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匈奴兴起与和战_第1页
第14课匈奴兴起与和战_第2页
第14课匈奴兴起与和战_第3页
第14课匈奴兴起与和战_第4页
第14课匈奴兴起与和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蒙古草原风光导入新课第14课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破匈奴昭君出塞课程标准了解匈奴的兴起及其历史贡献,匈奴与两汉之间的关系。知识与能力

思考和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的历史地位,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不同时期汉代对匈奴政策不同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我国灿烂和悠久的历史,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是国家发展的主流,学习昭君为了国家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的优秀品质。重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难点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冒顿单于在夺取单于之位后,统一了现在的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并对当时的秦楚等十八国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匈奴帝国疆域十分广阔,为当时世界上最辽阔的帝国之一,疆域最东达到辽河流域,最西到达葱岭(现帕米尔高原),南达秦长城,北抵贝加尔湖一带。公元前200年(汉高帝七年),围汉高祖刘邦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后刘邦突围脱逃,并制定和亲策略。冒顿单于为当时匈奴帝国的最高统帅,总揽军政及一切内外大权,为匈奴的崛起作出了主要贡献。

冒顿单于匈奴时期水草丰沛的草原鸣镝图原本是活跃在中亚蒙古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从公元3世纪开始了漫长的西迁。匈奴人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匈奴的骑兵擅长使用长矛和弓箭作战。为了找到新的适合放牧的草原,匈奴人带着家眷和大量的马匹牲口开始了迁徙。匈奴军队有着强大的力量和严明的纪律,他们以不可阻挡之势扫清了西迁路上的所有障碍。当地的民族为了躲避恐怖的敌人而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从而掀起了一阵巨大的迁徙浪潮。这一连锁反应由君士坦丁堡和东罗马帝国一直延伸到多瑙河和莱茵河流域,最终在公元476年淹没了西罗马帝国。匈奴人牧马图匈奴武士卫青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霍去病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卫青(?~前105),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人,汉武帝时期重臣,军事家,姐姐是皇后卫子夫。卫青功成名就之后娶平阳公主为妻。平阳公主死后,与卫青合葬,两人陪葬茂陵。卫青墓霍去病霍去病是西汉名将(前140—前117),汉族,军事家。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经典之战:决战漠北。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00余人,受封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封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与卫青各率5万骑过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后,乘胜追击,深入2000余里,歼7万余人。后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兵权。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前117)病卒,年仅24岁。霍去病墓霍去病北击匈奴封狼居胥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因功授大司马,威望超过了卫青,许多卫青部将纷纷转投霍去病。三、昭君出塞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勿得相诈相攻”。并三次进长安入朝,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昭君出塞“落雁”的由来王昭君是古代著名的美女,人们多用沉鱼落雁来作为美女的代称。其中的落雁一词即指的是王昭君。汉元3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昭君故里昭君故里位于香溪上游兴山县城西5.5公里处的宝坪村,原名烟墩坪,又名王家湾。王昭君,名嫱,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33)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请行,出嫁匈奴,为民族间的亲善和好作出了贡献。她生长的宝坪村,原名烟墩坪,又名王家湾。昭君村,面临香溪水,背靠纱帽山,群峰林立,崖壑含翠,橘林去涌,香溪回环,唐杜甫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即指此地。村内有楠木井,娘娘井,梳妆台,望月楼等遗迹;1979年以来国家拨款进行了维修,重建了昭君宅,新建昭君纪念馆,长廊碑林,汉白玉的昭君塑像等。环境幽雅,极富诗情画意。昭君墓东汉时期,匈奴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愈演愈烈,最终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为保存自己的实力,向汉称臣并逐步内迁,北匈奴则占据漠北,继续骚扰汉匈边境。东汉政府先后派窦固和窦宪出击匈奴,最终解除了匈奴对东汉边境的威胁,迫使北匈奴西迁。为恢复与西域各族的联系,东汉明帝决定出兵西击北匈奴。永平十五年(72)冬,窦固因熟悉边事,被封为奉车都尉,与骑都尉耿忠等屯兵凉州,整军备战。次年,窦固等分兵四路征伐北匈奴。窦固军出酒泉,至天山(今新疆吐鲁番西),大败北匈奴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留军屯伊吾庐城(今新疆哈密县)。时诸将唯窦固有功,受表彰。窦固又派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归附汉朝。永平十七年(74),窦固率军再出玉门,击败北匈奴在车师一带的势力。后历任大鸿胪、光禄勋、卫尉。久历大位,甚见尊贵,而性谦俭,爱人好施,颇得人心。逝后,赐谥号文侯。窦固出击匈奴窦宪窦宪(?—92年),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权臣,名将,窦融曾孙,章德皇后兄。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今蒙古额布根山),北单于逃走。窦宪追击诸部,出塞三千里,登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刻石纪功,命中护军班固作铭。回师以后,拜宪为大将军,位次太傅,在三公上。窦宪又遣左校尉耿夔等出居延塞,大败北匈奴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北单于奔逃,下落不明。北匈奴从此破散。窦宪既破匈奴,威权震朝廷,和帝恐其功高盖主,与中常侍郑众定计予以惩治。四年,窦宪还朝,帝勒兵没收其大将军印绶,改封为冠军侯,命令他到封邑去,等他到达以后,迫令自杀。窦宪北击匈奴窦宪北击匈奴,在极北的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上勒铭纪念。但他无法想象自己创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上,他引起了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民族大迁徙。北匈奴的远走在北方草原上造成了巨大的权力真空,不久东胡的鲜卑族便乘虚而入,成为草原的新主人,在鲜卑的压力下,南匈奴等胡族纷纷内迁汉朝境内,成为日后“五胡之乱”的远源。而北匈奴的西迁更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将西方世界搅得天翻地覆,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土崩瓦解。窦宪北击匈奴的意义课堂小结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冒顿励精图治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逐步征服了草原的上其他的游牧民族,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破匈奴卫青霍去病多次北击匈奴,匈奴势力受到极大削弱,再也无力对抗西汉政权,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昭君出塞汉元帝应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的请求,将宫女王昭君嫁给他,双方订立了和好盟约,此后边境保持了相当长的安定时间。基础巩固:1.第一个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首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