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中的心理辅导
一、学校心理咨询中常见问题二、生活中常见的心理调适方法三、部分心理疾病的发现和干预一青年学生常见心理问题2、身心发育导致的问题性发育与自我形象问题性行为与性道德焦虑冲突问题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反叛家庭,结成团伙、出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眼高手低3、心理疾病神经症:疑病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性变态:窥阴、露阴、同性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依赖性人格、癔病人格4、心身疾病失眠等5、严重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偏执狂等。日常调适认知:积极的自我暗示:我是快乐的
调整目标:行为:合理宣泄:哭、写日记、找朋友倾诉、大叫等转移注意:听音乐、运动、阅读、看电影等
4、帮助患者探讨其它可能的行为,发展现实行动计划。如问患者:“你能做什么来解决问题?你可以做些什么实现你的目标?”3、帮助患者评估他的行为是否现实。
如问患者:“你正在做的事对你有利吗?”
8、决不放弃,随时寻找更好的方法,调整计划与做法。
7、不使用惩罚,不断鼓励。自我心理保健的八条原则1
、“生活在现在”
不要总是懊悔昨天发生的事(积怨成疾),也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遗憾,悔恨,内疚和难过并不能改变过去;忧虑未来,只是杞人忧天,徒劳无益。应把精神集中在今天,集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上。
自我心理的八条原则
2
、“停止无意义的思考,面向实际”
很多心理上的烦恼,往往是因为自己想入非非,胡思乱想,没有实际根据的“想当然”推测所造成的。与其抱怨,不如作点什么有意义的事,停止不要庸人自扰。
自我心理的八条原则
3
、“充分感受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现代化社会,人们忙忙碌碌地整天里想着的,就是怎样作好工作或学习,怎样考出好成绩,怎样搞好人际关系等。绞尽脑汁,耗尽脑力,而少去感受。忽视自己和世界上一些美好的东西或重要的方面。
自我心理的八条原则
4
、“了解和接纳自己”
人们通常都愿意看到自己的优点,而不太愿意接受那些让人不愉快的东西。但人无完人,应该客观看待自己,了解自己,承认自己有优点,也有缺点,从而能够接受自己。
自我心理的八条原则
6
、“不受某些教条主义观念的约束”
现代化社会里,有不少非理性的信念影响着你,如获得高学历和金钱才是成功等。它们会禁锢你的头脑,束缚你的手脚。
自我心理的八条原则
7
、“我就是我”
不要说什么:我要是某某人那该多好;我若是某某人我就一定能成功,等等。你应该从自己的起点做起,努力地充分发挥自己的胜任潜能。既不必怨天尤人,也不必想入非非,要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竭尽全力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做好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最后的目标和信念应该是:“我就是我自己”。
人生态度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我们无法调整环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调整态度来适应一切的环境!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会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三、部分心理疾病的发现和干预抑郁躁狂症:抑郁“三低”:思维迟滞、情绪低落、行为缓慢躁狂“三高”:思维奔逸、情绪高涨、行为亢奋2、迹象阶段:常提自杀,行为突然反常,如集中还清东西干预:直接问是否有自杀念头”我也曾经这样过,我可以理解“(同感)动用社会支持系统:”死亡永恒,感受会过去“争取订立干预契约:”自杀前一定要打个电话,一定要再见一面,看看我们能否再做什么,能够让你感觉好一点,好吗?“3、危机实施阶段:被一个看不见的非理性包裹住
用一个日常情景打破非理性:如告之有电话找你,手机里妈妈在哭大呵一声:**,你看着我
参考资料:精神病症状第一节精神病症状精神症状的主要类别思维障碍感知觉障碍情感障碍注意记忆和智力障碍意识、定向和自知力障碍
意志和动作行为障碍一、感知觉障碍1、感觉过敏例如对光线或声音特别敏感。临床常见于神经症,如焦虑、疑病和癔病一、感知觉障碍1、感觉过敏2、感觉减退对刺激感觉迟钝,常见于抑郁。严重时丧失感觉,常见于癔病,如癔病性失明。一、感知觉障碍1、感觉过敏2、感觉减退3、内感性不适或体感异常躯体内部各种不适或异样感觉,如牵拉感、蚁爬感。可见于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等。一、感知觉障碍1、感觉过敏2、感觉减退3、内感性不适或体感异常
4、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如将草绳看成蛇。多发生于紧张、疲劳,意识不清或谵妄状态时。一、感知觉障碍1、感觉过敏2、感觉减退3、内感性不适或体感异常
4、错觉5、幻觉没有现实刺激时出现的虚幻的知觉。如幻听。表现为听到空中的声音。常见于各种精神病。二、思维障碍1、思维散漫、思维破裂2、强迫思维3、妄想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夸大妄想钟情妄想被洞悉感物理影响妄想(被控制感)三、情感障碍1、情绪高涨常见于躁狂症2、情绪低落常见于抑郁症3、情感不稳常见于器质性精神病4、情感淡漠常见于精神分裂症5、情感不协调常见于精神分裂症6、焦虑常见于焦虑症四、意志和动作行为障碍1、意志增强2、意志减弱3、精神运动性兴奋包括协调性兴奋和不协调性兴奋4、精神运动性阻滞表现为木僵、缄默和违拗5、行为异常表现有自杀、拒食、失眠、性功能障碍等6、某些特殊症状如模仿言语、模仿动作、作态和强迫动作等
五、注意、记忆和智能障碍1、注意障碍如注意增强、注意减弱、注意涣散2、记忆障碍如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3、智能障碍如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六、意识、定向和自知力障碍1、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意识混浊、昏睡、昏迷、谵妄2、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包括:时间、空间和人物定向力3、自知力
第二节精神检查
一、一般表现1、外表和面部表情如衣着情况,表情自然否2、意识状态有无意识障碍3、定向力有无定向力障碍4、日常生活能力能否自我照顾5、与周围的接触与人交往如何二、认知活动1、知觉方面有无错觉、幻觉和其它知觉障碍2、思维方面有无思维散漫、思维破裂、各种妄想等3、记忆力方面有无记忆力障碍4、智力方面有无智力障碍(计算100-7)5、自知力是否认为自己有病三、情感活动
有无各种异常情感如:情绪高涨情绪低落情感不协调焦虑四、意志行为活动有无各种异常意志活动,如意志减弱有无精神运动性兴奋、木僵、缄默等有无自杀、食欲减退、拒食、失眠、性功能障碍等第三节精神障碍的分类一、国际精神障碍分类系统世界卫生组织编的《病症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Statistic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andRelatedHealthProblems,ICD)》,简称国际疾病分类,此书目前已出到第10版(1992年),简称ICD-10,包括各科疾病。书中第5章是关于精神障碍的分类,在精神科文献中,ICD-10通常是ICD-10第5章的简称。ICD-10主要分类类别如下:R00-F09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F10-F19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F20-F29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F30-F39心境(情感性)障碍F40-F49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F50-F59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F60-F69成人的人格与行为障碍F70-F79精神发育吃迟滞F80-F89心理发育障碍F90-F99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F99待分类的精神障碍二、美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DSM)美国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称为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DSM),DSM取消了神经衰弱的诊断类别,肢解了神经症,并对每个诊断都定出一个明确的诊断标准,使诊断的一致性大为提高等。另外提出了多轴诊断的概念(但仍以临床轴为主)。1994年出版了第4版(DSM-IV)。DSM系统是制定ICD-10的参照标准。DSM-IV系统将精神障碍分为十七类:1、通常在儿童和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2、谵妄、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3、由躯体情况引起未在它处提及的精神障碍4、与成瘾物质使用有关的障碍;5、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6、心境障碍;7、焦虑障碍;8、躯体形式障碍;9、作做性障碍(factitiousdisorder);10、分离性障碍(dissociativedisorder);11、性及性身份障碍;12、进食障碍;13、睡眠障碍;14、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15、适应障碍;16、人格障碍;17、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CCMD)我国自1986年制定了出了中国的诊断分类系统及诊断标准(ChineseClassificationandDiagnosticCriteriaofMentalDisorders,CCMD),在1996~2000年期间,完成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编制。CCMD-3兼用症状分类和病因病理分类方向,例如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中的某些精神障碍按病因病理分类,而“功能性精神障碍”则采用症状学的分类。CCMD-3主要分类类别1、器质性精神障碍2、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4、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5、癔症、神经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6、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7、人格障碍、习惯和冲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8、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9、童年少年期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10、其他精神障碍及心理卫生情况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一、人格障碍、性变态的
特征及其处置
概述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缺陷或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平衡、不协调,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感情淡薄甚至冷酷无情;常常与人发生冲突,不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感觉极度过敏,思想、行为固执死板,不信任别人,认为别人存心不良,坚持毫无根据的怀疑。把由于自己的错误或不慎产生的后果归咎于他人。难与人相处。偏执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这种人具有浓厚而强烈的情绪反应,行为特点是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爱虚荣,喜欢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关心。自我中心,依赖性强。戏剧化型人格障碍心理自卑,行为退缩。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不能应付。想与人来往,又怕被人拒绝、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害羞不敢亲近。回避型人格障碍性变态转者寻求性欲满足的对象与性行为的方式与常人不同,违反社会习俗而获得性满足的行为。如同性恋、恋物癖、异装癖、露阴癖等。性变态及其特征同性恋
态度人格障碍和性变态是心理疾病而不是思想品质问题,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爱护,配合医疗部门进行治疗,不能歧视他们。
处置以心理治疗为主,如帮助患者适应环境,改善人际关系,发挥其特长等。对其违反社会习俗行为,应负责任。人格障碍和性变态的科学态度及处置二、精神分裂症表现为联想散漫、思维破裂、情感淡漠、言行怪异、妄想、出现幻觉幻听等。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智能完好,但对自己的病态表现缺乏自知力。9、患者男性,近半年来总觉得有人跟踪他,屋内装有窃听器,而不敢大声说话,常听见有人在议论如何对付他,猜疑单位同事、领导要害他,继而出现激惹,写信与上访公安部门要求保护其人身自由。该患者考虑诊断为:A、反应性抑郁障碍B、抑郁症C、躁狂症D、精神分裂症偏执型E、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一)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症状: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二)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三)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2、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的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高性能开式双柱压力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全棉印花罗纹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被动红外夜视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技术服务成果转化路径与模式探索考核试卷
- 医药制造业的市场调研案例考核试卷
- 宠物友好社区活动组织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手工雕刻工具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商业智能垃圾分类处理平台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即食鱼豆腐干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声纹识别认证技术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大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商务部发布《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
-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2025年福建新华发行(集团)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解读课件
- 冷冻食品配送售后服务体系方案
- 江苏省驾校考试科目一考试题库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2023-2024学年七上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2030年中国自动光学检测仪(AOI)市场竞争格局与前景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