调社会因素的影响的时期,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初步形成与体系化(慈善组织会社后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工业化大都市中求助者发生的问题大多涉及遭受遗弃、犯罪、酗酒及其他非法或不道德行为。检视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大多可归结为患病、工资不足、居住环境不良以及父母生活堕落之类。这便促使社会工作者认定社会问题发生的原因在社会而不在个人。

1917年,芮奇蒙德发表《社会诊断》一书,书中指出:个人所遭遇的问题,乃是由于其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制度,或由于环境不良所导致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失调。住宅、失业、医疗卫生等等环境因素都是案主问题的根源。她要求社会工作者讲求会谈的技巧,提供善意的劝导,鼓励案主合作,以减少人际关系的困扰、挫折或不安,这成为其后个案社会工作的典范。

1922年,她又发表《个案社会工作是什么》一书,使个案社会工作更加理论化。三、个案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三)重视心理因素的影响的时期,个案社会工作方法进一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30年代)在这一时期,个案社会工作改变了前一阶段重视社会环境影响的主张,强调心理因素的作用。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是导致这一时期的个案社会工作重视心理因素的影响的主要原因。(1)当时的案主,如退伍军人、儿童等,所遇到的问题多为心理与精神方面的问题,单靠社会环境的改善并不能完全解决案主的问题。(2)尤其是当时正值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学说盛行,这使得当时的社会工作者能够比较方便地采用心理分析方法帮助案主解决问题。三、个案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三)重视心理因素的影响的时期,个案社会工作方法进一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的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注重搜集案主对问题的主观看法和解释。在个案工作者看来,收集客观材料固然重要,但案主对其本身问题的看法似更加不可或缺。无论其正确与否,都会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2)认为案主问题的产生受其内在因素(情感与心理因素)的影响大于受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个案工作者应着重于探究案主问题发生的内在原因,分析其因果关系,然后基于分析结果,决定处理方法,并视其为解决案主问题的根本方法或途径。(3)强调“案主自决”原则的运用。认为案主在情绪和心理方面的准备如求助的意愿、自主的精神、合作的态度等,是促进服务效果的必备条件。(4)强调个案工作者在工作中应秉持客观与理智的态度。个案工作者不能在工作中渗入个人的情绪反应乃至偏见,应以维持与案主的专业关系为准则。三、个案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四)强调环境改善与心理因素并重的时期,个案社会工作方法趋向完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个案社会工作既重视案主问题的心理方面,也重视其社会方面,尤其注重从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角度探求案主问题的根源及其解决办法。该时期的个案工作有以下特色。(1)认为个人的人格、行为无不受个人心理及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2)视客观需要确定开展工作的方法。对某些案主,仅需协助其对外在社会环境做一定的改变;对某些案主,需偏重于内在心理分析与调适,以期改变其行为;对某些案主,则需二者兼顾,以利于其问题的解决。(3)个案社会工作注重借鉴现代科学的各种最新成果以丰富、发展自身。由于现代行为科学等相关知识的发达,社会工作者从中选择与吸收了一些特别有用的知识、理论与方法,创立或完善了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三、个案社会工作的历史沿革(五)个案社会工作的新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至今)当代社会日益复杂,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解决起来也越来越困难,依靠单纯一种方法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适应这一形势,在这一时期,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实务开始出现了整合化的趋势。受这一趋势的影响,个案社会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以直接服务概念为核心的新型社会工作干预途径的提出,对传统的个案社会工作产生了冲击。这种“直接服务的社会工作实施”将原来分属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乃至社区工作的功能纳入一个体系,成为社会工作的直接干预过程,使得社会工作全部的方法与技术都可在同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挥作用。上述变化并非意味着个案工作地位的削弱,相反表明了个案工作实施范围的扩大。它不再仅仅局限于个人或家庭的服务领域,所有直接的社会工作实施都可使用个案工作的方法。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强调“个案管理”成为个案社会工作的一种最新趋势或潮流。个案管理的概念实际上并不明确,从现有的各种解释看,它是社会工作者针对具有多种问题且需要多种助人者同时介入的案主的协助过程。第二节个案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Part2一、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1.来源

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社会工作学院,由塔弗特、罗宾逊等人首倡,是他们借鉴当时的知名心理学家兰克的“意志心理学”而推行的一种个案工作方法。2.主题

功能派认为,所有社会工作的目标在于发挥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潜力,以满足个人需求和社会利益;应当通过发动社会力量来制定社会政策,建立必要的社会机构,使所有的人都能得到自我实现的机会。个案工作者的职责在于发展、执行社会服务方案,以满足一些仅由个人努力无法达到的需求,增进个人的成长与福利。该派认为,个案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不在于治疗,而在于达成机构的社会目标。一、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3.具体而言,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原则是:(1)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时要求案主参与,以了解并诊断案主的问题,然后有计划地不断加以修正。(2)通过对服务阶段的设计和控制,案主的潜力能得以充分发挥。在起始阶段,社会工作者可进行尝试性的服务,在中间阶段应增强案主的参与程度和责任感,在结束阶段应使案主由于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成就感。(3)在工作过程中,机构功能的发挥与专业角色应当兼顾。社会工作者应注意运用地方资源,使各种机构如医务、精神病、教育、宗教和经济等机构充分发挥其功能,为案主服务。(4)注重服务结构的设计,以提高服务的效率。服务结构涉及时间、地点、政策及程序等要素。选择适宜的时间、地点,通过正确的政策或规则开展工作,可以提高服务工作的效率。(5)在工作过程中应始终注意运用专业关系协助案主改变,帮助案主做决定,引导案主通过对其原有生活情境的感受和经验以重建自我。二、心理社会派个案社会工作1.起源心理社会派个案社会工作的起源可上溯至芮奇蒙德的《社会诊断》一书,由此开始被称为“诊断学派”。20世纪30年代,汉密尔顿发表《个案工作的基本概念》一文,对心理社会派首次做出了系统阐释,成为该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后来,哥伦比亚大学的郝里斯将该派进一步发扬光大,从而使心理社会派个案社会工作成为个案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派别之一。2.主题心理社会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心理学理论(如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理论、认知理论、角色理论、小群体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以及系统理论。该派认为治疗的首要任务在于调整个人的人格体系及环境体系,以增进人格的成长与适应。协助的目标在于适度满足受助者的基本需求,帮助其处理面对的问题,增强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减轻痛苦,以增加实现目标与期望的机会与能力。在环境改善方面,则应尽量使案主自己担当改善环境的责任,只有在案主自己担当遇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才介入协助。二、心理社会派个案社会工作3.具体任务心理社会派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程序可分为心理社会调查、诊断与治疗三大部分,其具体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1)建立关系(2)从事调查:(3)分析诊断(4)实施治疗4.危机介入模式“危机介入模式”或“危机介入法”是一种对处于生活危机状态中的人施以短期性治疗的方法,是心理社会派个案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危机介入法的目标为:(1)缓和不当压力对案主的影响,协助案主采取适当的方法改善环境。(2)促进案主处理问题的能力,协助案主恢复其遭遇危机前的适应能力,并使之得到增强。危机介入的程序和技术可分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阶段来进行。三、问题解决派个案社会工作1.起源问题解决派个案社会工作是20世纪50年代由珀尔曼提出的一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当时欧美流行的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及心理社会派个案社会工作等个案社会工作模式各有所长,但又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引起了不少学者及社会工作者的反思,希望发现整合模式的个案社会工作的知识与行动理论,以弥补前述实务模式之不足。在这种背景下,问题解决派应运而生。2.问题解决派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主要有以下两点。(1)人类生活是一连串问题解决的过程。(2)个人无法以习惯的方式应对自己的问题,有着个体的及社会的多种原因。三、问题解决派个案社会工作3.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有以下四部分(1)引导并增强案主寻求改变的动机。(2)演练并发挥案主解决问题的心理行动能量。(3)寻求可资解决案主问题的资源与机会。(4)鼓励案主改变看法。四、行为修正派个案社会工作1.起源行为修正派个案社会工作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行为心理学发展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个案社会工作模式。前面介绍的三个学派以心理分析、自我心理学为基础,重视个人内在冲突、需要、自我功能与环境间的交互影响;行为修正学派则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为基础,重视外在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制约影响,强调通过学习的过程改变行为。该派虽然主要运用学习理论来解释人的行为,但并非具有统一的理论体系,而是存在着许多分支。2.分类托马斯曾将行为修正派个案社会工作划分为五个类别,并指出其中三个类别是基本的,即反应制约派、操作制约派及社会学习派。3.行为修正学派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关系(2)界定问题(3)评估资源(4)确定目标(5)设计计划(6)实施计划(7)结果评估(8)结果维持四、行为修正派个案社会工作4.行为修正学派的基本假设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强调可观察到的行为。(2)行为可具体划分为操作性行为与反应性行为。(3)行为的持续存在有其必须具备的条件。(4)重视与问题有关的当前行为特别是偏差行为。5.操作制约派有关行为改变的技巧包括以下几种。(1)正增强。希望出现的行为反应一旦出现,立即给予奖赏,以提高行为出现的频率。(2)负增强。当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出现时,立即给予嫌恶反应,或给予惩罚,以减少此类行为。(3)消除。当不希望的行为出现时予以忽视,不做任何反应,以降低该行为发生的频率,乃至消除该行为。(4)差别增强。目标行为出现时给予奖励,希望消除的行为出现时不做反应,以提高目标行为出现的频率,消除不希望的行为。(5)形成反应法。此法是将目标行为的达成作为最终目的,通过设计具体步骤逐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每完成一个步骤时,均给予鼓励,以助长新行为的产生。五、任务中心派个案社会工作1.来源早在20世纪50年代,珀尔曼就力图通过将焦点集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上而把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统一起来,由此逐渐演变出一种特殊的工作方法——任务中心模式。确切地说,任务中心派个案社会工作最早是由芝加哥大学的雷德与艾普斯坦于1972年正式提出的,试图以“有计划的短期处置”取代传统长期治疗,把力量集中于处理外显问题而非内在肇因。许多研究显示,短期的计划性治疗方案比长期且焦点模糊的助人工作有效。五、任务中心派个案社会工作2.其基本假设是:(1)案主问题的产生是因为能力暂时受限,而不是病理因素所致;(2)解决问题的困难在于环境或资源不足;(3)当人陷入问题时会产生改变问题的动力,但也有适应问题的本能;(4)人们只想把问题减轻到可以忍受的地步,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5)当个人了解到自身有问题时,会采取行动解决。3.在具体的专业服务过程中,任务中心派个案社会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1)个案规划阶段;(2)执行阶段;(3)修正阶段;(4)结束与延长阶段4.从实务的具体环节看,任务中心模式涵盖了下列几项内容:(1)确认案主动机;(2)确认任务的种类、可行性与阶段目标;(3)形成任务体系;(4)执行任务;

五、任务中心派个案社会工作1.起源通才实务派个案社会工作又被称为“综融社会工作”,是时下受社会工作专业人士青睐的工作方法。它主要受20世纪60年代系统理论的影响,及受巴勒特、戈登和其他社会工作教育人员拓宽社会工作实务视角的影响,试图打破传统社会工作方法分立的局面,倡导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专业方法2.基本假设(1)每个人同时生存于不同的社会体系中,因而案主有待解决的困扰或问题可能兼及各个体系;(2)大部分的问题是多面向的,仅较少的求助者是因单一议题或单一因素而身处困境;(3)有效的干预应直指较大的体系,如制度或结构;(4)预防与改革通常从跨越个人、家庭、小团体的层次着手,才能引起真正的改变。六、通才实务派个案社会工作1.来源通才实务派个案社会工作又被称为“综融社会工作”,是时下受社会工作专业人士青睐的工作方法。它主要受20世纪60年代系统理论的影响,及受巴勒特、戈登和其他社会工作教育人员拓宽社会工作实务视角的影响,试图打破传统社会工作方法分立的局面,倡导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专业方法。2.这一学派的基本假设是:(1)每个人同时生存于不同的社会体系中,因而案主有待解决的困扰或问题可能兼及各个体系;(2)大部分的问题是多面向的,仅较少的求助者是因单一议题或单一因素而身处困境;(3)有效的干预应直指较大的体系,如制度或结构;(4)预防与改革通常从跨越个人、家庭、小团体的层次着手,才能引起真正的改变。七、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1.来源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是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一种家庭治疗理论与实践体系,又称为联合家庭治疗。该模式在创始之初以家庭治疗为主要应用领域,随着理论的发展及新一代治疗师的延展,它现在不仅应用于家庭治疗,还普遍应用于个人咨询、团体辅导等领域。2.观点受人本主义的影响,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非常重视人的自我价值。该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有自身价值以及成长所需的所有资源,而且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家庭,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家庭,家庭则是家庭成员非常重要的成长基础。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非常强调家庭的沟通,认为家庭沟通的形式反映了家庭成员各自的自尊程度,沟通的不良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沟通技能不足造成的,而是因为家庭成员自尊程度偏低,由此导致内心所向和行为所示的背离。七、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萨提亚认为,每个人都是一座“冰山”,外在被看到的行为表现及个体能感知到的意识层面只是冰山的一角,它只影响个体生命的5%~10%;行为和意识的真正动因,那些个体很难觉察到的潜意识层面,是“冰山”在水面之下更为庞大的部分,它对个体生命的影响高达90%~95%。正如一座冰山,个体生命中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和被个体本身感知到的内在,以及个体的潜意识层面,由上至下依次是:行为、应对方式、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其中,自我是一个人“内在冰山”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也是一个人外在行为表现最深层的动因。自我价值评价的高与低直接影响着我们生命潜能的释放程度。(一)冰山理论七、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家庭重塑技术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中最有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技术之一。

家庭重塑这个技术能够让当事人(主角)将他或她的家庭动力因素外化出来,并且识别这种压力情景所唤起的知觉和感受;同时,也给当事人(主角)一个机会,让他或她能够用成年人的视角、新的框架来看待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可能存在的某些令人痛苦的应对模式,从而接受过去并转变自己的生活模式。(二)家庭重塑七、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生存姿态是萨提亚总结出来的人们在压力下,对他人、环境、自己的应对方式,生存姿态技术是一种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现自我价值和内心感受的技术。萨提亚建构了讨好型、责备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四种不良的沟通姿态。1.讨好型2.责备型3.超理智型4.打岔型萨提亚认为,这些沟通模式本质上是那些痛苦的人用以避免暴露自己的真实感受的必要姿态,评估这些沟通姿态能够为治疗师的干预提供指导。(三)生存姿态七、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萨提亚认为,每个人都是由多个层面构成的整体,但是人们并不会喜欢自己的全部,他们会否认自己不喜欢的部分,并将自己可以接受的部分作为重点。但是这种否认让个体丧失了真实的自我。个性部分舞会让参与者去体验这种整体性和分割,并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上每一种成分、每一个特点都是能够进行多种转化并可以被使用的。

运用个性部分舞会的常见方式是:在一个比较大的房间中(可以为接下来想象的聚会提供空间),让15~40个人组成小组,分别扮演“主人”(希望转化和整合自己各个部分的个体)的多个不同组成部分。引导者(治疗师)利用一张大活页纸或者一个布告板以及其他道具,营造一个宴会的气氛,让参与者以可视化的方式来演出其扮演的部分。(四)个性部分舞会七、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萨提亚通常以冥想作为治疗的开始。她认为治疗师要做的重要事情就是帮助人们找到他们的价值感、希望、自我接纳、充满能量及负责任和选择的能力,通过冥想调整身心状态,可以让案主与自我的力量联结,从而获得安宁、平和与力量感。整体而言,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个案社会工作的各个领域都有深刻的影响,在婚姻问题干预、精神健康干预、问题青少年干预、吸毒人员干预、犯罪人员干预等多个领域,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五)冥想第三节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原则与程序Part3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原则(一)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它是一种满足案主需求的关系。(2)它是一种激发案主改变的新的力量源泉。(3)它是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4)它是一种真诚的关系。工作者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案主,也鼓励案主真诚地表达自己。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原则(二)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原则123456个别化的原则接纳的原则有效沟通的原则尊重案主自决的原则社会工作者自我控制的原则保密的原则二、个案社会工作的程序(一)个案社会工作的一般程序1.接案当有人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且被接受时,工作者便开始与其建立起专业关系。2.调查接案工作完成后,社会工作者即应针对求助者的境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3.诊断仔细推究案主所面临问题的真相、特点、原因及症结,探讨问题与案主人格之间的交互关系,以了解案主的能力、态度和改变的可能性;同时研判社会资源的多寡及可资利用的范围,初步筹划未来治疗的策略。二、个案社会工作的程序(一)个案社会工作的一般程序4.计划工作者在了解、掌握案主的问题的实质及其需要,以及在掌握可资调配的资源的基础上,应着手拟定比较周全的治疗方案。5.治疗治疗亦称“介入”“干预”,是正式将上一阶段制订的计划加以实施以协助案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整个个案工作过程的重点。6.结案当工作已进行到一个阶段时,由工作者和案主共同检讨过去的工作成效,评估项目包括治疗的目标是否达到、工作方式是否适当、案主方面对改变的进度是否满意等。结案后,为了确保案主能够适应良好,社会工作者通常在一定时限内还要进行追踪服务。二、个案社会工作的程序(二)个案管理的基本程序1.个案管理的概念(1)个案管理涉及的案主一般具有多重问题。如一个失业者不仅物质生活困难,还有就医、住宅、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困难。(2)案主需要多种助人者的协助。案主需要的服务往往分别存在于不同的服务机构,归属于不同的服务项目。(3)有人能保证将多种服务资源顺利地通过服务系统提供给案主。2.个案管理的程序(1)申请、接案(2)调查、诊断(3)计划拟定(4)执行计划(5)监督、协调(6)评估、结案第四节个案社会工作的技术、技巧Part4一、个案会谈(一)个案会谈与一般谈话的联系和区别1.相似之处(1)谈话双方都是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交换意见、态度与感觉。(2)谈话双方都是面对面地相互影响。2.区别(1)个案会谈是一种有目的的谈话,其内容、程序、时间、地点经过了周密的设计与选择。(2)在会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角色不同,前者负有推动会谈程序的责任。(3)社会工作者将会谈作为一种工作途径或工具,以会谈的形式向案主提供专业服务。(4)在个案会谈中,社会工作者的应对行动经过了详细计划。这种计划建立在经验的累积与对会谈规律的理论认识的基础上。(5)个案会谈作为一种专业会谈,不是娱乐活动,但为了活跃会谈的气氛,有时会融入少量幽默与诙谐的话题。一、个案会谈(二)个案会谈的类型1.收集资料会谈:也称社会史会谈,这种会谈的目的是充分收集有关案主个人及其社会背景的资料,以作为分析诊断的根据。2.分析诊断会谈:这种会谈的目的是针对案主的问题进行客观、合理的评判。通过社会史会谈收集得来的资料,有些涉及案主的需求、助力及阻力等内容,对这些内容加以深入发掘、了解,便自然进入分析诊断会谈。3.治疗服务会谈:这种会谈以促进案主的调适、改变为目的。治疗服务会谈并非在分析诊断会谈结束之后才开始,实际上在收集资料会谈中,治疗服务的工作就已开始了。不过,严格意义上的治疗服务会谈却是在服务计划制订后,较完整而有序地通过会谈来推进服务计划,完成服务的目标。一、个案会谈(三)个案会谈的阶段及技巧(1)开始阶段:在这一阶段所涉及的话题较具一般性,应根据案主的实际状况而对谈话内容做弹性的调整。(2)中间阶段:这个阶段是个案会谈的关键程序或环节。社会工作者应当运用各种技巧将其与案主之间的交谈引向会谈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时使双方维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在该阶段,工作者要注意:会谈内容的范围不宜过于分散;对关键问题应引导案主做深入陈述;如案主的陈述离题太远,应当运用转折的技巧使之回到讨论的主题。(3)结束阶段:当会谈的主要目的基本达到后,会谈便进入结束程序。结束会谈前,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案主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使案主的情绪由进行时的高亢状态逐渐趋向平缓;为本次会谈做摘要,提示会谈主要事项的完成情况及达到的成果,这样既会对案主形成鼓励作用,又使其对下次会谈的内容有所期待;也可了解案主对本次会谈的感受,这种反馈对工作者设计下次会谈是有帮助的。总之,会谈结束时的气氛应是一种轻松、和谐与合作的状态。二、家庭访谈家庭访谈即社会工作者在案主家庭中进行的会谈。1.家庭访谈一般在以下情形下发生:(1)对案主陈述的事实的可靠性发生怀疑时;(2)认为案主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其家庭时;(3)案主患有疾病或不便,来机构会谈发生困难时;(4)案主与工作者久未联系或失去联系时;(5)为解决问题亟须案主家庭配合时;(6)案主年龄尚幼,必须由其家长或监护人参与时;等等。二、家庭访谈2.注意的事项包括:(1)访谈的目标应当明确。否则,很难取得实际的效果。(2)访谈的时间应当合适。一般应放在访谈对象下班后或节假日进行,且造访前应和案主约定。(3)访谈时的着装应当得体。社会工作者的着装,要视访谈对象而定,一般应整洁、大方,且与访谈对象的生活习惯比较接近。(4)访谈的态度应当严谨。社会工作者是代表机构行事,其态度和言行应当严谨,同时要合乎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访谈对象的社会背景。三、个案记录1.定义个案记录是指对社会工作者与案主接触、了解并诊断案主问题及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的记载。2.内容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的、基本的资料,如姓名、年龄、性别;案主的心理及社会状况;案主问题的表现及其特征;案主本人对自身问题的陈述及感受;社会工作者对案主问题的分析、诊断;针对案主问题的处理经过与方法;等等。3.意义(1)它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总结经验与教训,以便改进工作;(2)当需要转介时,记录可以帮助新的社会工作者了解案主;(3)个案记录也为社会工作的研究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际资料或案例。4.方式个案记录的方式主要有(1)流水式;(2)对话式;(3)分段式。本章要点1.个案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案主)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协调可资利用的各种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直接的一对一服务,以协助案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达到与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2.在社会工作的几大专业方法中,个案社会工作最先被提出来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因而相对于社会工作其他专业方法而言,个案工作方法理论基础更加完备,方法与技术、技巧更加健全。从其萌芽时期算起,个案社会工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就该专业方法本身的发展而言,大体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