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1页
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2页
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3页
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4页
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学习目标]1.了解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病因及类型2.掌握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征、常见临床综合征的概念和临床特点3.熟悉临床常见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相关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学习目标]1第一节概 述一、概念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包括由脑部疾患引起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由躯体疾患引起的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第一节概 述一、概念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脑部疾病或躯2二、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脑病综合征慢性脑病综合征脑衰弱综合征人格改变是由脑部急性损害引起的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谵妄状态、昏睡与昏迷慢性脑病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由慢性脑部病变引起的以智能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遗忘、痴呆(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以痴呆综合征最常见。脑衰弱综合征是一组以脑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征为患者的主观症状多种多样,可涉及到各器官系统,但体检及辅助检查几乎无明显异常,有的仅见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征象。

人格改变特点为:患者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发生明显的改变二、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脑病综合征是由脑部急性损害引3三、诊断与治疗

对精神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观察,凭借精神症状,结合病史、病程特征等作出诊断。诊断标准为:1、2、3

治疗原则:(一)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可治性病因。(二)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对缓解病情可起到一定的作用。(三)其他治疗包括支持治疗和康复治疗。

三、诊断与治疗

对精神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观察,凭借4第二节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一、常见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一)阿尔茨海默病(二)血管性痴呆(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三)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四)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五)匹克病所致精神障碍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第二节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一、常见脑器质性精神5(一)阿尔茨海默病:(AD)

是原因不明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为主要特点的一组疾病。1.临床表现:首发记忆障碍,逐渐发展为全面性痴呆症状,有人格改变和自知力丧失,精神和行为障碍等.2.诊断:①首先根据临床表现作出痴呆的判断;②根据病史、病程、体检及相关辅助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③CT、MRI检查有相应改变.3.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大多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达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目的.(一)阿尔茨海默病:(AD)6(二)血管性痴呆1.临床表现:类似AD的痴呆表现,起病相对较急,病程呈阶梯样进展恶化,有脑血管障碍的危险因素病史,体检可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2.诊断:①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并伴其他危险因素存在史;②有近事记忆障碍及情绪不稳表现,人格基本保持完整,有自知力;③病程呈阶梯进展特点;④神经系统检查可有局灶性的阳性体征.3.治疗: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可使用改善脑血流的药物.

(二)血管性痴呆7(三)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1.临床表现:

(1)病毒性脑炎所致的精神障碍:(2)麻痹性痴呆:

2.诊断: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有颅内感染的证据,且临床表现与病程和颅内感染相关,应排除其他器质性精神障碍.

3.治疗:对散发性脑炎患者,早期抗病毒治疗,降低颅内压、对症支持治疗、加强营养等.

(四)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癫痫俗称“羊癫风”,是一种以反复慢性发作性的短暂性脑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以脑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三)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8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生理功能受损的程度:2.评估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受损的程度:3.评估患者的家庭功能及其他资源:

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9(二)护理诊断

1.急性意识障碍与各种脑器质性疾病所致脑组织损害有关。2.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感觉障碍或精神障碍有关。3.有暴力行为的危险与兴奋、躁动、幻觉等精神症状有关。4.生活自理缺陷与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运动障碍等有关.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发热、摄入不足、感染等有关。6.思维过程改变与感知觉、思维、记忆障碍有关。7.家庭应对无效与失去应对疾病能力或经济承受能力有关。(二)护理诊断10(三)护理目标与措施护理目标:1.意识障碍减轻或消失。2.不发生自伤或他伤的事件。3.恶劣心境、饮食、睡眠等症状有所改善。4.生活能基本自理或经协助完成。5.能最大限度地参与肢体锻炼及康复训练,维持最佳功能状态。

6.家属能正确看待患者、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护理措施:1.维持生理功能:2.安全的护理:.3.定向力障碍患者的护理:4.记忆障碍患者的护理重点是有效沟通.5.家庭及社区照顾(三)护理目标与措施护理目标:11五、护理评价1.患者是否在安全的环境下接受治疗和护理,没有意外事件发生。2.通过护理,患者各种症状有减轻,能否自我料理,并能以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3.是否参加活动及训练。五、护理评价1.患者是否在安全的环境下接受治12六、预防与健康教育(一)向患者、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二)合理安排生活,营养全面、丰富,保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三)注意环境和活动场所的安全。(四)讲解保护自己和预防外伤的措施,说明保持和获得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及家属各种功能的锻炼和恢复方法。(五)指导患者用药,不能随意增减药物及剂量,病情变化时,应及时就诊,调整用药。(六)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重新适应社会。六、预防与健康教育13第三节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特征:1.精神障碍多发于躯体疾病高峰期,且严重程度多与躯体疾病的严重程度平行,多具有昼轻夕重的波动性,且随着躯体症状的变化而变化。2.精神障碍无特异的症状,不同的躯体疾病可导致相似的精神症状,同一疾病可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症状。3.急性躯体疾病常出现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且躯体疾病不同时期的精神症状可叠加。4.患者多伴病理体征及实验室的阳性发现。5.治疗原发疾病并及时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或消除。第三节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躯体疾病所致14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依据1.有躯体疾病的依据。2.有证据显示该躯体疾病可导致精神障碍,如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转归等方面与躯体疾病有时间上的密切关系,精神障碍可因躯体疾病的好转而好转,有时精神症状较躯体疾病出现为早。3.有不典型的功能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如患者在老年时出现类分裂症样症状,或抑郁症症状,或其他精神症状如幻嗅或幻触。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依据15(四)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是本病治疗的首要措施。2.对症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补充营养,保护大脑功能。3.控制精神症状.(五)常见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1.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2.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如肺性脑病、肝性脑病、慢性肾衰竭所致的精神障碍3.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甲亢、糖尿病(四)治疗原则:16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躯体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及诱因2.评估患者生理功能受损的程度3.评估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受损的程度4.评估患者的家庭功能及其他资源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71.意识障碍与躯体疾病引起脑组织缺氧、代谢障碍等所致脑组织损害有关.2.体温过高与躯体感染有关.3.有受伤的危险与定向障碍、幻觉等有关.4.有暴力行为的危险与兴奋、躁动、幻觉等精神症状有关5.生活自理缺陷与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运动障碍等有关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感染、发热、摄入不足、代谢紊乱有关7.睡眠形态紊乱与躯体疾病所致情绪障碍有关(二)主要护理诊断

1.意识障碍与躯体疾病引起脑组织缺氧、(二)主要护理诊断18(三)护理目标1.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意识水平,意识恢复或意识障碍不继续加重。2.患者能够减少或不发生暴力行为,无受伤现象发生。3.患者能够获得食物,能正常摄入足够的营养或增加摄入营养物的品种和数量。4.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睡眠好转。5.患者的生理功能逐渐恢复,能进行良好的自我照顾。(三)护理目标19(四)护理措施:

同脑器质精神障碍的护理

(五)护理评价

1.患者的意识障碍是否减轻或消除。2.患者的睡眠和营养状况是否改善。3.患者有无水、电解质平衡紊乱。4.患者有无自伤、伤人或外逃现象。(四)护理措施:20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学习目标]1.了解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病因及类型2.掌握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征、常见临床综合征的概念和临床特点3.熟悉临床常见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相关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第五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学习目标]21第一节概 述一、概念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包括由脑部疾患引起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由躯体疾患引起的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第一节概 述一、概念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脑部疾病或躯22二、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脑病综合征慢性脑病综合征脑衰弱综合征人格改变是由脑部急性损害引起的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谵妄状态、昏睡与昏迷慢性脑病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由慢性脑部病变引起的以智能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遗忘、痴呆(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以痴呆综合征最常见。脑衰弱综合征是一组以脑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征为患者的主观症状多种多样,可涉及到各器官系统,但体检及辅助检查几乎无明显异常,有的仅见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征象。

人格改变特点为:患者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发生明显的改变二、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脑病综合征是由脑部急性损害引23三、诊断与治疗

对精神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观察,凭借精神症状,结合病史、病程特征等作出诊断。诊断标准为:1、2、3

治疗原则:(一)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可治性病因。(二)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恰当的药物治疗,对缓解病情可起到一定的作用。(三)其他治疗包括支持治疗和康复治疗。

三、诊断与治疗

对精神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观察,凭借24第二节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一、常见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一)阿尔茨海默病(二)血管性痴呆(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三)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四)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五)匹克病所致精神障碍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第二节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一、常见脑器质性精神25(一)阿尔茨海默病:(AD)

是原因不明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为主要特点的一组疾病。1.临床表现:首发记忆障碍,逐渐发展为全面性痴呆症状,有人格改变和自知力丧失,精神和行为障碍等.2.诊断:①首先根据临床表现作出痴呆的判断;②根据病史、病程、体检及相关辅助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③CT、MRI检查有相应改变.3.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大多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达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目的.(一)阿尔茨海默病:(AD)26(二)血管性痴呆1.临床表现:类似AD的痴呆表现,起病相对较急,病程呈阶梯样进展恶化,有脑血管障碍的危险因素病史,体检可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2.诊断:①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并伴其他危险因素存在史;②有近事记忆障碍及情绪不稳表现,人格基本保持完整,有自知力;③病程呈阶梯进展特点;④神经系统检查可有局灶性的阳性体征.3.治疗: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可使用改善脑血流的药物.

(二)血管性痴呆27(三)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1.临床表现:

(1)病毒性脑炎所致的精神障碍:(2)麻痹性痴呆:

2.诊断: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有颅内感染的证据,且临床表现与病程和颅内感染相关,应排除其他器质性精神障碍.

3.治疗:对散发性脑炎患者,早期抗病毒治疗,降低颅内压、对症支持治疗、加强营养等.

(四)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癫痫俗称“羊癫风”,是一种以反复慢性发作性的短暂性脑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以脑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三)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28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生理功能受损的程度:2.评估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受损的程度:3.评估患者的家庭功能及其他资源:

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29(二)护理诊断

1.急性意识障碍与各种脑器质性疾病所致脑组织损害有关。2.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感觉障碍或精神障碍有关。3.有暴力行为的危险与兴奋、躁动、幻觉等精神症状有关。4.生活自理缺陷与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运动障碍等有关.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发热、摄入不足、感染等有关。6.思维过程改变与感知觉、思维、记忆障碍有关。7.家庭应对无效与失去应对疾病能力或经济承受能力有关。(二)护理诊断30(三)护理目标与措施护理目标:1.意识障碍减轻或消失。2.不发生自伤或他伤的事件。3.恶劣心境、饮食、睡眠等症状有所改善。4.生活能基本自理或经协助完成。5.能最大限度地参与肢体锻炼及康复训练,维持最佳功能状态。

6.家属能正确看待患者、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护理措施:1.维持生理功能:2.安全的护理:.3.定向力障碍患者的护理:4.记忆障碍患者的护理重点是有效沟通.5.家庭及社区照顾(三)护理目标与措施护理目标:31五、护理评价1.患者是否在安全的环境下接受治疗和护理,没有意外事件发生。2.通过护理,患者各种症状有减轻,能否自我料理,并能以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3.是否参加活动及训练。五、护理评价1.患者是否在安全的环境下接受治32六、预防与健康教育(一)向患者、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二)合理安排生活,营养全面、丰富,保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三)注意环境和活动场所的安全。(四)讲解保护自己和预防外伤的措施,说明保持和获得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及家属各种功能的锻炼和恢复方法。(五)指导患者用药,不能随意增减药物及剂量,病情变化时,应及时就诊,调整用药。(六)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重新适应社会。六、预防与健康教育33第三节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特征:1.精神障碍多发于躯体疾病高峰期,且严重程度多与躯体疾病的严重程度平行,多具有昼轻夕重的波动性,且随着躯体症状的变化而变化。2.精神障碍无特异的症状,不同的躯体疾病可导致相似的精神症状,同一疾病可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症状。3.急性躯体疾病常出现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且躯体疾病不同时期的精神症状可叠加。4.患者多伴病理体征及实验室的阳性发现。5.治疗原发疾病并及时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或消除。第三节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躯体疾病所致34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依据1.有躯体疾病的依据。2.有证据显示该躯体疾病可导致精神障碍,如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转归等方面与躯体疾病有时间上的密切关系,精神障碍可因躯体疾病的好转而好转,有时精神症状较躯体疾病出现为早。3.有不典型的功能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如患者在老年时出现类分裂症样症状,或抑郁症症状,或其他精神症状如幻嗅或幻触。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依据35(四)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是本病治疗的首要措施。2.对症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补充营养,保护大脑功能。3.控制精神症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